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20)
- 2023(16727)
- 2022(14221)
- 2021(13559)
- 2020(11205)
- 2019(25766)
- 2018(25913)
- 2017(48276)
- 2016(26693)
- 2015(30472)
- 2014(30737)
- 2013(29876)
- 2012(27927)
- 2011(25508)
- 2010(25512)
- 2009(23224)
- 2008(22777)
- 2007(20169)
- 2006(17923)
- 2005(16043)
- 学科
- 济(108422)
- 经济(108302)
- 管理(71635)
- 业(65967)
- 企(52382)
- 企业(52382)
- 方法(43605)
- 数学(37545)
- 数学方法(37146)
- 中国(35490)
- 农(29995)
- 地方(26424)
- 业经(23868)
- 财(23836)
- 学(23754)
- 贸(20922)
- 贸易(20905)
- 制(20703)
- 易(20281)
- 农业(19982)
- 银(18721)
- 银行(18669)
- 行(18084)
- 融(17994)
- 金融(17986)
- 理论(17827)
- 和(17580)
- 技术(17507)
- 环境(17168)
- 教育(16365)
- 机构
- 大学(376448)
- 学院(372628)
- 济(149757)
- 经济(146458)
- 管理(141324)
- 研究(135183)
- 理学(120656)
- 理学院(119212)
- 管理学(117127)
- 管理学院(116463)
- 中国(102158)
- 科学(83550)
- 京(82950)
- 所(69072)
- 财(68013)
- 农(63204)
- 研究所(62915)
- 中心(60258)
- 江(55795)
- 业大(55489)
- 北京(53542)
- 财经(53346)
- 范(52826)
- 师范(52303)
- 农业(49362)
- 院(49329)
- 经(48565)
- 州(45497)
- 经济学(44683)
- 师范大学(41887)
- 基金
- 项目(250407)
- 科学(195518)
- 研究(186445)
- 基金(178254)
- 家(155803)
- 国家(154457)
- 科学基金(130756)
- 社会(115123)
- 社会科(108914)
- 社会科学(108886)
- 省(97733)
- 基金项目(93887)
- 教育(86029)
- 自然(83224)
- 划(82823)
- 自然科(81280)
- 自然科学(81257)
- 自然科学基金(79776)
- 编号(76702)
- 资助(73823)
- 成果(64722)
- 发(56785)
- 重点(56293)
- 部(55152)
- 课题(54637)
- 创(52025)
- 创新(48505)
- 科研(47300)
- 教育部(47001)
- 国家社会(46916)
- 期刊
- 济(170087)
- 经济(170087)
- 研究(116646)
- 中国(83159)
- 学报(60502)
- 农(58315)
- 科学(55441)
- 管理(53666)
- 教育(52689)
- 财(49713)
- 大学(45643)
- 学学(41916)
- 农业(40827)
- 融(34372)
- 金融(34372)
- 技术(32756)
- 业经(27818)
- 经济研究(27554)
- 财经(25670)
- 图书(24100)
- 经(22071)
- 问题(22039)
- 业(21858)
- 科技(19342)
- 理论(18190)
- 贸(17852)
- 技术经济(17499)
- 坛(17440)
- 论坛(17440)
- 世界(17217)
共检索到574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娴 刘莉 刘念才
本研究从高校科技发展的国际水平、国家贡献、创新能力和创新特色四个方面构建了评价中国高校科技发展的指数体系,并选取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普通高校三组样本高校对中国高校科技发展的指数体系进行了试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中国高校科技发展指数体系能够较好地评价不同组别的高校在相关指数及主要指标上的表现。中国高校科技发展指数可用于分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科技发展重要方面和维度上的表现及变化趋势,为科学合理地开展高校科技发展评价并提出加快中国高校科技发展的策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
高校 科技发展 指数 评价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马发生
中国高校战略成本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中国高校战略成本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本文依据相关理论和教育部有关要求及2008年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30所有代表性的高校调研数据统计分析、访谈情况,按照功效系数法、顾客满意度法、模糊综合评分法等绩效评价方法及专家访谈意见,在高校内部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从三大维度(投入、产出、风险)和七大指标(人力资源效率、固定资产效率、经费效率、社会声誉、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成果和社会服务、战略成本风险)及32个子指标,初步构建了中国高校战略成本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及评分标准。
关键词:
中国高校 战略成本管理 绩效评价 研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宪春 任雪 汤美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定量研究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监测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程度及其动态变化,本文在认真研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民生福祉4个领域,区域和城乡2个维度,共20个二级指标和4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本文重点阐述构建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及其基本框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邵一华,柏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亮 罗明明 钱晓
构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大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认知,明确自我职业方向及努力目标。西方发达国家在长期的教育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国家法律为保障,以完善高效的就业服务机构为平台,以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核心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以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先进经验为借鉴,构建更加健全科学的中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关键词:
国际视角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史金联 张永宏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是高校保证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特点、现状分析,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参与者和执行者角度,围绕政府政策引导、制度保障、经费支持;学校创新培训、激励、监督、考评等培养机制;个体增强教学能力发展意愿等多个层面进行系统性的探索,构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体系,以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体系构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伟域 姬颜丽
伴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构建科学合理的税收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对以税收治理现代化助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结合税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涵,从“税收经济现代化、税收法治现代化、税收征管现代化、税收服务现代化”四个维度构建了中国税收治理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3~2020年全国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的现代化发展质量进行测算。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税收治理现代化发展指数为72.37,比2013年的57.29提高了15.08。因此我国在继续深入推进税收服务现代化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加快税收法治、征管、经济现代化的同步提升,更加注重缩小地区间税收治理现代化发展差距。
关键词:
税收治理现代化 评价指数 专家评分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辉 王征兵
农村的均衡发展是指其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及环境子系统之间和谐共生的发展状态,是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据此,构建了包含4个层次21个指标的农村均衡发展指数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综合评价模型。并且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均衡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忠林 于苹 余蓉
中国高校校办企业是历史的产物 ,其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都不容否认。在新形势下 ,应通过整顿 ,理清高校校办产业新的发展思路 :(1)坚持高新技术的产业方向 ,坚持以科技成果入股的投资方式 ;(2 )坚决杜绝以校名入股 ;(3 )下放资产处置权 ,理顺校企关系 ;(4 )在校办企业改制过程中切实落实“三个有利于”的原则 ,即 :有利于学校总体改革与发展 ;有利于科技企业和科技创新 ,扩大规模 ;有利于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
关键词:
高校校办企业 整顿 重新定位 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孟东方 朱勋春 龚丽 黄意武
科学发展需要科学的评价,运用科学发展指数,评估科学发展落实的情况、实施的状况及其成果,解决的是"发展标准"问题。科学发展指数包括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和谐度、幸福度等五个维度。科学发展指数将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对实践科学发展具有价值导向、调节、激励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科学发展指数 评估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海英 周志刚 朱迎春
基于1999—2011年中国31个省区的高校R&D投入、GDP、产业结构变动等变量面板数据,采用P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技术,考察高校创新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和动态变化规律。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研发投入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未形成面板协整关系,而与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短期看,前期经济增长显著促进了当期高校R&D投入,具有同向作用,但前期高校R&D投入未能有效促进当期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长远看,高校R&D投入与GDP之间的方差贡献率均较大。
关键词:
高校R&D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PVAR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金华
本文对可持续发展核算体系构建的理论 基础、基本框 架、核算原则、核算 工具等基本问题进行研究, 建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核算体系, 以全面评价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活动成果,跟踪监测可持续发展进程。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核算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如 周京艳 张惠娜
[目的/意义]以知识集成与智能服务为源泉的科技情报工作能力成为驱动未来科技情报发展的动力。构建新时代科技情报工作能力体系将有效促进情报生产。[方法/过程]界定了科技情报工作能力的内涵,梳理了科技情报工作能力的演进过程,分析了情报工作能力体系的理念和要素,绘制了情报工作能力体系的框架和发展路径。[结果/结论]科技情报工作能力体系是一个包括内部机能与外部能力的复杂系统,绘制它的体系框架和发展路线图需要在六度理念的指导下,从内部机能与外部能力两方面同时着手,使二者与情报需求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履行科技情报工作职责,完成科技情报机构使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黎明 杨庆华
全面进行小城镇低碳建设是我国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小城镇低碳建设之路必须由以前依赖廉价劳动力、透支环境为代价的投资驱动发展方式,向以科技为核心、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以低碳科技为驱动力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应建设起具有适应性的低碳科技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体系、低碳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多层次的低碳科技转化及推广体系。
关键词:
小城镇 低碳发展 科技支撑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黎明 杨庆华
全面进行小城镇低碳建设是我国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小城镇低碳建设之路必须由以前依赖廉价劳动力、透支环境为代价的投资驱动发展方式,向以科技为核心、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以低碳科技为驱动力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应建设起具有适应性的低碳科技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体系、低碳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多层次的低碳科技转化及推广体系。
关键词:
小城镇 低碳发展 科技支撑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