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33)
- 2023(4466)
- 2022(3615)
- 2021(3661)
- 2020(2957)
- 2019(7016)
- 2018(6628)
- 2017(11755)
- 2016(6595)
- 2015(8072)
- 2014(7766)
- 2013(7542)
- 2012(7095)
- 2011(6770)
- 2010(6531)
- 2009(5986)
- 2008(5804)
- 2007(4922)
- 2006(4385)
- 2005(4036)
- 学科
- 济(29395)
- 经济(29365)
- 管理(13471)
- 中国(13447)
- 方法(13412)
- 数学(12752)
- 数学方法(12717)
- 业(11355)
- 贸(8719)
- 贸易(8712)
- 易(8620)
- 企(7540)
- 企业(7540)
- 农(6855)
- 教育(6168)
- 关系(5285)
- 制(5167)
- 财(5160)
- 出(5106)
- 银(4760)
- 银行(4760)
- 行(4701)
- 发(4579)
- 融(4488)
- 金融(4488)
- 业经(4483)
- 环境(4359)
- 农业(4289)
- 口(4186)
- 出口(4184)
- 机构
- 大学(99383)
- 学院(90386)
- 济(48050)
- 经济(47490)
- 研究(39067)
- 管理(31152)
- 中国(29747)
- 理学(26851)
- 理学院(26477)
- 管理学(26079)
- 管理学院(25904)
- 京(22083)
- 科学(20007)
- 财(19421)
- 所(18829)
- 研究所(17303)
- 经济学(17067)
- 财经(16023)
- 中心(15935)
- 经济学院(15438)
- 经(15062)
- 北京(15037)
- 院(13996)
- 范(13859)
- 师范(13801)
- 农(12491)
- 财经大学(12226)
- 师范大学(11620)
- 科学院(11543)
- 江(11359)
- 基金
- 项目(60097)
- 科学(48779)
- 研究(46527)
- 基金(46220)
- 家(40103)
- 国家(39839)
- 科学基金(33622)
- 社会(32454)
- 社会科(30870)
- 社会科学(30865)
- 基金项目(23136)
- 教育(22638)
- 资助(19669)
- 省(19302)
- 自然(19037)
- 自然科(18660)
- 自然科学(18655)
- 自然科学基金(18368)
- 划(18053)
- 编号(16686)
- 中国(16454)
- 部(15861)
- 成果(15238)
- 国家社会(14933)
- 大学(14739)
- 教育部(14153)
- 重点(14026)
- 发(13154)
- 课题(12852)
- 人文(12735)
共检索到145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课题组
高水平大学排名旨在通过排名发挥评价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为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个竞争平台。高水平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为:以质量为核心,以卓越为标准;以全面反映大学使命为主旨,教学和科研并重;以促进大学特色化发展为目标。指标体系包括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四个一级指标、九个二级指标。筛选出的50所大学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和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代表我国高等院校的最高水平。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水平大学 评估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清华大学首次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学校人才工作的核心,要努力造就学术大师、教学名师和战略科学家,努力建成良好的学术梯队,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纪宝成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增长不仅是一个资本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通过高等教育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当今众多发达国家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的既定国策。是否拥有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要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卿敏
我国的高水平大学必须走国际化道路 ,积极参与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竞争 ,以尽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要实现大学国际化 ,当前必须完成更新观念、制度创新、聚集人才、改善条件等四项基础性的建设任务
关键词:
大学国际化 国际竞争 国际合作 合作办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曲钦岳
怎样办好大学 ?曲钦岳院士结合他担任南京大学校长期间的工作实践 ,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一 ,大学校长必须对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规划进行研究和决策。第二 ,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应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第三 ,大学既要上学术水平又要为社会作贡献。第四 ,领导班子在大学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本文根据曲钦岳院士今年 4月在原华中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为在职进修博士学位课程的大学校长班学员所作演讲的录音整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济
中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重点是提高质量,而提高质量的重点在于培养创新人才以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积极推进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要分不同层次、不同门类对大学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组织深入研究,进行重新设计要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目标,大力提倡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要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立鹏
近日,拜读了中南民族大学杨胜才教授牵头完成的新作《中国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研究》(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很受教益。该书是作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围绕民族院校如何践行办学宗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部佳作;是在国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中,为有效推进高水平民族大学创新发展而"量身定制"的一部力作;也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第一部精准研究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的开山之作。该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关键词:
《中国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卓君
文化自觉是在文化实践、文化创造和文化反思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文化自觉已成为一种文化观、一种富于深刻意涵的文化理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中,只有唤醒文化自觉意识,并在全社会蔚成风气,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获得坚实的基础和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贺国庆
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不仅要形成尊重学术和民主管理的氛围,还要以本科教育为中心,形成自己的特色;既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又要注意摒弃极端的功利主义倾向。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大学办学自主权和政府宏观管理缺一不可。建设高水平的大学,校长是关键,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
大学 学科建设 办学理念 办学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郝春虹
过分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不符合大学使命的要求,建设高水平大学在于遵从大学使命。大学的使命要求大学精神,无论何种特色的大学均需要遵循普适价值以体现大学精神。体现大学使命及大学精神关键在于:大学要崇尚真理;重视提高学生无形的素质与价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大学教师应该成为"哲学之士"。
关键词:
大学使命 大学精神 通识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陆亭 张伟 朱宁
在假设“大学内部不同学科的花费相对不同”的前提下,以 20 所大学内设学院为基本单位,具体测算主要学科间的生均成本比例。通过对样本经费支出的多种统计,得出文科的学科费用系数为1,工科和农科为1.4,理科为1.6,医科和艺术类学科为1.8。
关键词:
大学 学科 生均成本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房喻
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高度重视办学资源的建设管理,要进一步拓宽获取办学资源的渠道,提升获取办学资源的学科竞争力,发挥获取办学资源的主观能力性,并通过发挥人力资源潜力提高科研产出率,通过制度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办学资源使用效率。
关键词:
高水平大学 大学建设 办学资源管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贾永堂
论高水平理工大学的学术目标贾永堂由于多种因素的推动,我国已下决心花大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大学,使其学术水平能与世界著名大学相比拟。集中反映这一设想的“211工程”,已在高等教育领域引起广泛反响①。自然,许多大学,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理工大学,都力图进入这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达云
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既要体现国际国内大致公认的一流大学的共同特质,更要彰显其作为"我国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研究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的特质。建设高水平民族大学,要围绕国家发展大局,紧扣民族工作主题,立足民族地区实际,把握发展战略重点,突出民族特色,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关键词:
高水平大学 民族大学 发展战略 发展定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