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25)
2023(5203)
2022(4377)
2021(4245)
2020(3527)
2019(8518)
2018(7986)
2017(14838)
2016(7577)
2015(8816)
2014(8181)
2013(8518)
2012(8078)
2011(7582)
2010(7451)
2009(7097)
2008(6917)
2007(5904)
2006(5504)
2005(5244)
作者
(21356)
(17927)
(17632)
(17121)
(11695)
(8606)
(7985)
(6975)
(6921)
(6440)
(6313)
(5942)
(5924)
(5916)
(5717)
(5674)
(5297)
(5292)
(5155)
(4643)
(4640)
(4297)
(4219)
(4185)
(4067)
(3947)
(3866)
(3684)
(3579)
(3545)
学科
(40826)
经济(40788)
管理(17532)
方法(15918)
(15770)
数学(14456)
中国(14455)
数学方法(14336)
(11515)
企业(11515)
(10404)
贸易(10397)
(10157)
(9110)
关系(7506)
地方(7347)
(7120)
(6896)
(6596)
业经(6299)
(6279)
环境(6228)
(6079)
银行(6076)
(6061)
金融(6060)
(5963)
农业(5769)
(5738)
对外(5048)
机构
大学(115183)
学院(110189)
(58774)
经济(58010)
研究(48045)
管理(39350)
中国(38325)
理学(33291)
理学院(32848)
管理学(32414)
管理学院(32171)
(25944)
科学(25415)
(25061)
(23990)
研究所(21779)
经济学(20195)
中心(20008)
财经(19964)
(18574)
经济学院(18115)
北京(17526)
(17134)
(16386)
财经大学(15089)
科学院(14867)
(14852)
(14642)
师范(14548)
研究中心(13703)
基金
项目(71623)
科学(57671)
基金(55886)
研究(52600)
(49353)
国家(49061)
科学基金(41378)
社会(36924)
社会科(35216)
社会科学(35205)
基金项目(28087)
自然(24688)
自然科(24191)
自然科学(24185)
自然科学基金(23781)
资助(23780)
教育(23328)
(22776)
(20744)
中国(18623)
编号(18226)
(17938)
国家社会(17346)
重点(16689)
(16148)
成果(15882)
教育部(15653)
(14313)
人文(14271)
大学(14131)
期刊
(63123)
经济(63123)
研究(40056)
中国(25872)
(17853)
科学(16743)
管理(16346)
学报(16313)
(14988)
大学(13016)
经济研究(12232)
学学(11936)
(11748)
金融(11748)
(10734)
财经(10673)
教育(10557)
农业(10535)
国际(9943)
世界(9634)
(9431)
技术(8690)
问题(8619)
(7304)
业经(6921)
资源(5923)
技术经济(5903)
统计(5614)
经济问题(5085)
(4706)
共检索到180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灼华  陈芃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一个构想,更是实际有效的发展规划,未来对中国将产生深远影响。它至少从外交、经济和人文三个层次完整界定了中国内外联动、远近兼顾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为解决各方面矛盾以维护国家今后的平稳、健康、长远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但"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客观上面对着内外双重考验。香港地区若要不错失这一新的历史机遇,有必要主动适应、扬长避短,放眼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和地区的巨大市场,利用香港在法律制度、市场规则、专业人才、金融服务以及语言文化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的优势,借助与内地特有的紧密联系,顺应"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开拓、创新的主题,在追求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继续为内...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文玲  
一带一路为香港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香港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形成祖国全新的可持续的战略要地,重塑香港的核心竞争力。香港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好自身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抓紧研究确立香港在祖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争取在香港组建一带一路投资基金;充分发挥香港金融中心的作用;切实落实《粤港合作框架》;抓紧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立体化重要枢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诚  
一带一路战略逐渐全面铺开,香港在其中的节点功能也亟需显现。香港居于中国内地和东盟联接的中心位置,是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地理节点;香港拥有国际化的营商制度和人才,是一带一路高效运转的制度节点;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并与上海和深圳联系密切,是一带一路建设资金筹集和管理的金融节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覃成林  刘丽玲  
香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和内地"走出去"的合作伙伴,其经济发展新动力,一是来自于既有的贸易、物流、金融、旅游、专业服务及其它工商业支援服务业的发展,二是来自于文化及创意、医疗、教育等新兴产业。香港应重点从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和方式、创新与内地合作理念和方式、治理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芝兰  梁雨晴  
在一带一路实践中,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日渐明显。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在软实力方面,与一些发达地区的差距依然存在。本文提出,香港拥有较为成熟的社会管理模式、优质的教育和科研资源,可通过构建适应一带一路的国际法框架、建立具公信力的新评级体系等金融和会计专业服务,直接服务于内地"走出去"的企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芝兰  梁雨晴  
在一带一路实践中,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日渐明显。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在软实力方面,与一些发达地区的差距依然存在。本文提出,香港拥有较为成熟的社会管理模式、优质的教育和科研资源,可通过构建适应一带一路的国际法框架、建立具公信力的新评级体系等金融和会计专业服务,直接服务于内地"走出去"的企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覃成林  刘丽玲  
香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和内地"走出去"的合作伙伴,其经济发展新动力,一是来自于既有的贸易、物流、金融、旅游、专业服务及其它工商业支援服务业的发展,二是来自于文化及创意、医疗、教育等新兴产业。香港应重点从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和方式、创新与内地合作理念和方式、治理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晓玉  
阿拉伯国家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扼海陆"丝绸之路"的咽喉,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代"丝绸之路"便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往来结出的硕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阿拉伯国家不仅扮演着能源供应地的角色,更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市场。作为当今世界上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世界航运枢纽,中国香港与阿拉伯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将发挥独特作用,合作潜力巨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晓玉  
阿拉伯国家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扼海陆"丝绸之路"的咽喉,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代"丝绸之路"便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往来结出的硕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阿拉伯国家不仅扮演着能源供应地的角色,更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市场。作为当今世界上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世界航运枢纽,中国香港与阿拉伯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将发挥独特作用,合作潜力巨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宇  夏杰长  
中国香港作为国际著名金融中心,拥有发达的服务业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奠定了坚实基础。香港要通过立足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定位,推动完善沿线项目在港融资机制;以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中心建设为契机,吸引香港金融机构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建设项目;发挥好香港服务业发达的独特优势,扮演好三方合作超级中介角色;借助香港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既有助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丁波  范小洁  
香港中资银行始终是中国银行业跨境发展的"桥头堡"和实现全球化布局的战略依托,拥有雄厚的客户资金优势,同内地有着更为密切的业务往来。论文明确了香港中资银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战略定位和主要优势,并立足发挥香港中资银行的独特作用,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萌  汤婧  
"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国际论坛"创办于2012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简称"财经院")发起和组织的年度高层学术论坛,旨在针对当年的重大宏观经济现象,倾听社会各方面的声音,为政策研究和制定提供一个公共讨论的平台,充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宏观经济政策研究领域的"智库"作用。2015年5月7日,由财经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政策组主办、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协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文仲  
五年的实践证明,"一带一路"这一重大合作倡议已由点到面、由理念转化为行动、由愿景转变为现实,逐步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之一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邵言波  邵羽冰  
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建设绿色低碳港口对推动中国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和达成低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一带一路”中国沿线18个主要港口为研究对象,基于Super-SBM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对2013—2020年的港口绿色低碳效率进行测算和评价,探究港口碳排放效率的跨期变化情况。研究发现:港口的绿色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现象,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港口群的静态碳排放效率较好,东南沿海港口群和西南沿海港口群的效率值较低;中国沿海主要港口的动态碳排放效率跨期变化差异较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绿色低碳效率有明显改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国荣  
<正>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经过十年的不懈耕耘,“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中长期股权投资基金,丝路基金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而专门设立,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自2014年成立以来,丝路基金始终坚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初心和使命,按照市场化、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