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72)
- 2023(16845)
- 2022(13980)
- 2021(12779)
- 2020(10795)
- 2019(24697)
- 2018(24203)
- 2017(46380)
- 2016(24926)
- 2015(28499)
- 2014(28493)
- 2013(28662)
- 2012(27038)
- 2011(24599)
- 2010(24952)
- 2009(23342)
- 2008(23713)
- 2007(21405)
- 2006(18978)
- 2005(17673)
- 学科
- 济(124060)
- 经济(123939)
- 业(96515)
- 企(85184)
- 企业(85184)
- 管理(85092)
- 方法(52743)
- 数学(43245)
- 数学方法(42981)
- 农(35028)
- 中国(34528)
- 财(34272)
- 业经(34249)
- 地方(26177)
- 农业(24462)
- 制(24299)
- 贸(24146)
- 贸易(24129)
- 务(23860)
- 财务(23824)
- 财务管理(23780)
- 技术(23473)
- 易(23446)
- 企业财务(22558)
- 和(20262)
- 银(19775)
- 银行(19741)
- 行(19016)
- 学(18880)
- 融(18447)
- 机构
- 学院(374436)
- 大学(370449)
- 济(167168)
- 经济(164093)
- 管理(146595)
- 研究(129100)
- 理学(124579)
- 理学院(123258)
- 管理学(121750)
- 管理学院(121015)
- 中国(103008)
- 京(79070)
- 财(76752)
- 科学(74552)
- 所(65924)
- 农(62863)
- 财经(60517)
- 研究所(58968)
- 中心(58940)
- 江(58166)
- 经(54896)
- 经济学(51648)
- 业大(51494)
- 北京(50783)
- 农业(49181)
- 经济学院(46744)
- 范(46505)
- 州(46130)
- 师范(46071)
- 院(45822)
- 基金
- 项目(236356)
- 科学(187699)
- 研究(175987)
- 基金(172601)
- 家(148924)
- 国家(147596)
- 科学基金(127409)
- 社会(114532)
- 社会科(108769)
- 社会科学(108742)
- 省(92257)
- 基金项目(90265)
- 教育(80001)
- 自然(79462)
- 自然科(77672)
- 自然科学(77650)
- 划(76776)
- 自然科学基金(76353)
- 资助(71175)
- 编号(70531)
- 成果(56812)
- 发(55386)
- 部(53563)
- 重点(53224)
- 创(51949)
- 课题(48927)
- 国家社会(48058)
- 创新(47995)
- 业(46976)
- 教育部(46243)
- 期刊
- 济(191527)
- 经济(191527)
- 研究(115050)
- 中国(78232)
- 财(62457)
- 管理(58592)
- 农(58441)
- 学报(52282)
- 科学(51737)
- 大学(40141)
- 融(39980)
- 金融(39980)
- 农业(39842)
- 学学(37799)
- 教育(37326)
- 技术(36330)
- 业经(31704)
- 财经(31195)
- 经济研究(30883)
- 经(26992)
- 问题(25307)
- 业(24275)
- 技术经济(22755)
- 贸(22568)
- 世界(20041)
- 国际(19846)
- 商业(18147)
- 统计(17977)
- 现代(17611)
- 策(16903)
共检索到582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贾军 张卓
基于二象对偶理论和协同论,将企业业务协同系统划分为绩效子系统、资源共享子系统和资源互补子系统。分析了企业业务协同系统的二象特征,构建了协同度模型,采用中国高技术上市公司2004—2010年数据,对高技术企业业务协同系统进行协同度测量及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企业业务协同系统协同发展水平还不高;资源共享-绩效系统协同度不断提升;资源互补-绩效系统协同度较低且不稳定。因此,提升互补资源水平将成为未来高技术企业业务协同发展的关键任务。
关键词:
业务协同 协同度 高技术企业 实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军 张卓
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技术创新可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种类型,且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上具有差异性。然而,只有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都与能源效率协同发展才能更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根据协同学理论,建立技术创新和能源效率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采用1995-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和能耗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能源效率协同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和理论解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1995-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和能源效率协同发展的程度并不高;工艺创新与能源效率协同发展程度要高于产品创新与能源效率协同发展程度,但产品创新与能源效率协同发展增长速度...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能源效率 高技术产业 协同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亚军
基于2009—2022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改进距离协同模型,全方位测度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水平,并就其动态演化和收敛性特征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四大地区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其中东部地区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势头最强,中部、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增幅最小;各省份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水平均表现出稳步上升态势,但存在明显差异;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且呈现出波浪式特点;全国及四大地区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水平均具有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现象。基于此,提出完善“双链协同”服务体系、打造资源要素共享平台、建立区域利益联结机制的政策建议,希冀为推动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高技术制造业 产业链 创新链 空间收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苑清敏 谭欣
为探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协同共生机理和关系,文章在测算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生态位的基础上,将生态位强度信号转化成Lotka-Volterra模型的产值信号,分别从市场、资源及技术维度研究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分产业协同共生关系,并进行预测。研究显示:区域层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呈现出非均衡协同发展态势,市场和资源维度上京冀协同效果较好,技术维度京津、京冀协同状况最优。京冀协同发展偏利河北,京津协同发展偏利北京,短期内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发展仍将处于"此消彼长"的协同共生状态。产业层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优势产业呈向北京集聚趋势,其协同发展在市场、资源和技术维度偏利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米展
运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不同技术创新模式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企业所有权性质对这种作用机制是否存在以及存在何种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信贷市场发展比股票市场发展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并不受到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影响;信贷市场发展对于增加国有企业R&D经费进而促进自主创新的作用更大,而股票市场发展对于增加民营企业R&D经费进而促进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更显著;我国金融发展对于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促进作用较大,而对民营企业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筱天
以南京市2005-2016年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科技服务业产值为基础数据,从两者的灰色关联度出发,借助灰色预测模型拓展数据边界,通过VAR模型建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短期冲击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协整分析确定长期均衡关系:科技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及人均GDP三者之间的增长或减少具有协同效应。结合VEC模型中的误差修正机制,当其中某个变量发生暂时性偏离时,系统会自动调整使其重新回到均衡状态,在长期态势上,三者之间的发展是协调的;(2)脉冲响应分析探究短期冲击的影响机制:当本期给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率一个正向冲击后,科技服务业对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率的反应存在滞后性,大概6个周期后,科技服务业的增长速率会趋于稳态水平,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率所体现出的创新能力及扩散性已完全辐射到科技服务业,两者存在着正向平稳的协同演进发展关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奇
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1985—2004年的高技术产业、对外贸易和FDI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检验了高技术产业、进口、出口、FDI之间的长期协整均衡关系、短期戈兰杰因果关系并刻画脉冲响应函数。提出了我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科技产业 对外贸易 FDI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强华
企业是具有生命状态的组织,也会经历出生、成长、迁址、合并及倒闭等"类人口学"过程,在这种演进过程中,企业发展速度是不同的,协同创新的地位及作用也会发生变化。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从企业发展速度的视角出发,并借助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企业发展速度与协同创新水平的门槛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企业发展速度与企业协同创新水平呈高度的负相关关系,其中中等速度企业的发展速度与协同创新水平负相关水平最高;而协同创新水平较高的企业其发展速度与协同创新水平负相关程度较低;除此之外,企业规模与企业协同创新水平也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求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维胜,秦长文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技术企业还存在很多不足,作者通过实地调研,就高技术企业发展提出对策,同时从政府的扶持及引导方面提出了建议,为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及政策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 技术创新 政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红波 陈雨霞 白宏伟
[目的]通过测定京津冀三地农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协同度,评价目前京津冀农业协同水平。[方法]首先构建京津冀农业综合发展和农业三产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19年京津冀农业相关统计数据,采用熵値法对三地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其次,采用协同度模型测定京津冀农业综合发展协同程度和农业一二三产业协同程度,并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农业综合发展指标得分最高,天津其次,河北最低;从分项指标得分看,北京农业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最高,天津产业发展程度最高,三地可持续发展差异较小;京津冀农业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指标得分较低。2011—2019年,京津冀农业综合发展的协同度值为0.52-0.82,目前处于中高度协水平;京津冀农业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度在2016年之前均小于0.2,之后上升至0.5,目前处在中度协同发展水平。[结论]京津冀农业发展综合水平差距明显,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滞后,京津冀农业综合发展处于中高等协同发展水平,农业一二三产业发展处于中度协同发展水平,最后,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曲丽娜
利用2000—2007年工业企业和海关匹配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出口三元边际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出口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出口扩展边际的提升,即出口市场多元化;第二,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技术创新及扩大生产规模等渠道推动高技术企业出口发展;第三,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更有利于推动加工贸易企业、非国有企业、本土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及东部地区企业参与出口市场和出口集约边际的增长,对一般贸易企业、应用互动型企业及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出口扩展边际促进作用更大;第四,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不确定贸易环境下,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对企业出口起到显著促进作用,有效应对不确定性对出口的冲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道平 方放 曾德明 周青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玉梅
将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人才成长作为一个并行、互嵌的过程,以技术创新为载体,分析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知识创新以及人才成长协同发展的机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协同发展的模型,揭示出企业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人才成长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规律。不仅为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而且为制定有效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