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59)
- 2023(12840)
- 2022(10972)
- 2021(10212)
- 2020(8713)
- 2019(20139)
- 2018(19714)
- 2017(37215)
- 2016(19803)
- 2015(22650)
- 2014(22017)
- 2013(22163)
- 2012(20949)
- 2011(19221)
- 2010(19126)
- 2009(17740)
- 2008(17732)
- 2007(16067)
- 2006(13912)
- 2005(12529)
- 学科
- 济(91276)
- 经济(91206)
- 业(60261)
- 管理(59434)
- 企(49501)
- 企业(49501)
- 方法(40803)
- 数学(35635)
- 数学方法(35394)
- 中国(26492)
- 农(24100)
- 技术(22831)
- 财(21573)
- 贸(21445)
- 贸易(21435)
- 易(20971)
- 业经(19999)
- 地方(17163)
- 学(16849)
- 制(16448)
- 农业(15974)
- 技术管理(14560)
- 出(13978)
- 银(13935)
- 银行(13902)
- 产业(13585)
- 行(13389)
- 融(13218)
- 金融(13216)
- 和(13151)
- 机构
- 大学(292354)
- 学院(290458)
- 济(133738)
- 经济(131446)
- 管理(114503)
- 研究(102216)
- 理学(98471)
- 理学院(97443)
- 管理学(96207)
- 管理学院(95635)
- 中国(77771)
- 京(61775)
- 科学(58961)
- 财(57388)
- 所(51124)
- 中心(46521)
- 研究所(46450)
- 农(46202)
- 财经(45995)
- 江(42953)
- 经济学(42797)
- 经(41960)
- 业大(40564)
- 北京(39399)
- 经济学院(38821)
- 范(36570)
- 农业(36396)
- 师范(36250)
- 院(36169)
- 财经大学(34178)
- 基金
- 项目(192212)
- 科学(153144)
- 研究(143067)
- 基金(141230)
- 家(122708)
- 国家(121777)
- 科学基金(104536)
- 社会(93976)
- 社会科(89496)
- 社会科学(89472)
- 基金项目(74554)
- 省(73989)
- 教育(64817)
- 自然(64406)
- 自然科(63025)
- 自然科学(63009)
- 划(62277)
- 自然科学基金(61993)
- 资助(56975)
- 编号(56258)
- 创(45543)
- 成果(45531)
- 部(44118)
- 重点(43385)
- 发(43042)
- 创新(41881)
- 国家社会(40322)
- 课题(38743)
- 教育部(38226)
- 人文(36915)
- 期刊
- 济(142401)
- 经济(142401)
- 研究(87885)
- 中国(59312)
- 财(44013)
- 管理(43012)
- 学报(41980)
- 农(41580)
- 科学(41123)
- 大学(32020)
- 教育(30143)
- 学学(29833)
- 农业(28685)
- 技术(27648)
- 融(25429)
- 金融(25429)
- 经济研究(24601)
- 财经(23455)
- 业经(22053)
- 经(20441)
- 问题(19379)
- 贸(19011)
- 技术经济(17932)
- 业(17487)
- 国际(16095)
- 科技(15890)
- 世界(15322)
- 图书(14223)
- 统计(14129)
- 策(13884)
共检索到436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庆潇 杨晨 李鹏
本文基于2002—2011年高技术产业的地区面板数据,应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展开经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全国来看,高技术产业的多样化溢出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而专业化溢出的作用并不明显。从不同地区的角度来看,实证结果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的知识多样化溢出能够有效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中部地区的知识专业化溢出却阻碍了创新效率的提高;而西部地区知识专业化溢出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灿 曾刚
笔者利用2000年~2011年中国省域单元高技术产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基于外部性思想理论,同时考虑地区间空间相关性,构建空间滞后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专业化、多样化、竞争程度及省区间溢出效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创新过程中资本的贡献弹性都显著为正,劳动的贡献比资本小;知识的专业化溢出对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多样化溢出的影响在行业间有所不同,而企业竞争程度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知识溢出 创新 高技术产业 中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升国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一个考虑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口和出口4种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模型,分析4种不同渠道国际知识溢出对1995~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实证分析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与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科研创新资金投入、科研创新人员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升国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一个考虑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口和出口4种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模型,分析4种不同渠道国际知识溢出对1995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实证分析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与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科研创新资金投入、科研创新人员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玉明 聂艳华 李凯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以高技术产业为例,对三种类型的知识溢出对中国省际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空间相关性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31个省际区域的创新活动存在空间依赖性,高技术产业的专业化、多样化,省际区域的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产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区域创新活动的空间依赖性要求各省际区域在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知识溢出的地理特性,加强区域合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国庆 张中元
科技创新投入、人力资源积累以及FDI引致的技术外溢效应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技术进步产生正向的影响。当区分行业中不同的产权组织形式后再进行检验时,结果差异很大,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积累而非科技创新投入,FDI技术外溢效应对技术进步也产生不利影响;而三资企业中的技术进步基本上来源于FDI技术外溢效应,而不是来源于科技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源的积累。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汪传旭 任阳军
高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战略性产业,其创新效率显著影响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引入废气废水排放量指标,对识别绿色创新效率区域差异和考察区域间空间溢出效应有重要意义。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对不考虑非期望产出和考虑非期望产出两种情况下的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和对比,并利用空间Durbin模型分析区域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时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高于考虑非期望产出时的效率,但两种情况下的效率水平都偏低;省域高技术产业绿色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德成 李盛楠
为了分析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的影响机理,本文运用门槛回归技术,以吸收能力为门槛变量,采用2009-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探讨高技术产业省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的非线性影响以及知识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与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省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差异化影响,且存在以知识吸收能力为门槛变量的双重门槛效应;随着吸收能力门槛值的提高,高技术产业省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逐渐增强;中国各地区吸收能力的时空异质性明显,研发人员、金融深化程度、企业规模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通过揭示知识吸收能力作为提升创新质量的门槛效应,启示各地应将相应人材的培育、引进及更好地发挥作用作为工作的重点,构建和完善相应的制度、机制与环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沙文兵 孙君
本文利用1995—2008年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FDI知识溢出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企业R&D活动对中国高技术产业产生了一定的知识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FDI知识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中等外资开放程度的行业中,外资开放程度较低或过高的行业,由于内外资企业之间经济联系较少或技术差距悬殊,并没有产生显著的FDI知识溢出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阮文婧 刘小溪 武常岐
文章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13个行业的创新效率动态趋势及其贡献源泉。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呈波动增长趋势,增长主要来源是技术进步;内资企业的创新效率在增长幅度、行业范围明显高于外资企业;现阶段外资企业不是驱动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红 陈范红
准确测度创新效率是客观评价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通过把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运用Hicks-Moorsteen指数方法测度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1997—2010年间,由于技术效率的明显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在技术开发阶段为6.63%,而技术进步则起着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20.75%,主要是因为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效率的提高。根据以上结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为改善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政策制定时应充分考虑两个阶段的内在差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守华 姜宁 吴贵生
文章运用1997-2006年面板数据,以新增长理论的内生创新努力(R&D活动)为基准,实证分析本土技术溢出与国际技术溢出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从中发现:在本土技术溢出中,大学等科研机构对产业创新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产业空间集聚的溢出效应呈不稳定性特征;在国际技术溢出渠道中,出口学习对创新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外资R&D活动的溢出效应不明显。进一步考察国际技术溢出效果与开放程度、开放模式关系后发现:就开放程度来看,国际技术溢出效果随开放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就开放模式来看,外资R&D主导型模式的溢出效果不明显,出口导向型模式的溢出效果较明显,而双重推进型———"引进来、走出去"模式的溢出效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菲 王玉荣 刘晓辉
将FDI的溢出效应分为市场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利用1995—2012年中国5大高技术产业相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对创新追赶绩效中的产品创新绩效和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考察知识创新绩效作为内生变量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FDI的市场竞争效应对本土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的提高不存在促进作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本土企业的知识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并且通过作用于吸收能力而间接促进本土企业知识创新绩效的提升;FDI技术溢出效应产生的知识创新绩效对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FDI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丽 谷国锋
本文基于2001—2011年中国31省区面板数据,运用ESDA分析工具研究了各省区人均高技术产业产值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表征区域高技术产业水平的HTI在全域范围内具有正的空间自相关性,表明高技术产业局域性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进一步考察了区域技术创新等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影响要素,劳动力投入要素的弹性系数大于资金投入要素。另外实证分析也表明空间溢出效应会随地区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新颖 王宏伟 徐海龙
文章基于2000-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空间关联及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从全局来看,中国各省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存在正的空间关联且关联程度呈上升态势;从局部来看,东部地区省份表现为"高-高"型正相关,西部地区省份表现为"低-低"型正相关,这种状况随时间推移没有本质改变。(2)本省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及其他省份的技术溢出对本省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有积极影响,且其他省份的技术溢出效应超过了本省份技术创新的作用。(3)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人力资本权重矩阵的溢出效应最大,这印证了人力资本是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溢出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空间关联 技术溢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