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0)
2023(11365)
2022(9651)
2021(9159)
2020(7755)
2019(18423)
2018(18014)
2017(34907)
2016(19052)
2015(22064)
2014(21858)
2013(22254)
2012(21164)
2011(19264)
2010(19003)
2009(17656)
2008(17638)
2007(15715)
2006(13500)
2005(12355)
作者
(56635)
(47564)
(47466)
(45374)
(30112)
(22828)
(21687)
(18488)
(18102)
(17037)
(16337)
(16095)
(15129)
(15126)
(15092)
(14799)
(14237)
(13960)
(13779)
(13750)
(11980)
(11711)
(11669)
(10801)
(10797)
(10791)
(10475)
(10419)
(9622)
(9596)
学科
(87607)
经济(87539)
管理(46147)
(45849)
方法(39106)
数学(35213)
数学方法(34991)
(34357)
企业(34357)
(24638)
中国(23582)
(18546)
贸易(18533)
(18022)
(17999)
地方(17794)
业经(17532)
(17337)
农业(15771)
(15669)
(13395)
金融(13391)
(13367)
银行(13322)
(12813)
(12114)
产业(12034)
环境(11977)
技术(11069)
(10758)
机构
大学(280486)
学院(278388)
(125981)
经济(123635)
研究(103895)
管理(102098)
理学(86932)
理学院(85887)
管理学(84607)
管理学院(84081)
中国(81756)
科学(62326)
(60931)
(54455)
(53853)
(53386)
研究所(48997)
中心(47532)
财经(43830)
业大(43034)
农业(42302)
(41252)
经济学(40776)
(39953)
北京(39024)
经济学院(36993)
(36593)
(35328)
师范(34994)
(32709)
基金
项目(183425)
科学(142835)
基金(133725)
研究(131633)
(118097)
国家(117217)
科学基金(98074)
社会(84289)
社会科(80036)
社会科学(80014)
基金项目(70700)
(69438)
自然(62689)
自然科(61146)
自然科学(61126)
自然科学基金(60070)
(59619)
教育(58681)
资助(55704)
编号(51447)
重点(41884)
(41675)
成果(41669)
(41318)
(37581)
课题(35976)
国家社会(35873)
创新(35391)
科研(35216)
教育部(35215)
期刊
(137629)
经济(137629)
研究(84823)
中国(53866)
(48599)
学报(46967)
科学(42573)
(41787)
管理(35371)
大学(34766)
农业(33133)
学学(32910)
(30779)
金融(30779)
经济研究(23122)
财经(22663)
技术(22528)
教育(22296)
业经(20985)
(19762)
问题(19487)
(19209)
(17728)
国际(15785)
世界(15733)
技术经济(14592)
(13677)
资源(13342)
理论(13134)
统计(12934)
共检索到421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成  冯中朝  喻璨聪  吴丽丽  
2015年,国家对油菜籽的临储政策取消之后,中国油菜产业发展形势向下,中国西南地区的油菜产业发展势头却丝毫未减,此种"西南现象"得益于小型榨油作坊对菜籽油价格的稳定功能,解决了市场信息不对称对食用植物油市场的扭曲,保障了产业链中利益的合理分配。为探索中国农业生产中由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农产品市场扭曲问题,本文以油菜产业为例,基于消费者对菜籽油购买行为的视角,通过深入剖析油菜籽生产者、加工者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尝试为破解当前油菜发展困境寻找可行路径。消费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对食用油的"逆向选择",引发加工者生产劣质油的"道德风险",劣质食用植物油打破了油菜产业链中的利益分配机制。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建议,要加强对油料加工行业的管理,规范油料产品特征标识制度,积极宣传食用植物油营养知识,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食用植物油,从而完善油菜以及油料产业市场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起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油料产业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彭可茂  祁春节  雷海章  
本文以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为分析手段,利用9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及食用植物油消费数据,阐释了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的消费状况及消费结构,分品种计算了中国城乡居民年人均植物油消费量。进而在分析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三种需求弹性的基础上,揭示了各品种植物油的消费特征与趋势,并着重对城乡消费做了比较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文娟  
本文提出了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和消费未来的发展趋势。食用植物油产需失衡状况将继续存在;油料生产将从以自给性生产为主逐步转向商品性生产和自给性生产并存;相差悬殊的食用植物油消费水平逐步缩小;食用植物油全国性短缺和局部性过剩并存;食用植物油购销向市场经营过渡;全国初步形成6个大田油料集中生产地带;食用植物油流向越来越广,流量越来越大,逐步形成6种流向;大田油料作物仍将是最重要的油源;提高油料作物单产将成为主要增产手段;开发其他油源势在必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永刚  
本文分析了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的增长变动特征及其动因,定量测度了消费者针对收入和价格变动的反应,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弹性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我国植物油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均处于较低水平且呈减少趋势,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需求弹性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佳友  何秀荣  
基于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利用我国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数据,运用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我国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的长期及短期影响因素,探讨各影响因素对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981-2012年城镇和农村居民食用植物油人均消费量分别由4.8 kg和1.9 kg增长到9.1 kg和6.9 kg,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与人均收入水平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中,人均收入水平对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人均消费量的短期影响程度最大,且农村居民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城镇居民;食用植物油价格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健康信息还未对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产生负向影响;消费习惯对城乡居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爱民  成升魁  
食用植物油资源除包括作物油料资源外,还包括木本植物油资源。中国植物油资源丰富,但由于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油料和油脂供需缺口较大,只能靠进口来解决。要实现中国油料及食用油脂的有效供给,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的油料作物生产,特别是大豆的生产,并且积极开发新的植物油资源。近期内要在适度进口油料的同时,严格控制食用油脂的进口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杰夫  张博  
本文重点研究中国食用植物油供应量和消费量数据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的原因。研究认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数据可能大大高于真实水平,造成统计数据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关于植物油产量存在三种重复计算;此外,现有的食用植物油消费数据不够全面,缺少对在外餐饮和工业加工环节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的统计,其结果是根据现有数据计算的植物油消费量过低。因此,为准确把握食用植物油市场的供需状况,中国应加强对食用植物油供需数据的统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狄强  刘渝阳  
我国食物安全保障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主要农产品中只有蔬菜、水果、水产品和谷物等品种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水平最低,甚至在30%以下。特别是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油脂油料供需紧张,国际市场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导致国内食用植物油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在严峻的环境形势下,本文首先对新时期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保障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供需层面和价格波动层面研究了大食物安全观视角下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保障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且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保障目标应当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目标、延伸目标和综合目标。核心目标是确保食用植物油的稳定供应,防止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延伸目标是通过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供应风险;综合目标是进一步优化产业链,促进我国食用植物油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本文最终依据不同目标探讨了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具体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丽荣  张国和  王恒炜  刘润萍  刘七军  
通过分析甘肃省主要油料作物生产和食用植物油供需现状,预测了未来供需平衡,探讨甘肃省油料作物的发展趋势。30多年来甘肃省油料总产量呈持续增长态势,2011年油料总产量、食用植物油产量、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分别为63.52万t、22.17万t、24.66万t,2011年前食用植物油生产量和消费需求量基本平衡。基于供给和需求分析表明,甘肃省今后一段时期内食用植物油供需缺口量不断增大,缺口比重保持在10%以上。阐明了甘肃省食用植物油生产发展存在油料生产扶持政策不足;油料作物种类多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加工业滞后、附加效益低等制约因素。提出了继续加强各种补贴项目的落实;切实加强基础条件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婷  
食用植物油这里主要指用于罐头食品、糕点和烹饪等加工中的油脂,可以加工成烘烤油、人造奶油、菜油等供人类食用的油,是人类的重要副食品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我国食用植物油产品出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食用植物油产品出口也面临着许多障碍,如油料作物产出较低、缺乏高技术与先进装备等。针对于此,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红霞  马丽荣  王恒炜  
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其消费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并在国家食物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保障其供给安全,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收集整理了1978~2012年甘肃省油料作物和食用植物油相关数据,运用速度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产量、供给、需求、消费量、库存消费比等方面,分析研究甘肃省食用植物油供需波动变化情况。研究得出油料市场供给基本满足消费需求,但油料作物种植发展缓慢,产业化水平较低;食用植物油供需波动处于紧平衡状态,自给率仅为76%左右,省外购进的量远远大于外销量,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产量的增长,食用植物油缺口较大,同时存在种植品种与加工品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丽娟  严红梅  和丽忠  邵金良  樊建麟  杨芳  陈锦玉  
采用湿法消解技术处理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Pb、Cd的测定,对消解条件和仪器条件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研究表明,以HNO3+H2O2作为消解试剂用蛋白质消解仪进行消解,Pb的灰化温度为700℃,Cd的灰化温度为350℃,Pb的原子化温度为1800℃,Cd的原子化温度为1650℃。该方法用于食用植物油中Pb、Cd的测定,RSD≤5.0,回收率≥9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争  杨俊  
2009年末食用植物油价格进入新一轮涨价阶段,对此又引发了此次油价波动是否会导致通货膨胀的讨论。本文对比分析了菜籽油、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四种主要食用植物油价格走势和CPI变动趋势的关系,并利用均衡误差修正模型(VECM)及格兰杰检验对油价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志全  程广燕  
花生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油料作物,但是价格的波动使得农民很难保障收益,企业很难保障以消费者接受的价格为市场提供优质的花生油,我国花生油的市场份额也很难得到保障。为此,建议对花生的收购实施最低保护价制度,从而确保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企业加工的积极性,并最终达到提高我国食物植物油安全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花生产业  
[期刊] 改革  [作者] 曹景武  
现阶段,我国食用植物油料供给无法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对进口依存度较高,供给安全受到较大威胁。为确保我国食用植物油料供给安全,应制定食用植物油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健全食用植物油产业利益补偿机制,优化各种补贴制度,适时扩大食用植物油料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品种及范围;实现油料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升油料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建立油料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强制执行转基因标识,完善食用植物油产品的贸易救济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