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09)
2023(4907)
2022(4069)
2021(4080)
2020(3415)
2019(8089)
2018(8001)
2017(14113)
2016(7970)
2015(9505)
2014(9311)
2013(8917)
2012(8165)
2011(7601)
2010(7405)
2009(6891)
2008(6707)
2007(5902)
2006(5096)
2005(4566)
作者
(21014)
(17630)
(17461)
(16958)
(11111)
(8567)
(8046)
(7082)
(6800)
(6226)
(6149)
(5904)
(5550)
(5484)
(5484)
(5376)
(5218)
(5150)
(5113)
(5012)
(4624)
(4244)
(4172)
(4002)
(3961)
(3913)
(3907)
(3795)
(3602)
(3599)
学科
(34197)
经济(34171)
管理(18705)
方法(16748)
数学(15783)
数学方法(15667)
(14347)
中国(12973)
(10815)
企业(10815)
(8809)
贸易(8803)
(8702)
(7304)
(6007)
环境(5541)
(5506)
(5382)
关系(5269)
教育(5246)
业经(5204)
(5007)
(4990)
(4952)
(4848)
银行(4847)
(4738)
农业(4608)
(4478)
金融(4478)
机构
大学(116007)
学院(108945)
(53180)
经济(52406)
研究(42661)
管理(39734)
理学(33913)
理学院(33541)
中国(33154)
管理学(33015)
管理学院(32832)
(25454)
科学(23547)
(21923)
(20918)
研究所(19314)
中心(18150)
经济学(17901)
财经(17745)
北京(16882)
(16481)
经济学院(16122)
(15847)
师范(15768)
(15369)
(15093)
业大(14123)
(14088)
财经大学(13325)
科学院(13002)
基金
项目(73465)
科学(58182)
研究(56347)
基金(53947)
(46663)
国家(46352)
科学基金(39249)
社会(37021)
社会科(35267)
社会科学(35256)
基金项目(27550)
教育(26620)
(25789)
资助(23026)
自然(23017)
(22645)
自然科(22528)
自然科学(22520)
自然科学基金(22129)
编号(21310)
成果(19081)
(18098)
中国(17865)
重点(16801)
国家社会(16331)
(15902)
课题(15840)
教育部(15782)
大学(15226)
(15138)
期刊
(53078)
经济(53078)
研究(36981)
中国(25700)
教育(16998)
(15927)
学报(15137)
科学(14788)
管理(14494)
(12530)
大学(12390)
学学(10552)
经济研究(9914)
农业(9466)
财经(9287)
技术(8954)
(8679)
(8222)
(8159)
金融(8159)
世界(8126)
图书(8114)
国际(7805)
问题(7206)
(6926)
统计(6305)
技术经济(6141)
书馆(5934)
图书馆(5934)
资源(5644)
共检索到168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花之蕾  刘亚娟  
打破以往主要从技术、法律、经济因素中选取指标的模式,从全球宏观技术领域发展趋势以及高校科研持续发展能力角度,力图建立适用于中国高校的专利质量评价、专利成果转化推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指标体系。在充分考虑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及高校专利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从专利的技术性、法律性和申请人主体3个维度筛选出15项指标构建高校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以中国首批凸显知识产权综合能力的16所示范高校及华北电力大学为例,基于inco Pat专利数据库、欧洲专利局全球专利数据库对其2011、2015、2019年及3年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实证评价分析。结果显示:高校整体专利质量有所提高,综合得分为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分列一、二名;高校专利质量呈现分化现象,且较高专利质量综合得分的专利数量普遍较少。分析提出开展专利分级,针对处于不同状态的专利制定出台相应的处置意见,同时着眼高校专利质量探索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等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莉莉  王娜  
通过检索IncoPat数据库获取中国高校及科研院所高铁专利数据,以中国32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样本,选取11个专利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实证样本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高校及科研院所高铁技术创新能力差距较大,且在技术创新整体水平、技术创新平均水平和技术创新管理这三个方面发展不均衡。针对这一结果,提出提高中国高校及科研院所高铁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灵芝  
首先构建了中国人文社科高校科研绩效的分析框架,从科技产出、投入要素贡献、投入产出效率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绝对总量看,各高校人文社科水平相差极大;从投入要素的贡献看,科研经费投入与科研人员投入的回归系数总体不高,科研经费的回归系数高于科研人员的回归系数;从投入产出效率看,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的效率偏低,科研经费的利用效率略大于科研人员的利用效率。总体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的绩效总体不高。回归分析与DEA分析虽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分析方法,但它们的结果是可以互相验证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若雅  周耀东  李宛华  
近年来高校普遍重视专利转化的相关问题并出台了相关激励政策。基于教育部相关统计资料和手工整理的高校BD类政策等文本数据,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精确断点回归模型分析政策对高校专利转化活动的激励影响,估计政策相关指标对专利出售合同数量和价值的局部平均处理效应(LATE)。研究发现:高校的政策关注度对转化成果的LATE为正,表明政策注意力对专利转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作价入股和转让、许可等两种收益激励机制的影响效应不一致,股权收益分成正向促进合同数量和金额增长,转让、许可收益分成对转化成果的LATE为负,与政策预期和前人观点不同,论文讨论了形成这种差异的因素。研究认为,高校BD类政策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应厘清关键激励设计,从识别高价值专利技术、改进收益分配机制方面突破,提高高校专利的平均质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宏伟  夏清华  张莹  
本文在对高校专利实施的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影响技术转移动态过程的相关因素,将重点放在影响高校系统的决定因素的筛选上。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有序结果变量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高校专利实施过程中,影响的决定性因素包括:专利研发方式、专利研发资金投入和时间投入以及高校文化因素,而技术成熟度、高校科研能力对因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彦华  张月婷  牛蕾  
文章以中国"双一流"高校为研究对象,应用DEA和Malmquist模型测度2014—2017年科研效率。结果发现:被选取的高校科研效率较高,但之间存有差距;通过投影研究非DEA有效高校科研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科研全要素生产率随技术进步指标的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军荣  杨思捷  周璐  
高校专利产权制度承载着促进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商业化运用的双重目标。通过文本分析和历史分析,考察我国高校专利产权制度演化进程,发现近几十年高校技术商业化的目标和底层逻辑诱发了高校专利产权制度变革,专利产权重心不断向发明人倾斜,但由于上述目标之间天然存在冲突,过于重视专利商业化目标导致高校专利制度定位不明、激励“异化”、绩效不佳,逐步陷入改革困境。在此基础上,运用机制设计理论,提出高校科技进步和技术商业化双重目标下的激励措施与专利产权制度改革方案。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本文考察了我国高校评价制度的产生背景与社会构建机制,指出我国高校评价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分化产物。通过分析我国陆续建立以大学科研能力、本科教学、学科发展以及学位点为评价客体的多元高校评价体系的社会构建机制,认为我国现阶段所构建的高校评价在范式上具有管理主义倾向,在指标体系构建上具有对所依存社会情境抽离性与碎片化特征。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高校评价改进策略。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胡琨  陈荣  吉久明  
中国高校的专利表现出了显著的重数量、轻维持的特征,非商业化的专利申请动机被认为是主要原因,有必要进行深入挖掘。本文探讨了商业化动机的概念,采用计量学方法,讨论了中国所有高校及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3所高校的专利动机,并尝试主要以专利寿命为依据对商业化动机的强弱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中国高校的专利不但平均寿命较短,而且在年费补贴结束时有大量的专利集中失效,反映了非商业化的动机广泛存在。改进考核评价体系,引入针对商业化的考核项目是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马发生  
中国高校战略成本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中国高校战略成本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本文依据相关理论和教育部有关要求及2008年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30所有代表性的高校调研数据统计分析、访谈情况,按照功效系数法、顾客满意度法、模糊综合评分法等绩效评价方法及专家访谈意见,在高校内部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从三大维度(投入、产出、风险)和七大指标(人力资源效率、固定资产效率、经费效率、社会声誉、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成果和社会服务、战略成本风险)及32个子指标,初步构建了中国高校战略成本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及评分标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李均  
中国高校不宜推行“宽进严出”刘海峰,李均建国40多年来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提醒人们:在中国进行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首先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中国教育的实际,否则无论它在理论上多么美妙,在国外实行得多么美好,在中国也是很难行得通的。近年来教育界某些人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晓玫  
我国高校法治工作所依据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了部门完备、体系健全、内容规范、效果良好的格局,要充分发挥教育法治的引领性、基础性、规范性、保障性作用,牢牢依靠法治推动实现大学治理现代化,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善迈  
中国和大多数国家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财政资助制度,以缓解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同时,高校学生资助也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华中科技大学沈红教授带领她的学术团队,专注高等学校学生资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长达20年,《中国高校学生资助的理论与实践(1997—201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6月版)一书正是沈红教授和其团队长期研究的结晶,是国内从事这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亢延锟  黄海  张柳钦  黄炜  
本文利用国家级开发区的设立作为外生冲击,使用2006~2020年1227个大学层面的专利数据和国家级开发区数据,分析了产学研对高校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级开发区能够显著促进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具体地,当一个城市设立了国家级开发区之后,该城市高校的专利总数增长了36.8%。这一基本结论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经开区,强调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高新区更有利于提升高校创新产出,同时国家级开发区对理工科高校的创新产出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机制分析显示,当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与高校优势学科一致时,开发区对高校科技创新的作用越强,并且在开发区设立之后,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专利数有明显提升。本文的结果强调了学科匹配在产学研合作中的重要性,有利于形成高效的产学研体系、充分发挥高校的创新潜力,实现创新驱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海峰  
就像道路交通需要规则一样,中国的高等学校校史追溯也需明确一定的标准。高等学校校史的确定,关键是看其校史是否真正具有连续性。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坚持标准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统一、强调整体继承性、考察关键因素和留有余地的原则,提出确定中国高等学校校史和校庆年份的六条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