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1)
2023(10102)
2022(8579)
2021(7931)
2020(6900)
2019(16328)
2018(15817)
2017(30988)
2016(16629)
2015(19396)
2014(19233)
2013(19745)
2012(18877)
2011(17157)
2010(17114)
2009(16154)
2008(16238)
2007(14402)
2006(12327)
2005(11185)
作者
(49193)
(41328)
(41217)
(39496)
(26332)
(19799)
(18784)
(16123)
(15639)
(14623)
(14144)
(13812)
(13303)
(13073)
(12939)
(12935)
(12383)
(12160)
(11949)
(11875)
(10309)
(10135)
(10127)
(9399)
(9395)
(9272)
(9103)
(8947)
(8297)
(8276)
学科
(85608)
经济(85538)
(47229)
管理(45854)
方法(41964)
(37682)
企业(37682)
数学(37649)
数学方法(37449)
中国(22665)
(21074)
(18934)
(17933)
贸易(17924)
(17454)
业经(16997)
地方(15698)
(14524)
(14284)
农业(13812)
(11873)
银行(11851)
产业(11847)
(11823)
金融(11821)
(11766)
(11343)
(11216)
技术(11215)
财务(11201)
机构
大学(256226)
学院(253303)
(119670)
经济(117738)
管理(98749)
研究(89700)
理学(85571)
理学院(84651)
管理学(83607)
管理学院(83121)
中国(68594)
(53597)
(51658)
科学(51481)
(45269)
财经(42214)
(41544)
研究所(41192)
中心(40433)
经济学(39186)
(38578)
(35843)
经济学院(35683)
业大(35296)
北京(34256)
农业(32974)
财经大学(31533)
(31510)
(31206)
师范(30936)
基金
项目(166871)
科学(132711)
基金(124583)
研究(121758)
(108044)
国家(107238)
科学基金(91758)
社会(80854)
社会科(77041)
社会科学(77023)
基金项目(65250)
(62118)
自然(57148)
自然科(55859)
自然科学(55841)
教育(55086)
自然科学基金(54946)
(53056)
资助(52103)
编号(46966)
(39283)
成果(38127)
重点(37762)
(37083)
国家社会(34885)
(34695)
教育部(34035)
中国(32718)
人文(32612)
创新(32542)
期刊
(125266)
经济(125266)
研究(75482)
中国(45156)
(38990)
学报(37785)
(36934)
科学(36036)
管理(34658)
大学(28477)
学学(26900)
农业(25254)
(23201)
金融(23201)
财经(21923)
经济研究(21866)
技术(20672)
教育(19915)
(19018)
业经(18824)
问题(17687)
(16737)
(15030)
技术经济(14415)
国际(14138)
世界(14112)
统计(13707)
(12189)
商业(12104)
理论(11750)
共检索到370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龙蔚  张德亮  李淑萍  彭吉萍  
马铃薯作为中国4大粮食作物之一,具有粮食、蔬菜、饲料兼用的特点,决定了马铃薯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极具弹性。本文采用2010—2015年的数据,对中国31个省份的马铃薯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测算,一方面是为了验证全国马铃薯区域布局上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是评判各省份马铃薯产业竞争力的大小,旨在为各省份借鉴竞争力测算结果,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实施马铃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学尽  
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的种植和产量大国,马铃薯产业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与市场空间,但中国的马铃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表现不稳定,本文选择价格和质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和定量分析,对中国马铃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以明确中国马铃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俊霞  王宁军  贾金荣  
如何提高我国马铃薯产业的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业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从而提高马铃薯产业的成本效率,是我国马铃薯产业面临的当务之急。X效率理论对于我国加强马铃薯产业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率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2006~2009年中国马铃薯业的X效率的测算发现:区域是影响马铃薯产业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国北方一作区马铃薯产业技术效率最佳;马铃薯配置效率逐年降低,配置效率又成为决定成本效率的主要因素;而国际宏观经济条件也是影响马铃薯产业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欣旺  李莹  陈伟维  陈丹梅  
农业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实力的农业产业集群才有可能健康快速地发展,因而对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甘肃省定西马铃薯产业集群为例,采用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模型-GEM模型,从基础、企业和市场三个角度对该集群竞争力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其蕴含的政策涵义进行了阐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重力  赵军华  
研究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中国的产业竞争力源自何处?对于产业竞争力的源泉问题,目前理论界存在两种解释: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本文选择中国工业产业作为分析的着眼点,从实证角度分析研究,得出了重要结论:中国的工业产业竞争力服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趋势,而竞争优势各要素对中国工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显著贡献。 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是成功地利用了比较优势理论,利用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集中力量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在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产业上,实证的结果显示出其不断增强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与竞争优势有关的各要素。因此,今后中国政策的制定应该侧重于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其友  高明杰  张烁  伦闰琪  
[目的]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马铃薯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山地丘陵地区乡村特色产业构建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文章通过马铃薯产业国际对比分析,明确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方法]该文从产业结构、生产成本、市场价格、贸易、消费等多角度,运用比较分析法,采用2010—2018年统计数据,对我国与世界其他大国马铃薯产业进行定量比较分析。[结果](1)2018年我国马铃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生产规模世界第一,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体,加工业占比仅为30.00%,仅为欧美的1/3左右;(2) 2015年我国马铃薯生产成本0.95元/kg,2018年我国马铃薯田间价格为1.30元/kg,与欧美基本持平,2011—2015年平均资本利润率32.12%,略高于欧美发达地区,但2018年马铃薯单产19.72t/hm~2,仅为欧美的1/2左右,土地产出率为2.55万元/hm~2,仅为欧美发达地区的1/2;(3)2018年马铃薯出口稳定增长,以附加值较低的鲜薯为主,国际市场占有率2.04%;(4) 2018年马铃薯人均消费量43.62kg,不及俄罗斯的1/2,消费增长潜力较大,且亚洲马铃薯以鲜薯菜用消费为主,欧美地区以马铃薯加工品消费为主,俄罗斯将马铃薯作为主食消费。[结论]应从品种资源引进、马铃薯品种选育、标准薯田建设、国际马铃薯市场开拓和加大马铃薯产业扶持力度等方面着手,促进我国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道和  高岚  
利用FAO统计数据和中国海关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借鉴CMS模型和RCA指数对中国茶叶产业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中国茶叶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其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下降,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统一高效的农产品流通管理体制,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大对红茶及其它高价值茶叶的生产等政策性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琳  吴敏  王琪延  
文章从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国际比较出发,通过对比多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投入的差异,揭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现状,并利用洛桑国际发展学院(IMD)发布的2003年-2012年国际竞争力相关数据建立分位回归模型,对影响科技投入的R&D支出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获得影响科技投入的全面信息,为提升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提供实证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钢  刘吉超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十年以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加入WTO十年以来,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虽然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下降,而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上升,但中国目前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都有所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增强是推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动力,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保持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一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虽然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本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明元  
软件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本文通过设定指标和构建模型,对我国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基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印软件业进行了比较。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软件产业在发展中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出口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较低,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以及盈利能力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完善软件产业创新政策,建立以产业技术政策为核心的产业政策体系,以财税、金融政策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等对策性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秀梅  李琪  
本文建立了一个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评价体系,从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两个方面对我国各地区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水平不高,并且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我国竞争实力是在不断提升的,但是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东部地区的竞争实力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我国大量地区的高科技产业都不具备竞争潜力,而且引起竞争潜力变化的因素在各个地区是不尽相同的,要求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丽馨  
建国50多年来,广西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广西已建成电力、煤炭、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纺织、机械、建材、电子、食品加工、医药、轻工、林业、水产等十多个行业为主体,门类较为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其中电力、制糖、机械、建材、有色金属五大支柱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1999年,五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491.52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长惜  
本文通过在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进行选择和构建的基础上,对我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系统评价,并与其他主要蔬菜生产国进行国际比较。本文基于实证分析作出主要结论,最后针对我国蔬菜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对增强我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所裨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爱霞  邹子健  曹杨  余伯阳  
本文从我国近年来中药产业的实际状况出发,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中药产业国际化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并在这两个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了中药产品的外贸竞争力指数和贸易专业化指数等指标对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就如何应对挑战进一步提高我国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焦增刚  秦海林  
在将整个经济体分为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新疆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有外商直接投资介入的贸易和非贸易两部门中,劳动报酬对两部门产业竞争力都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演进仅对贸易部门产业竞争力有显著影响。建议在新疆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劳动力工资待遇问题,而且要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并提高其利用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