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0)
- 2023(9195)
- 2022(7484)
- 2021(7157)
- 2020(5856)
- 2019(13285)
- 2018(13079)
- 2017(23672)
- 2016(13163)
- 2015(15132)
- 2014(14830)
- 2013(14123)
- 2012(13044)
- 2011(11990)
- 2010(11796)
- 2009(11296)
- 2008(11204)
- 2007(9986)
- 2006(8788)
- 2005(8228)
- 学科
- 济(51395)
- 经济(51310)
- 管理(41618)
- 业(33591)
- 企(28218)
- 企业(28218)
- 方法(20836)
- 中国(18565)
- 数学(18471)
- 数学方法(18331)
- 制(15422)
- 财(15029)
- 农(12907)
- 贸(12162)
- 贸易(12154)
- 易(11994)
- 业经(11518)
- 体(11126)
- 银(9855)
- 银行(9848)
- 行(9532)
- 体制(9306)
- 融(9182)
- 金融(9179)
- 学(8698)
- 环境(8562)
- 务(8385)
- 财务(8365)
- 财务管理(8343)
- 技术(8310)
- 机构
- 大学(191842)
- 学院(184186)
- 济(85262)
- 经济(83815)
- 管理(68327)
- 研究(67015)
- 理学(58365)
- 理学院(57713)
- 管理学(56921)
- 管理学院(56567)
- 中国(52626)
- 财(41345)
- 京(40424)
- 科学(35694)
- 财经(32222)
- 所(32167)
- 经(29532)
- 中心(29464)
- 研究所(28911)
- 经济学(28375)
- 江(26395)
- 北京(25964)
- 经济学院(25362)
- 范(24694)
- 农(24638)
- 师范(24507)
- 院(24209)
- 财经大学(24126)
- 业大(22829)
- 州(20505)
- 基金
- 项目(121608)
- 科学(97704)
- 研究(93433)
- 基金(91209)
- 家(78656)
- 国家(78065)
- 科学基金(67292)
- 社会(63078)
- 社会科(59967)
- 社会科学(59958)
- 基金项目(47183)
- 教育(43656)
- 省(43378)
- 自然(39870)
- 自然科(38980)
- 自然科学(38969)
- 自然科学基金(38327)
- 划(37550)
- 资助(36647)
- 编号(36056)
- 成果(32145)
- 部(29370)
- 制(29125)
- 国家社会(27883)
- 重点(27797)
- 教育部(26157)
- 中国(26078)
- 创(25891)
- 课题(25773)
- 发(25591)
共检索到288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军荣 杨思捷 周璐
高校专利产权制度承载着促进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商业化运用的双重目标。通过文本分析和历史分析,考察我国高校专利产权制度演化进程,发现近几十年高校技术商业化的目标和底层逻辑诱发了高校专利产权制度变革,专利产权重心不断向发明人倾斜,但由于上述目标之间天然存在冲突,过于重视专利商业化目标导致高校专利制度定位不明、激励“异化”、绩效不佳,逐步陷入改革困境。在此基础上,运用机制设计理论,提出高校科技进步和技术商业化双重目标下的激励措施与专利产权制度改革方案。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群
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在这一变革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制度逐渐得到了确立和完善,中国高校的变革和发展也不例外。目前,中国大学教师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已出现了端倪,教师人力资本在高校的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得到不断加强。对中国高校教师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进行分析、总结及构建,将会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文章在分析人力资本产权的性质、特点和价值实现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法律、文化、分配和管理等方面对中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产权制度进行构建。
关键词:
中国高校 教师人力资本 产权制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云勇
高校产权制度是制度化的高校产权关系或对高校产权关系的制度化,是划分、确定、界定、行使和保护高校产权的一系列规则。产权制度创新是中国高校提高效率、满足市场需求的逻辑起点。中国高校产权制度的改革要从产权的五个权项入手,遵循产权、契约和国家的基本特征,以产权配置资源功能为切入点,解决目前高校产权主体责任界定虚化和各权能边界不清晰的问题,从法律保障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多个方面来实现中国高校产权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
高校 产权制度 制度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蕾 严毛新
任何场域中的秩序都存在多种核心制度,每种制度都存在一些核心逻辑,高校创业教育深受三种制度逻辑影响,即行政制度逻辑、市场制度逻辑、学术制度逻辑。过去20多年中,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中行政制度逻辑影响有力,市场制度逻辑和学术制度逻辑影响相对偏弱。受行政制度逻辑主导,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成功走过了"观念普及型创业教育阶段",而且过程高频、成果高效。过去10年,市场制度逻辑的影响在高校逐渐发力,受此影响,中国高校结合时代需求,突出高校优势,高校创业教育进入了"网络助推型创业教育阶段",而且成效正在进一步显现。今后随着高校内涵建设不断深入,学术制度逻辑将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学术引领型创业教育阶段"将会到来。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制度逻辑 演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进诚 姜春 彭江波
在不同的资源约束、需求结构等制度环境中 ,最优的产权制度选择是不同的。荣成海洋渔业案例表明 :海洋渔业实行集体产权制度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 ,而私有产权制度有利于成本控制 ,择优选择的根本目的在于降低交易成本。
关键词:
产权制度 集体经济 私营经济 制度比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平
知识转型使新的"知识型"或"知识生产模式"所确立的科学规范和行动机制成为共同体内的一种"内在制度",在知识世界里以类似于习惯、内化规则以及正式化内在制度的形式发挥着"无形之手"的指引和规约作用。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植根于知识转型时代背景,必然遵循知识转型的内在制度逻辑,呈现出以虚拟的知识形态存在,以知识协议为重要原则,以后现代知识观为基础,以无形学院为合作平台的后现代知识型特征。这些后现代知识型特征支撑和助推中国高校网络课程不断发展完善,更好地实现大学知识的开放与共享。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光钦
高校学术生产数量繁荣有着极其复杂的制度原因。无论外在制度还是内在制度,对学术生产数量繁荣均有关键性影响;其影响程度虽因功能性差异而不同,但二者同是学术生产的重要资源依赖。而学术资源具有促进学术生产数量增长的显性功能,可以说,高校学术生产的本质就是一切学术资源的总和。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由于运行机制的某些失范,导致了学术制度功能的自我否定,引发了功利性学术惯习的产生,导致了学术资源的无序竞争和产品的粗制滥造,催生了学术生产数量繁荣背后的种种危机,由此造成了制度性的资源浪费。抑制制度性的资源浪费,需要大学组织不断创新与其场域位置相匹配的学术制度。
关键词:
学术生产 数量繁荣 学术制度 资源依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力文
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进程中,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土地占有和分配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农地制度一直是贯穿其中的核心问题。文章拟从宏观的角度,运用相关史实和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理清新中国农地制度历次变迁之间的内在逻辑。文章认为,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中国农地制度的历次变迁都是宏观环境和现实条件制约下的产物,服从于整个国家形势和战略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历史演化 内在逻辑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春雷 申玉琢 王刚毅
[目的] 探讨我国猪价波动治理的制度经验是猪价波动治理的重要短期经验支撑,也是建立生猪产业长效性支持政策的长期经验依据。文章探索了我国猪价波动治理的制度经验,并总结制度演变的内在逻辑。[方法] 对历史资料进行梳理,使用规范分析法归纳猪价波动治理的制度经验与制度演变逻辑。[结果] 我国猪价波动治理制度建设历经制度探索期(1985—2006年)、制度建设期(2007—2013年)和制度丰富与完善时期(2014年至今)后,现已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猪价波动治理制度体系。从制度演变逻辑来看,我国从稳价和稳产两个维度建设猪价波动治理体系。其中稳价类制度建设注重生猪市场自由和有为政府的平衡;稳产类制度遵循保障组织模式发展和金融制度供给两手抓的制度建设逻辑。[结论] 猪价波动治理要平衡好生猪市场自由与有为政府、协同推动组织模式和金融工具的应用以及推动金融工具的深度应用。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郜亮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其中最为基础的内容。本文尝试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实践和变迁逻辑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究其未来的可能演进的方向。首先,本文对五项改革实践的现实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五项改革是建立集体所有制、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农地“三权分置”、建立农地流转市场和强化产权稳定性。其次,本文从统一的理论框架对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逻辑进行了分析,这也是对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经济学解释。最后,本文认为农地产权制度未来的演进方向是,在坚持农地狭义所有权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及时顺应现实,不断地对农地权利进行分割细化和属性化,并把相应的权利分配给使用效率最高的社会主体,以最大限度提升农地利用效率。
关键词:
农地 产权制度 狭义所有权 产权分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传勇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高校借鉴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开展长聘教职制度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重要趋势。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的逻辑起点是以职业安全保障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其制度设计契合高校作为学术创新型组织对于教师激励的内在要求,为吸引、遴选和激励优秀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该制度有其内在局限性及其适用范围,面对社会各界批评与质疑,美国高校开始采取多种举措对该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中国高校应准确把握终身教职制度内在逻辑,客观认识其制度优势和内在局限,从中国高校发展和改革现实出发,合理借鉴其制度内核,突破教师聘任制度改革难点,逐步建立与中国高校发展实际相适应的教师聘任制度。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梁荣成
基于制度逻辑及其整合机制的分析,结合企业管理之道、体、术,中国式管理体现出三大特点:基本逻辑上,经济逻辑—政治逻辑—技术逻辑是基本;中西规则上,中西合璧、中魂西制、中主西辅、中实西形是事实;三层共振上,与高层、中层、低层分别形成思维共振、行为共振、利益共振。
关键词:
中国式管理 中魂西制 制度逻辑 三层共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蓓文
从纵向的历史发展、横向的国际比较、理论内涵的新变化、“双循环”下的典型特征、自贸试验区探索的创新实践以及“一带一路”与中国制度型开放的协同发展六个方面,剖析中国从历史到现状、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中国问题与全球经济治理相互关系的逻辑演进,提出中国以制度型开放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创新的六大逻辑: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到制度型开放的历史逻辑,从国内外理论研究到开放政策实践的比较逻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制度型开放内涵变化的理论逻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制度型开放典型特征的现实逻辑,自贸试验区探索与制度型开放创新实践的中国逻辑,“一带一路”与中国制度型开放协同发展的全球逻辑。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全球经济治理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荣
研究目的:理解百年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治理经验。研究方法:从价值、利益和产权的互动机制视角建立了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分析主线,对制度逻辑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中国土地产权围绕党和国家不同时期的价值目标,以保护维护人民利益为原则,先后形成了5个版本的产权治理结构。治理结构的迭代,既是对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反馈,更是对实践中土地产权制度实施的秩序和效能的保障。研究结论:土地产权制度体现了"价值决定利益,利益需要产权"的逻辑主线。百年土地产权制度主要围绕中央和地方、城市和农村两个关系进行了制度建设,保障了公有制的严肃性又不失其治理效率。当前和未来的土地产权制度还需进一步协调当代和后代的关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制度基础。
关键词:
土地产权 百年 治理结构 制度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