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3)
2023(13998)
2022(12115)
2021(11821)
2020(9818)
2019(22833)
2018(22794)
2017(43161)
2016(23912)
2015(27012)
2014(26934)
2013(26228)
2012(24300)
2011(22015)
2010(21963)
2009(20111)
2008(19546)
2007(17236)
2006(15177)
2005(13401)
作者
(66895)
(55649)
(55184)
(52880)
(35537)
(26379)
(25077)
(21929)
(21169)
(20029)
(18896)
(18795)
(17654)
(17645)
(17334)
(17104)
(16617)
(16526)
(16022)
(15788)
(13859)
(13858)
(13267)
(12558)
(12415)
(12395)
(12393)
(12263)
(11251)
(11008)
学科
(90637)
经济(90534)
管理(67962)
(61566)
(50503)
企业(50503)
方法(41390)
数学(36351)
数学方法(35932)
中国(27733)
(25201)
(22997)
(19409)
贸易(19400)
业经(19399)
(18966)
(18733)
地方(17187)
(17172)
农业(16475)
(15093)
(14702)
理论(14683)
(14416)
环境(14380)
银行(14369)
技术(14184)
教育(13899)
(13785)
(13718)
机构
大学(334941)
学院(330011)
(136166)
经济(133254)
管理(130798)
研究(114970)
理学(112900)
理学院(111675)
管理学(109880)
管理学院(109297)
中国(86411)
(71938)
科学(69480)
(61793)
(57327)
研究所(52372)
(52020)
中心(51204)
财经(49182)
业大(48140)
(47263)
北京(46296)
(44974)
(44932)
师范(44581)
(41691)
经济学(40793)
农业(40778)
(38379)
经济学院(36766)
基金
项目(224518)
科学(176398)
研究(167591)
基金(162616)
(141244)
国家(140087)
科学基金(119706)
社会(104483)
社会科(98996)
社会科学(98971)
基金项目(85593)
(85211)
教育(77637)
自然(77201)
自然科(75392)
自然科学(75371)
自然科学基金(74025)
(72763)
编号(68614)
资助(67892)
成果(57740)
(50812)
重点(50098)
(47878)
课题(47827)
(46487)
教育部(43710)
创新(43303)
大学(42902)
科研(42638)
期刊
(147527)
经济(147527)
研究(102433)
中国(65305)
学报(50732)
管理(48300)
(47134)
科学(46945)
(45143)
教育(42984)
大学(38889)
学学(35690)
农业(33430)
(28976)
金融(28976)
技术(27634)
经济研究(23940)
财经(23676)
业经(22457)
(20291)
图书(20222)
问题(18992)
(17851)
(16844)
理论(16023)
科技(15845)
技术经济(15829)
世界(14993)
国际(14760)
现代(14756)
共检索到490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若雅  周耀东  李宛华  
近年来高校普遍重视专利转化的相关问题并出台了相关激励政策。基于教育部相关统计资料和手工整理的高校BD类政策等文本数据,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精确断点回归模型分析政策对高校专利转化活动的激励影响,估计政策相关指标对专利出售合同数量和价值的局部平均处理效应(LATE)。研究发现:高校的政策关注度对转化成果的LATE为正,表明政策注意力对专利转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作价入股和转让、许可等两种收益激励机制的影响效应不一致,股权收益分成正向促进合同数量和金额增长,转让、许可收益分成对转化成果的LATE为负,与政策预期和前人观点不同,论文讨论了形成这种差异的因素。研究认为,高校BD类政策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应厘清关键激励设计,从识别高价值专利技术、改进收益分配机制方面突破,提高高校专利的平均质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伍京华  阮平南  
清洁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率配置。而经济外部性则是造成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这一目的的原因之一。本文在对清洁生产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其经济外部性,建立模型,重点比较两种环境政策工具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雨虹  周蓉  杨啸宇  杨玉坤  
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减弱代理问题,因此考察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应该首先直接考察它能否缓解经理人的代理问题,然后才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利用2006—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两个层面研究我国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抑制投资不足行为,却加剧了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股权激励计划并不能显著降低经理人的在职消费,由此而带来的以ROA衡量的公司绩效改善也并不显著,这从两个层面说明我国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并不明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雨虹  周蓉  杨啸宇  杨玉坤  
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减弱代理问题,因此考察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应该首先直接考察它能否缓解经理人的代理问题,然后才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利用2006—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两个层面研究我国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抑制投资不足行为,却加剧了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股权激励计划并不能显著降低经理人的在职消费,由此而带来的以ROA衡量的公司绩效改善也并不显著,这从两个层面说明我国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并不明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雨虹  周蓉  杨啸宇  杨玉坤  
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减弱代理问题,因此考察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应该首先直接考察它能否缓解经理人的代理问题,然后才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利用2006—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两个层面研究我国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抑制投资不足行为,却加剧了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股权激励计划并不能显著降低经理人的在职消费,由此而带来的以ROA衡量的公司绩效改善也并不显著,这从两个层面说明我国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并不明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郝涛  林德明  丁堃  康旭东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的有效制定对促进高校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至关重要。本文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评价问题,以36所“双一流”高校为例,从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出发,提出科技成果转化治理体系下的高校激励政策评价研究框架,应用PMC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并依据评价结果对样本高校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普遍在发挥政策引导、激发激励对象转化动力等方面较为完善,但在创新激励措施组合、激励治理的全流程保障等方面需要加强。建议高校进一步完善多主体多元化的激励组合机制,优化激励实施路径,提升行为治理、权利治理、风险治理、能力治理和协同治理“五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治理效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宏伟  夏清华  张莹  
本文在对高校专利实施的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影响技术转移动态过程的相关因素,将重点放在影响高校系统的决定因素的筛选上。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有序结果变量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高校专利实施过程中,影响的决定性因素包括:专利研发方式、专利研发资金投入和时间投入以及高校文化因素,而技术成熟度、高校科研能力对因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广生  马悦  
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着不同于西方的市场条件和制度背景,对于其激励效果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基本结论。鉴于中国上市公司2006年才开始实行真正意义上激励相容的股权激励机制,本文以2006~2011公司年报中公布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其2005~2012年的年报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对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以及不同激励模式的激励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升具有一定效果,但影响不显著;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略好于限制性股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娇娇  李小健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2006年至2011年实施了股权激励的10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股权激励比例的增加,委托代理成本减少;股权激励比例与企业业绩呈倒U型的曲线关系;在制度允许范围内,股权激励有效期越长,委托代理成本越小,但股权激励有效期长短对企业业绩无显著影响。针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地对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顾斌  周立烨  
目前股权激励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种长期激励制度安排,股权激励的作用最终要落实到公司业绩增长上。本文通过对剔除行业影响后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指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的长期效应不明显;从行业角度看,交通运输行业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最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玲  任莉莉  
股权激励是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对于提高管理者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业绩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多集中于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上,鲜有文章涉及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是影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行权/归属条件、激励力度、激励有效期都会对激励效果产生显著影响,这些结论可以为其他公司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从而促进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发展和利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颉  刘肖雅  
本文以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为分析对象,对其2011年和2017年两期复合式股权激励的实施动因、具体内容和企业绩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亿纬锂能两期股权激励均存在行权失败的情况。因此,相应总结了其在方案设置上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胜军  吕思莹  白鸽  
股权激励作为解决由现代企业两权分离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上市公司采用,但实施效果大相径庭。笔者以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股权激励方案中的六大契约要素对激励实施效果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行业成长性和高管是否两职合一中的差异性表现。研究发现:绩效条件越严格,企业业绩越好;激励力度与企业业绩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授予激励对象的权益总份额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8.6%时,企业绩效达到最优。调节效应的研究表明:企业性质对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起显著的调节作用;行业成长性对绩效条件、激励力度与企业业绩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当高管两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萍  陈玲  
股权激励作为长期激励机制,能够激励企业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人员努力工作,不断提升业绩,最终实现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文章首先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不断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
[期刊] 征信  [作者] 孙建华  
在西方企业广泛采用并行之有效的股权激励制度能否同样推动我国创业板公司业绩的提高,这一问题值得探讨。通过对2011年12月31日前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4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结果显示:创业板股权激励总体上激励效果不明显,但股权激励公司业绩下滑的幅度明显低于非股权激励公司,且不同行业、不同激励模式具有不同的激励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