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43)
2023(16088)
2022(13877)
2021(13013)
2020(11008)
2019(25181)
2018(24919)
2017(47438)
2016(25379)
2015(28416)
2014(27657)
2013(27666)
2012(25430)
2011(23253)
2010(23053)
2009(20959)
2008(20460)
2007(17850)
2006(15691)
2005(14056)
作者
(71417)
(59312)
(58945)
(56131)
(37808)
(28250)
(26742)
(23188)
(22542)
(21247)
(20149)
(20138)
(18911)
(18779)
(18335)
(18265)
(17729)
(17075)
(16975)
(16925)
(14738)
(14613)
(14230)
(13573)
(13232)
(13095)
(13054)
(12939)
(11908)
(11685)
学科
(107839)
经济(107734)
管理(73941)
(71759)
(60085)
企业(60085)
方法(47071)
数学(40374)
数学方法(39931)
中国(31000)
(27699)
业经(24425)
(24146)
技术(23491)
(21833)
地方(21268)
(20397)
贸易(20381)
(19836)
(19028)
农业(18491)
理论(17838)
(16848)
(16153)
银行(16105)
环境(15765)
(15553)
金融(15551)
(15476)
产业(15076)
机构
大学(359133)
学院(354489)
(151286)
经济(148415)
管理(142696)
研究(124545)
理学(123539)
理学院(122218)
管理学(120310)
管理学院(119663)
中国(92958)
(77777)
科学(74101)
(65525)
(61774)
研究所(56245)
中心(55071)
(53966)
财经(52650)
(50780)
业大(50662)
北京(50020)
(48116)
(47111)
师范(46724)
经济学(46103)
(45035)
农业(42018)
经济学院(41509)
(40972)
基金
项目(242974)
科学(192579)
研究(180779)
基金(177392)
(154271)
国家(153046)
科学基金(131774)
社会(115738)
社会科(109940)
社会科学(109911)
基金项目(93821)
(93171)
自然(83578)
教育(82177)
自然科(81708)
自然科学(81690)
自然科学基金(80260)
(78455)
资助(72405)
编号(72003)
成果(58627)
(54471)
重点(54402)
(54150)
(52662)
课题(50033)
创新(49941)
国家社会(48401)
教育部(47146)
大学(45936)
期刊
(163304)
经济(163304)
研究(109655)
中国(72610)
管理(55042)
学报(53521)
科学(51138)
(48454)
(48011)
教育(42846)
大学(41151)
学学(37813)
农业(34337)
技术(33497)
(29037)
金融(29037)
经济研究(27477)
财经(25723)
业经(25302)
(22229)
图书(21572)
问题(20923)
(19735)
技术经济(19516)
科技(19268)
(17861)
理论(16694)
世界(16310)
(15800)
论坛(15800)
共检索到530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章成帅  
本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方法和指标、效率水平、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结果发现,无论整体还是分阶段,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呈缓慢提高趋势,但处于较低水平;效率提升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未明显改善;成果转化阶段效率普遍较低,"高投入、低效益"矛盾依旧;竞争市场结构、大规模企业和出口有利于创新效率提高,国有成分起抑制作用,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效应模棱两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盛楠  范德成  
系统识别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厘清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有针对性地制定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编码分析方法,对中国知网中检索到的2000-201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相关文献进行编码与提炼,构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综合研究框架。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创新要素质量、产业组织因素、产业集聚水平、产业开放程度、产业创新导向、技术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错综复杂,共同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水平。最后,提出促进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相关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阳  秦金山  王健康  冯银虎  
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国30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结合Maimquist指数,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从静态角度来看,研究期间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均值为0.5707,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均值最高(0.6249),东北地区的创新效率均值最低(0.3820)。从动态角度来看,研究期间全国Malmquist指数以每年平均1.8%的速度增长,其增长主要来自技术效率(1.9%)和纯技术效率(2.3%)的贡献;有22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的Malmquist指数处于增长状态,而且,不同省份的Malmquist指数增长来源不同且差异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代明  刘可新  陈俊  
本文利用双前沿面数据包络法,将评价单元分别同"最优"和"最差"的决策单元相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乐观效率和悲观效率进行测量,综合结果由几何平均效率表达。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普遍偏低,22个分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差异较大。中国高技术产业在保持投入的同时,应着重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肖仁桥  钱丽  陈忠卫  
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构建规模报酬可变情形下的两阶段链式关联DEA模型,对2005年至2009年中国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创新整体效率和两阶段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两阶段间的关联有效程度,并给出创新资源利用方式的4种模式,然后利用Tobit模型检验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效率和分阶段效率偏低,且呈现U型变化趋势,资源利用模式主要为低研发低转化型;企业规模、滞后期效率值等对知识创新效率影响显著,劳动者素质、产业结构等对科技成果商业化效率的作用明显,政府支持、金融环境等对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最后提出进一步提高职业高等教育水平、开展产学研合作机制、营造良好...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邓路  
本文通过高技术产业1999-2007年15个三位码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该产业FDI进入对不同三位码行业内资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产生了异质性溢出效应,行业特征的差异性是造成这种异质性溢出效应的主要原因。与外资企业生产率差距较小、R&D强度差距较大,具有较强消化吸收能力且规模较大的内资企业相应行业中,FDI进入对其自主技术创新效率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同时,行业出口导向型程度及行业集中度的上升,有助于内资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更好地吸纳FDI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嘉丽  赵杭莉  张夏恒  
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决定着国家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进程,科技兴则国家兴,实体产业强则国家盛。文章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成果转化"的创新链视角下,将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2005—201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第二阶段的成果转化效率明显低于第一阶段的技术研发效率,技术研发阶段规模效率低下,成果转化阶段整体创新效率较低。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在两阶段发展极不均衡,有一半以上省域呈现出"高研发、低转化"现象。据此,文章从政产学研深度联动、突出发展科技金融、区域间要素充分流动、创新科技资金配置等方面对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嘉丽  赵杭莉  张夏恒  
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决定着国家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进程,科技兴则国家兴,实体产业强则国家盛。文章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成果转化"的创新链视角下,将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2005—201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第二阶段的成果转化效率明显低于第一阶段的技术研发效率,技术研发阶段规模效率低下,成果转化阶段整体创新效率较低。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在两阶段发展极不均衡,有一半以上省域呈现出"高研发、低转化"现象。据此,文章从政产学研深度联动、突出发展科技金融、区域间要素充分流动、创新科技资金配置等方面对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耀华   李全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创新要素相对集中的高技术产业将成为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型产业,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刻不容缓。文章将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基于2006—2020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核密度估计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测算并分析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结果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总体水平较低,区域差距明显,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研发阶段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呈现空间上的两极集聚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跃刚  张欣  
文章使用2009—201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区域异质性及动态变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东高西低,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东部地区的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及综合效率最高;从创新过程划分来看,无论是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还是综合技术效率,各地区均表现为技术研发阶段创新效率最高;分阶段而言,在技术研发与技术转化阶段,规模效率增长是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在市场化阶段,技术进步是拉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增长的关键因素。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红  陈范红  
准确测度创新效率是客观评价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通过把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运用Hicks-Moorsteen指数方法测度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1997—2010年间,由于技术效率的明显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在技术开发阶段为6.63%,而技术进步则起着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20.75%,主要是因为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效率的提高。根据以上结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为改善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政策制定时应充分考虑两个阶段的内在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广斌  赵川  李祎  
遵循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的特征,文章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测算了中国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研发阶段和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并依据经济发展程度将中国划分为三大地区,利用Dagum基尼系数探索三大地区创新效率的差异,采用Kernel核密度考察创新效率的分布动态及其演进特征。研究表明:(1)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整体处于上升阶段,研发效率与转化效率明显不协调;(2)创新效率的总体差异呈持续下降趋势,西部地区的地区内差异远高于其他地区,东部与西部的地区间差异显著,地区间差异是引起创新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3)创新效率核密度存在右移趋势,波峰的宽度逐渐增加且右拖尾现象明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曲婉  康小明  
以1995—2009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产出数据为样本,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区域差异及其构成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创新投入强度是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区域产业结构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区域差异有负效应,现阶段资源优化配置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区域差距作用不显著。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江可申  邹卉  
通过选择中国30个省高技术产业1995年至2011年17年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数据,研究各地区创新效率差异问题。结果显示,三大区域高技术产业平均创新效率差异显著。东部创新效率高于全国均值,主要受益于经费收入差异率;中部创新效率较低是由于新产品销售差异率过低;而西部创新效率最低,在于经费收入差异率和资源配置差异率均低导致。各省的创新效率差异来源各不相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惠  
笔者收集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数据,应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整体水平偏低,政府行为、人力资本和信息化水平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区域经济和金融支持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产生正向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剥离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后,规模效率成为制约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度量比传统DEA和单阶段SFA更为合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