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57)
- 2023(16576)
- 2022(13909)
- 2021(12917)
- 2020(11133)
- 2019(25527)
- 2018(24853)
- 2017(46642)
- 2016(25360)
- 2015(28723)
- 2014(28325)
- 2013(28111)
- 2012(25768)
- 2011(23216)
- 2010(22843)
- 2009(21113)
- 2008(20938)
- 2007(18243)
- 2006(15451)
- 2005(13471)
- 学科
- 济(103115)
- 经济(102999)
- 管理(70193)
- 业(67393)
- 企(54267)
- 企业(54267)
- 方法(51259)
- 数学(45743)
- 数学方法(45187)
- 农(28070)
- 中国(27957)
- 财(26463)
- 学(23966)
- 贸(22373)
- 贸易(22366)
- 易(21832)
- 业经(21621)
- 农业(18638)
- 制(17783)
- 地方(16802)
- 务(16738)
- 财务(16692)
- 财务管理(16654)
- 企业财务(15784)
- 环境(15743)
- 和(15456)
- 银(15392)
- 银行(15308)
- 技术(15241)
- 融(14896)
- 机构
- 大学(372186)
- 学院(368857)
- 济(152143)
- 经济(149440)
- 管理(139591)
- 研究(128784)
- 理学(122309)
- 理学院(120894)
- 管理学(118570)
- 管理学院(117911)
- 中国(95354)
- 科学(83315)
- 京(77956)
- 农(72986)
- 所(66455)
- 财(66174)
- 业大(62142)
- 研究所(61630)
- 中心(58652)
- 农业(58344)
- 财经(54587)
- 江(52298)
- 经(49973)
- 北京(48183)
- 经济学(47859)
- 范(46871)
- 师范(46196)
- 院(46017)
- 经济学院(43483)
- 州(41016)
- 基金
- 项目(260051)
- 科学(203988)
- 基金(191977)
- 研究(178748)
- 家(172282)
- 国家(170955)
- 科学基金(144671)
- 社会(115120)
- 社会科(109205)
- 社会科学(109175)
- 基金项目(101569)
- 省(99675)
- 自然(97122)
- 自然科(94957)
- 自然科学(94917)
- 自然科学基金(93273)
- 划(86033)
- 教育(82428)
- 资助(78790)
- 编号(68576)
- 重点(59745)
- 部(57884)
- 发(55012)
- 成果(54607)
- 创(54048)
- 科研(51453)
- 创新(50744)
- 计划(50634)
- 国家社会(49151)
- 教育部(48808)
- 期刊
- 济(153183)
- 经济(153183)
- 研究(98898)
- 学报(70080)
- 农(64783)
- 中国(63528)
- 科学(61432)
- 大学(51639)
- 财(50702)
- 学学(49296)
- 管理(47974)
- 农业(44429)
- 教育(31734)
- 技术(29724)
- 融(28171)
- 金融(28171)
- 财经(26645)
- 经济研究(26321)
- 业(24651)
- 业经(24548)
- 经(22925)
- 问题(20887)
- 版(20247)
- 贸(19022)
- 业大(18439)
- 统计(18016)
- 科技(17862)
- 技术经济(17679)
- 世界(17109)
- 资源(16642)
共检索到517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慕华
基于营养源视角,运用灰色关联方法考量中国食物自给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961—2013年中国综合食物自给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000-2005年呈现明显的倒"U"形变化。从其结构而言,产品间差异较大;就其影响因素而言,生产、消费、贸易环节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各有差异。测算显示,根据目前的生产布局,到2020年除谷物、糖料、蔬菜作物的自给率上升外,大豆、油料、肉类自给率将持续下降。
关键词:
营养源 食物自给率 库存变化 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希迁
2014年日本食物自给率降到了39%,连创新低续的日本食物自给率引发了人们对日本农业食物供给能力的关注,人们开始怀疑日本农业是否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同时日本农业的发展前景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那么日本农业发展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本文以持续走低的日本食物自给率为切入点,深入地分析了日本食物自给率连续下降的原因,并通过对超低食物自给率的剖析梳理出了日本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日本农业 食物自给率 低下 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希迁
2014年日本食物自给率降到了39%,连创新低续的日本食物自给率引发了人们对日本农业食物供给能力的关注,人们开始怀疑日本农业是否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同时日本农业的发展前景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那么日本农业发展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本文以持续走低的日本食物自给率为切入点,深入地分析了日本食物自给率连续下降的原因,并通过对超低食物自给率的剖析梳理出了日本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日本农业 食物自给率 低下 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秀玉 刘平方 韩笑
食物自给率反映一国国民食物(农产品)与牲畜谷物性饲料消费量由国内供给(国内生产)量可以满足的程度。日本谷物自给率在世界范围内可以说是处于极低水平,供给热量自给率近年维持在40%左右。日本食物自给率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日本国民食物消费的西方化与日本国内农业生产变化两种趋势引起的。本文通过对日本食物自给率变化与特征的分析,剖析日本国民食物消费的变化特征与日本国内食物供给的变化特征,分析确认日本农业生产变化对于食物自给率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国景 陈永福 焦月 韩昕儒
在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继续转型升级以及人口呈刚性增长的背景下,未来中国食物消费增长有潜力有空间。利用2000—2016年国家统计局和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在分析中国食物与营养供给的基础上,测算中国食物与营养自给率,并分析中美贸易摩擦新背景下对食物安全供给的影响,提出保障中国食物需求的策略。研究发现,中国绝大部分食物的自给程度处于较高水平,食物自给的短板主要在油籽。入世以来,中国热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自给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对比各个国家的热量自给率发现中国热量自给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中美贸易摩擦新背景下中国大豆和高粱供给会受到一定影响。未来保障食物安全需要注重粮食生产,保障口粮绝对安全;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升竞争力;在开放视角下确保食物适度进口,推进进口市场多元化;加强食物浪费管理,倡导健康营养的膳食模式。
关键词:
食物 营养 自给率 保障需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元红
本文基于大食物概念和考虑库存影响的新估算方法考察了中国食物自给状况。研究发现,中国食物总体自给程度目前仍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本世纪以来已经明显进入下降通道。不过,自给率下降较多的主要是植物油及油料作物等产品,谷物和其他大宗食物依然能够保证基本自给。本文认为,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费升级、本国农业低效率高成本以及缺乏国际竞争力,是导致食物自给率下降的基本因素,而优先保障口粮供应的粮食安全战略则影响着食物自给的结构性变化。研究还发现,一旦粮食生产出现持续减产,中国食物自给率将会快速下降。但是,只关注粮食增产也不一定能阻止食物自给率下滑,其他多种市场、政策和制度因素也会影响中国食物自给状...
关键词:
食物自给率 库存 热量 趋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廖芬 青平 侯明慧
巨大的食物浪费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后果,阻碍社会的发展。消费者是食物浪费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减少食物浪费,就必须了解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利用961个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从食物和环境相关行为两个角度,分析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探讨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食物浪费量较大,占总食物量的16.52%。一般态度、金钱态度、环境态度、主观规范、个人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均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减少食物浪费意愿,其中,环境态度对减少浪费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食物浪费的一般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个人规范影响最小。而减少食物浪费意愿则显著负向影响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因此,为有效减少食物浪费,提出加强沟通宣传、改变消费者对食物浪费的行为态度;规范相关条例制度、强化消费者减少食物浪费的规范;同时加强相关培训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食物浪费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颖雅 毕洁颖 黄佳琦 聂凤英
为探究农户饮食多样性得分和食物消费得分2种食物安全测量指标的差异以及影响食物安全的因素,采用陕西省镇安县、洛南县,云南省武定县、会泽县和贵州省盘县、正安县2015年1 368户农户实地调研数据,并运用Logit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饮食多样性得分和食物消费得分的相关性较高,但从定义、测量方法到结果都有差异,饮食多样性得分的食物消费追溯期短,获取的食物消费情况更准确,而食物消费得分设定不同的食物种类权重更能识别真正食物不安全人群;2)家里有婴幼儿、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均年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严斌剑 谢颖菲 周应恒
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利用食物美元核算方法,分析1987-2020年我国食物系统增加值的行业与要素分配结构,以及食物系统各行业的劳动收入差异,以考察食物系统演化及其包容性。研究发现:第一,中国食物人民币中的农业生产份额从1987的66.02%下降到2020年的45.89%,而食品加工、服务行业的份额呈上升态势,食物系统在参与主体方面的包容性增强。第二,食物系统就业仍然以农业生产部门为主,但比重从1987年89.83%下降到2020年68.4%。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相关的加工业、服务业、运输业、金融业等部门。第三,食物系统的劳动收入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加,1987年到2020年分别增长22倍和28倍。第四,食物系统内各行业的劳动收入差距呈现波动式下降态势,收入分配方面的包容性较低但在不断提高。泰尔指数从2002年的0.38下降到2020年的0.32,收入差距主要来自分行业内各细分行业之间。
关键词:
食物货币 食物系统 包容性 投入产出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严斌剑 谢颖菲 周应恒
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利用食物美元核算方法,分析1987-2020年我国食物系统增加值的行业与要素分配结构,以及食物系统各行业的劳动收入差异,以考察食物系统演化及其包容性。研究发现:第一,中国食物人民币中的农业生产份额从1987的66.02%下降到2020年的45.89%,而食品加工、服务行业的份额呈上升态势,食物系统在参与主体方面的包容性增强。第二,食物系统就业仍然以农业生产部门为主,但比重从1987年89.83%下降到2020年68.4%。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相关的加工业、服务业、运输业、金融业等部门。第三,食物系统的劳动收入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加,1987年到2020年分别增长22倍和28倍。第四,食物系统内各行业的劳动收入差距呈现波动式下降态势,收入分配方面的包容性较低但在不断提高。泰尔指数从2002年的0.38下降到2020年的0.32,收入差距主要来自分行业内各细分行业之间。
关键词:
食物货币 食物系统 包容性 投入产出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婉妮 甄霖
[目的]文章以锡林郭勒草地样带上典型草地牧区、浑善达克沙地牧区和农牧交错区为典型区,分析锡林郭勒草地样带农牧户食物消费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开展农牧户入户调查获取问卷数据,开展典型农牧户食物跟踪调查获取农牧区食物消费季节变化数据,结合2015年全国土地利用数据、居民营养膳食结构宝塔(2016)和锡林郭勒盟经济社会数据,对研究区居民食物消费进行分析。[结果](1)农牧户食物消费以粮食、肉类、蛋奶为主,其中肉类消费以牛肉和羊肉为主。食物支出以蔬果、粮食和肉类为主,肉类消费量和肉类支出呈现倒挂现象;(2)食物消费量呈现季节变化,从夏季到冬季粮食消费量逐渐减少,肉类和蛋奶消费量增加,蔬菜消费量月际波动较大,水果、油类、饮料等消费量月际波动较小,食物中蛋白质、脂肪和能量摄取总量季节变化不明显;(3)区域间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和文化习惯不同使食物消费结构沿样带呈现差异化,食物间互补性和闲暇时间增加引起了食物消费结构季节性变化。[结论]居民食物消费沿锡林郭勒草地样带由北向南呈现梯度变化,随着时间推移农牧户食物消费呈现季节变化,食物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惯、季节间食物互补性和闲暇时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昕儒 陈永福
本研究基于国家统计局2007~2009年城镇居民住户调查中不同收入层次农民工样本,运用二次型近似理想需求系统模型(QUAIDS)对其家庭食物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部农民工样本的各类食物支出弹性均显著为正,且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工的粮食和蔬菜的支出弹性值呈增加趋势,畜产品呈减少趋势,食用油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农民工的各类食物自价格弹性均显著为负,且总体来看农民工对食用油的价格变化最为敏感,但低收入家庭对蔬菜的价格变化更为敏感。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政府有必要确保城镇地区食物供应总量和增量,尤其是要制定确保蔬菜、粮食和食用油预期增量有效供给的相关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资树荣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食物出口贸易增长呈现阶段性,而世界食物需求、国内GDP、城市化水平、食物生产的资源禀赋以及加入WTO是影响我国食物出口贸易增长变化的因素。我国食物出口结构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与世界食物市场结构的变化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食物 出口贸易 出口结构 影响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明智 裴源生 李旭东
由于统计口径与计算方法的不同,粮食自给率的计算结果往往差异较大,得出的中国粮食安全的结论也大相径庭,从而引起国内各界的广泛争议。为了准确分析当前中国的粮食安全情势,避免误判对相关决策造成误导,有必要对粮食的统计口径和自给率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选用三种粮食自给率计算方法—定额统计法、流向统计法和消费统计法,测算中国2000-2016年的粮食、谷物和口粮自给率,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定额统计法计算结果容易造成失真,流向统计法与消费统计法计算结果较为准确;(2)谷物和口粮自给率更能反映中国实际的粮食供需情况;(3)中国谷物自给率在98%以上,口粮自给率高于100%。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会造成耕地被侵占、粮食需求激增等严重问题,口粮生产仍然不能放松,建议未来调整农业结构,稳定小麦、稻米生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子刚 郭庆海
文章根据吉林省38家粮食物流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粮食物流企业供应链的合作效率与运营效率进行研究,构建供应链效率矩阵。研究结果表明,合作效率指标中的合作化水平、合作形式、密切程度权重分别为0.4231、0.3259和0.2510;运营效率指标中的操作水平、信息化水平、计划控制能力和产品质量管理权重分别为0.3043、0.2829、0.2139和0.1988。38家粮食物流企业在所构建的供应链效率矩阵第一、二、三、四象限中的分布为1家、2家、31家和4家,大部分企业物流管理水平低下。为提高粮食物流企业供应链效率,必须加强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协调管理,提高粮食物流企业合作绩效,加强商品粮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