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4)
- 2023(10024)
- 2022(8454)
- 2021(7842)
- 2020(6256)
- 2019(14542)
- 2018(14113)
- 2017(26064)
- 2016(14018)
- 2015(15936)
- 2014(15833)
- 2013(16025)
- 2012(15240)
- 2011(14338)
- 2010(14410)
- 2009(13341)
- 2008(13121)
- 2007(11650)
- 2006(10750)
- 2005(9972)
- 学科
- 济(72152)
- 经济(72099)
- 管理(34465)
- 业(32209)
- 方法(25283)
- 中国(24682)
- 企(23108)
- 企业(23108)
- 数学(21373)
- 数学方法(21202)
- 地方(20950)
- 农(19578)
- 业经(15766)
- 环境(15493)
- 贸(14759)
- 贸易(14741)
- 易(14312)
- 农业(13549)
- 学(13435)
- 发(13064)
- 银(11623)
- 银行(11609)
- 融(11458)
- 金融(11458)
- 行(11446)
- 地方经济(11401)
- 制(11136)
- 财(10896)
- 和(10751)
- 发展(9497)
- 机构
- 学院(209183)
- 大学(207359)
- 济(93820)
- 经济(92155)
- 研究(84430)
- 管理(75571)
- 中国(65041)
- 理学(63345)
- 理学院(62476)
- 管理学(61606)
- 管理学院(61208)
- 科学(51000)
- 京(47215)
- 所(43507)
- 财(39832)
- 研究所(39624)
- 中心(36439)
- 农(35403)
- 江(31525)
- 北京(31516)
- 范(31399)
- 师范(31121)
- 财经(31119)
- 院(30684)
- 经济学(29362)
- 经(28381)
- 业大(28292)
- 农业(27192)
- 科学院(26909)
- 经济学院(26265)
- 基金
- 项目(136257)
- 科学(107912)
- 研究(101023)
- 基金(98383)
- 家(86620)
- 国家(85925)
- 科学基金(72238)
- 社会(66041)
- 社会科(62758)
- 社会科学(62743)
- 省(52384)
- 基金项目(51566)
- 划(44659)
- 教育(44107)
- 自然(43874)
- 自然科(42730)
- 自然科学(42717)
- 自然科学基金(41941)
- 资助(41127)
- 编号(38591)
- 发(36664)
- 重点(31783)
- 成果(31198)
- 部(30355)
- 发展(29917)
- 展(29411)
- 课题(28799)
- 国家社会(28253)
- 创(27807)
- 中国(27481)
- 期刊
- 济(112345)
- 经济(112345)
- 研究(67188)
- 中国(47381)
- 农(33032)
- 科学(31871)
- 学报(30685)
- 管理(28557)
- 财(27195)
- 农业(23611)
- 大学(23176)
- 教育(22741)
- 学学(21694)
- 融(21261)
- 金融(21261)
- 经济研究(18441)
- 业经(18427)
- 技术(17571)
- 财经(15230)
- 问题(14907)
- 业(14043)
- 经(13395)
- 贸(13333)
- 资源(13221)
- 世界(12644)
- 国际(12276)
- 技术经济(10856)
- 科技(9911)
- 统计(9829)
- 经济问题(9531)
共检索到333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潇 陆林 张海洲 徐雨晨 李冬花 张晓瑶 杨佳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理想机制,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贫困,促进生态脆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从生态旅游概念内涵出发,借助权重线性组合模型多维构建中国高原生态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系统阐释中国四大高原生态旅游潜力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四大高原分维度生态旅游发展潜力空间分布极不均衡,旅游基础设施与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错位特征是制约四大高原生态旅游发展潜力的主要矛盾;(2)四大高原生态旅游发展潜力总体较高,潜力等级在空间分布上呈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变化趋势;(3)云贵高原软/硬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均为四大高原之首,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兼具软/硬生态旅游高潜力区域,青藏高原硬性生态旅游适宜区面积最为广阔。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秀平 王睿
“十四五”时期,中国旅游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分析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在界定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概念的基础上,建立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域的旅游发展潜力进行了动态定量分析,利用核密度估计和ArcGis空间分析软件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别研究。研究表明:(1)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整体呈现协调演进上升态势,但区域间仍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和不均衡分布状态,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的特征;(2)省域间旅游发展潜力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聚集效应不断加强,且高值聚集型区域范围逐渐扩大,但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3)旅游发展潜力重心均在河南省内,重心转移路径总体向西方向移动,呈现明显的东北(偏北)—西南(偏南)空间格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乔钥 吴静激
[目的]探讨农业生态旅游空间分布有利于合理优化和调整旅游资源,同时评价农业生态旅游为其进一步稳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一定依据和参考意见。[方法]文章利用空间分布密度和最邻近点指数分析广西农业生态旅游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采用模糊层析综合法对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广西14个市区的农业生态旅游存在差异,北海市(2.45)、钦州市(1.08)、梧州市(1.04)、贺州市(1.02)、来宾市(1.01)的最邻近指数均大于1,属于随机型分布;防城港市(1.00)和百色市(1.00)的最邻近指数等于1,属于均匀型分布;贵港市(0.98)、河池市(0.98)、柳州市(0.96)、玉林市(0.95)、南宁市(0.92)、桂林市(0.86)、崇左市(0.75)的最邻近指数均小于1,属于凝聚型分布。此外广西农业生态旅游的综合评价结果得分36.52,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结论]在现有广西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挖掘各地特色,提高农业生态化建设,促进农业生态旅游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丹 杨慧
[目的]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形式,已成为旅游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生态旅游发展潜力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以吉林省为研究对象,探讨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的有关问题,以期为吉林省乃至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方法]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客源市场、生态环境4个方面设计了生态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方法进行指标赋权,构建了基于多层次灰色模型的生态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模型,并以吉林省8市1州为研究单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吉林省8市1州的生态旅游发展潜力综合得分介于3~4分之间,总体良好,但各市州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根据评价结果,将吉林省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划分为3个层级,即长春、延边州、吉林为一级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区;通化、白山、白城、松原等4个城市为二级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区;四平市、辽源市为三级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区,并提出了吉林省生态旅游开发的思路和战略性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霍修顺
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它代表着旅游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前景十分广阔。本文用生态学、旅游学的观点分析了茂名市的城市生态景观、农业生态景观和海洋生态景观等发展潜力 ,提出发展生态游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
资源潜力与发展战略生态旅游茂名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秋文 方海川 苏维词
区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是土地适宜性评价中一个较新的领域。川西高原由于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近年较快的旅游发展速度,成为我国生态旅游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区域。本研究将两者有机结合,对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进行评价。以GIS和人工神经网络为评价手段,地理网格作为评价单元,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得出区域生态旅游适宜度的四个影响因素:生态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旅游基础条件、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进而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区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将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分成四个等级:高适宜、中适宜、低适宜、不适宜,并相应地将川西高原生态旅游分成四个区:九寨沟-茂县-康定一线的...
关键词:
生态旅游 适宜度 神经网络 川西高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立勋 石一博
文章运用离散系数法测度及评价西北五省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各因素贡献度基础上,利用发展潜力指数测度并评价了该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及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西北五省区旅游发展市场属于投资驱动型市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指数在近十年内呈动态波动上升的趋势,发展潜力巨大;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发展受到经济条件、偶然事件及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
西北五省区 旅游产业 发展潜力 评价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立勋 石一博
文章运用离散系数法测度及评价西北五省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各因素贡献度基础上,利用发展潜力指数测度并评价了该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及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西北五省区旅游发展市场属于投资驱动型市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指数在近十年内呈动态波动上升的趋势,发展潜力巨大;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发展受到经济条件、偶然事件及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
西北五省区 旅游产业 发展潜力 评价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焱
提炼25个影响因素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省2000—2012年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基本呈现持续上升态势,潜力指数从2000年的-1.716上升至2012年2.01,旅游产业发展呈现竞争能力与发展潜力协同演进上升的局面。湖南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上升得益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逐步完善和保障条件的逐步健全,未来进一步做强旅游产业,应继续强化政府、社会、经济和市场对旅游产业的支撑作用以及完善旅游产业自身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发展潜力 评价 湖南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翁钢民 宁楠
在线旅游市场随着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新技术的运用而不断发展,本文采用多指标离差最大化和聚类分析方法,从在线旅游发展基础、市场容量和开发效益维度构建了在线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11家在线旅游提供商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最终评价结果与当前在线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基本相符,证明了该在线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岚
近年来,原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区农村远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山水,利用天然资源优势发展原生态旅游既利于农村旅游业发展,又有助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提升农村整体竞争力。本文从山区农村原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出发,阐述了山区农村原生态旅游开发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指出目前原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最后根据山区农村原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和开发思路,对如何推进山区原生态旅游作了探索。
关键词:
原生态旅游 山区农村 发展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敏
本文对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青海省1992—2001年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进行了动态分析和定量评价,为青海省旅游产业均衡发展和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青海 旅游产业 发展潜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向农
西安旅游产业的发展呈现出空间积聚的趋势。基于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分析了西安旅游产业形成的基本条件,并通过对西安旅游产业的第一手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了西安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讨论了波特产业集群理论在西安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适应性,并提出促进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集群理论 旅游产业 竞争优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丽萍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两个维度,研究和探讨了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影响作用权重系数问题,以期为旅游产业发展相关决策提供参考或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琼英 冯学钢 胡小纯
国内有关旅游业竞争力的研究已经成为政界、实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旅游业竞争力理论也逐步形成。但竞争力衡量的是现实能力,并不能用来断定该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目前国内对旅游业发展潜力的研究还比较少,也很零散,因此本文对国内外旅游产业潜力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其它行业中潜力研究的方法与思路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全面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发展潜力 研究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