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4)
- 2023(12935)
- 2022(10812)
- 2021(9857)
- 2020(8472)
- 2019(19498)
- 2018(18683)
- 2017(35404)
- 2016(19491)
- 2015(22109)
- 2014(21637)
- 2013(21819)
- 2012(20432)
- 2011(18658)
- 2010(18424)
- 2009(17315)
- 2008(17245)
- 2007(15225)
- 2006(13057)
- 2005(11578)
- 学科
- 济(87213)
- 经济(87124)
- 管理(53974)
- 业(53477)
- 方法(44227)
- 企(41367)
- 企业(41367)
- 数学(40321)
- 数学方法(40054)
- 中国(23965)
- 农(23024)
- 财(21811)
- 贸(19842)
- 贸易(19837)
- 易(19361)
- 学(17699)
- 业经(16884)
- 农业(15473)
- 制(14891)
- 地方(13928)
- 务(13446)
- 财务(13431)
- 财务管理(13399)
- 银(12969)
- 银行(12907)
- 融(12884)
- 金融(12882)
- 环境(12756)
- 企业财务(12741)
- 行(12290)
- 机构
- 大学(295154)
- 学院(290754)
- 济(128645)
- 经济(126526)
- 管理(109518)
- 研究(104413)
- 理学(95885)
- 理学院(94770)
- 管理学(93347)
- 管理学院(92823)
- 中国(78095)
- 科学(64865)
- 京(61597)
- 农(59073)
- 财(55516)
- 所(54347)
- 研究所(50103)
- 业大(48462)
- 农业(47448)
- 中心(46824)
- 财经(45887)
- 经(42090)
- 经济学(41737)
- 江(40748)
- 北京(38547)
- 经济学院(38077)
- 院(36514)
- 范(35689)
- 师范(35189)
- 财经大学(34418)
- 基金
- 项目(200447)
- 科学(157578)
- 基金(149495)
- 研究(137761)
- 家(134190)
- 国家(133151)
- 科学基金(112168)
- 社会(91000)
- 社会科(86526)
- 社会科学(86499)
- 基金项目(78723)
- 省(75351)
- 自然(73761)
- 自然科(72164)
- 自然科学(72136)
- 自然科学基金(70968)
- 划(65437)
- 教育(63023)
- 资助(61527)
- 编号(51759)
- 重点(45988)
- 部(45784)
- 发(42814)
- 创(41673)
- 成果(41260)
- 国家社会(39567)
- 科研(39545)
- 创新(39176)
- 教育部(38817)
- 计划(38387)
- 期刊
- 济(129038)
- 经济(129038)
- 研究(81548)
- 学报(55057)
- 农(52078)
- 中国(51320)
- 科学(47746)
- 财(41967)
- 大学(40138)
- 学学(38298)
- 管理(36694)
- 农业(35490)
- 融(24909)
- 金融(24909)
- 财经(23439)
- 经济研究(23208)
- 教育(22775)
- 技术(21744)
- 业(20547)
- 经(20169)
- 业经(19423)
- 问题(17984)
- 贸(17531)
- 版(15212)
- 技术经济(15123)
- 世界(14980)
- 国际(14871)
- 统计(14324)
- 业大(13801)
- 科技(13254)
共检索到414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国勇 范艺文 贾宁
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出产率,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和提高对外贸易出口量,对影响马铃薯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马铃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模型回归效果,确定了关键影响因素,得出了种植面积、种子秧苗投入、化肥投入、农药投入和劳动投入五大因素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特征和贡献特征,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发展我国马铃薯生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马铃薯生产 生产函数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勤志 马文杰 冯中朝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98—2005年我国马铃薯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马铃薯物质费用投入对目前我国马铃薯的生产有一定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生产技术水平,加大部分物质费用的投入对提高我国马铃薯产量有积极的作用;增加对土壤改良的投入和劳动投入对马铃薯生产具有正的效应,对土地投入的动力费用已经过剩了;农户负担和马铃薯出售价格对马铃薯产出增长具有负面效应。
关键词:
马铃薯 生产函数 面板数据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善军 何英彬 罗其友 蔡为民 王卓卓 段丁丁
[目的]基于我国马铃薯总产高、单产低的现状,在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背景下,优化马铃薯生产布局和马铃薯生产资源配置,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率。[方法]文章对全国范围内马铃薯生产区域的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2006~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的方法,从效率优势、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3个方面对我国各主产省份的马铃薯进行生产优势差异分析。[结果]效率比较优势方面: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甘肃、黑龙江、辽宁、青海、新疆、云南、四川、重庆、西藏、江西、福建和广东有明显优势;规模比较优势方面: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宁夏、青海、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福建有明显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方面: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甘肃、内蒙古、陕西、宁夏、青海、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福建有明显优势。最后,从自然因素、科技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马铃薯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差异的原因。[结论]提出通过调整马铃薯种植区域分布、完善马铃薯市场体制、加大新品种和技术推广力度等建议来提高马铃薯生产区域的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亚东 罗其友 王道龙 刘洋 伦闰琪
[目的]在对全国马铃薯主产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相关调研资料、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标准气象站相关数据等,从气候、技术、经济、政策4个方面确定11个指标对中国16个省(区、市)马铃薯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测算。[方法]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将影响中国马铃薯区域分布的11个因素划归为自然信息、外部信息、科技信息和收益信息。[结果](1)在自然条件方面,中原二季作区和西北一季区具有自然优势;(2)在机械化利用与政策促进方面,西北一季区、中原二季作区和西南一二季混作区较为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隋启君 李先平 杨万林
通过对1982年至2005年24年中国马铃薯生产相关数据的统计整理,分析了中国马铃薯4个生态区域各省份真实的马铃薯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变化情况,揭示大部分省份马铃薯生产都处于发展状态,其中内蒙、甘肃、贵州、云南、黑龙江、湖南、广西是马铃薯生产发展最快的7个省(区)。在汇总分析2001年至2005年中国各省区马铃薯生产情况的基础上,计算出2001年至2005年中国马铃薯年平均播种面积为494.25×104hm2,年总产量7601.8万t,平均产量15.4 t/hm2;按播种面积排出中国10大马铃薯生产省(区)为内蒙、贵州、甘肃、云南、黑龙江、四川、山西、重庆、陕西、湖北,按总产量排出中国10大马铃薯...
关键词:
铃薯生产 播种面积 总产量 单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明杰 鲁洪威 李婷婷 薄沁箐 罗其友
为明确马铃薯产量波动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保持我国马铃薯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本研究运用VAR模型对1982-2018年影响我国马铃薯产量波动的因素进行分析,揭示我国马铃薯生产影响机制,最后对合理引导我国马铃薯生产平稳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结果显示:(1)自然因素对产量波动多为负向影响,经济、科技和政策以正向影响为主;(2)自然、科技和市场因素对马铃薯产量波动的影响较大,科技进步与政策影响较为长远。研究认为应从制定适当生产引导政策、提升马铃薯生产效率水平、增强应对自然因素冲击能力、拓展多种马铃薯产品消费途径四个方面采取对策措施,稳定马铃薯生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萌 罗其友 高明杰
近年来马铃薯价格剧烈波动时有发生,不利于其产业健康平稳发展。为定量描述各因素对马铃薯价格的影响程度,从供给和需求角度选取了影响马铃薯价格波动的18个因素。回归结果显示,马铃薯价格波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影响因素是蔬菜等相关替代品价格以及城镇化水平、消费者收入水平和恩格尔系数等社会因素,价格受到消费层面因素的影响要大于生产层面因素的影响。从平衡供求、提质增效以及合理布局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马铃薯 价格波动 主成分回归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萌 罗其友 高明杰
近年来马铃薯价格剧烈波动时有发生,不利于其产业健康平稳发展。为定量描述各因素对马铃薯价格的影响程度,从供给和需求角度选取了影响马铃薯价格波动的18个因素。回归结果显示,马铃薯价格波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影响因素是蔬菜等相关替代品价格以及城镇化水平、消费者收入水平和恩格尔系数等社会因素,价格受到消费层面因素的影响要大于生产层面因素的影响。从平衡供求、提质增效以及合理布局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马铃薯 价格波动 主成分回归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亚东 胡韵菲 栗欣如 马力阳 王道龙 罗其友
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马铃薯播种面积数据为基础,运用标准差椭圆、标准距离、综合比较优势模型等方法,对1982—2015年我国马铃薯种植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马铃薯空间格局经历了缓慢南移(1982—1994年)、向东北移动(1994—2000年)、向西移回(2000—2008年)和向西南快速移动(2008—2015年)4个阶段。(2)受马铃薯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影响,我国马铃薯种植重心沿"西南-东北-西南"的轨迹移动,总体呈现"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的趋势。(3)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逐步向西南和西北方向集聚,集聚性增强,并且集聚区域持续向西南移动。(4)效益增加、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和适宜气候是我国马铃薯种植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关键词:
马铃薯 空间格局 演变 驱动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亚东 胡韵菲 栗欣如 马力阳 王道龙 罗其友
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马铃薯播种面积数据为基础,运用标准差椭圆、标准距离、综合比较优势模型等方法,对1982—2015年我国马铃薯种植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马铃薯空间格局经历了缓慢南移(1982—1994年)、向东北移动(1994—2000年)、向西移回(2000—2008年)和向西南快速移动(2008—2015年)4个阶段。(2)受马铃薯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影响,我国马铃薯种植重心沿"西南-东北-西南"的轨迹移动,总体呈现"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的趋势。(3)我国马铃薯种
关键词:
马铃薯 空间格局 演变 驱动因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龙蔚 张德亮 李淑萍 彭吉萍
马铃薯作为中国4大粮食作物之一,具有粮食、蔬菜、饲料兼用的特点,决定了马铃薯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极具弹性。本文采用2010—2015年的数据,对中国31个省份的马铃薯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测算,一方面是为了验证全国马铃薯区域布局上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是评判各省份马铃薯产业竞争力的大小,旨在为各省份借鉴竞争力测算结果,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实施马铃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马铃薯 竞争力 因子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俊霞 王宁军 贾金荣
如何提高我国马铃薯产业的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业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从而提高马铃薯产业的成本效率,是我国马铃薯产业面临的当务之急。X效率理论对于我国加强马铃薯产业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率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2006~2009年中国马铃薯业的X效率的测算发现:区域是影响马铃薯产业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国北方一作区马铃薯产业技术效率最佳;马铃薯配置效率逐年降低,配置效率又成为决定成本效率的主要因素;而国际宏观经济条件也是影响马铃薯产业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千友 罗雪妹
利用马铃薯播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三项统计指标分析马铃薯长期趋势变化,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单产水平、播种面积对总产量的贡献程度,采用ARMA模型预测2020年马铃薯播种面积、单产水平以及总产量。研究结论为:在近30余年期间,马铃薯总产量的增加主要受马铃薯播种面积扩大的影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按照过去30余年马铃薯生产发展速度,到2020年马铃薯播种面积将达到1.195亿亩,能够实现农业部2016年初提出的发展目标;鲜薯总产量达到12030.7万吨,鲜薯单产水平达到1006.850公斤/亩,这两项指标距离农业部提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关键词:
马铃薯主粮化 播种面积 单产水平 总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菊祯 张梦璐 何文清 隋鹏 陈源泉 崔吉晓
【目的】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和抑制杂草等多方面作用,是一种缓解马铃薯生产限制的高效且简便的技术措施。基于全国数据,量化地膜对马铃薯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为马铃薯可持续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基于1981—2021年在Web of Science和知网公开发表的291篇关于中国马铃薯地膜覆盖的大田试验文献数据,包括北方一作区、西南混作区、南方冬作区、中原二作区共4个区域,利用Meta分析方法量化地膜对马铃薯的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从不同区域、不同自然条件(年均降水、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栽培管理措施(钾肥施用量、种植密度、地膜颜色、栽培方式)角度出发,研究地膜覆盖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不覆盖相比,地膜覆盖使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4.9%和28.3%;不同区域地膜增产与提升水分利用效率的效果不同,依次为:北方一作区(27.2%)、西南混作区(18.1%)、南方冬作区(23.6%)、中原二作区(10.1%)。而水分利用效率只在北方一作区表现明显,提高29.1%。在不同区域,地膜提高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受自然条件与栽培管理措施影响。不同自然条件下,不同区域地膜提高产量的响应不同。种植密度与栽培方式在各区域的响应一致,即低密度种植与垄作条件下,地膜增产效应最好。在北方一作区,地膜在低等降水量,较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低等土壤容重以及低施肥水平,中等种植密度,黑色与垄作条件下,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效果最好。【结论】地膜覆盖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不同区域的增产效果依次为:北方一作区、南方冬作区、西南混作区、中原二作区,水分利用效率仅在北方一作区有所改善。在降水少、土壤较贫瘠、土壤疏松的自然条件下,以及较低水平的施肥量、较低种植密度、黑色与垄作的栽培管理措施下,地膜更能发挥其增产作用。在北方一作区,地膜使马铃薯增产与保水达到最佳效果所需的条件相似。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京栋 李先德 王士海
测算了2001—2015年马铃薯价格波动的农户生产福利效应、消费福利效应和总福利效应,并构建TVPSV-VAR模型来探究马铃薯种植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马铃薯生产价格、产量对农户生产福利的影响有结构性突变,货币流动性和马铃薯贸易对农户生产福利产生正影响,农产品期货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农户生产福利产生负影响;货币流动性对农户消费福利的影响具有结构性突变,马铃薯产量、人均消费支出和农产品期货对农户消费福利表现为正影响,马铃薯销售价格和马铃薯贸易对农户消费福利产生负影响;马铃薯产量、货币流动性、农产品期货及贸易对农户总福利影响的时变性显著,生产价格、产量和销售价格对农户总福利的影响都具有显著的结构性突变,货币流动性、人均消费支出和马铃薯贸易对农户总福利表现为正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产品期货对农户总福利表现为负影响。因此,提出加大产业扶植力度,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发展马铃薯期货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