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2)
- 2023(14612)
- 2022(12489)
- 2021(11922)
- 2020(9713)
- 2019(22570)
- 2018(22155)
- 2017(42011)
- 2016(22768)
- 2015(25794)
- 2014(25574)
- 2013(25303)
- 2012(22994)
- 2011(20917)
- 2010(20460)
- 2009(18805)
- 2008(18090)
- 2007(15515)
- 2006(13465)
- 2005(11840)
- 学科
- 济(93307)
- 经济(93218)
- 管理(65559)
- 业(62571)
- 企(51994)
- 企业(51994)
- 方法(43922)
- 数学(38347)
- 数学方法(37903)
- 中国(26524)
- 农(24454)
- 财(21233)
- 业经(20520)
- 学(19419)
- 技术(18688)
- 贸(18605)
- 贸易(18596)
- 易(18169)
- 地方(16877)
- 农业(16620)
- 制(15277)
- 环境(15162)
- 和(15099)
- 理论(15003)
- 务(13264)
- 财务(13189)
- 财务管理(13165)
- 划(12991)
- 银(12946)
- 银行(12908)
- 机构
- 大学(325030)
- 学院(322630)
- 济(132034)
- 经济(129404)
- 管理(129218)
- 理学(112534)
- 理学院(111313)
- 研究(110846)
- 管理学(109537)
- 管理学院(108965)
- 中国(81449)
- 京(70014)
- 科学(68630)
- 财(56302)
- 所(54972)
- 研究所(50650)
- 农(49130)
- 中心(48932)
- 业大(47644)
- 财经(46330)
- 北京(44722)
- 江(43965)
- 范(43424)
- 师范(43077)
- 经(42381)
- 院(40474)
- 经济学(39789)
- 农业(38468)
- 州(35978)
- 经济学院(35941)
- 基金
- 项目(226264)
- 科学(178252)
- 研究(167301)
- 基金(164260)
- 家(143295)
- 国家(142149)
- 科学基金(121708)
- 社会(105751)
- 社会科(100220)
- 社会科学(100193)
- 基金项目(86843)
- 省(86557)
- 自然(78032)
- 教育(76670)
- 自然科(76225)
- 自然科学(76207)
- 自然科学基金(74820)
- 划(73561)
- 编号(67716)
- 资助(67459)
- 成果(54605)
- 重点(50766)
- 部(50642)
- 发(48511)
- 创(47406)
- 课题(46856)
- 创新(44201)
- 国家社会(43843)
- 教育部(43447)
- 科研(42779)
- 期刊
- 济(139147)
- 经济(139147)
- 研究(94899)
- 中国(59421)
- 学报(50152)
- 科学(47719)
- 管理(46416)
- 农(44201)
- 财(40942)
- 教育(38216)
- 大学(38173)
- 学学(35725)
- 农业(31929)
- 技术(30181)
- 经济研究(23215)
- 融(23047)
- 金融(23047)
- 财经(22010)
- 业经(21804)
- 经(18849)
- 问题(17945)
- 业(17500)
- 技术经济(17228)
- 图书(17219)
- 科技(17158)
- 贸(15243)
- 理论(15082)
- 资源(14725)
- 版(14328)
- 世界(14011)
共检索到461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尹聪慧 任声策 蒋一琛
高价值专利的有效扩散是发挥专利市场价值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洞悉高价值专利的技术扩散路径特征对企业制定专利战略和国家技术创新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获得中国专利金奖的高价值专利为样本,构建扩散类型-扩散路径的分析框架,从主动性扩散和非主动性扩散维度对技术扩散路径和效果进行评价,并针对高价值专利技术扩散过程中呈现的风险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旨在发现高价值专利技术扩散的特征、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为进一步促进高价值专利的扩散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价值专利 技术扩散路径 中国专利金奖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孙冰 徐晓菲 苏晓
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专利引用数据的变化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技术扩散现象。本文选择手机芯片技术为研究对象,根据其1990—2015年的专利数据构建了手机芯片技术专利引文网络,对该网络分别进行了整体网络特征、度分布特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网络拓扑参数确定了专利引文网络的核心专利,识别了手机芯片专利的技术扩散主路径,并进一步基于随机游走的中介中心度(BCRW)算法完成了对专利权人网络中核心企业的甄别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平
国际技术扩散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来源。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专利申请和专利引用是国际技术扩散的三大主要路径和方式。本文旨在评介上述国际技术扩散路径对于东道国技术进步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用国际技术扩散的可能方式,加快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灵机 汪明月 万玲 陈彦景
本文基于新兴产业技术的"井筒存储效应",提出通过产业集群缩减空间距离,促进同质型产业技术网状扩散结构的形成和异质型产业技术融合空间扩大的微观机理。从产业集群带动创新人才集聚,加快社会网络建设,降低技术共享成本,完善相关产业链条等方面进一步剖析集群对技术扩散路径优化的作用机制。最后,结合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实际,给出相关政策建议,通过创新生态的优化和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快速扩散。
关键词:
新兴产业 技术扩散 产业集群
[期刊] 改革
[作者]
章文光 葛玉良
从产品价值和消费者技术偏好两个角度对Joseph Farrell和Garth Saloner(1985)的消费者预期协调模型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运用随机试验的方法模拟了新技术的市场扩散过程,并对新技术取代旧技术从而成功占有市场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新技术只有在初始网络达到一定规模(临界容量)时才具备自增强效应。其中,临界容量的取值以及达到该临界容量的速度取决于市场上消费者特征和企业策略。这为我国当前技术创新战略以及新技术商业化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新技术 临界容量 随机试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金凤 徐正强 冯立杰 李康
鉴于在目前的技术机会识别中存在研判的创新路径往往较为抽象和模糊,并在很多情况下需领域专家参与解读的问题,以冷库技术为例,研究构建基于文本挖掘、机器学习算法及多维空间专利地图的技术创新路径识别模型。首先,构建技术创新路径识别框架对相关专利文献进行分词、清洗等预处理并建立知识图谱;其次,采用融合词频-逆文档频率(TF-IDF)文本挖掘方法对专利文档提取关键词,继而采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算法对主题聚类降维并萃取创新维度;再次,依据目标技术问题和目标优选创新法则耦合变换于多维空间专利地图并具象出具有现实意义、有价值前景的创新路径;最后,利用可拓学计算各创新路径综合关联度评级优选。以期减少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为企业精准开展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贵淑婷 彭爱东
文章基于专利引文网络构建了多指标的技术扩散速度测度方法,该方法可以对技术扩散速度进行量化并反映其演化过程,同时以2000—2012年中国在美国专利数据库(USPTO)获得授权专利最多的电数字数据处理(G06F)领域为实证对象对该领域的技术扩散速率进行了测算。
关键词:
专利引文网络 技术扩散 扩散速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祥 冯佳 穆晓敏 王桐 车宏鑫 吴可凡 王伟
[目的/意义]分析核心专利的特点与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尝试以技术知识扩散理论解释并构建领域核心专利识别模型,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完善专利价值评价与核心专利识别的方法。[方法/过程]以技术发展规律为基础,构建专利进化模型,并以此构建专利技术知识扩散视角下领域核心专利识别模型,选取疫苗制备技术领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依据模型识别出的专利既包含了大量的高被引专利,也包含了虽然直接被引频词不高但却具备基础性质的部分重要专利,核心专利的分布存在“双峰”分布特点。实验证明从技术知识扩散视角构建的领域核心专利识别模型是可行且有效的。[局限]外部因素对技术发展的影响以及更长引证链中专利技术知识前后的一致性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国军 刘澄
技术创新扩散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传导器和放大器。通过将影响创新扩散的距离变量从传统的空间距离扩展到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从多维距离视角分析创新扩散的分布特征。通过理论梳理和实地调查发现,技术创新饱和扩散的静态结果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多个企业集聚区构成的"岛屿"状分布,这些"岛屿"是逆邻近扩散形成的"种子企业"邻近扩散的结果,在时间距离上呈现出同一区域内采用时间的邻近性和不同区域之间采用时间的离散性,在社会距离上呈现出所有采用方与直接扩散源之间的邻近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金凤 吴敏 冯立杰 翟雪琪
准确识别技术创新机会对企业、行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基于专利挖掘与多维技术创新地图的技术机会识别路径,在形成问题导向的技术创新方案基础上,从技术与市场价值角度出发,选择新颖性、技术实现可能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4项指标,以计算技术创新方案的潜在价值。同时,为验证构建方法的可行性,文章以煤层气开采为例,识别了该领域6种技术机会,以期为企业准确识别目标领域技术机会、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立杰 秦浩 张珂 王金凤 刘鹏
[目的/意义]鉴于离群专利所蕴含的技术创新重要信息能够为企业高效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一手数据,故依托多维技术创新地图构建基于离群专利识别技术机会的路径。[方法/过程]首先,运用BERT-LOF算法(Local Outlier Factor)提取候选离群专利,并通过新颖性、应用范围和发展能力等指标筛选出离群专利;其次,运用BERTopic主题建模技术从离群专利中提取技术主题和创新元素,并依托多维技术创新地图对创新元素进行维度划分,进而与多种创新法则耦合识别出多个具象技术机会;再次,利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具象技术创新机会进行评价;最后,以3D打印技术为例,阐述该技术机会识别路径的应用过程。[结果/结论]BERT-LOF离群检测模型不仅有效提高了离群专利的提取精度,而且研判的技术机会能够为企业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军岐
信息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不同,一种新发明只有当它被用于经济活动时方能成为"创新"。信息技术创新的价值体现在技术创新的产业内扩散、产业外扩散,体现在从局域到全国,再到国外的扩散过程中。从信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看,我国可以采取三步走的发展模式,最终建立自己的信息产业创新模式。培育信息技术创新领先企业;促进产业组织变革,激发信息技术企业间扩散;注重管理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内扩散;进行制度创新,促使信息技术向产业外扩散,是我国信息技术创新产业扩散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创新 产业扩散模式 产业扩散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大庆 李庆满
技术标准是当今世界各国企业竞争的焦点,是企业赢得市场主动权的关键。从区域产业集群角度出发,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模式及扩散路径进行研究。提出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技术标准扩散的两大主要模式及4种扩散路径,从政府主导、市场自发两方面对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企业在不同条件下的模式选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4个主要路径以及企业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结论对于区域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的理论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标准 扩散模式 扩散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兰
技术扩散理论是198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国内外技术扩散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动态进行回顾,论述了相关研究在扩散尺度、影响因子、类型、路径、模型、方式与效应、学术流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局限,建立了以上各方面之间的系统性联系,构建了技术扩散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及核心内容,并指出了近年来在微观尺度研究上对技术权力现象进行关注的新发展动向。
关键词:
技术扩散 综述 研究进展 尺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姜彦福 苏津津
技术扩散是技术经济系统进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之,技术扩散研究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以“同步电动机失步保护及不减载自动再整步”(以下简称SBZ)技术为实例,以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互印证的方式,研究其扩散的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从中得出有关预测结果和分析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