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4)
2023(12090)
2022(9967)
2021(9690)
2020(7816)
2019(18318)
2018(17906)
2017(31807)
2016(18220)
2015(20500)
2014(19794)
2013(18846)
2012(17721)
2011(16278)
2010(15882)
2009(14069)
2008(13380)
2007(11470)
2006(10084)
2005(8966)
作者
(49306)
(41491)
(41172)
(39080)
(26449)
(20176)
(18555)
(16405)
(16219)
(14677)
(14215)
(14198)
(13350)
(13015)
(12812)
(12736)
(12580)
(12289)
(12155)
(12062)
(10308)
(10275)
(9910)
(9650)
(9336)
(9222)
(9092)
(9043)
(8340)
(8191)
学科
(64761)
经济(64688)
管理(42018)
(38966)
(28499)
企业(28499)
方法(27556)
中国(25661)
数学(25087)
数学方法(24898)
教育(20311)
(20245)
(15417)
(15370)
贸易(15362)
(15266)
(14992)
地方(14692)
农业(13708)
业经(13214)
(11498)
理论(10985)
环境(10841)
技术(10695)
(9943)
(9153)
银行(9120)
(8949)
金融(8947)
(8756)
机构
大学(247787)
学院(240133)
(97360)
经济(95596)
研究(92272)
管理(85584)
理学(74904)
理学院(73848)
管理学(72598)
管理学院(72129)
中国(63875)
科学(56089)
(55081)
(45992)
(44677)
研究所(42650)
(41956)
师范(41532)
(41048)
中心(41016)
(39748)
业大(37795)
农业(35275)
师范大学(34715)
北京(34620)
教育(34580)
财经(33760)
(33202)
(31114)
经济学(30528)
基金
项目(169344)
科学(135492)
研究(125537)
基金(123276)
(109732)
国家(108717)
科学基金(91610)
社会(80804)
社会科(76316)
社会科学(76302)
基金项目(65610)
(64775)
教育(64158)
自然(58770)
(57853)
自然科(57420)
自然科学(57399)
自然科学基金(56454)
编号(50635)
资助(48696)
成果(42248)
(40266)
重点(39937)
课题(37775)
(37720)
(35564)
教育部(34800)
国家社会(33651)
创新(33114)
大学(32688)
期刊
(99867)
经济(99867)
研究(79053)
中国(56048)
教育(53537)
学报(41413)
(38634)
科学(37455)
大学(31802)
(29826)
学学(28465)
管理(27993)
农业(26380)
技术(20456)
(18711)
金融(18711)
经济研究(17137)
财经(16552)
(15500)
业经(15284)
(14342)
问题(13703)
(12964)
职业(12889)
资源(12745)
世界(12123)
(11462)
图书(11395)
国际(11317)
(11105)
共检索到360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张耀坤  张维嘉  胡方丹  
文章调查了2013年、2014年长江学者在Research Gate、Mendeley、Academia和学术圈这四个学术社交网络上的基本数据。调查结果显示,长江学者在各大学术社交网络上的总体注册率均未超过50%,显示出使用情况并不理想,同时长江学者对学术社交网络持续使用仍有待提高,但ResearchGate是个例外。研究结果也表明,相比其他学术社交网络,ResearchGate能为长江学者提供更高的显示度。学科差异在使用较为活跃的学术社交网络中也同样存在,理学、工学和医学比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人员活跃度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峰  吴蝶  
高等教育经历是科技人员丰富知识体系和提升科研水平的重要阶段。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背景是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的要素之一。本研究以132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对象,分析了多样化教育背景因素对学者成才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等教育背景的多样性对学者整体成才速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只对学者成长部分阶段的时间产生影响;高等教育背景的多样性对学者成才时间的影响存在较大学科差异。我们认为,应根据高等教育背景对不同学科科技人才成长的不同影响,选择适合本学科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建林  刘芳  
本文以1998—2007年的CSSCI引文数据为基础,筛选出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2006年度h指数大于等于10的研究者,对这些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学者的低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试图从中找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琳  刘东苏  
[目的/意义]精准定位具有高学术影响力的学者可以帮助科研人员迅速了解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以及研究趋势,加深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文章使用基于加权模糊分类的方法对具有高学术影响力的人群进行精准判别。[方法/过程]收集学者的多维度信息,进行特征体系的构建,将各类特征作为分类模型的输入,选取具有专家称号的学者;使用加权模糊逻辑的算法,在具有专家称号的学者中对目标人群进行二次筛选,得到精确符合目标要求的学者。[结果/结论]使用加权模糊分类方法,结合精确性与语言表达的模糊性,平衡各类特征影响,对寻找高学术影响力的学者具有独特的优势。[局限]文章将国家授予的三类专家称号作为分类标准,其他称号未讨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阳杰  
关注实践作为当前全球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推动着教师教育领域学者走近实践、影响实践。基于2017—2018年度"里克·赫斯美国教育学者公共影响力排名"等,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国教师教育领域高影响力学者的名单及排名、影响力扩散路径与影响力扩散原因。研究发现,美国教师教育领域共有八人进入高影响力学者名单,多数学者排名位于前列;影响力扩散路径较多,主要扩散路径有谷歌学术等;影响力扩散原因主要为关注教师教育政策、形成高影响力学者合作网络、跨越身份的界限与主动借助多渠道扩散影响力。为了更为深入地影响实践,教师教育领域学者应通过多种方式关注与影响教师教育政策,构建高影响力学者学术社群,且争取在相关领域的机构中任职,主动通过多维路径扩散影响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蓉英  魏明坤  
[目的/意义]目前,国际领域关于论文影响力的研究越来越多,选取的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国内学者论文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备受中国学者的关注。掌握中国学者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对提升我国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借助可视化软件对中国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获知中国学者学术论文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通过采用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共被引作者分析来探测中国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结果/结论]通过对中国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论文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杜建  张玢  李阳  唐小利  许培扬  
以中国医学科学院73位从事临床科研的博士生导师为样本,分析不同学术年龄组在各学术影响力指标上的表现差异,并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辅助优选指标。得到的优选指标包括发文量、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h指数、A指数g、指数和累计影响因子,其中与"平均量"相关的篇均被引次数、A指数更适合于评价中国高水平学者的学术表现;而m熵指数不太适合于评价中国学者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科研人员的评价应该注意学术年龄这一因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强  丁瑞常  
在外部的教育与科研国际化和内部的科研绩效管理标准化双重需求作用下,我国逐步形成了以SSCI为导向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本文以教育学科为例,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梳理了我国学者近10年来发表在SSCI期刊上的教育研究成果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对比我国学者同一时期发表在CSSCI期刊上的论文特点,剖析了SSCI期刊对我国学者教育研究的导向作用及其成因。最后,笔者反思了SSCI学术评价功能的优点与不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蓉英  魏明坤  杨慧云  
[目的/意义]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备受学术领域的高度重视,选择客观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成为每位学者关注的焦点。[方法/过程]采用p指数以CNKI为数据源,检索范围以图书情报领域为例,统计被引频次排名靠前的99位学者。计算目标数据的p指数及其相关指标值,主要包括学者的h指数、发文数量、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实证分析了p指数在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效果。[结果/结论]结果表明p指数与h指数相似,具有累计性,不仅方便测量学者的累计绩效,还能测度学者的影响力峰值。p指数与学者的总被引量、篇均被引量、h指数之间存在着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菲菲  王筱涵  刘扬  
在作者共被引、作者文献耦合、作者互引三维引文关联比较与融合视角下,综合使用引文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熵权法以及天际线的方法,形成了引文关联网络指标与传统h指数、被引频次等定量指标融合基础上的学者学术交流活力、知识传播主导力、贡献影响力等方面综合测度学术影响力的分析框架。利用该思路对当前热门的基因编辑技术领域进行探索研究得出了该领域最有全面影响力的学者专家,该结果与实际领域发展推动者现状较为吻合;在加权直接引用网络指标的引入下,发现了更多在领域知识交流与传播中的重要贡献者。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晓慧  王康  
【目的/意义】量化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并综合评估选取最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为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过程】以CNKI期刊库为数据来源,以竞争情报为检索词,统计该领域所有学者,并计算被引频次排名靠前的99位学者的发文量、篇均被引频次、重要论文数、重要论文被引频次、合作率、h指数、g指数、p指数,利用SPSS22.0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运用不同的评价指标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将得出不同的结论;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较多相关性;p指数在众多指标中更具区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国华  寇晶晶  张建勇  韩正琪  
[目的/意义]提出一种基于开放同行评议的学者影响力评价方法,即通过归纳收敛开放同行评议内容,形成能够表征学者不同层面影响力的多个标签簇,从而从质量层面多角度探索学者影响力,并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方法/过程]调研分析国内外现有学者影响力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构建基于开放同行评议的学者影响力评价方法,并以开放同行评议平台F1000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基于开放同行评议的学者评价方法是一种新的评价角度,实现了对学者的多角度评价,增加了学者影响力的饱满度和辨识度。分析表明,该方法与文献计量评价方法不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对传统评价方法的一种补充。传统的定量分析与开放同行评议方法的结合将是未来学术评价的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晓娟  余梦霞  赵卓婧  韦娱  
[目的/意义]科研合作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很多科研项目也将团队合作纳入实施效果的考核范围,因此,本研究从科研合作的角度,分析长江学者在受资助后的科研合作情况是否产生变化,探讨长江学者在团队建设、国际国内合作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助于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有利于人才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方法/过程]以200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例,获取83位长江学者的个人信息,及其发表在1996-2015年间的所有SCI/SSCI论文数据。设置两个时间窗口:对于2005年度长江学者获得者而言,其获评长江学者之前的10年(1996-2005年,简称为获评前10年),及获评长江学者之后的10年(2006-2015年,简称为获评后10年);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方法,分析其在获评长江学者前后的科研合作变化情况,包括合作圈子大小的变化、合作强度的变化、合作持续性的变化、在合作中承担角色的变化以及国际/国内合作的变化。[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长江学者在获评后10年间发挥了学术带头作用,在团队建设、国际国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获评后10年,科研合作圈子(42 VS. 148)、合作强度(2.17 VS. 2.45)均显著增大,但在获评前后与合作者之间的合作持续时间大都较短,近70%的合作只持续了一年。长江学者在合作中承担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获评后更倾向于担任末位作者(96%)和通讯作者(84%),而不是第一作者。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7月5日在巴黎说,中国目前正兴办着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现代化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周济是在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进行主旨发言时做上述表示的。这次大会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史冬波  张子江  
[目的/意义]科学家的职业流动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回归模型分析人才计划与科学家职业流动的关系,特别是与其职业流动方向的关系。对于我国未来的人才政策制定具有参考价值。[研究设计/方法]本文以入选长江学者特聘计划的科学家为样本,构建其职业经历数据,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入选人才计划对职业流动行为的影响。[结论/发现]研究发现,入选长江计划促进了科学家的职业流动。在入选长江计划5年内,科学家更多地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流动,也更多地向排名级别更低的高校流动。[创新/价值]在研究方法上使用了回归模型而非描述性分析;研究结论为认知人才计划对科学家职业流动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角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