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7)
2023(13599)
2022(11464)
2021(10844)
2020(9298)
2019(21250)
2018(21111)
2017(38835)
2016(21427)
2015(24567)
2014(24161)
2013(23663)
2012(22207)
2011(20208)
2010(20338)
2009(18850)
2008(18974)
2007(17665)
2006(15206)
2005(13228)
作者
(60234)
(50414)
(50408)
(48036)
(31931)
(24004)
(23008)
(19579)
(18854)
(17991)
(17128)
(16912)
(15922)
(15844)
(15700)
(15550)
(15414)
(14866)
(14519)
(14518)
(12671)
(12318)
(12204)
(11435)
(11398)
(11303)
(11264)
(11209)
(10237)
(10216)
学科
(84606)
经济(84539)
管理(60653)
(56156)
(45854)
企业(45854)
方法(37802)
数学(32959)
数学方法(32678)
中国(28216)
(23934)
(20153)
技术(18975)
业经(18477)
(17819)
贸易(17809)
(17346)
(16993)
地方(16749)
(16135)
农业(15532)
理论(14459)
(14193)
银行(14153)
(13632)
(13624)
(13228)
金融(13225)
教育(13179)
环境(12773)
机构
大学(302516)
学院(298761)
(125445)
经济(122913)
管理(111754)
研究(104383)
理学(95412)
理学院(94270)
管理学(92695)
管理学院(92103)
中国(79238)
(64525)
科学(62284)
(56664)
(52138)
(49898)
中心(48089)
研究所(47403)
(45973)
财经(44481)
业大(43588)
(41525)
北京(41182)
师范(41149)
(40457)
农业(39243)
经济学(39232)
(37263)
(36519)
经济学院(35409)
基金
项目(196059)
科学(154212)
研究(148196)
基金(139729)
(121252)
国家(120194)
科学基金(102456)
社会(93572)
社会科(88620)
社会科学(88592)
(77654)
基金项目(73825)
教育(70401)
(65254)
自然(63209)
自然科(61797)
自然科学(61778)
编号(60843)
自然科学基金(60757)
资助(55932)
成果(51581)
(45651)
重点(44754)
(44091)
课题(43587)
(43044)
创新(41920)
国家社会(38869)
大学(38247)
教育部(38108)
期刊
(137505)
经济(137505)
研究(91491)
中国(69103)
学报(46043)
教育(45243)
(45058)
(44416)
科学(41959)
管理(41618)
大学(35281)
学学(31747)
农业(30869)
技术(27718)
(25973)
金融(25973)
经济研究(22889)
财经(22236)
业经(21459)
图书(20136)
(19368)
(18488)
问题(18120)
(16512)
技术经济(15861)
科技(15369)
(14576)
论坛(14576)
书馆(14519)
图书馆(14519)
共检索到458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申天恩  
学科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学科中的特色学科是学科建设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特色学科在学科建设实践中应然表现为独特性与质量性两种特征。其建设路径在结构主义中既表现为纵向面的历时性过程,亦可表现为横断面的解构性过程。协同学视角下的特色学科建设要素应当涵盖"人——物"学科内部协同系统以及校企、校产与校地合作的外部协同系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战军  杨旭婷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是我国"双一流"建设进入加快推进阶段的重要研究内容。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理念和评价要素,对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受到外部社会需求和学科本体需求的双重驱动,其建设成效以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和占据学科前沿引领地位为核心特征。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应转变理念,遵循学术实力评价与服务效果评价相结合,显性内容评价与隐性内容评价相结合,结果性评价与成长性评价相结合。构建以达成度、贡献度、支撑度、影响度、引领度为核心要素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桂云  姚本先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加强科技创新工作,促进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实现重点突破并最终达到整体推进的一项战略举措。本文借鉴国内外大学学科建设方面成功的经验,论述了加强科技创新工作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及其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易剑东  
当前,我国的普通高等院校大体可以分为单科性大学、多科性大学、综合性大学。但不论哪一类大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25条的规定,都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正是由于当下我国大学这种行进和动态中的发展情势,各类大学的学科建设任务极其繁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志军  何晋秋  
本文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分析框架,分析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变化趋势与特点,并对影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基础研究能力上,各高校之间的差距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技术创新能力差距总体呈现扩大的趋势;人力资源的数量与基础研究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不确定,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较弱的正相关关系;高校科技经费支出结构的不同将对其基础研究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产生不同影响。学校-产业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加强,对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会显著提高高校的技术创新能力;我们对基础研究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二者并不存在紧密的关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伟  宋鹭  
本文以中国的大陆、香港、台湾三地高校进入ESI前1%学科为调查对象,从地区分布、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及其学科覆盖率、不同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的中国高校、进入ESI前1%学科的总被引次数排名等多个角度检视了三地高校进入ESI前1%的学科情况,在与港台高校的比较中分析了大陆高校进入ESI前1%学科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大陆高校进一步提升学科水平、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警武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范式和华勒斯坦“学科规训”思想论述了制度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其重要功能,分析了高校学科建设中的三个实际问题:科研成果为什么出现“公地悲剧”?学科申报为什么存在“学术失范”?学科目录为什么面临“学科悖论”?提出了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到制度实施机制的学科建设制度创新的三个方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乔东枝  
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核心。图书馆应以推进重点学科建设为切入点,通过构建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优化藏书结构,通过建立重点学科导航库、学科馆员、集成网络搜索引擎、网上咨询等多种手段,创新图书馆服务功能,更好地推动重点学科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中锋  濮德林  
学术组织创新是学科建设的有力保障。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开拓进取,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积极推动学术组织结构、学术组织行为和学术组织文化创新,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的作用,构建矩阵制的学科建设体制,提倡学术自由,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供良好的学科环境和学术氛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晓群  
作者对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要素和原则进行了阐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凡  白永平  周亮  张永凯  乔富伟  纪学朋  
通过构建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利用Arc GIS核密度估计、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冷热点等空间分析方法,对1999、2006和2015年科技创新能力的时空格局、总体趋势进行研究,并采用Geo Da对形成这种格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远高于其他城市,占高校科技创新总量的80%以上,与其他城市的差距逐渐增大;(2)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大幅提高,高值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城市,中西部地区低值区连片分布,东部和中西部的高校科技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涛  曾令奇  
在"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理念基础上,按照从知识到工作的逻辑,分析基于职业导向的学科知识观:逻辑起点是应用性高深专门知识,逻辑路线是从知识到工作,逻辑终点是专业性职业;其次从学科范式构建的角度认为,基于职业导向的学科建设必须瞄准专业应用型学科,并在传统学术型学科建设范式与专业应用型学科建设范式比较的基础上,构建专业应用型学科范式,进而提出由专业应用型学科范式转换成职业导向型学科范式的设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亢延锟  黄海  张柳钦  黄炜  
本文利用国家级开发区的设立作为外生冲击,使用2006~2020年1227个大学层面的专利数据和国家级开发区数据,分析了产学研对高校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级开发区能够显著促进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具体地,当一个城市设立了国家级开发区之后,该城市高校的专利总数增长了36.8%。这一基本结论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经开区,强调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高新区更有利于提升高校创新产出,同时国家级开发区对理工科高校的创新产出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机制分析显示,当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与高校优势学科一致时,开发区对高校科技创新的作用越强,并且在开发区设立之后,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专利数有明显提升。本文的结果强调了学科匹配在产学研合作中的重要性,有利于形成高效的产学研体系、充分发挥高校的创新潜力,实现创新驱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梁传杰  王专兵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核心工作。学科建设创新是进行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科建设创新这一新的概念,笔者从学科建设创新的内涵、意义及途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潘懋元  陈兴德  
在全球化过程中 ,文明和谐与共同繁荣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主题。就此问题而言 ,“依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契机。本文分析了中国教育理论领域依附理论出现的原因 ,指出依附理论的基本概念、立场和研究方法值得商榷 ;高等教育研究套用依附理论的合理性值得质疑 ;将中国教育近代化笼统归结为“依附性发展” ,忽视了百年来中国教育在引进与借鉴西方教育模式中的主体自主创新。作者认为 ,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中国高等教育自主创新的典型案例 ,在全球化进程中应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 ,积极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 ,进一步重视本民族文化传统 ,增强文化自觉意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