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70)
2023(15549)
2022(13351)
2021(12792)
2020(10600)
2019(24651)
2018(24265)
2017(46602)
2016(24856)
2015(28157)
2014(27696)
2013(27279)
2012(24834)
2011(22266)
2010(21576)
2009(19564)
2008(18687)
2007(15632)
2006(13263)
2005(11254)
作者
(68525)
(57116)
(56446)
(53877)
(36202)
(27071)
(25815)
(22571)
(21749)
(19850)
(19401)
(19231)
(17741)
(17681)
(17607)
(17279)
(16977)
(16857)
(16230)
(16151)
(13876)
(13858)
(13623)
(12949)
(12661)
(12648)
(12344)
(12195)
(11283)
(11170)
学科
(99575)
经济(99464)
管理(69775)
(65037)
(53196)
企业(53196)
方法(49256)
数学(43731)
数学方法(43195)
中国(27721)
(26683)
(23734)
业经(21136)
(20520)
贸易(20511)
(20040)
(19875)
农业(17537)
地方(17422)
(16214)
(15471)
环境(15398)
理论(15354)
技术(15089)
(14994)
财务(14922)
财务管理(14891)
企业财务(14090)
(14088)
银行(14050)
机构
大学(346884)
学院(343937)
(143547)
经济(140889)
管理(139693)
理学(122733)
理学院(121453)
管理学(119328)
管理学院(118723)
研究(114827)
中国(85844)
(72863)
科学(70201)
(61236)
(55428)
(53558)
中心(52124)
业大(51370)
研究所(51261)
财经(51004)
(46961)
北京(45741)
(45644)
(44413)
经济学(44134)
师范(43999)
农业(42131)
(42101)
经济学院(39966)
财经大学(38575)
基金
项目(246927)
科学(195569)
基金(182310)
研究(180410)
(158938)
国家(157698)
科学基金(136320)
社会(115488)
社会科(109547)
社会科学(109521)
基金项目(96671)
(93050)
自然(88653)
自然科(86649)
自然科学(86629)
自然科学基金(85067)
教育(82744)
(79195)
资助(75194)
编号(72471)
成果(57320)
(55689)
重点(54847)
(51815)
(51253)
课题(48706)
国家社会(48560)
教育部(48200)
创新(47903)
科研(47462)
期刊
(144638)
经济(144638)
研究(97895)
中国(59719)
学报(53432)
科学(50118)
管理(49536)
(48047)
(44622)
大学(41397)
学学(39040)
教育(34974)
农业(34511)
技术(29841)
(25172)
金融(25172)
经济研究(24579)
财经(24185)
业经(23408)
(20721)
问题(19079)
(18156)
图书(16998)
科技(16234)
技术经济(16215)
理论(16190)
(15800)
(15585)
资源(15462)
世界(15303)
共检索到480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莲娜  
中国食糖的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提高,但近年来食糖市场供求状况表现不稳定,生产、进口、价格的波动幅度都比较大。同时,中国在食糖贸易方面逐渐呈现出净进口的格局,进口量的持续增长使中国在国际食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加。进口波动与进口依赖程度上升对食糖进口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保障食糖进口安全既需要立足国内生产,也需要通过充分利用国外供给、发展多元化进口市场、建立应对价格波动的政策机制等来保持国内食糖市场的相对稳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雪  黄晴晴  
2008-2018年,中国食糖进口数量及其占世界食糖总进口量比重快速增长,期间连续4年成为全球第一大食糖进口国。中国食糖进口量成为影响全球食糖市场变动的重要参数。那么,中国食糖进口贸易是否存在"大国效应"?为此,本文选用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进行"大国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近十年来中国食糖进口贸易不存在"大国效应";第二,国际糖价对中国食糖进口量的影响在短期内较为明显。本文从中国食糖进口占全球的市场份额较低与多样化的食糖双边贸易协议两方面探讨当前中国食糖进口贸易不存在"大国效应"的原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爽  冯晓帆  
在中国食糖贸易常年逆差、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笔者利用1992—2019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对中国食糖主要进口国家市场势力进行测度。检验结果表明:泰国在食糖定价中具有较强话语权,市场势力较强;中国食糖主要进口国家市场势力均较为显著;中国自身对食糖的需求显著影响了从巴西、澳大利亚与韩国进口食糖的价格;且食糖出口大国成本联动变化。针对实证结果,建议将食糖进口分散至多个国家,包括部分中美洲产糖小国以减轻大国垄断风险;革新技术以在国际食糖成本联动上升时规避风险;在对外贸易保障措施作用较小的情况下将政策向生产方倾斜,给予更便利金融及技术支持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云  李婷君  宋彦亭  
近年来,随着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的逐步实施,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食糖产业发展,食糖等战略性农产品的供需形势及价格走势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显得至关重要,研究国内外食糖价格波动关系及规律势在必行。结合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统计数据,利用经济学模型分析了国内外食糖价格波动规律及国内外价格变动的内在联系,并对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国际市场食糖价格对国内食糖价格影响程度在90%左右,国内食糖价格不足以影响国际市场食糖价格,即国内食糖产业在国际市场定价权不高。最后提出了准确把握低价糖进口契机、加强市场监测预警、提升食糖产业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雪  黄晴晴  
2008-2018年,中国食糖进口数量及其占世界食糖总进口量比重快速增长,期间连续4年成为全球第一大食糖进口国,中国食糖进口量成为影响全球食糖市场变动的重要参数。那么,中国食糖进口贸易是否存在“大国效应”?为此,本文选用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进行“大国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近十年来中国食糖进口贸易不存在“大国效应”;第二,国际糖价对中国食糖进口量的影响在短期内较为明显。本文从中国食糖进口占全球的市场份额较低与多样化的食糖双边贸易协议两方面探讨当前中国食糖进口贸易不存在“大国效应”的原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长和  钟钰  
近年来中国食糖进口量占世界食糖进口规模的比重不断攀升,因此食糖的进口贸易有可能存在大国效应,鉴于此,本研究采用VAR模型,就其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本研究首先对所选用的研究方法、模型、变量,以及数据的平稳性进行介绍分析,构建出了平稳的VAR模型,然后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技术和方差分解技术。研究发现,当前中国食糖进口贸易不存在大国效应。本研究还发现:(1)无论是在短期内,还是在长期内,中国食糖进口激增对国内食糖价格的影响非常大。(2)短期内,国内外食糖的价差,是导致短期内中国食糖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从长期来看,中国食糖进口主要是为了弥补国内食糖产需的缺口。(3)长期内,随着食糖国际价格的上涨,将会对中国食糖进口规模产生抑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食糖的贸易条件,扭转当前食糖进口激增的局面。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指出不仅要认识到国际贸易大国效应发生的条件,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大国效应的两面性。具体到食糖进口管理政策上,可以通过制定一个合理的食糖进口规模和所允许的食糖对外依存度水平,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食糖市场和国际食糖产业资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长和  钟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青  伍丰宇  张寒  
中国原木进口的对外依存度很高。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原木进口的影响成为热点问题。在协整分析框架下,利用2000~2018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从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风险两个视角检验了该问题的研究结果。其中,汇率波动风险采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进行测度。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从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风险两个渠道对中国原木进口施加影响。从数值上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对原木进口量有正向影响,弹性系数为1.15,汇率波动风险对原木进口量有负面影响,弹性系数为-0.40。这一效应反映汇率对中国原木进口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原木进口,但其升值带来的波动又会抑制原木进口的增长。其他变量的影响基本符合理论预期。经济产出水平对原木进口量有正向影响,弹性系数为0.55,原木实际进口价格对原木进口量有负面影响,弹性系数为-0.66。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上述变量对中国原木进口的长期影响在短期内也存在。研究结论有助于认知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原木进口的影响机制,为预判人民币汇率波动背景下中国原木进口的未来走势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琬  孙晓蕾  李建平  
本文利用CMS模型将中国原油进口分成多个阶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以来我国原油进口增长是受进口引力因素,世界原油总需求与世界原油出口结构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相比之下,来自中国自身的原油进口引力是我国原油进口贸易波动的核心因素。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加强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多元化的同时,稳定油源,使进口市场结构更加合理是未来石油进口应着力关注的问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谐韵  
糖料关系民生,既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食品工业及其下游产业的基础原料。糖业的发展对于农民增收和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食糖价格周期性变化的原因,选择指数ARCH模型对未来食糖价格指数进行了预测,并对如何促进食糖市场的稳定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希颖  郑春霞  
作为世界上主要的食糖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中国是国际食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食糖进口受到国民收入水平,食糖消费水平以及国内市场供应情况和汇率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食糖进口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同时论证了食糖价格变动对食糖进口的重要影响,从而对我国食糖进口以及保证食糖进口安全提出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春全  
本文基于2006年1月至2013年4月国际甘蔗燃料乙醇价格、国际食糖价格与我国食糖价格的月度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甘蔗能源化给我国食糖市场带来的影响予以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持我国糖价稳定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林大燕  
从大豆进口来源地域季节差异的角度,以出口商出口利润最大化为起点构建实证模型,采用2005~2017年中国大豆月度进口数据,实证检验了具有地域季节互补性的大豆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对中国大豆进口价格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季节互补性的进口来源的多元化有助于降低进口价格的波动性,即在大豆生产季节上与北半球进口来源地——美国具有互补性的南半球进口来源地——巴西和阿根廷,在中国大豆进口来源中所占市场份额的提高总体上显著降低了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波动程度。由于大豆生产季节与美国互补,巴西和阿根廷市场份额的提高有效弥补了世界大豆供给在美国大豆生产淡季时的不足,缩小了中国大豆进口量在美国大豆生产旺季与生产淡季之间的差距,从而显著降低了中国大豆进口价格的波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夏佩  孙江明  
本文首先运用BEEK-MGARCH模型测算了中国大豆主要进口来源国的进口价格波动性,发现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的价格波动最大,阿根廷次之,美国最小;随后运用差异化进口分布(DIA)模型实证分析了进口价格波动对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布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总进口量、进口价格水平和季节性因素外,进口价格波动风险也是影响中国大豆差异化进口需求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大豆的进口市场中,阿根廷是唯一受自价格风险影响的国家,中国从阿根廷进口大豆的价格波动风险每增加1%,进口需求将下降1.11%;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的价格波动风险增加会使中国增加从阿根廷的大豆进口,而减少从美国的大豆进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瑞娟  
本文基于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美猪肉和食糖月度价格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带有外生变量的VAR模型,对国家储备政策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发现:美国猪肉价格是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而中国猪肉价格不是美国猪肉价格波动的格兰杰原因;美国原糖价格是中国食糖价格波动的格兰杰原因,中国食糖价格并不是美国原糖价格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国家储备政策对国内猪肉价格形成作用影响不大;美国原糖价格对中国食糖价格产生显著影响,国家储备政策对国内食糖价格形成起到显著的效果。可见,国家储备政策对不同农产品价格波动产生的效果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国家在对不同农产品实施储备政策时,应考虑产品差异来制定不同的储备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