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7)
- 2023(11457)
- 2022(9821)
- 2021(9147)
- 2020(7677)
- 2019(17551)
- 2018(17444)
- 2017(32927)
- 2016(17818)
- 2015(20265)
- 2014(20454)
- 2013(20200)
- 2012(18896)
- 2011(17227)
- 2010(17291)
- 2009(16184)
- 2008(16112)
- 2007(14451)
- 2006(12817)
- 2005(11924)
- 学科
- 济(79777)
- 经济(79668)
- 管理(56438)
- 业(50523)
- 企(42087)
- 企业(42087)
- 方法(32257)
- 数学(27900)
- 数学方法(27719)
- 中国(24034)
- 财(22909)
- 农(20470)
- 贸(19662)
- 贸易(19652)
- 制(19582)
- 易(19261)
- 业经(17985)
- 环境(15856)
- 地方(15123)
- 体(14034)
- 学(13953)
- 出(13436)
- 银(13201)
- 银行(13184)
- 农业(12866)
- 行(12684)
- 务(12532)
- 财务(12505)
- 财务管理(12460)
- 融(12424)
- 机构
- 大学(260258)
- 学院(259553)
- 济(118871)
- 经济(116729)
- 管理(96719)
- 研究(91019)
- 理学(82512)
- 理学院(81599)
- 管理学(80522)
- 管理学院(80046)
- 中国(71457)
- 财(56816)
- 京(55241)
- 科学(50576)
- 所(45187)
- 财经(44431)
- 中心(40662)
- 经(40340)
- 研究所(40302)
- 江(39773)
- 经济学(38927)
- 农(36912)
- 北京(35268)
- 经济学院(35126)
- 财经大学(32873)
- 院(32835)
- 范(32777)
- 业大(32656)
- 师范(32493)
- 州(30877)
- 基金
- 项目(166297)
- 科学(132805)
- 研究(125373)
- 基金(123391)
- 家(106145)
- 国家(105313)
- 科学基金(90727)
- 社会(83910)
- 社会科(79753)
- 社会科学(79738)
- 基金项目(64227)
- 省(62470)
- 教育(57061)
- 自然(55014)
- 自然科(53700)
- 自然科学(53685)
- 自然科学基金(52776)
- 划(52108)
- 资助(50871)
- 编号(48971)
- 成果(40460)
- 部(38968)
- 重点(37711)
- 发(36738)
- 制(36328)
- 国家社会(36195)
- 创(35036)
- 课题(34671)
- 教育部(34172)
- 中国(32982)
- 期刊
- 济(134763)
- 经济(134763)
- 研究(83330)
- 中国(56172)
- 财(45518)
- 管理(38252)
- 学报(35600)
- 科学(35355)
- 农(34291)
- 大学(28272)
- 教育(26992)
- 学学(26377)
- 融(25013)
- 金融(25013)
- 财经(23114)
- 农业(23093)
- 经济研究(22421)
- 技术(21774)
- 业经(20327)
- 经(20153)
- 问题(18373)
- 贸(18184)
- 国际(15636)
- 世界(14551)
- 技术经济(12933)
- 业(12640)
- 现代(11636)
- 统计(11460)
- 版(11323)
- 商业(11266)
共检索到404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潘圆圆 唐健
发达国家常指责中国环境管制的相对宽松增加了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对于这个论断,文章采用横截面和时间序列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表明:中国的高污染行业一直不具有比较优势;没有出现中国向环境管制严格国家出口量更大,向环境管制相对宽松国家出口量更少的情况。数据没有支持外国采用新的贸易壁垒来减少中国高污染行业出口的假设。考虑到环境壁垒对中国相关产品出口的影响,文章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管制 高污染行业 比较优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盛涵天 汤慧桢 贺灿飞
在当前产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背景下,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面临着更多挑战。基于2003—2016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出口规模在时间上、空间上表现出不均衡性。从出口强度看,中西部地区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依赖性相对更高。政策层面,环境规制短期内会抑制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规模,但其长期效应相对有限。企业层面,污染密集型企业出口产品与本地的技术关联越强、复杂度越高,越不容易受到地方环境规制压力的负面影响。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政府需动态调整环境政策,采用因地、因时制宜的治理模式;企业需有意识地推动生产技术更新与产品质量升级,承担更多的环保责任。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密集型产业 出口 地级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启荣
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环境规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出口贸易规模变化是导致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的原因,同时,出口贸易规模与工业排放量呈正相关,所以,我国出口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就地区的情况看,东部地区出口贸易额对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弹性明显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我国各地区治理环境污染的各种投入与其出口贸易额的负相关性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城 盛斌
研究目标:测算1995~2009年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八种空气污染物的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利用结构分解方法考察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出现显著的下降,但仍远高于其他出口强国。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下降主要源于生产部门直接排污强度的下降。相反,2000年以来中间投入结构变化不利于增加值排污强度的下降。这两个因素也是造成中国增加值排污强度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创新:构建增加值排污强度指标来考察中国出口环境成本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价值:增进对中国出口环境成本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城 盛斌
研究目标:测算19952009年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八种空气污染物的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利用结构分解方法考察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出现显著的下降,但仍远高于其他出口强国。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下降主要源于生产部门直接排污强度的下降。相反,2000年以来中间投入结构变化不利于增加值排污强度的下降。这两个因素也是造成中国增加值排污强度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创新:构建增加值排污强度指标来考察中国出口环境成本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玉楠 李廷
环境规制和要素禀赋均会影响某地区的比较优势,但环境规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于污染密集型产业来说。文章建立产业环境污染指数来定义污染密集型产业,同时建立环境规制强度评价体系来计算产业的环境规制强度,并以HOV模型为基础建立动态面板方程,对我国污染最为密集的四个行业的环境规制和出口贸易进行估计。估计的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显著的,出口量和环境规制程度之间呈现出"U"型的关系,而且在现有经济水平下大多数制造业处于拐点左侧,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仍不利于产业发展和出口贸易。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石家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发展,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使出口持续疲软,但2017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实现同比15%的增长。回首过去三十年,与出口发展相伴的是不断出现的集聚区和巨大的高能耗、环境污染。引入空间地理集聚,将其对环境的影响考虑在内,从更环保的角度考察出口是研究我国出口的重要方向。关于产业集聚的环境效应和出口效应的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都得到了许多创新性观点。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产业集聚及其对我国环境污染和制造业出口影响的研究,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环境污染 出口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侯伟丽 方浪 刘硕
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环境管制的严格程度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吸引污染密集型产业向环境管制较弱的地区转移?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管制与产业区际转移间的关系,提出"污染避难所"效应在中国存在的可能性,进而利用1996-2010年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该效应的存在:从总体上看,该效应的显现存在一定的滞后,滞后1期时效应最明显;分时段的分析显示,随着我国环境管制强度整体加强和产业结构变化,"污染避难所"效应增强。同时原有污染密集型产业基础较好、区域市场规模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吸引力加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绍媛 郭强 李秋阳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与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中国长期以来粗放型贸易增长模式凸显了环境问题,特别是工业行业进出口贸易的环境问题。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量化分析中国工业行业的进出口污染排放,衡量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为他国承担的环境成本,提出兼顾平衡贸易收益和环境成本的贸易发展建议。
关键词:
工业行业进出口 投入产出分析 隐含污染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葛晓峰
近年来,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极力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出口管制。美方对中国实施出口管制过程中,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就是严格对华为的出口管制措施,意图打压华为在全球通信行业,特别是5G技术方面的优势地位,对华为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本文以美国对华为加强出口管制措施案为例,剖析美国出口管制法律制度的起源、演变及趋势,评估其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程慧
出口管制是一国或者多个国家为达到特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目的,利用行政和法律的强制手段,以限制和禁止某些物质、技术出口流向和规模的行为。中国一直认为,有效的出口管制是实现防扩散目标的重要手段。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高度重视出口管制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出口管制从无到有、从开始探索到日臻完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然而,与目前国际安全形势的需求以及切实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及进一步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要求相比,中国出口管制立法工作仍显滞后并存在瑕疵,由此导致出口管制管理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难以得到较好地解决。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谢建国 孙一菡
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如何影响其污染排放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双层因素。本文在厘清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污染减排效应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对其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显著降低了其污染排放强度,进一步的检验证明本文结论是可靠的。本文研究表明,部分已有研究可能妖魔化了出口企业污染排放的损害,当企业仅仅在国内市场销售,其污染排放可能更为严重。企业出口与环境污染治理并非完全矛盾,不应一味强调企业出口将会导致环境污染,兼顾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污染排放的控制才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和环境污染治理双赢的康庄大道。
关键词:
企业出口 污染排放强度 制造业企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娟 祁毓
文章构建了交互效应的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近年来雾霾污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炭等能源的使用和机动车使用对雾霾污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能起到改善作用。从环境管制来看,事前的环保法规有显著效果,而事后的环境处罚则效果不明显。此外,治污投资也能对雾霾污染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从区域差异来看,相对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社会关注度也较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比较强,预期来看治理效果会比较好。
关键词:
雾霾污染 能源结构 机动车 地区差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长林 高宏建
现有对环境管制如何影响环境污染的研究往往忽略了隐性经济的存在及其影响。隐性经济作为制度弱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带来环境污染的同时,会影响到环境管制的政策效果。为此,本文将隐性经济活动纳入考虑,从理论上研究了环境管制和隐性经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环境管制对环境污染存在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方面,环境管制通过减少官方经济活动降低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环境管制通过扩大隐性经济规模提高了环境污染。环境管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依赖于上述两种效应以哪一种效应为主导。在此基础上,基于1998—2012年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方法实证考察了环境管制强度、隐性经济规模及其二者...
关键词:
环境管制 隐性经济 环境污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继革 余道先
我国基于劳动力、自然资源和环境标准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行业,在出口贸易得到极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主要出口工业行业污染物排放的实证分析,得出了日渐扩大的贸易活动与环境污染的加剧有密切关联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环境污染 污染物排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