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06)
- 2023(16669)
- 2022(13952)
- 2021(12693)
- 2020(10602)
- 2019(24187)
- 2018(23523)
- 2017(44098)
- 2016(23987)
- 2015(27061)
- 2014(26929)
- 2013(26933)
- 2012(25692)
- 2011(23696)
- 2010(23693)
- 2009(21843)
- 2008(21754)
- 2007(19555)
- 2006(17299)
- 2005(15800)
- 学科
- 济(111845)
- 经济(111743)
- 业(65457)
- 管理(65050)
- 企(49992)
- 企业(49992)
- 方法(44464)
- 数学(39035)
- 数学方法(38751)
- 中国(33797)
- 农(31685)
- 地方(27284)
- 业经(24644)
- 财(23695)
- 贸(23102)
- 贸易(23086)
- 学(22846)
- 易(22412)
- 农业(21607)
- 技术(20170)
- 制(19391)
- 银(17553)
- 银行(17479)
- 环境(17181)
- 融(17089)
- 金融(17087)
- 行(16885)
- 发(15737)
- 和(15522)
- 产业(15467)
- 机构
- 大学(358056)
- 学院(357862)
- 济(155266)
- 经济(152376)
- 研究(134501)
- 管理(131207)
- 理学(112495)
- 理学院(111056)
- 管理学(109301)
- 管理学院(108621)
- 中国(100314)
- 科学(83999)
- 京(77770)
- 农(71776)
- 所(70878)
- 财(66539)
- 研究所(64807)
- 中心(59868)
- 业大(57887)
- 农业(56913)
- 江(54296)
- 财经(53014)
- 北京(49644)
- 经济学(48540)
- 经(48260)
- 范(47770)
- 院(47618)
- 师范(47173)
- 经济学院(43970)
- 州(42808)
- 基金
- 项目(238834)
- 科学(186783)
- 基金(172806)
- 研究(168762)
- 家(154347)
- 国家(153077)
- 科学基金(128232)
- 社会(108810)
- 社会科(103322)
- 社会科学(103290)
- 省(93406)
- 基金项目(91282)
- 自然(82607)
- 自然科(80727)
- 自然科学(80699)
- 划(79647)
- 自然科学基金(79293)
- 教育(76108)
- 资助(70165)
- 编号(65628)
- 发(57235)
- 重点(55129)
- 成果(52807)
- 部(52603)
- 创(50408)
- 创新(47379)
- 课题(46742)
- 国家社会(46014)
- 科研(45836)
- 计划(45343)
- 期刊
- 济(172861)
- 经济(172861)
- 研究(106420)
- 中国(75078)
- 农(66068)
- 学报(64077)
- 科学(57734)
- 财(49457)
- 管理(47627)
- 大学(46822)
- 农业(45297)
- 学学(44328)
- 教育(36527)
- 融(33340)
- 金融(33340)
- 技术(31140)
- 经济研究(29054)
- 业经(28350)
- 财经(26534)
- 业(25325)
- 问题(23404)
- 经(23055)
- 贸(20486)
- 技术经济(19564)
- 国际(18356)
- 世界(18337)
- 科技(18273)
- 版(17780)
- 商业(16791)
- 资源(16224)
共检索到543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清可 段学军 张伟 叶磊
运用AHP-熵权法、马尔科夫链和ESDA方法,在GIS技术支持下,基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31个空间单元2000、2005和2010年3个时间断面的数据,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时序演变中各省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差距在2000~2005与2005~2010年两时期中均不断扩大,尤以前一时期更甚,数据说明高水平的省份发展速度快于低水平省份,高水平省份才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动力。省区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虽然整体上均在不断发展,但是区域间的差异不断扩大,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2)发展水平指数处于高水平、较高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同斌 范庆泉
本文引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测度,分析了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在2004~2008年间的梯度变迁。中西部部分省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梯度变化较大,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水平的变化并不明显。另外,本文采用广义排序选择方法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为低梯度下抑制与高梯度下促进。工业伴随高新技术产业梯度变迁对其呈现倒"U"形影响。研发支出的有效性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逐渐增加。人力资本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呈现出不确定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玉 许俊斌
继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环节为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整,进而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在这一过程中,探索并有针对性地强化现阶段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效率的因素,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为了揭示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效率的因素,本文用DEA方法测算了1997~2007年我国30个省份的高新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指数,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全国高新技术产业TFP的增长率不高,其主要来源是"技术效率";TFP增长最高的地区是东北地区,其他依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沿海地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中赋 顾培亮
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是指高新技术通过研究开发、产业化或不断向传统产业渗透,生产出高新技术产品,成功地进入市场,从而形成现实生产力的知识与技术密集、高效率与高效益的产业群。其主要特征是:高知识技术密集、高研究开发资金密集、高附加值、高增长率、高更新速度。实证分析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根华 刘梦娇 张雪健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高新技术产业数据,首先采用熵权法测度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其区域差异性与动态演进特征,然后运用空间凝聚分析方法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相关性,最后利用面板回归模型探讨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且表现出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张的态势;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空间正相关,不同地区表现出非均衡现象,存在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东部地区呈现“高-高”集聚状态,而中西部地区主要呈现“低-低”集聚状态;创新能力、协调性、绿色水平、开放性和共享性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五类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区域差异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静 匡平
本文从供给、需求及综合视角研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表明供给视角下劳动力和技术要素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因素,政策及资本要素影响不显著;需求视角下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要素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因素;供给与需求综合视角下劳动力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政策因素、资本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均有重要影响,且按重要程度排序分别为劳动力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政策因素、资本因素。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高新技术产业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静 匡平
本文从供给、需求及综合视角研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表明供给视角下劳动力和技术要素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因素,政策及资本要素影响不显著;需求视角下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要素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因素;供给与需求综合视角下劳动力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政策因素、资本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均有重要影响,且按重要程度排序分别为劳动力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政策因素、资本因素。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高新技术产业 影响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燕梅
一、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我国西部发展水平整体落后于东部,西部各省及各省区内部发展不平衡,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西部同样表现出整体落后和内部发展不平衡并存的状况,体现了如下的特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于喆 王君 杨威
今年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但在运行中存在着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缺乏高端适用人才、自主创新产品市场推广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一、运行基本情况(一)产业发展运行形势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国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这一主线,总体上看,发展态势良好。1.高技术制造业明显优于工业。从运行中主要指标看,增加值、进出口、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等均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凤敏 张晓慧
探索R&D科技投入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关系,对于增加科技投入以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VAR模型估计的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1995-2010年科技投入与高技术产业产出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科技投入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在长期内能明显促进该产业的增长,但短期效果有限。因此,要求我们应当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长期科技投入,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单位根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淑燕 赵祚翔 王桂玲
文章运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了1988—2019年国家高新区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探究了国家高新区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国家高新区呈现集聚分布趋势,自东向西数量梯度递减,地区和省域分布差异扩大。(2)国家高新区重心向西南方向扩张,展布范围收缩,形成了以东北—西南方向为主导的空间格局,集聚态势不断加强。(3)国家高新区主要集聚范围与大型城市群相一致,整体上形成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主核”、以珠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为“次核”的高密度集聚区。(4)从全国层面看,交通条件、创新能力、环境质量和经济基础是影响中国国家高新区分布格局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从地区层面看,创新能力因素是三大地区国家高新区空间格局演变共有的核心影响因子,环境因素仅在东部地区成为影响国家高新区布局的核心因子,开放程度和政策因素是中西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分布格局演变共有的核心因子,表明国家高新区以创新驱动为重要功能和鲜明特征的科技园区性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伟 张鹏
基于2002—2012年数据研究表明,我国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差距以2004年为界出现"先扩大后减小"的趋势。三地带和八地区分解均表明,地带(区)间差距是全域内部差距的主要来源。在影响因素中,反映区域资源禀赋和历史条件的地区固有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相对贡献率呈现微弱增长态势,其次为经济基础和开放度。考察年度内区域经济基础和工业化水平的相对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市场化程度和创新能力的影响相对上升,开放度的相对贡献率变化较为平缓。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苏榆 刘晓焕
在对前人研究成果总结评价的基础上,本文选取1981~2013年共33个样本数据,通过建立一阶误差修正模型,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例,实证分析了融资租赁对中国技术引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融资租赁业务对该国技术引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不但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推动融资租赁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还应削弱或取消租赁设备附带性的技术等无形资产的限制性数量标准,将融资租赁的标的物范围扩充至独立性的无形资产,在更高水平上促进中国的技术引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雯 盛烨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提升我国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本文利用单方程计量经济模型,就资金、人才和技术三要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进一步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三种要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动态影响,有力地论证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影响要素 阶段性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