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3)
- 2023(10109)
- 2022(8581)
- 2021(8228)
- 2020(6998)
- 2019(16557)
- 2018(16193)
- 2017(30693)
- 2016(16744)
- 2015(19503)
- 2014(19131)
- 2013(19470)
- 2012(18457)
- 2011(16921)
- 2010(16829)
- 2009(15713)
- 2008(15845)
- 2007(14138)
- 2006(12215)
- 2005(11244)
- 学科
- 济(74832)
- 经济(74767)
- 管理(39897)
- 业(38715)
- 方法(36511)
- 数学(32736)
- 数学方法(32519)
- 企(28882)
- 企业(28882)
- 贸(26579)
- 贸易(26568)
- 易(25902)
- 中国(22136)
- 农(20050)
- 财(17947)
- 学(16306)
- 出(14486)
- 制(12993)
- 业经(12950)
- 地方(12904)
- 农业(12629)
- 银(11191)
- 银行(11154)
- 融(10795)
- 金融(10792)
- 行(10774)
- 口(10485)
- 出口(10471)
- 出口贸易(10471)
- 关系(10436)
- 机构
- 大学(252026)
- 学院(248014)
- 济(113976)
- 经济(112077)
- 研究(94465)
- 管理(88052)
- 理学(75693)
- 理学院(74746)
- 管理学(73476)
- 管理学院(73039)
- 中国(72077)
- 科学(57722)
- 京(53827)
- 所(49715)
- 财(49242)
- 农(49148)
- 研究所(45540)
- 中心(41810)
- 财经(39696)
- 农业(39283)
- 业大(38914)
- 经济学(37700)
- 江(36563)
- 经(36364)
- 经济学院(34363)
- 北京(34115)
- 院(33590)
- 范(31360)
- 师范(30986)
- 财经大学(29540)
- 基金
- 项目(164307)
- 科学(127921)
- 基金(121666)
- 研究(115487)
- 家(108244)
- 国家(107489)
- 科学基金(89203)
- 社会(74399)
- 社会科(70681)
- 社会科学(70662)
- 基金项目(63455)
- 省(60510)
- 自然(57506)
- 自然科(56147)
- 自然科学(56120)
- 自然科学基金(55162)
- 划(52723)
- 教育(52176)
- 资助(51241)
- 编号(44421)
- 部(38204)
- 重点(38075)
- 成果(36669)
- 发(36013)
- 创(33350)
- 中国(32827)
- 科研(32626)
- 国家社会(32408)
- 教育部(32166)
- 创新(31574)
- 期刊
- 济(118820)
- 经济(118820)
- 研究(74669)
- 中国(47805)
- 学报(45379)
- 农(44087)
- 科学(39240)
- 财(36840)
- 大学(33470)
- 学学(31805)
- 农业(30287)
- 管理(29771)
- 贸(21870)
- 融(21762)
- 金融(21762)
- 经济研究(21681)
- 财经(20024)
- 教育(19870)
- 国际(19122)
- 技术(18838)
- 问题(17882)
- 业(17482)
- 业经(17370)
- 经(17336)
- 世界(15157)
- 版(12748)
- 技术经济(12516)
- 统计(12268)
- 资源(11249)
- 商业(11126)
共检索到374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薛龙飞 李鹏 曹明宏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也是食用菌主要出口国。中国食用菌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2012年食用菌出口创汇达到13.04亿美元,是弥补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重要产品之一。本文整理了2002—2012年中国食用菌产品出口数据,总结了这11年中国食用菌出口贸易特征,并应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把这11年分为3个时期、2个阶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食用菌产品出口呈波动增长趋势;竞争力效应是促进中国食用菌产品进口额增长的主要因素;市场需求效应中的需求规模效应也是促进其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市场需求效应和结构交叉效应不断弱化的趋势并开始阻碍出口增长。
关键词:
食用菌 出口 贸易 CMS模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杨梅 张俊飚 程琳琳 何可
基于1992-2014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UN COMTRADE),从全球贸易视角出发,利用MS指数、TC指数、RCA指数、DTL指数以及TCI指数,分析了中国食用菌产品贸易现状、竞争力及贸易潜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别比较。结果发现:1992-2014年,中国食用菌出口额的国际市场占比呈现"持续上升-波动下降-波动上升"态势,年均市场占有率保持在36.55%水平上,是世界重要的食用菌出口大国;与法国、美国、波兰和韩国相比,中国在世界食用菌贸易中的竞争力明显;中国与日本食用菌贸易存在互补性并具有较大的贸易潜力。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稳定现有品种,加大野生珍稀食用菌良种培育研发;巩固传统贸易市场,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戈跃 马令法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力度的加大,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食用菌出口增长迅速,但食用菌出口贸易中存在的卫生安全问题却日益凸显。通过分析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中存在的卫生安全问题成因,提出了我国要成为食用菌国际贸易强国,必须加大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绿色壁垒,努力推进食用菌卫生安全标准及认证体系建设,鼓励食用菌产业走集约化、生态化经营之路,同时政府也要加大食用菌产业的安全卫生执法力度等法律防范措施。
关键词:
食用菌 出口贸易 卫生安全风险 法律防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勇 严沙沙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双孢蘑菇一直是我国罐头产品中出口创汇的排头兵,出口量占到全球贸易量的一半以上,在世界食用菌罐头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我国的食用菌罐头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工业体系,发展前景较好,出口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是,近年来因无序竞争、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造成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量的持续下滑,逐渐影响到我国食用菌罐头产业的健康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平 黄腾 王维薇
中国与日本食用菌贸易在两国对外经贸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成为两国食用菌贸易进一步拓展的消极因素,制约了两国食用菌贸易的健康发展。本文以此问题着手分析中国与日本食用菌贸易状况及贸易互补性,并给出了中国与日本食用菌贸易优势互补的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庆君
近几年来,我国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出口贸易波动也在增强。为此,采用增长率直接法、增长率趋势法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的短周期、中周期和中长周期波动,并采用协整理论分析我国出口贸易长周期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自1978年以来,我国出口贸易经历了八次短周期波动、三次中周期波动(其中第三次中周期波动具有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的特征)和两次中长周期波动,目前正处在第二个中长周期波动的扩张期;我国出口贸易的长周期与GDP的长周期具有相似的特征。
关键词:
经济周期理论 出口贸易 周期波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梅 李晓贝 鄂恒超 周昌艳 赵晓燕
为加快完善食用菌中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保障国内食用菌安全并促进出口贸易,对2016—2020年中国食用菌出口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的受阻情况及原因进行梳理,对比分析中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的食用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结果表明:2016—2020年,中国出口上述贸易国(地区)的食用菌被召回/扣留共计385批次,其中农药残留超标引起的占38%,原因主要是部分农药中国未制定残留限量标准或制定的残留限量标准与上述贸易国(地区)的农药种类和限量值不一致。从出口受阻及标准对比分析中国食用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主要存在以下2个问题:一是中国食用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与实际生产用药不相符。7种登记的农药有效成分只有5种制定了相应的残留限量标准,而制定了残留限量标准的其他63种农药在食用菌上没有登记。2016—2020年,明确标明因为农药残留超标被扣留/召回的食用菌,涉及的农药共35种,中国仅制定了其中10种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二是中国制定的残留限量标准的农药种类、限量值与上述贸易国(地区)仍有差距。中国对食用菌已制定残留限量标准的农药有68种,虽然总数上超过CAC和美国且完全覆盖CAC,但是仍然有4种农药美国有残留限量要求而中国并未制定。此外,中国制定的食用菌残留限量标准的农药种类数量远少于欧盟和日本。中国与欧盟相比,并未区分栽培食用菌和野生食用菌,但是欧盟第一次未在食用菌的残留限量标准方面全覆盖中国。中国与上述贸易国(地区)的农药残留限量值也存在差异,部分限量值比上述贸易国(地区)宽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相宁 王利
本文以2005年7月后人民币持续升值为背景,使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对美、日两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额的影响无论是在长期还是在短期都是显著的、消极的,并且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基于SITC标准进行分类的出口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如何进一步向具有规避汇率风险优势的出口产业转型、促进内需、向市场提供更有效的金融避险工具,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学尽
随着中国马铃薯生产消费的发展,马铃薯的出口贸易也逐渐活跃起来。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马铃薯出口贸易的特点,并且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探寻增长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竞争力效应对出口的拉动效果非常显著,需求效应是促进马铃薯出口的第二大因素,产品结构效应由负转正,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关键词:
马铃薯 出口 特征 CMS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彩霞
番茄贸易在中国蔬菜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准确了解中国番茄出口贸易状况,促进番茄出口的发展,本文从番茄出口总量、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出口贸易地域分布等四个方面对中国番茄产品的出口贸易格局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总结了中国番茄贸易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庆庆 李鹏 曹明宏
中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加入WTO为食用菌出口贸易提供了机遇和挑战。通过对加入WTO 10年的中国食用菌贸易量和贸易额分析发现,出口量和出口额整体呈上升趋势,进口量和出口额在2002—2008年较稳定,2009—2011年波动较大;进口品种结构以鲜、冻的食用菌为主,出口品种仍以食用菌罐头为主,但其创汇能力不高;进出口市场整体稳定,局部有所调整,集中度高。通过对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相对贸易优势指数的定量分析,得出食用菌出口绝对竞争力处于高水平,但相对竞争力低于爱尔兰和波兰。对食用菌对外贸易时空格局变化的分析,为制定相关贸易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用菌 贸易 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国华 胡子润
文章基于协整理论实证研究了1999—2015年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出口贸易的关系,结果发现: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且汇率对出口的影响机制为单向路径。对此提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实现贸易区域多元化、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和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出口贸易 协整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波 李芳宁 丁玮玮 戴永务 邱娟
以加拿大、德国、意大利、马来西亚和美国5个国家作为对比国,利用1992~2006年的Comtrade数据,通过CMS模型比较分析了影响中国木制家具出口贸易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⑴影响中国木制家具出口贸易波动的因素主要来自际市场需求因素、出口的产品整体竞争力效应和出口商品结构变化3个方面;⑵中国木质家具国际竞争力处于稳步上升阶段,是6个木制家具出口国中增长最稳定的一个。
关键词:
木质家具 出口贸易 CMS模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杭雷鸣 孙泽生 郭俊辉
中国的出口贸易面临着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快速上涨与工业品价格滞涨的双重压力。本文对2002—2007年中国出口商品所包含的能源成本进行的估算发现,以2002年不变价计算的能源成本在5年间增长了7.53倍。与此对应,能源成本在中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从2002年的8.4%上升到了2007年的21.2%。通过计算价格弹性发现,国际市场上能源相对价格的波动是引起我国能源成本率上升的主要因素。能源成本快速上升大大降低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利润空间,表明我国的外贸质量在下降,这主要是由国际市场进出口价格体系以及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
关键词:
国际价格 出口贸易 能源成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闫逢柱 苏李 田国英
随着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出口增长波动日趋明显。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借助HP滤波法从总体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中国的出口增长波动,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波动整体呈现向上扩张趋势且波动日趋明显。其中,原料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最慢,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持续性最强;资本密集型产品部门出口增长扩张收缩能力最强,增长最不稳定;易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最快,难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较快;总出口增长和结构增长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表明,总出口增长波动和五类产品出口增长波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可能出现失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