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4)
- 2023(10768)
- 2022(9232)
- 2021(8835)
- 2020(7434)
- 2019(17634)
- 2018(17157)
- 2017(33341)
- 2016(18030)
- 2015(20659)
- 2014(20551)
- 2013(20610)
- 2012(19696)
- 2011(18028)
- 2010(18080)
- 2009(17034)
- 2008(17125)
- 2007(15362)
- 2006(13449)
- 2005(12310)
- 学科
- 济(80203)
- 经济(80135)
- 管理(47794)
- 业(46452)
- 方法(37205)
- 企(35417)
- 企业(35417)
- 数学(33331)
- 数学方法(33038)
- 贸(27408)
- 贸易(27397)
- 易(26721)
- 中国(24428)
- 农(22752)
- 财(21015)
- 制(15249)
- 地方(15043)
- 出(14922)
- 业经(14662)
- 农业(14463)
- 学(14454)
- 银(13046)
- 银行(13026)
- 行(12571)
- 策(12386)
- 融(12209)
- 金融(12207)
- 环境(11287)
- 和(11098)
- 务(11026)
- 机构
- 大学(265147)
- 学院(263766)
- 济(124566)
- 经济(122355)
- 管理(98849)
- 研究(96698)
- 理学(84285)
- 理学院(83365)
- 管理学(82167)
- 管理学院(81671)
- 中国(74888)
- 财(56014)
- 京(55975)
- 科学(54825)
- 所(49215)
- 研究所(44489)
- 财经(44044)
- 农(43758)
- 中心(43397)
- 经济学(40322)
- 经(40132)
- 江(39343)
- 经济学院(36623)
- 北京(35963)
- 业大(35796)
- 农业(34636)
- 院(34406)
- 范(33715)
- 师范(33443)
- 财经大学(32452)
- 基金
- 项目(168101)
- 科学(132609)
- 研究(125117)
- 基金(124076)
- 家(107421)
- 国家(106595)
- 科学基金(90145)
- 社会(81088)
- 社会科(77072)
- 社会科学(77052)
- 基金项目(63829)
- 省(62255)
- 教育(56984)
- 自然(55803)
- 自然科(54491)
- 自然科学(54473)
- 自然科学基金(53551)
- 划(53501)
- 资助(52670)
- 编号(49945)
- 成果(41783)
- 部(39762)
- 重点(38101)
- 发(37354)
- 课题(34807)
- 国家社会(34524)
- 创(34385)
- 教育部(34237)
- 中国(33573)
- 人文(32670)
- 期刊
- 济(134614)
- 经济(134614)
- 研究(83985)
- 中国(50339)
- 财(42075)
- 农(39769)
- 学报(38305)
- 科学(35726)
- 管理(34758)
- 大学(28982)
- 融(27406)
- 金融(27406)
- 学学(27142)
- 农业(27075)
- 教育(24725)
- 经济研究(24163)
- 贸(23165)
- 财经(22140)
- 技术(21475)
- 国际(20420)
- 业经(20413)
- 问题(19343)
- 经(19157)
- 世界(15749)
- 业(15413)
- 技术经济(13830)
- 统计(13288)
- 商业(12267)
- 理论(12247)
- 策(11524)
共检索到404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珏颖 王静怡 刘合光
虽然中国马铃薯产量世界第一,但是进出口贸易量与其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中国出口的马铃薯产品主要是以粗加工品,而且出口目的地多为周边国家和地区。中国进口的主要是冷冻产品。现阶段中国马铃薯产业在生产水平、科技水平、综合开发水平和配套政策方面存在着不足。今后,要在提高马铃薯综合生产能力,构建科技支撑系统上下功夫,推行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关键词:
马铃薯 进出口 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伶
中国马铃薯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4,是名副其实的马铃薯生产大国,却不是强国;而美国马铃薯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的6%左右,却是马铃薯生产和贸易强国。本文利用2005—2011年中美马铃薯产品生产和进出口贸易数据,比较分析了中美马铃薯生产、进出口产品结构,以及进出口市场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马铃薯产品 产品结构 市场结构 比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秀丽 王士海
马铃薯是继玉米、小麦、水稻之后的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面对当前全球马铃薯播种面积不断萎缩,总产量不断扩大的局面,全球马铃薯及产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主要出口市场仍旧相对集中,但其贸易量迅速上涨,进出口量基本满足同比增长。中国马铃薯及产品的进出口量波动增加,进出口结构日渐优化,进口来源地集中度较低,主要出口地区集中度较高,贸易格局总体呈现日渐多元化局面。本文最后结合中国马铃薯贸易发展趋势和特征,对中国马铃薯的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马铃薯 进出口 国际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秀丽 王士海
马铃薯是继玉米、小麦、水稻之后的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面对当前全球马铃薯播种面积不断萎缩,总产量不断扩大的局面,全球马铃薯及产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主要出口市场仍旧相对集中,但其贸易量迅速上涨,进出口量基本满足同比增长。中国马铃薯及产品的进出口量波动增加,进出口结构日渐优化,进口来源地集中度较低,主要出口地区集中度较高,贸易格局总体呈现日渐多元化局面。本文最后结合中国马铃薯贸易发展趋势和特征,对中国马铃薯的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马铃薯 进出口 国际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学尽
随着中国马铃薯生产消费的发展,马铃薯的出口贸易也逐渐活跃起来。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马铃薯出口贸易的特点,并且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探寻增长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竞争力效应对出口的拉动效果非常显著,需求效应是促进马铃薯出口的第二大因素,产品结构效应由负转正,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关键词:
马铃薯 出口 特征 CMS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家勤
90年代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最关键的十年,而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对于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进程正在加速,整个国民经济正在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复关”后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和我国应当采取的对策等作一探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燕春 王婧
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高额的贸易顺差,但是在巨额贸易顺差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生态利益流失。本文借助生态系统价值评价方法——能值分析方法,全面、客观、综合地计算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能值流量,分析了中美、中欧、中日贸易中的生态要素转移,并利用一系列能值综合指标对比分析了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开展进出口贸易的生态利益得失。
关键词:
能值分析 进出口能值 生态利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汤艳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中国商品进出口贸易方式有十余种,近几年各种贸易方式贸易值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要属来料加工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以及边境小额贸易方式。无论从它们的贸易值增长速度还是从其占贸易总值的比重上升情况分析,都呈现出明显变化。补偿贸易和易货贸易两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昭华 傅伟
本文拓展出"投入产出—产品用地系数矩阵"(IO-PLUM)模型,以之估算1997、2002、2005、20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内涵自然资本,以生态足迹(EF)作为自然资本的测度。结果显示:①除农林牧渔业外,中国28个部门的进出口贸易内涵实际用地EF均为净出口,加重了中国的生态资源负担;中国29个部门的进出口商品内涵碳汇用地EF均为净出口,加剧了中国的环境污染。②中国进出口贸易收汇EF成本不断增加,而付汇EF收益不断减少。③直接EF成本对出口内涵实际用地呈现促进作用,对出口内涵碳汇用地却呈现抑制作用;国产品投入产出结构变化以及出口部门结构变化对出口内涵实际用地呈现抑制作用,但对出口内涵碳汇用地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金鑫 田志宏 陈红华
本文利用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对中国饲料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规模、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饲料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主要原因在于玉米酒糟(DDGS)、高粱、大麦等能量饲料的进口增长;饲料贸易具有鲜明的产品结构特征,制成饲料是具有出口优势的产品,饲料原料依赖进口的状况在短期内不会转变;中国饲料产品的进出口市场都比较集中,进口地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出口地主要为日韩等亚洲国家和地区。本文最后提出了促进饲料贸易稳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饲料市场 进出口贸易 能量饲料 畜牧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昭玲 宋平
笔者在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使用1993年~2009年中国对105个国家(地区)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应用动态VAR模型和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的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及进口之间均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对外直接投资是贸易创造型的,但这种创造效应还较为有限。因此,应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并发挥其与贸易的良性互动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保建云
从实证角度分析中国与中亚各国进出口贸易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认为:中国与中亚各国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性与波动性特点显著,不利于双边与多边贸易的平稳与持续发展;现有的贸易商品结构限制了双边与多边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有待进一步优化。如何充分发挥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双边与多边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克服双边与多边进出口贸易中的问题和矛盾,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与中亚 国际贸易 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边全乐 马光霞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清泉 杨丰
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广义脉冲反应函数来检验汇率变化对我国总体贸易活动和双边贸易活动的影响,认为我国进出口贸易活动存在J曲线效应。对于总体贸易来说,在人民币发生贬值后的第1个季度,中国的出口-进口比率会有明显下降,而在长期内上升到比贬值前更高的水平。同时对于中国与6国双边贸易活动来说,除英国和澳大利亚之外,中国对美国、日本、德国和荷兰的双边贸易活动也存在明显的J曲线效应。最后,本文认为人民币贬值在长期内会改善中国的贸易收支状况。
关键词:
J曲线 误差修正 脉冲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