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9)
2023(6782)
2022(5164)
2021(5208)
2020(4056)
2019(9471)
2018(9390)
2017(15881)
2016(9564)
2015(11230)
2014(11093)
2013(10123)
2012(9426)
2011(8921)
2010(8819)
2009(7724)
2008(7540)
2007(6638)
2006(5937)
2005(5661)
作者
(22847)
(19022)
(18995)
(18419)
(12102)
(8974)
(8766)
(7547)
(7414)
(6779)
(6594)
(6347)
(6188)
(6097)
(6050)
(5926)
(5798)
(5480)
(5444)
(5411)
(5088)
(4607)
(4476)
(4358)
(4338)
(4246)
(4156)
(4140)
(3873)
(3836)
学科
(34966)
经济(34932)
中国(19966)
教育(19010)
管理(17897)
(15774)
方法(14179)
数学(13012)
数学方法(12920)
(10961)
企业(10961)
(9601)
(9445)
贸易(9439)
(9313)
理论(7791)
(7583)
(7519)
业经(7422)
(6760)
(6661)
发展(6489)
(6367)
教学(6216)
农业(6202)
(5760)
银行(5760)
关系(5674)
(5659)
(5543)
机构
大学(131177)
学院(124224)
(55736)
经济(54798)
研究(53590)
管理(38695)
中国(35580)
理学(32904)
理学院(32396)
管理学(31920)
管理学院(31633)
(30501)
教育(28275)
科学(27656)
(27048)
师范(26967)
(25859)
研究所(23660)
(23612)
师范大学(22690)
中心(21499)
北京(21018)
经济学(19383)
(19124)
财经(18994)
(17716)
(17607)
经济学院(17459)
研究中心(14918)
研究院(14898)
基金
项目(78602)
研究(67084)
科学(64901)
基金(56707)
(48590)
国家(48089)
社会(43282)
社会科(40903)
社会科学(40893)
科学基金(40203)
教育(38755)
基金项目(27889)
编号(27865)
(27541)
(26882)
成果(25750)
资助(23195)
课题(23055)
自然(21558)
(21441)
自然科(21095)
自然科学(21090)
自然科学基金(20761)
中国(19628)
重点(19586)
教育部(19579)
(19105)
(18969)
国家社会(18493)
(18124)
期刊
(58366)
经济(58366)
研究(53518)
教育(47742)
中国(35377)
(16332)
科学(15689)
学报(15149)
管理(14990)
技术(13930)
(13516)
大学(13426)
职业(11688)
经济研究(11176)
学学(10710)
财经(10367)
农业(10085)
(9850)
金融(9850)
(9327)
(9220)
世界(8909)
国际(8340)
问题(7765)
(7749)
论坛(7749)
技术教育(7675)
职业技术(7675)
职业技术教育(7675)
业经(6990)
共检索到202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荀渊  谢安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张应强  
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潘懋元张应强现代化问题日益成为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不同学科的学者分别在各自的学科领域研究现代化,高等教育学科领域也不例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是现代化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从高等教育领域来研究有其特殊意义:一方面,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刘海峰(厦门大学高教所博士生导师)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是一种潜在的、深层次的联系。比起经济和政治因素来,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制约影响较为迟缓且不明显,然而却是较为久远和深刻的。中国高等教育不仅仅是经济形态的产物,也无法仅用政治体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卿云  
公民素质是社会转型背景下人的重要素质,公民教育是高等教育转型的必然结果。由于传统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缺失,当前的高等教育阶段就必须承担起公民教育的重要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这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张彬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比较典型的“后发外生型”,即起步较晚、且由外来因素所诱发。因此 ,对西方高等教育的借鉴、模仿、融合所导致的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本文认为 ,如果我们把一个世纪作为一个历史过程考察 ,就会发现 ,百年间 ,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似乎走了一个大圆圈。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又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因此 ,如何处理对西方高等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移植与对传统的继承、改造和发扬的关系 ,又构成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另一个突出特点。文中深入地分析了这种移植与传统的冲突、融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中国高等教育传统是在中国整个社会变革中不断演变和逐步形成的。一方面接受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制度 ,包括外国的和自己创造的 ;另一方面又要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影响。在此过程中 ,我们既不能简单地移植国外的模式 ,又必须在坚持民族特性的同时 ,重视传统观念的转变 ,以较快地适应时代要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建华  
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世界局势和科技发展等诸多严峻挑战。面向未来,中国大学必须改革,必须有新的发展思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是大学要真正回归到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和任务上来。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应当破除思想禁锢和束缚,要坚持以改革和开放为动力,打开学科边界、打开学习边界、打开学校边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余长林  孟祥旭  
基于2004—2017年中国280个城市的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结构数据,本文研究了高等教育对中国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等教育促进了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且该影响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高等教育通过两个渠道影响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一是从供给侧来看,高等教育通过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二是从需求侧来看,高等教育通过提高城市劳动力的收入水平推动城市需求结构转型,进而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通过这两个渠道,高等教育可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且这一作用会受到人口跨区域流动的影响。通过解决内生性问题和替代核心解释变量的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的估计结果依然稳健。本研究对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先哲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内外空间皆面临转型实践难题,亟须以研究的"空间转向"破题。根据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对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空间转型的表现进行分析后发现:空间生产的市场性推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实践转型,向具有市场优势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东部沿海城市群高度集聚;新时代以来重视高校内部学习空间改造的趋势,表征着"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隐性空间权力转型;以"媒介化社会"和"时空压缩"为主要特征的技术时代的到来,引发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具象空间转型甚至异化,并酝酿新的高等教育变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确立以教育现代化引领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地位,并进而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问题。必须将彰显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方向。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要靠发展来解决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要解决好发展愿景、发展道路、发展动力三个重点问题。加快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应着力做好七个关键领域的工作。一是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育教学制度;二是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洪捷  
:2 0世纪的德国高等教育在变化多端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下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由盛入衰。从文化或观念的层面分析 ,德国大学传统的组织理念是与 1 9世纪作坊式的科学活动方式相匹配的 ,因而大大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但随着科学由作坊式的小科学向企业化的大科学过渡 ,建立在传统大学理念之上的德国大学 ,在 2 0世纪受到科学本身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两方面的挑战 ,面临种种危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晓萌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部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19期推出专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翁铁慧、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以及福建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黄红武撰文,探讨如何聚焦重点领域实施攻坚,当好教育综合改革探路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绪卿  王一涛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规范"转向"扶持",落实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校的各项举措,给予民办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促进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转型的主要着力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伟江  
中国高等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有着伴之而生的历史,在建设和谐文化中更负有重任。高校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应该有清晰的认识,并致力于培养可引导和谐文化建设的教员和学生。作为一名高校教员,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是关键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