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89)
- 2023(15035)
- 2022(12761)
- 2021(11913)
- 2020(10254)
- 2019(23860)
- 2018(23420)
- 2017(44522)
- 2016(23869)
- 2015(27449)
- 2014(27359)
- 2013(27247)
- 2012(25464)
- 2011(23291)
- 2010(22857)
- 2009(21302)
- 2008(21135)
- 2007(18591)
- 2006(16267)
- 2005(14719)
- 学科
- 济(120731)
- 经济(120622)
- 管理(69411)
- 业(63206)
- 企(51778)
- 企业(51778)
- 方法(50193)
- 数学(44918)
- 数学方法(44435)
- 中国(29234)
- 财(28186)
- 农(26470)
- 地方(23237)
- 学(22761)
- 业经(21751)
- 贸(20580)
- 贸易(20568)
- 易(19998)
- 制(19939)
- 务(17719)
- 财务(17672)
- 财务管理(17626)
- 农业(17439)
- 企业财务(16759)
- 银(16352)
- 银行(16309)
- 融(16056)
- 金融(16053)
- 和(15676)
- 环境(15648)
- 机构
- 大学(351284)
- 学院(348406)
- 济(157120)
- 经济(154239)
- 管理(132193)
- 研究(124909)
- 理学(113564)
- 理学院(112306)
- 管理学(110385)
- 管理学院(109752)
- 中国(96236)
- 京(74478)
- 科学(74428)
- 财(70144)
- 所(63666)
- 农(59708)
- 研究所(57763)
- 中心(57142)
- 财经(55952)
- 业大(51636)
- 江(51419)
- 经(50921)
- 经济学(49854)
- 农业(47278)
- 北京(47277)
- 经济学院(44745)
- 院(44581)
- 范(42983)
- 师范(42452)
- 财经大学(41533)
- 基金
- 项目(230681)
- 科学(181730)
- 基金(170649)
- 研究(164031)
- 家(150254)
- 国家(149092)
- 科学基金(127096)
- 社会(106568)
- 社会科(101155)
- 社会科学(101129)
- 基金项目(89369)
- 省(87449)
- 自然(82728)
- 自然科(80847)
- 自然科学(80817)
- 自然科学基金(79400)
- 教育(75143)
- 划(74602)
- 资助(71556)
- 编号(63580)
- 部(52538)
- 重点(52487)
- 成果(51765)
- 发(49999)
- 创(47235)
- 国家社会(45386)
- 科研(45037)
- 教育部(44998)
- 创新(44448)
- 课题(44130)
- 期刊
- 济(172709)
- 经济(172709)
- 研究(104330)
- 中国(66244)
- 财(56628)
- 学报(56374)
- 农(52980)
- 科学(51789)
- 管理(49435)
- 大学(42802)
- 学学(40655)
- 农业(36072)
- 融(32793)
- 金融(32793)
- 技术(30394)
- 经济研究(29512)
- 教育(29366)
- 财经(28902)
- 经(24987)
- 业经(24192)
- 问题(22597)
- 业(20095)
- 贸(19794)
- 统计(18794)
- 技术经济(18686)
- 世界(18265)
- 国际(17579)
- 版(16529)
- 策(16155)
- 理论(16088)
共检索到524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玉辉 董彦奎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和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中国"住房"价格出现了"房价泡沫",严重脱离工薪阶级的购买能力,成为"住房"市场健康发展的一大顽疾。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分析高房价危害及其产生的几个主要原因。同时,为促进中国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将住房回归到"居住"的本义,文章提出中国"住房"市场的长效防控机制,旨在促进中国房产市场健康发展,满足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
关键词:
高房价 原因 建议 政治经济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玉辉 董彦奎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和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中国"住房"价格出现了"房价泡沫",严重脱离工薪阶级的购买能力,成为"住房"市场健康发展的一大顽疾。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分析高房价危害及其产生的几个主要原因。同时,为促进中国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将住房回归到"居住"的本义,文章提出中国"住房"市场的长效防控机制,旨在促进中国房产市场健康发展,满足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
关键词:
高房价 原因 建议 政治经济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房地产业被定位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房地产价格也是一路飙升,严重脱离了社会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从而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尽管政府对房价一再调控,但无济于事,这其中既有经济方面的因素,更关键的是复杂的政治因素。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晨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住房功能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定位,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是蕴含了对商品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二因素辩证法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住房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二是明确了让住房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期良性动力,而不能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三是揭示了住房金融化在经济"脱实向虚"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有助于在实践中有效治理经济脱实向虚问题,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凤义 杨善奇
住房是一种特殊商品,不能仅仅从住房市场的供求关系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住房问题,要区别住房商品满足"客观需要"和满足"市场需求"两种不同属性。住房首先是满足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必需品,是劳动者的一种"客观需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制定住房政策的理论出发点。我国住房问题的产生与住房市场和住房政策背离满足"客观需要"这一本质属性直接相关,具体体现在住房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过度市场化;地方政府行为的企业化;住房属性的资本化。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住房问题必须要回归住房商品满足"客观需要"的属性;合理匹配地方财权与事权;坚决打击住房投机行为,适时转变住房上涨预期以及培养"以租代购"的专业化住房租赁市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凤义 杨善奇
住房是一种特殊商品,不能仅仅从住房市场的供求关系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住房问题,要区别住房商品满足"客观需要"和满足"市场需求"两种不同属性。住房首先是满足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必需品,是劳动者的一种"客观需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制定住房政策的理论出发点。我国住房问题的产生与住房市场和住房政策背离满足"客观需要"这一本质属性直接相关,具体体现在住房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过度市场化;地方政府行为的企业化;住房属性的资本化。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住房问题必须要回归住房商品满足"客观需要"的属性;合理匹配地方财权与事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刚 邵慰
在经过多次宏观调控房价仍然高企不下的背景下,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旨在抑制房价上涨的"国五条"调控政策。在阐述"国五条"出台的背景、目标与主要内容基础上,构造一个住房均衡价格模型分析了"国五条"对房价的影响。研究表明:短期看来,"国五条"不仅不能抑制房价,反而会加快房价上涨。长期看来,对住房的投资性需求将大幅降低,住房的价格走向还取决于土地供应、货币发行量等外生因素。
关键词:
住房需求 住房供给 政策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端民
现代资本市场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促进平台。中小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护是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缺陷。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侵吞源于两方面:上市公司内部人和政府部门。资本市场发展就是要通过制度的形成来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构建与演化逻辑相结合的制度形成思维,提出资本市场上的法官诉讼和政府管制相结合以解决公司内部人侵吞问题;基于政府官员自利性和利益集团的挟持,政府部门没有激励采取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举措,而它又是国内强制力的唯一拥有者,所以用贸易开放和资本市场开放引入外来竞争的方式来约束政府的行为,促使本国资本市场内在非正式规则形成与外在正式制度移植的统一,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成金华 吴巧生
我国环境政策选择的政治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民主法治机制不足和环境管理的目标责任制,决定了政策制定者的身份具有双重特征,一方面,作为社会计划者,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另一方面,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受产业利润最大化的约束。相对应,其政治均衡路径存在两种可能。将环境目标作为外生变量,建立模型,分别在这两种情形下,分析环境政策工具选择的演进过程:随着环境目标的越来越严格,不管哪种情形,都存在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向激励(市场)型政策工具转化的自然过程。也就是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未来环境政策的取向必然是激励型的政策工具替代目前正在实行的命令-控制型的政策工具。
关键词:
环境政策 政治经济学 中国环境政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余斌
最早的现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其原因解释为“不想灭亡”。随着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日益激化,现代化有了社会主义化的倾向,并出现了西欧资本主义模式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两种不同且相互对立的模式。旧中国的现代化注定要“输在起跑线上”。直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现代化才真正“站在了起跑线上”,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由于历史原因,新中国获得了新的现代化起跑方式,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起跑。改革开放使中国抓住了新的契机,中国式现代化开始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式现代化开始奋飞。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虽然这与中国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机遇有关,但仍然具有一定的世界历史意义,并可为其他国家完成现代化建设任务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孝松 谢申祥
本文在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框架下对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决策机制和形成因素进行考察。在构建"国家利益"模型、"利益集团"模型以及混合模型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本文使用产品层面的数据,在计量模型中纳入一系列反映产品及其所属行业政治经济特征的变量进行经验分析。经验结果表明,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是政府兼顾国家利益和国内各种利益相关群体诉求的折中结果,政府对国家整体利益的关注同对利益集团利益的关注往往交织在一起,两种利益在制定出口退税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相互消长。
关键词:
出口退税 政治经济学 国家利益 利益集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伟
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的政治基础是M型的层级制;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的社会基础是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分割与关系型的社会特征;中国经济增长的实现机制是"企业利润追求"与"地方政府官员GDP晋升锦标赛"两者高度契合的"官企一心搞经济"。然而,也正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这三个要点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增长代价"——贫富分化。这种分化不仅表现在物质财富的差异,还表现在发展机会的严重不平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齐昊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长期经济发展成就,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经过测算1952~2019年中国经济剩余用于积累的比例,并将这一结果与利皮特、里什金等人估算的1933年的水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积累率大幅高于1990年代水平,且新中国成立以来积累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我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积累率最高的国家,也是过去20年间实现积累率上升的少数国家之一。高积累率具有丰富的政治经济学内涵,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也体现出党领导经济建设、处理好内外需关系的治理能力与治理智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湛
虽然中国的经济转型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然而目前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旨在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我国正在经历的转型之路。通过对中俄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华盛顿共识和制度演进主义的比较分析,思考中国经济转型与未来发展之路。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华盛顿共识 制度演进主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倪弘 徐义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