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10)
2023(13893)
2022(11925)
2021(11410)
2020(9419)
2019(22045)
2018(21745)
2017(41588)
2016(22248)
2015(25252)
2014(24873)
2013(24966)
2012(23025)
2011(20996)
2010(20423)
2009(18784)
2008(18360)
2007(15510)
2006(13543)
2005(11992)
作者
(64900)
(54292)
(53645)
(51030)
(34393)
(25907)
(24434)
(21469)
(20488)
(19101)
(18389)
(18339)
(17105)
(17030)
(16717)
(16584)
(16044)
(16029)
(15531)
(15289)
(13410)
(13262)
(13007)
(12132)
(12035)
(11838)
(11813)
(11593)
(10856)
(10708)
学科
(94345)
经济(94246)
管理(61951)
(57823)
(47541)
企业(47541)
方法(46333)
数学(40517)
数学方法(40150)
(26436)
贸易(26423)
(25702)
中国(25635)
(23253)
(21464)
(19718)
业经(19370)
地方(17031)
(15374)
农业(15198)
环境(14431)
(14126)
理论(14025)
技术(13601)
(13247)
银行(13196)
(13166)
金融(13165)
(12992)
财务(12929)
机构
大学(325512)
学院(320932)
(137428)
经济(134930)
管理(127037)
研究(112570)
理学(111300)
理学院(110073)
管理学(108215)
管理学院(107668)
中国(82970)
(69214)
科学(69129)
(58562)
(56439)
(52737)
研究所(52096)
中心(49148)
业大(48792)
财经(48529)
(44544)
北京(43890)
(42880)
经济学(42593)
农业(41815)
(40932)
(40885)
师范(40564)
经济学院(38701)
财经大学(36556)
基金
项目(225782)
科学(177711)
基金(166942)
研究(162269)
(147023)
国家(145921)
科学基金(124359)
社会(104124)
社会科(98907)
社会科学(98884)
基金项目(88454)
(84290)
自然(81249)
自然科(79402)
自然科学(79386)
自然科学基金(77980)
教育(73149)
(72063)
资助(69717)
编号(63594)
(51105)
成果(50892)
重点(50326)
(47419)
(46592)
国家社会(43994)
教育部(43782)
创新(43578)
科研(43525)
课题(43416)
期刊
(140197)
经济(140197)
研究(95154)
中国(54795)
学报(53832)
科学(48956)
(47116)
管理(45105)
(40984)
大学(40495)
学学(38150)
农业(33905)
教育(29725)
技术(24938)
经济研究(24927)
(24490)
金融(24490)
财经(23450)
业经(21818)
(21047)
(20105)
问题(19551)
(18399)
国际(18039)
图书(16205)
世界(16130)
理论(15572)
技术经济(15332)
科技(15241)
商业(14232)
共检索到458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雪  黄晴晴  
2008-2018年,中国食糖进口数量及其占世界食糖总进口量比重快速增长,期间连续4年成为全球第一大食糖进口国,中国食糖进口量成为影响全球食糖市场变动的重要参数。那么,中国食糖进口贸易是否存在“大国效应”?为此,本文选用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进行“大国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近十年来中国食糖进口贸易不存在“大国效应”;第二,国际糖价对中国食糖进口量的影响在短期内较为明显。本文从中国食糖进口占全球的市场份额较低与多样化的食糖双边贸易协议两方面探讨当前中国食糖进口贸易不存在“大国效应”的原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雪  黄晴晴  
2008-2018年,中国食糖进口数量及其占世界食糖总进口量比重快速增长,期间连续4年成为全球第一大食糖进口国。中国食糖进口量成为影响全球食糖市场变动的重要参数。那么,中国食糖进口贸易是否存在"大国效应"?为此,本文选用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进行"大国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近十年来中国食糖进口贸易不存在"大国效应";第二,国际糖价对中国食糖进口量的影响在短期内较为明显。本文从中国食糖进口占全球的市场份额较低与多样化的食糖双边贸易协议两方面探讨当前中国食糖进口贸易不存在"大国效应"的原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长和  钟钰  
近年来中国食糖进口量占世界食糖进口规模的比重不断攀升,因此食糖的进口贸易有可能存在大国效应,鉴于此,本研究采用VAR模型,就其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本研究首先对所选用的研究方法、模型、变量,以及数据的平稳性进行介绍分析,构建出了平稳的VAR模型,然后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技术和方差分解技术。研究发现,当前中国食糖进口贸易不存在大国效应。本研究还发现:(1)无论是在短期内,还是在长期内,中国食糖进口激增对国内食糖价格的影响非常大。(2)短期内,国内外食糖的价差,是导致短期内中国食糖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从长期来看,中国食糖进口主要是为了弥补国内食糖产需的缺口。(3)长期内,随着食糖国际价格的上涨,将会对中国食糖进口规模产生抑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食糖的贸易条件,扭转当前食糖进口激增的局面。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指出不仅要认识到国际贸易大国效应发生的条件,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大国效应的两面性。具体到食糖进口管理政策上,可以通过制定一个合理的食糖进口规模和所允许的食糖对外依存度水平,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食糖市场和国际食糖产业资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长和  钟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爽  冯晓帆  
在中国食糖贸易常年逆差、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笔者利用1992—2019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对中国食糖主要进口国家市场势力进行测度。检验结果表明:泰国在食糖定价中具有较强话语权,市场势力较强;中国食糖主要进口国家市场势力均较为显著;中国自身对食糖的需求显著影响了从巴西、澳大利亚与韩国进口食糖的价格;且食糖出口大国成本联动变化。针对实证结果,建议将食糖进口分散至多个国家,包括部分中美洲产糖小国以减轻大国垄断风险;革新技术以在国际食糖成本联动上升时规避风险;在对外贸易保障措施作用较小的情况下将政策向生产方倾斜,给予更便利金融及技术支持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致陆  李先德  
以小麦、大麦、玉米、稻米和大豆为例,在分析1995-2014年中国粮食进口贸易概况的基础上,利用多种计量分析方法,对近年来中国粮食进口贸易是否存在"大国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小麦、大麦、玉米、稻米和大豆的进口量均保持在高位且分别自2009年、1995年、2010年、2011年和1996年以来表现为持续净进口;样本期内,五种主要粮食的中国进口量、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中国小麦和稻米进口都不存在"大国效应",大麦、玉米和大豆进口则在短期内均存在一定的"大国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云  李婷君  宋彦亭  
近年来,随着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的逐步实施,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食糖产业发展,食糖等战略性农产品的供需形势及价格走势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显得至关重要,研究国内外食糖价格波动关系及规律势在必行。结合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统计数据,利用经济学模型分析了国内外食糖价格波动规律及国内外价格变动的内在联系,并对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国际市场食糖价格对国内食糖价格影响程度在90%左右,国内食糖价格不足以影响国际市场食糖价格,即国内食糖产业在国际市场定价权不高。最后提出了准确把握低价糖进口契机、加强市场监测预警、提升食糖产业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群  柯杨敏  
基于2000-2014年月度频率数据,运用VEC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三元BEKK-GarCH(1,1)模型,从能源化视角探讨国内外两个不同空间层面上的食糖市场彼此之间的价格溢出效应,解析效应类型、作用程度及方向。实证结果表明:就均值溢出效应而言,国内外糖市及能源市场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单向均值溢出,且国内外糖市各自与能源市场间的均值溢出要强于国内外糖市之间的效应;就波动溢出效应而言,国内外糖市与能源市场受自身前期价格波动的影响均较大,两两之间也都呈现出显著波动溢出,单双向关系与效应类型不尽相同。在单双向关系方面,能源价格与国际或国内糖价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国际糖价对国内糖价为单向波...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莲娜  
中国食糖的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提高,但近年来食糖市场供求状况表现不稳定,生产、进口、价格的波动幅度都比较大。同时,中国在食糖贸易方面逐渐呈现出净进口的格局,进口量的持续增长使中国在国际食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加。进口波动与进口依赖程度上升对食糖进口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保障食糖进口安全既需要立足国内生产,也需要通过充分利用国外供给、发展多元化进口市场、建立应对价格波动的政策机制等来保持国内食糖市场的相对稳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希颖  郑春霞  
作为世界上主要的食糖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中国是国际食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食糖进口受到国民收入水平,食糖消费水平以及国内市场供应情况和汇率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食糖进口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同时论证了食糖价格变动对食糖进口的重要影响,从而对我国食糖进口以及保证食糖进口安全提出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树全  高旻  
在综述国内外粮价与粮食贸易关系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为研究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构建VAR模型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国内外大豆、玉米、小麦、大米这4种粮食作物的进出口量和月度价格数据进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分析。结果表明:各粮食作物的国内外现货价格对其贸易量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国内大豆的进口与大米的出口对其国际价格具有较为显著的"大国效应",小麦的进口与玉米的出口对其国际价格的反馈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力菠  谢丽琨  
过去近20年来,中国原油进口量不断攀升,同时国际原油价格总体上也呈增长态势。于是国际上出现了中国进口原油推高国际原油价格的说法。为此,利用系统思考方法构建了国际原油价格影响的因果反馈模型,系统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的诸多影响因素及其因果反馈环路及反馈机制,识别了关键影响因素及主导反馈结构;进一步建立了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对国际原油价格与中国原油进口量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变动和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和我国原油进口量之间呈现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存在着从国际原油价格到我国原油进口量的单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虹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棉纺织业迅速发展。为了解决国内棉花供需缺口,实现供需平衡,中国由棉花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在分析中国棉花生产、需求及进口贸易特征基础上,综合使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对2001-2021年中国棉花进口量、棉花国际市场价格和国内棉花市场价格进行相关性和因果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棉花进口量与国际市场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中国棉花进口量对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有显著影响;中国棉花进口量与国内棉花市场价格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棉花的国际市场价格与国内市场之间为单向传导。鉴于实证分析结果,建议全面统筹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利用联合采购和战略采购模式争取市场主导权和定价权,提升中国棉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议价能力,加强与世界棉花主产国的合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春鹏  肖海峰  
基于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等方法,对中国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羊毛进口贸易中的"大国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羊毛进口均存在"大国效应";国内羊毛价格上涨,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羊毛进口;国际羊毛的大量进口对中国羊毛价格形成冲击;长期来看,随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羊毛价格上升,中国羊毛进口量呈同步增加态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窦彬  
中国钢铁贸易的转折使得中国钢材市场更多地融入了国际市场,并在全球市场上有了"话语权",这一方面有利于国内钢铁企业在扩大开放和对外贸易中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但同时也存在不利于中国钢铁行业长期持续的开放发展的隐忧。中国钢铁贸易应遵循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兼顾各方利益的发展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