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23)
2023(5310)
2022(4385)
2021(4428)
2020(3566)
2019(8458)
2018(8197)
2017(14381)
2016(7645)
2015(9091)
2014(8625)
2013(8947)
2012(8715)
2011(8184)
2010(7823)
2009(7280)
2008(7190)
2007(5880)
2006(5190)
2005(4975)
作者
(21866)
(18351)
(18175)
(17562)
(11626)
(8764)
(8239)
(7132)
(7101)
(6458)
(6328)
(6215)
(6106)
(5885)
(5714)
(5685)
(5380)
(5268)
(5209)
(5012)
(4677)
(4418)
(4379)
(4228)
(4205)
(4056)
(4035)
(3758)
(3705)
(3595)
学科
(36657)
经济(36627)
管理(16793)
方法(15553)
(15356)
中国(14705)
数学(14078)
数学方法(14026)
(10772)
贸易(10765)
(10636)
企业(10636)
(10617)
(9506)
(6672)
(6671)
(6378)
(6296)
(6287)
银行(6281)
(6217)
金融(6217)
关系(6192)
(6188)
业经(6185)
农业(5810)
(5374)
(5183)
环境(5050)
(4976)
机构
大学(113497)
学院(109441)
(59287)
经济(58645)
研究(51087)
中国(40850)
管理(38765)
理学(32940)
理学院(32488)
管理学(32171)
管理学院(31952)
科学(27309)
(26273)
(25913)
(24106)
研究所(23972)
中心(21653)
经济学(19840)
(19804)
财经(19132)
(17932)
(17902)
经济学院(17799)
北京(17512)
科学院(16347)
农业(15664)
财经大学(14556)
(14527)
师范(14421)
研究中心(14239)
基金
项目(72368)
科学(58106)
基金(56324)
研究(52983)
(50488)
国家(50187)
科学基金(41564)
社会(36508)
社会科(34746)
社会科学(34742)
基金项目(28765)
自然(25206)
自然科(24630)
自然科学(24624)
自然科学基金(24247)
教育(23529)
资助(23441)
(22777)
(21537)
中国(19261)
编号(18920)
(18562)
重点(17194)
国家社会(17187)
(16174)
教育部(15958)
成果(15943)
(14850)
人文(14360)
创新(14128)
期刊
(63085)
经济(63085)
研究(39493)
中国(25648)
(18004)
学报(17578)
科学(17522)
(16681)
管理(15895)
大学(13552)
农业(13191)
学学(12501)
(11979)
金融(11979)
经济研究(11833)
(11118)
国际(11027)
世界(10810)
教育(10297)
财经(10103)
(8967)
(8733)
问题(8643)
技术(8073)
业经(6884)
资源(5750)
技术经济(5609)
(5484)
贸易(5484)
经济问题(5115)
共检索到181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雪  夏海龙  
食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国是世界第四大食糖生产国和第三大食糖消费国。近年来,国际糖价远低于国内,导致进口量迅猛增加,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食糖进口国。未来10年,受糖料生产投入大、成本收益率低等影响,中国食糖继续大幅增产的空间有限,预计将长期呈现产不足需、进口补充的基本格局,食糖自给率维持在75%左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雪  马凯  
伴随着国内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和国外进口低价糖的市场竞争,中国食糖产业发展陷入困境。本文对2014年中国食糖市场形势进行了回顾,并对食糖市场近期和中长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现在相比,未来10年中国食糖产量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在消费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国内食糖自给率也将会下降到66%左右的水平,食糖进口规模保持在600万t左右,食糖市场形势大为好转的可能性较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凯  朱亚伟  徐雪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食糖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中国食糖市场较为开放,国内外食糖市场联系紧密。本文对2016年中国食糖市场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回顾,并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的中国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CAMES),对未来10年中国食糖市场供需形势做出预测,基期数据主要来自统计部门、行业组织及农业部糖料预警监测团队的监测数据。未来10年,预计中国糖料种植面积将保持基本稳定,糖料单产有所提升,食糖产量稳中略增;受人口增加、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食糖消费规模稳中趋增;食糖价格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仍会有较大波动;受国内产不足需基本面和国内外价差影响,中国仍将保持较大的食糖进口规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凯  朱亚伟  徐雪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光霞  柏芸  
本文对2010年中国食糖市场运行的特点从生产、市场供求、价格运行走势、进出口贸易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也对国际糖市场进行了分析。对2011年食糖市场的供需形势等进行了初步的预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光霞  
本文对1991年以来中国的糖价波动情况进行了客观描述;对2007年中国的糖市运行特点进行了回顾总结;分析了中国糖价的波动规律同时指出食糖产量的波动是造成糖价波动的主要因素,而糖料生产的波动是食糖市场波动的根本原因;最后对2008年中国糖料及食糖的供求特点、食糖价格走势等进行了分析判断。
[期刊] 预测  [作者] 冯光辉  
1993年我国食糖市场分析和1994年展望冯光辉(广西经济信息中心530022)11993年我国食糖市场分析1993年我国食糖市场是卖方市场,其主要特点是销售畅旺,价格迅速上升到高位后趋向平稳。批发市场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态势,零售市场比较平稳,没有抢...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欧  
中国是世界重要的食糖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中国糖业的发展与变化影响着世界食糖市场的格局,同样世界食糖市场格局的变化与发展也会对中国糖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本文对世界食糖的生产、消费、贸易和主要产糖国家和地区的糖业生产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为准确把握中国糖业的发展状况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爽  冯晓帆  
在中国食糖贸易常年逆差、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笔者利用1992—2019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对中国食糖主要进口国家市场势力进行测度。检验结果表明:泰国在食糖定价中具有较强话语权,市场势力较强;中国食糖主要进口国家市场势力均较为显著;中国自身对食糖的需求显著影响了从巴西、澳大利亚与韩国进口食糖的价格;且食糖出口大国成本联动变化。针对实证结果,建议将食糖进口分散至多个国家,包括部分中美洲产糖小国以减轻大国垄断风险;革新技术以在国际食糖成本联动上升时规避风险;在对外贸易保障措施作用较小的情况下将政策向生产方倾斜,给予更便利金融及技术支持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婷  刘武兵  
中国是全球主要食糖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产量位居世界第三,消费量为世界第二。2000年以来中国食糖产量呈增势,但因消费旺盛,食糖供需缺口逐渐扩大,同时国内外食糖差价拉动作用明显,致使净进口量持续增长。未来中国食糖消费市场有很大增长空间,但增产面临突出的资源限制,净进口将成为常态,国际食糖供需及价格对国内市场和产业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必须充分认识产业面对的国际环境和自身问题,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开放条件下食糖产业发展,才能保护产区经济法发展、保障糖农收益水平、保证下游产业稳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莹  
一、未来5年的就业形势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就业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截至2001年底,全国人口12.76亿,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5,全国劳动力资源8亿人,占全世界劳动力资源的1/4。未来5年,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十分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缉思  张维迎  何怀宏  黄海洲  袁亚湘  
按GDP总量排列,中国已然世界第二。未来10年中国和美国将会怎样?美国会衰落吗?中美关系将如何变化?中美各自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可以有怎样的展望或期望?这些问题需要从国际关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种角度去观察,为此,本刊编辑部特意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几位编委及有关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了讨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振祥  刘国良  
以2002—2012年中美食糖价格序列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入世以来两国食糖价格联动关系的总体状况以及2002—2005、2006—2008和2009—2012三个时段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美食糖价格之间存在显著而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两国糖价变动均受到这种均衡关系的影响,美国糖价变动是中国糖价变动的原因。分段结果进一步显示,两国价格引导关系由"中国糖价单向引导美国糖价"向"美国糖价单向引导中国糖价"演变,长期均衡关系仅在2006—2008年时段消失,这主要与入世以来中国食糖供需平衡状况、贸易量以及食糖政策等因素有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长和  钟钰  
近年来中国食糖进口量占世界食糖进口规模的比重不断攀升,因此食糖的进口贸易有可能存在大国效应,鉴于此,本研究采用VAR模型,就其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本研究首先对所选用的研究方法、模型、变量,以及数据的平稳性进行介绍分析,构建出了平稳的VAR模型,然后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技术和方差分解技术。研究发现,当前中国食糖进口贸易不存在大国效应。本研究还发现:(1)无论是在短期内,还是在长期内,中国食糖进口激增对国内食糖价格的影响非常大。(2)短期内,国内外食糖的价差,是导致短期内中国食糖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从长期来看,中国食糖进口主要是为了弥补国内食糖产需的缺口。(3)长期内,随着食糖国际价格的上涨,将会对中国食糖进口规模产生抑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食糖的贸易条件,扭转当前食糖进口激增的局面。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指出不仅要认识到国际贸易大国效应发生的条件,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大国效应的两面性。具体到食糖进口管理政策上,可以通过制定一个合理的食糖进口规模和所允许的食糖对外依存度水平,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食糖市场和国际食糖产业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