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6)
- 2023(12508)
- 2022(10539)
- 2021(9662)
- 2020(7700)
- 2019(17869)
- 2018(17474)
- 2017(32005)
- 2016(17056)
- 2015(19252)
- 2014(19091)
- 2013(19237)
- 2012(18719)
- 2011(17453)
- 2010(17593)
- 2009(16245)
- 2008(15817)
- 2007(13758)
- 2006(12815)
- 2005(12200)
- 学科
- 济(96222)
- 经济(96150)
- 管理(41941)
- 业(39519)
- 中国(31395)
- 方法(30111)
- 企(27403)
- 企业(27403)
- 数学(26815)
- 数学方法(26653)
- 地方(26514)
- 农(23419)
- 贸(21621)
- 贸易(21604)
- 易(20981)
- 业经(18636)
- 学(17144)
- 财(17038)
- 农业(16510)
- 地方经济(16167)
- 制(14781)
- 融(14626)
- 金融(14626)
- 发(14277)
- 银(14075)
- 银行(14062)
- 行(13842)
- 环境(13720)
- 出(13516)
- 和(11432)
- 机构
- 大学(250575)
- 学院(248449)
- 济(122558)
- 经济(120469)
- 研究(102706)
- 管理(87374)
- 中国(79332)
- 理学(72837)
- 理学院(71857)
- 管理学(70967)
- 管理学院(70475)
- 科学(56920)
- 京(56027)
- 财(53565)
- 所(52391)
- 研究所(46898)
- 中心(44663)
- 财经(41280)
- 经济学(40365)
- 农(40089)
- 江(38126)
- 经(37663)
- 院(37272)
- 北京(37098)
- 经济学院(36106)
- 范(34190)
- 师范(33849)
- 业大(31858)
- 农业(30931)
- 科学院(30893)
- 基金
- 项目(155858)
- 科学(123179)
- 研究(116322)
- 基金(113860)
- 家(99631)
- 国家(98864)
- 科学基金(83146)
- 社会(77590)
- 社会科(73831)
- 社会科学(73819)
- 基金项目(58331)
- 省(57806)
- 教育(51867)
- 划(49915)
- 自然(49438)
- 自然科(48248)
- 自然科学(48231)
- 资助(47432)
- 自然科学基金(47388)
- 编号(44494)
- 发(40477)
- 成果(37163)
- 重点(36254)
- 部(35841)
- 国家社会(34000)
- 发展(33432)
- 展(32913)
- 课题(32809)
- 中国(32171)
- 创(31618)
- 期刊
- 济(146828)
- 经济(146828)
- 研究(89496)
- 中国(60639)
- 财(39426)
- 农(38173)
- 管理(36269)
- 学报(36046)
- 科学(35296)
- 大学(28108)
- 教育(28087)
- 融(28024)
- 金融(28024)
- 农业(26756)
- 学学(26067)
- 经济研究(25736)
- 技术(22363)
- 财经(21902)
- 业经(20973)
- 问题(19632)
- 贸(19471)
- 经(19217)
- 国际(18024)
- 世界(17385)
- 业(15724)
- 技术经济(13821)
- 统计(12060)
- 经济问题(11845)
- 资源(11674)
- 现代(11406)
共检索到418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本刊讯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和普及应用为基础的新经济形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规划聚焦人民群众在“医”“食”“美”“安”领域的更高层次需求,提出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生物安全四大重点领域。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在日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规划将生物经济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五年规划 生物经济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叶剑峰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世人瞩目。不仅我们在研究和总结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成因,外国的专家学者也在观察、分析和探讨这一问题。最近看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一位经济学讲座教授的文章,很有点意思。他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背后有三个重要的基础动力,……它们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一套运作良好的市场机制,以及经济发展正处于早期阶段从而给予经济更多的上升的空间。"简言之,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俏彬
一是加快实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在经济学意义上,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有五个方面,即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科技成果、制度,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数据"也正在成为新的生产要素。目前,在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各个层面上的要素在定价、配置、流动等方面,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障
关键词: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地方财政收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冯兴振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徐矿集团)是有着137年历史的国际化特大型能源企业,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启蒙、煤炭工业改革的先锋。集团共有员工4万多人、总资产500亿元,产业涉及煤炭、电力、煤化工和能源服务外包、矿业工程、煤矿装备等能源及关联领域,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全球能源企业竞争力500强和煤炭企业全球竞争力30强。2017年下半年以来,面对企业大局不稳、路子不清、
关键词:
徐矿集团 党建 五大工程 六大能源基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供给体系质量高、效率高、稳定性高。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和持续性均出现深刻变化,但与主要发达国家尚存较大差距。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理念转变不到位、经济发展中的两难多难问题突出、科技创新瓶颈突破难度大、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适应要求等,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成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基本遵循,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基本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快推动三大变革,努力提高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同时顺应要求加快完善政府引导调控体系、顺势而为谋划国际经济关系新布局,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创新 现代化经济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裴长洪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这表现在:我国经济拥有足够的韧性。2018年在大幅度压减工业产能和严格环保督查的环境下,工业增加值突破30万亿元,在国内结构性去杠杆以及融资环境收紧的情况下,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2018年我国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基础上,2019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十一五"时期,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改善,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二五"时期的就业总量压力将继续加大,城镇需就业劳动力年均比"十一五"时期增加100万人,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就业任务艰巨繁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才发
“十四五”规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纲举目张的定位意义。2022年是我国全面落实和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五年规划”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应立足新发展阶段特点和遵循新发展理念来推进,把稳中求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在合理区间,构建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新格局,在共享经济发展中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我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健全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运行的评价机制,重点是要体现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的分配原则,凸显以数字经济为标志的科技支撑,在协调发展中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质量评价体系。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子联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继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并发挥其优势为关键。通过识别关键性动力并揭示其作用机理后发现:突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约束以重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新发展阶段下尤其应推进高等教育制度、收入分配制度、自贸试验区开放型制度和新型城镇化配套制度这四类重要且全面的制度改革。不仅是因为它们能够紧密指向和对应推进五大"新发展理念",更是因为它们在发挥"长效作用"的同时还能带来"即时效应",因而能够使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根荣
农产品平台经济是互联网时代农产品流通模式的重大创新,这一模式克服了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所固有的弊端,具有自由链接与自组织能力。与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相比较,平台经济在农产品交易的规模、范围、信息、成本、品牌营销、差异化策略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平台经济促进了农产品流通业在商业模式、流通组织、流通技术、流通渠道、流通业态等多个方面的创新。当前,我国农产品平台经济的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困难与阻碍。因此,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相关政策支持农产品平台经济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创新,推动农产品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农产品 平台经济 流通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宇 束容与
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平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对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快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平台经济数字化驱动、中心化治理与生态化发展的三大特点,使其能够通过供需协同和要素协同这两大核心机制来推动有效治理,实现产业链主体的赋能培育、结构的优化平衡以及治理的高效有序。在具体实现路径上,平台经济主要通过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以及新兴产业建链来发挥作用。平台经济更好地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两点:在对平台企业的监管思路上,注意发展和规范的平衡;充分利用产业政策引导平台发挥好“链主”作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2019年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践行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尽管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未来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不稳定、不确定的外在约束,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特有的国情和内生动力,人口城镇化释放的巨大内需潜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拓展的经济潜力等,都将引领未来中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城镇化 消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进勇 李思静 张航
扩大进口战略的实施对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扩大进口能够促进高质量生产、高质量消费和高质量环境,并促进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提升。我国实施扩大进口战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为此应优化进口结构,注重消费升级,重视私营企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加大对其进口补贴的实施并为其搭建专门的平台,扩大高档、特色消费品的进口,同时注重配套服务的引进,并帮助企业提升吸收技术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