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2)
- 2023(12405)
- 2022(10750)
- 2021(10332)
- 2020(8524)
- 2019(20150)
- 2018(19863)
- 2017(37667)
- 2016(20473)
- 2015(23297)
- 2014(22979)
- 2013(23033)
- 2012(21194)
- 2011(19323)
- 2010(18825)
- 2009(17193)
- 2008(16593)
- 2007(14020)
- 2006(12183)
- 2005(10701)
- 学科
- 济(84021)
- 经济(83936)
- 管理(54913)
- 业(52767)
- 企(42340)
- 企业(42340)
- 方法(40253)
- 数学(35300)
- 数学方法(34975)
- 中国(23653)
- 农(22303)
- 学(19240)
- 财(18110)
- 业经(17651)
- 贸(17317)
- 贸易(17304)
- 易(16908)
- 地方(15183)
- 农业(14850)
- 制(13659)
- 环境(13591)
- 和(13485)
- 理论(12442)
- 技术(12257)
- 银(11661)
- 银行(11614)
- 划(11511)
- 行(11147)
- 融(11092)
- 金融(11090)
- 机构
- 大学(294693)
- 学院(290591)
- 济(120482)
- 经济(118201)
- 管理(115902)
- 研究(104104)
- 理学(101078)
- 理学院(99944)
- 管理学(98354)
- 管理学院(97861)
- 中国(76876)
- 科学(65710)
- 京(63808)
- 所(52638)
- 农(51457)
- 财(50421)
- 研究所(48775)
- 业大(46528)
- 中心(45449)
- 财经(41585)
- 农业(40758)
- 北京(40704)
- 江(39125)
- 经(38190)
- 范(37884)
- 院(37697)
- 师范(37510)
- 经济学(36704)
- 经济学院(33179)
- 州(32054)
- 基金
- 项目(206765)
- 科学(162018)
- 基金(151817)
- 研究(148461)
- 家(134420)
- 国家(133406)
- 科学基金(113134)
- 社会(93641)
- 社会科(88791)
- 社会科学(88770)
- 基金项目(80760)
- 省(77474)
- 自然(74518)
- 自然科(72762)
- 自然科学(72744)
- 自然科学基金(71446)
- 划(66771)
- 教育(66625)
- 资助(62854)
- 编号(58710)
- 成果(47061)
- 重点(46356)
- 部(46340)
- 发(44172)
- 创(42698)
- 课题(40205)
- 创新(39964)
- 科研(39711)
- 教育部(39331)
- 国家社会(39327)
- 期刊
- 济(124975)
- 经济(124975)
- 研究(84920)
- 中国(52773)
- 学报(50208)
- 科学(46885)
- 农(46114)
- 管理(41368)
- 大学(37298)
- 学学(35185)
- 财(35139)
- 农业(32996)
- 教育(28890)
- 技术(23606)
- 融(21181)
- 金融(21181)
- 经济研究(20736)
- 财经(19785)
- 业(19026)
- 业经(18777)
- 经(16958)
- 问题(16660)
- 图书(15038)
- 科技(14698)
- 资源(14263)
- 技术经济(14258)
- 贸(13982)
- 理论(13951)
- 世界(13649)
- 版(13560)
共检索到414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正礼 杨改河
通过中国高寒草地生产潜力及现实载畜状况分析 ,得出 : ①中国高寒草地气候生产潜力主要受降水因素制约 ; ②全区草地气候生产潜力平均为 6 56 8 6kg/hm2 ,草地生产潜力为 2 971 4kg/hm2 ,现实生产力仅 16 32 2kg/hm2 ,占草地生产潜力的 54 9% ,占草地气候生产潜力的 2 4 8% ,尚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 ③中国高寒草地所能承载的最大理论载畜量为 14771× 10 4 只绵羊单位 ,适宜载畜量为 7932× 10 4 只绵羊单位 ,随着草地生产潜力的不断开发 ,适宜载畜量在 2 0 10年和 2 0 2 0年可望提高到目前的 1 4 6倍和 ...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春雨 王军邦 张法伟 李英年 李红琴 杨永胜 罗方林
科学评估三江源区草地的气候资源利用率及载畜能力,是有效开展草地资源利用和实施生态保护的基础和前提,对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青藏高原高寒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其核心区是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国家公园以外的传统利用区是当地牧民维持生计的重要支撑区。本研究基于GLOPEM-CEVSA模型,模拟了1981–2018年三江源区草地现实产草量和气候产草量,分析了草地的气候资源利用率及载畜能力。结果表明,近40年三江源区平均现实产草量和气候产草量分别为852.56和1 357.14 kg·hm~(-2),草地的平均气候资源利用率为62.82%,且呈西北部较高东南部较低的分布特点,国家公园3个园区草地气候资源利用率在61.92%~66.42%。除国家公园所在县域及气候资源利用率较高的唐古拉山乡外,东、南部各县仍有约35%的气候潜力,即505.53 kg·hm~(-2)的草料潜力和每公顷0.44标准羊单位(SU·hm~(-2))的载畜潜力。因此,建议在东、南部水热条件较好地区,合理开展退化草地修复工作,提高草地气候资源利用率及草地生产力,承接分担国家公园区域畜牧生产压力,进而在保护国家公园脆弱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基础上,促进整个区域牧民生计、畜牧生产和生态系统稳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银鹏 季劲钧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熏内蒙古草地在过去50年里产生大面积的退化沙化。论文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式穴AVIM雪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区域评估模型AVIMia。该模式包括陆面物理过程、植被生长过程和草地利用模式,用来评估放牧利用和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和载畜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地区域生产力剧烈的年际变化与降水量密切相关,而与温度没有明显相关关系。模式估计内蒙古草地总的地上生产力为771.7×108kg/a,可食地上生物量为498.1×108kg/a,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占了大部分的生产力。据此推算的内蒙古地区总的载畜量为45.51×106羊单位,与1997年实际载畜量比较,超载100%。因而...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草地生产力 模型 载畜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黎明 张凤荣 赵英伟
本文分析了我国草地资源生产力的现状及区域分布特征 ,初步建立了草地资源生产潜力预测分析的方法 ,估算了各农业生态区草地资源的生产潜力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草地综合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草地资源 生产潜力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文业 戚登臣 李广宇 魏强 王芳 孙飞达 刘振恒 朱丽
采取样方法,对玛曲县高寒中度退化草地的植物种群群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以莎草植物(嵩草)为绝对优势种,杂类草(金莲花)为主要伴生种。非优势种垂穗披碱草、甘青青兰生态位宽度较大,分别为0.913和0.911,而绝对优势种嵩草和主要伴生种金莲花的生态位宽度较低,分别为0.906和0.641。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大于0.50%的种对约占种群总对数的42.29%。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040的种对,约占种群总对数的20.55%。生态位宽度较大的两个种群,种对相似性比例一般较高,具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如种对乳白香青和毛茛0.082),而生态位窄的物种相互间生态位重叠比例较小(如种对二裂委陵菜和金莲花0....
关键词:
高寒退化草地 生态位特征 生产力 玛曲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媛媛 何春阳 李晓兵 黄庆旭 杨洋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耕地的自然生产潜力,目前在时空尺度上定量分析典型生态边缘区气候干旱和土地利用变化对耕地自然生产潜力综合影响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论文首先采用桑斯维特纪念模型(Thornthwaite-Memorial Model)对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带地区耕地自然生产潜力进行了计算。然后结合气象数据,分析了干旱化对研究区耕地自然生产潜力的影响。又在遥感数据生成的1990,1995和2000年1km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耕地自然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970~2006年研究区总体上呈现出较强的变干趋势,但波动明显,干旱导致耕地自然生产潜力在1990~19...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桂丽 李杰 魏学红 何念鹏
沿昌都到噶尔县的经度梯度,对西藏典型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与植物多样性开展了1 700 km的野外样带调查。实验结果表明:高寒草地的群落结构特征(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盖度和密度)与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均匀度)均具有明显的经度分布格局。整体而言,这些特征参数均表现出自西向东沿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其经度格局主要受降雨量和平均气温所趋动,但降雨量和平均温度的影响在不同指标间存在较大差异;地上生物量由二者共同决定,而物种丰富度受降雨量的影响更大。西藏高寒草地的物种丰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桂丽 李杰 魏学红 何念鹏
沿昌都到噶尔县的经度梯度,对西藏典型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与植物多样性开展了1 700 km的野外样带调查。实验结果表明:高寒草地的群落结构特征(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盖度和密度)与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均匀度)均具有明显的经度分布格局。整体而言,这些特征参数均表现出自西向东沿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其经度格局主要受降雨量和平均气温所趋动,但降雨量和平均温度的影响在不同指标间存在较大差异;地上生物量由二者共同决定,而物种丰富度受降雨量的影响更大。西藏高寒草地的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间存在显著的幂指数关系(y=0.219 7 x~(0.754 9),R~2=0.61,P<0.01)。上述规律的发现,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高寒草地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与适应途径,也将帮助我们合理制定放牧策略以实现该地区高寒草地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熊平生 谢金宁 谢世友
通过确定并计算土壤有效系数和社会有效系数,得到耕地社会生产潜力,运用"机制法"理论计算重庆地区耕地资源生产潜力。通过预测重庆地区未来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人均粮食需求量、粮经比、复种指数和耕地面积,探讨重庆地区耕地人口承载力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粮食单产虽然增产潜力比较大,但总产增产潜力不大。耕地资源短缺与锐减及其导致的粮食资源不足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关键词:
重庆地区 耕地生产潜力 人口承载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婧然 孔祥斌 相慧
通过对于国内外有关对于我国耕地资源生产潜力的研究进展综述,指出对我国耕地生产潜力研究的方向,明确重点研究内容,采用文献综述与综合分析方法,围绕我国耕地资源生产能力变化问题,迫切需要结合气候变化、区域土地利用和农户土地利用转型等方面,开展1.2亿hm2耕地红线(18亿亩)和分布在不同区域的1.04.6亿hm2基本农田对粮食安全稳定的内在抵御机理研究。
关键词:
耕地 生产潜力 研究进展 启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侯新村 范希峰 武菊英 左海涛
能源草是一种良好的生物质资源。为分析其在边际土地上的应用前景,在京郊挖沙废弃地上开展了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与芦竹(Arundo donax L.)两种能源草的规模化种植,并从生物质产量和生态经济价值角度研究了其生产潜力。在京郊挖沙废弃地上,两种能源草均能获得较高的生物质产量,分别为3.77、11.45 t.hm-2;从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硫、滞降粉尘4个方面核算其生态价值,按标准煤折算、纤维素乙醇制备两种方式核算其经济价值,两种能源草的生态经济价值非常可观。柳枝稷和芦竹两种能源草在京郊挖沙废弃地上的发展前景广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志英 梁彦庆 葛京凤 张亚卿
本文采用改进的农业生态区域法,将河北省分成8个农业自然区进行分析,计算了春小麦、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4种主要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经过降水、自然灾害、土地质量等自然因素订正,分析了河北省作物生产潜力。通过对农田投入水平、历年来粮食作物产量分析,预测了河北省2010年和2030年粮食潜力总产;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与GM(1,1)模型预测了2010年和2030年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及粮食单产发展趋势;结合宽裕型、小康型、富裕型3种消费水平分别预测了预测期内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状况;最后提出了河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
作物生产潜力 人口承载力 河北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梁铄 陈琦 韩立民
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蓝色粮仓"建设,可充分挖掘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供给潜力,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近海捕捞、远洋捕捞、海水养殖等不同产业的生产特性,分别利用最大可持续生物产出分析、分海区捕捞量预测及捕捞份额分析、生产效率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动物性海洋水产品生产潜力进行了量化评估,并对离岸海水养殖、远洋磷虾捕捞等海产品潜在增长空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蓝色粮仓” 生产潜力 评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修勇 张晶 王景平 宋宁宁
水稻在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中地位重要,其中一季稻又是中国播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产量最大的水稻类型,科学估算一季稻生产潜力,对于合理制定水稻发展战略,挖掘水稻增产潜力,保证稻谷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农业生态区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将土地利用数据、气候观测数据、作物属性数据进行从微观到宏观的综合集成,对我国一季稻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生产潜力以及包括土壤立地条件、质地、养分等在内的土地生产潜力及其空间分布进行1km×1km栅格尺度的估算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农业生态区一季稻生产潜力存在明显差异,各农业生态区生产潜力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这与...
关键词:
中国 一季稻 栅格 生产潜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伟 赵俊权 杜国祯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生态环境是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因素导致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而生态补偿是使退化的草原恢复到自然平衡状态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位一体"结合型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想,是一种将政府补偿、市场补偿与社区补偿有机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地 生态补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