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23)
- 2023(17239)
- 2022(14774)
- 2021(14249)
- 2020(12200)
- 2019(28524)
- 2018(28028)
- 2017(51677)
- 2016(28666)
- 2015(33478)
- 2014(33600)
- 2013(32764)
- 2012(30602)
- 2011(27818)
- 2010(27982)
- 2009(26234)
- 2008(26489)
- 2007(23914)
- 2006(20941)
- 2005(18974)
- 学科
- 济(116017)
- 经济(115894)
- 管理(79113)
- 业(72278)
- 企(59677)
- 企业(59677)
- 方法(53089)
- 数学(46220)
- 数学方法(45481)
- 中国(35576)
- 农(31228)
- 财(30144)
- 学(25693)
- 业经(23837)
- 贸(23222)
- 贸易(23207)
- 制(23018)
- 易(22600)
- 地方(22200)
- 农业(20302)
- 理论(20199)
- 和(18659)
- 银(18502)
- 银行(18449)
- 务(17972)
- 财务(17897)
- 财务管理(17842)
- 教育(17830)
- 融(17685)
- 金融(17682)
- 机构
- 大学(415030)
- 学院(405491)
- 济(164049)
- 经济(160402)
- 管理(149847)
- 研究(145335)
- 理学(127271)
- 理学院(125729)
- 管理学(122975)
- 管理学院(122219)
- 中国(111360)
- 京(91087)
- 科学(89796)
- 财(76636)
- 所(74923)
- 农(71509)
- 研究所(67703)
- 中心(66853)
- 江(63194)
- 业大(61502)
- 财经(59487)
- 北京(58583)
- 范(57271)
- 师范(56642)
- 农业(56245)
- 经(54037)
- 院(52421)
- 州(50015)
- 经济学(50011)
- 师范大学(45547)
- 基金
- 项目(264292)
- 科学(206089)
- 研究(191926)
- 基金(189422)
- 家(166521)
- 国家(165135)
- 科学基金(139709)
- 社会(118665)
- 社会科(112197)
- 社会科学(112160)
- 省(102569)
- 基金项目(98493)
- 教育(91657)
- 自然(91135)
- 自然科(89036)
- 自然科学(89004)
- 划(87860)
- 自然科学基金(87395)
- 资助(80166)
- 编号(77738)
- 成果(66598)
- 重点(60670)
- 部(59059)
- 发(56151)
- 课题(56062)
- 创(54052)
- 大学(51701)
- 科研(51365)
- 创新(50461)
- 教育部(50284)
- 期刊
- 济(183380)
- 经济(183380)
- 研究(126179)
- 中国(93201)
- 学报(69333)
- 农(64121)
- 财(61913)
- 科学(60957)
- 教育(60117)
- 管理(57241)
- 大学(53498)
- 学学(48208)
- 农业(44003)
- 技术(37975)
- 融(37120)
- 金融(37120)
- 财经(30327)
- 经济研究(29327)
- 业经(27036)
- 图书(26314)
- 经(26313)
- 业(25410)
- 问题(24005)
- 贸(22697)
- 统计(20817)
- 版(20525)
- 技术经济(20510)
- 国际(20385)
- 世界(19700)
- 书馆(18973)
共检索到638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邱均平 马凤
从2005年起,中国科学评估研究中心每两年对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现状进行综合评价。2011年,在此前多年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第四次对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进行了评价研究。本研究的原始数据来自美国汤姆森科技集团出版的《基本科学指标》(ESI)和《德温特创新专利引文索引》(DⅡ)数据库。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我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通过仔细比较和分析,我国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相当差距,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仍很艰巨,特别是在建设世界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型成果方面差距还很大。从自身来看,我国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各个评价指标上,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明显进步,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邱均平 欧玉芳
"十二五"规划期间"985工程"高校竞争力排名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至少在46位以上。在地区维度中,表征"985工程"高校科研生产力的ESI收录论文数和表征科研创新力的发明专利数遵循类似分布规律,分别为:华东>华北>东北>华中>西北>西南>华南以及华东>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南>西北,表征"985工程"高校科研影响力的论文被引次数遵循华东>华北>华中>东北>华南>西北>西南的分布规律;类型维度中三大指标分布规律差异较大,其中ESI收录论文数遵循理工>综合>师范>农林的规律,论文被引次数遵循综合>理工>师范>农林的规律,发明专利数遵循理工>综合>农林>师范的规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振明 杨振斌 江静 田贺明
略论科技论文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的作用徐振明杨振斌江静田贺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10年,我国高校要大大增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能力,提高科技水平、教学质量。使若干所重点大学的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几十所重点大学真正办成既是教育中...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苏红伟 宋广林 姜转宏 雷媛
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国家为全面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通过分析发现,建设学科群成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举措。为确保"双一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要通过建立学术特区管理机制、有效激励机制和协同推进机制,保证学科群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并取得实效。
关键词:
一流大学 “双一流” 学科群 核心竞争力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维冲 孟浩 王芳
探究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拟定正确的竞争力提升路径,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前50位为样本,首先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9项科研产出计量学指标X1~X9进行统计分析,涉及生产力、影响力、贡献力、国际化水平4个维度。其次以X1~X9为自变量,各个大学在QS/USNEWS/THE/ARWU大学排名中的得分为因变量Yi,分别以4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Lasso/Ridge/LassoLars/BayesianRidge进行变量选择和参数估计试验,最终得出了较好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世界一流大学科研产出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篇均合作机构数量、国际合作年均频次与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年均论文数量、论文增长率、篇均合作作者数量、机构合作年均总频次、篇均合作国家频次与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并无显著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光礼
近年来,国内已有多所大学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然而,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界定。英国泰晤士报的大学排名认为,社会声誉高的大学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学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杜宁凯 刘清伶 陈铸芬
从历史上看,美国政府创办公立大学的目的是增加人们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将这些大学的教学、科研使命导向更实际、应用性更强的学科。因此,优秀公立大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提供受教育机会,更重要的是其大规模提供公众负担得起的教育机会。旗舰公立大学受到重视,应该不仅仅因为其学术品质卓越,还因为它们成倍地增加了获得卓越教育的机会。现在,如果我们优秀公立大学要坚持服务公共利益的使命,我们必须以新方式思考跨行业乃至跨国界的合作关系,因为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越来越是全球挑战。如果我们将全面应对这些复杂的全球挑战作为我们的集体责任,那么我们必须致力于在无论是公共还是私营机构之间建设新型伙伴关系,并通过各种方法来提升世界...
关键词:
公立大学 世界一流 公共利益 合作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仙飞
探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的意识形态问题,是一个敏感甚至让人忌讳的问题,但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准确定位,不能仅仅限于查找与现在存在于西方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现存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所要建成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宝贵的参照物,但现存的世界一流大学并非必然是未来的“世界一流大学”。中国所要建成的“世界一流大学”对现存的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扬弃的关键是认清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意识形态的必然联系。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教育 文化 意识形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翟亚军
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的实证分析,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模式是一个由主体学科、主干学科、特色学科和支撑学科组成的学科体系;其中主体学科是大学的基础,主干学科是大学的品牌,特色学科是大学的优势,支撑学科则预示了大学发展的潜力。学科之间互相联系,互为支撑,有机地统一于一体。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学科建设 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由由 吴红斌 闵维方
本文利用美国20所世界一流大学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高校经费水平与结构的变化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收入和支出水平的提升,政府直接拨款比例的增长,高校主要职能和人员工资支出比例的增长均有助于提高高校论文发表产出,管理支出的增长则有碍于此。在我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快车道的背景下,政府在给予高校财政自主权的同时应加大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投入,高校需提高工资支出占比,提升管理效率并将经费充分地投入到高校的教学、科研与公共服务活动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双一流"建设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方式正在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教育国际化进程等都给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是把握建设实质和内涵,构建和完善择优遴选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动态调整机制、统筹协调机制、自主办学机制和监督问责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守恩 曹文泽 谢辉 蔡三发
上海市启动高原高峰学科建设计划,率先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开展部市共建部属高校计划与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双管齐下推进"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应该进一步细化相关建设管理办法,全面贯彻落实建设任务和改革任务。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金林 应飚
建设一流大学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应是高校建设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从社会发展、高校自身发展、学生素质培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再认识,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的几个方向进行了再思考。
关键词:
高校 校园文化 认识 思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余荔 张玉丹
本文基于1996—2017年SciVal数据库收录的论文计量信息,选取中国42所"双一流"建设大学及其中9所顶尖高校组成的C9大学作为国内大学样本群,以美国常春藤盟校和英国罗素大学集团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参照样本群,分别从科研产出的数量、质量、影响力、学科发展态势和科研合作方式五个维度对比国内外顶尖大学的科研生产力状况。结果表明:中国大学在科研产出数量方面已经实现对英美大学群的赶超,尽管中国"双一流"建设大学和C9大学的科研产出质量和影响力整体呈现提升趋势,但与英美大学群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通过对细分学科领域的科研产出影响力分析发现,中国"双一流"建设大学和C9大学的学科领域可区分为优势学科、中间学科和非优势学科,实行分类管理。通过对科研合作方式和科研产出质量的考察发现,国际合作方式对应的科研论文质量和影响力更高,而中国论文产出目前以机构内部合作为主,未能充分享受国际化科研合作带来的知识红利,应更加注重国际科研合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项昌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是强国战略的有机组成,要在“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到“高教强国、高校何为”的时代之问中,认清战略定位、把牢前进方向,增强战略自信、把握历史机遇,推进改革创新、实现战略跃升。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双一流”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