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2)
- 2023(11923)
- 2022(9854)
- 2021(8988)
- 2020(7341)
- 2019(16620)
- 2018(16200)
- 2017(30283)
- 2016(16068)
- 2015(18460)
- 2014(18165)
- 2013(18367)
- 2012(17827)
- 2011(16647)
- 2010(16689)
- 2009(15090)
- 2008(15107)
- 2007(13495)
- 2006(12256)
- 2005(11437)
- 学科
- 济(82854)
- 经济(82783)
- 业(41907)
- 管理(40948)
- 企(30959)
- 企业(30959)
- 方法(28164)
- 中国(27453)
- 数学(24400)
- 数学方法(24221)
- 地方(22734)
- 农(22522)
- 业经(18537)
- 技术(16944)
- 贸(16654)
- 贸易(16640)
- 学(16532)
- 易(16136)
- 农业(15450)
- 银(14405)
- 银行(14377)
- 制(14282)
- 行(14096)
- 融(13867)
- 金融(13866)
- 发(13463)
- 地方经济(13306)
- 环境(13294)
- 财(13194)
- 产业(13079)
- 机构
- 学院(243668)
- 大学(243650)
- 济(111093)
- 经济(109187)
- 研究(98359)
- 管理(86907)
- 中国(75481)
- 理学(73411)
- 理学院(72387)
- 管理学(71275)
- 管理学院(70799)
- 科学(59173)
- 京(54595)
- 所(51336)
- 财(47086)
- 研究所(46804)
- 农(43209)
- 中心(42599)
- 江(37594)
- 财经(37060)
- 北京(35675)
- 经济学(35609)
- 院(35330)
- 范(35151)
- 师范(34808)
- 业大(34386)
- 经(33851)
- 农业(33746)
- 经济学院(32114)
- 科学院(30489)
- 基金
- 项目(159931)
- 科学(127207)
- 研究(117119)
- 基金(116836)
- 家(103654)
- 国家(102884)
- 科学基金(86371)
- 社会(76623)
- 社会科(72912)
- 社会科学(72900)
- 基金项目(61022)
- 省(60854)
- 自然(53321)
- 划(52387)
- 自然科(52102)
- 自然科学(52088)
- 教育(51843)
- 自然科学基金(51193)
- 资助(47273)
- 编号(44765)
- 发(41964)
- 重点(37874)
- 成果(36776)
- 部(36178)
- 发展(33990)
- 创(33970)
- 展(33442)
- 国家社会(33187)
- 课题(32974)
- 创新(32084)
- 期刊
- 济(129080)
- 经济(129080)
- 研究(80189)
- 中国(55432)
- 农(40804)
- 科学(38826)
- 学报(38418)
- 管理(34221)
- 财(32492)
- 大学(28931)
- 农业(28581)
- 学学(27214)
- 教育(27034)
- 融(25809)
- 金融(25809)
- 技术(22665)
- 经济研究(21832)
- 业经(20306)
- 财经(18720)
- 问题(17337)
- 经(16532)
- 业(16248)
- 贸(15643)
- 世界(14938)
- 国际(14775)
- 技术经济(13971)
- 资源(12649)
- 科技(12544)
- 坛(11745)
- 论坛(11745)
共检索到388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彬燕 王士君 田俊峰 程利莎 浩飞龙
采取熵值法对1995—2014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运用相对发展率指数和基尼系数对区域发展差异与空间集聚程度进行分析,并对各细分行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别探讨。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围绕"T"字形高发展水平单元区向外围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2005—2014年相对发展率指数差异程度较1995—2005年降低,且各单元间综合发展水平差异先增后减;各细分行业虽均有发展,但发展进程不同,分别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在各时段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了三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刚 杜德斌 戴其文 胡曙虹
以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为主要指标,采用变异系数和传统与空间马尔可夫链方法,从时间、空间和区域视角来分析1995—2013年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差异整体上呈现继续缓慢扩大的趋势,出现高水平和低水平趋同俱乐部强化的趋势。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类型发生空间转移的特征是发展水平差距越小,发生转移的概率越高,发展水平的差距越大,发生转移的概率越低。邻域背景明显影响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差异的演变,地理临近效应在低水平、中低水平高技术产业发展地区表现不明显,而在中高水平地区显著增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耀华 李全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创新要素相对集中的高技术产业将成为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型产业,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刻不容缓。文章将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基于2006—2020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核密度估计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测算并分析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结果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总体水平较低,区域差距明显,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研发阶段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呈现空间上的两极集聚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根年,徐维祥
文章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成长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上看,中国高技术产业呈现高增长率的成长和发展,无论是高技术产业年产值、增加值,还是利润和出口额等经济指标的年平均增长率均达到10%以上;但从地理空间上分析,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成长、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广东占有极显著的优势;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二个行业具有明显地区性优势的分别是浙江、广东、上海、河北和江苏、浙江、上海、北京;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地区性优势分布在前期国家投资重点地区陕西、黑龙江、江西、辽宁。分地区高技术产业投入地理集中度指数和高技术产业产出地理集中度指数清楚地反映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呈现较明显的集群发展态势,集群主要发生在以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地区。基于上述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问题,并提出菱形状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空间战略布局。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时空演变调整 空间布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原玲玲 褚婷婷 来泉霖
本文利用高技术产业21个细分行业2012-2016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自主研发、出口从生产率、收益两个角度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影响的行业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一是自主研发、出口能够提高高技术产业生产率、扩大其主营业务收入,推动产业发展;二是自主研发、出口对五大类别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存在差异,自主研发与出口双驱动能够显著促进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自主研发是医药制造业发展重点,但出口干中学、竞争效应带来的技术进步能够提升行业生产率水平,出口导向是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发展重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短板,未能形成内在研发或外向出口的发展动力;三是资本投入、市场竞争能够促进高技术产业整体发展,劳动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未能形成推动效应。据此,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中 周勤
基于动态内生性的视角,运用系统GMM估计考察了研发投入、研发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与研发效率有显著的正相关,但研发存量资本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存在明显不足;研发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已经显现;在研发投入、研发效率与企业绩效框架中,研发效率处于中介变量的地位,企业的研发投入改善了研发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绩效,而企业的绩效又对研发投入存在明显的反馈效应。
关键词:
研发投入 研发效率 企业绩效 内生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龙斌 何协 杨婉楹
运用2000—2018年高技术产业统计数据,通过计算营业收入和利润等指标在产业中的占比变化情况,判断产业变化和布局演化,并通过计算空间基尼系数、行业集中度及区位熵研究其集聚程度。研究表明:总体上看,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利润水平并没有得到大幅提升;产业集聚度较高,但经历了"低—高—低"的演变过程,呈倒U形发展趋势;空间布局上以华南、华东、西南地区为主,呈现南强北弱的格局。分行业看,截至2018年,医药制造业在空间上以华东地区为主,苏、鲁等是最大集中区,但行业集中度不高。航空航天制造业在空间上以西北、华北、西南地区为主,陕、津是最大集中区,行业集中度偏高。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空间上以华南、华东地区为主,粤、苏是最大集中区,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在空间上以华东地区为主,苏、粤、浙是最大集中区,两行业集中度较高。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在空间上以华东、华南、西南地区为主,苏、粤、渝、川是最大集中区,行业集中度很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梁中 徐函 胡登峰
在以国际生产分割为特征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下,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链低端锁定趋势不断凸显,由此引致的产业升级阻滞问题日益复杂化。为准确识别多重阻滞因素及其内在影响机理,运用组态思维和QCA方法,从创新投入、制度环境和国际知识溢出3个条件维度出发,对中国19个高技术行业进行差别化升级组态分析,探索不同前因条件与产业升级的一致性联系,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破解新时期中国高技术产业“升级之困”提供理论借鉴和决策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鲁若愚 杨德荣
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因素。在社会上广泛取得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共识尤其重要。这种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和地区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军工与民用高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书华 王元
作为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产业集群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是技术创新和运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本文重点从地域空间角度客观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突出特征,总结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经验,提出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和政府政策行为选择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空间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阳 秦金山 王健康 冯银虎
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国30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结合Maimquist指数,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从静态角度来看,研究期间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均值为0.5707,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均值最高(0.6249),东北地区的创新效率均值最低(0.3820)。从动态角度来看,研究期间全国Malmquist指数以每年平均1.8%的速度增长,其增长主要来自技术效率(1.9%)和纯技术效率(2.3%)的贡献;有22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的Malmquist指数处于增长状态,而且,不同省份的Malmquist指数增长来源不同且差异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林 姜新蓬 余谦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逻辑思路建立技术创新三阶段模型,运用链式网络DEA方法测量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三阶段效率,通过技术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观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演变规律。研究发现,1996~201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阶段经历了整体上类似"U"形的变化,源于技术开发阶段的投入增多、企业重视力度加大;技术转化阶段滞后于技术开发阶段近两年的变化时期,主要起因于纯技术无效率、技术开发阶段和产业化阶段的脱节;产业化阶段滞后于技术开发阶段近5年的变化时期和技术转化阶段近3年的变化时期,主要由于产业化阶段作为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的下游阶段,偏低的技术转化率必然导致最终的产业化率极低,但改进的空间很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心镇
近几十年来,伴随全球性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大批科技成果已进入实用与商品化阶段。在以电子技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三大领域为主体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大批高技术工业园区崛起,研究和探讨国内外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及其园区布局经验,已成为我国科技界普遍关注的课题。一、高技术产业特点及园区组合类型高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概念,按现代高技术产业分类包括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激光技术、海洋和空间资源开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玲玲
知识经济时代 ,高技术产业发展风起云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战略计划以及优惠政策和措施 ,大力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以占领 2 1世纪高技术的战略制高点。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 ,要想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必须在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因此 ,借鉴国际经验 ,确定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重点 ,加大研发投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营造良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 ,扶持中小型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以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国际经验 启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今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