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3)
2023(8496)
2022(7341)
2021(7033)
2020(6175)
2019(14550)
2018(14295)
2017(27235)
2016(15035)
2015(17699)
2014(17667)
2013(18021)
2012(17265)
2011(15916)
2010(15769)
2009(14804)
2008(14997)
2007(13492)
2006(11557)
2005(10610)
作者
(46690)
(39410)
(39133)
(37617)
(24966)
(18888)
(17925)
(15429)
(14859)
(13880)
(13648)
(13130)
(12727)
(12620)
(12450)
(12284)
(12118)
(11546)
(11373)
(11322)
(9900)
(9818)
(9663)
(8990)
(8873)
(8823)
(8713)
(8653)
(8103)
(7948)
学科
(67456)
经济(67399)
管理(36573)
(36068)
方法(32308)
数学(29093)
数学方法(28898)
(26578)
企业(26578)
中国(20240)
(19081)
(16533)
贸易(16527)
(16143)
(15522)
(15014)
(12418)
农业(12216)
业经(12125)
地方(11306)
(10755)
银行(10711)
(10323)
(10261)
(10156)
金融(10154)
环境(9647)
(8782)
(8402)
财务(8382)
机构
大学(228992)
学院(225651)
(101326)
经济(99502)
研究(88533)
管理(80738)
理学(68956)
理学院(68038)
中国(67769)
管理学(66912)
管理学院(66480)
科学(54809)
(50782)
(47673)
(46379)
研究所(43740)
(43197)
中心(39254)
农业(36956)
业大(36256)
财经(34809)
(33190)
北京(32948)
经济学(32688)
(31825)
(31239)
经济学院(29645)
(29544)
师范(29234)
科学院(28136)
基金
项目(148477)
科学(115130)
基金(108547)
研究(104802)
(96988)
国家(96272)
科学基金(79432)
社会(66144)
社会科(62645)
社会科学(62627)
基金项目(56829)
(54812)
自然(51470)
自然科(50204)
自然科学(50186)
自然科学基金(49336)
(48196)
教育(47496)
资助(46019)
编号(40925)
重点(34748)
(34519)
成果(34067)
(32874)
中国(29836)
(29765)
科研(29187)
课题(28861)
教育部(28700)
国家社会(28339)
期刊
(108730)
经济(108730)
研究(67289)
中国(43950)
(41644)
学报(41283)
科学(36515)
(32494)
大学(30063)
农业(28553)
学学(28375)
管理(27556)
(20656)
金融(20656)
教育(20251)
经济研究(18696)
技术(17767)
财经(17697)
(16849)
业经(15704)
(15412)
(15372)
问题(15249)
世界(14100)
国际(13875)
技术经济(11600)
(11572)
资源(11366)
统计(10921)
理论(10125)
共检索到340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元红  
本文基于大食物概念和考虑库存影响的新估算方法考察了中国食物自给状况。研究发现,中国食物总体自给程度目前仍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本世纪以来已经明显进入下降通道。不过,自给率下降较多的主要是植物油及油料作物等产品,谷物和其他大宗食物依然能够保证基本自给。本文认为,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费升级、本国农业低效率高成本以及缺乏国际竞争力,是导致食物自给率下降的基本因素,而优先保障口粮供应的粮食安全战略则影响着食物自给的结构性变化。研究还发现,一旦粮食生产出现持续减产,中国食物自给率将会快速下降。但是,只关注粮食增产也不一定能阻止食物自给率下滑,其他多种市场、政策和制度因素也会影响中国食物自给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国景  陈永福  焦月  韩昕儒  
在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继续转型升级以及人口呈刚性增长的背景下,未来中国食物消费增长有潜力有空间。利用2000—2016年国家统计局和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在分析中国食物与营养供给的基础上,测算中国食物与营养自给率,并分析中美贸易摩擦新背景下对食物安全供给的影响,提出保障中国食物需求的策略。研究发现,中国绝大部分食物的自给程度处于较高水平,食物自给的短板主要在油籽。入世以来,中国热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自给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对比各个国家的热量自给率发现中国热量自给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中美贸易摩擦新背景下中国大豆和高粱供给会受到一定影响。未来保障食物安全需要注重粮食生产,保障口粮绝对安全;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升竞争力;在开放视角下确保食物适度进口,推进进口市场多元化;加强食物浪费管理,倡导健康营养的膳食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开亚  王文秀  朱勤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给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不可持续的居民消费是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居民食物碳消费研究是促进可持续居民消费的重要内容。采用政府宏观统计数据,分析了1980-2007年上海市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和食物碳消费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居民食物碳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由"以粮食碳消费为主"的单一模式转变为"以粮食、畜禽肉、植物油碳消费为主"的多元消费模式,但碳消费结构仍欠合理;②居民人均食物碳消费量呈下降趋势,但受城市人口逐年增加的影响,食物碳消费总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③使用person乘积相关分析法得出食物消费支出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人均食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翔  
通过对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和台湾的资料另行统计)、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香港)和新加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与食物热值构成变化情况比较,分析了中国未来人均食物热值构成的变化趋势,指出: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中国人均食物热值摄入总量以及人均动物食品热值摄入比重都将有较大的增长,而人均谷物食品热值摄入比重将逐渐下降。尽管食物热值构成变化取决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和水平,但中国的人均食物热值构成具有“高热能、高谷物食品热值比重、适度动物食品热值比重”的特点,这种“动植物食品消费兼顾型”的饮食构成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与发展需要的一种必然选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封志明  史登峰  
文章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结合弹性系数分析探讨了中国食物消费的变动趋势,并估算了1978年~2001年中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水平。在估算中,提出了利用食物消费支出和营养素摄入之间的关联来订正营养素摄取量估算值的方法。研究发现,城乡居民间接粮食消费持续增长,已经替代直接粮食消费成为粮食总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正向动植物并重的方向发展;参照2010年中国营养发展总体目标,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摄入热量均已达到要求,但是城镇居民蛋白质摄入尚欠,脂肪摄入量超标较多,食物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居民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都偏低,食物消费水平和膳食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秀玉  刘平方  韩笑  
食物自给率反映一国国民食物(农产品)与牲畜谷物性饲料消费量由国内供给(国内生产)量可以满足的程度。日本谷物自给率在世界范围内可以说是处于极低水平,供给热量自给率近年维持在40%左右。日本食物自给率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日本国民食物消费的西方化与日本国内农业生产变化两种趋势引起的。本文通过对日本食物自给率变化与特征的分析,剖析日本国民食物消费的变化特征与日本国内食物供给的变化特征,分析确认日本农业生产变化对于食物自给率的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慕华  
基于营养源视角,运用灰色关联方法考量中国食物自给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961—2013年中国综合食物自给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000-2005年呈现明显的倒"U"形变化。从其结构而言,产品间差异较大;就其影响因素而言,生产、消费、贸易环节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各有差异。测算显示,根据目前的生产布局,到2020年除谷物、糖料、蔬菜作物的自给率上升外,大豆、油料、肉类自给率将持续下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鹏  谭向勇  王玉斌  
本文在阐述粮食安全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食物保障的概念,并通过构建剩余供给能力(ASS)指标,对当前中国食物保障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当前食物保障水平较高,粮食短缺不是口粮短缺,而主要是间接粮食消费需求增长加之近年来的粮食产量走低引起的饲料粮短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对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和食物保障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青  潘建伟  袁学国  
食物安全是各国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核心政策目标之一。如何解决由人口增长引起的食物需求增加并支持城市工业化 ,这是中国 2 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界定了中国食物安全内涵 ,选择粮食总产量波动指数、食物自给率、粮食储备率、按人口平均的食物产量和低收入阶层的食物保障水平等五个指标对中国的食物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并提出了实现我国食物安全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心田  易法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曹志宏  郝晋珉  邢红萍  
食物生产是影响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重要方面,由于食物类型不同其碳排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当前中国居民食物消费快速演替必然会对生态碳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论文利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研究1997—2016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在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主要驱动因子。主要结论如下:①在数量上,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整体都呈现逐渐的增长刚性,但仍属于低碳消费模式;②在结构上,各类型食物碳排放演变呈现显著的分异态势,整体上动物性食物碳排放增长速度快于植物性食物碳排放减少速度;③在城乡差异上,城镇和乡村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在数量、结构和趋势上表现出显著的城乡二元属性,但近年城乡差异表现出减缓趋势;④在空间上,各地食物消费碳排放呈现较显著的民族性、地域性、集聚性和中心"塌陷"的特征,碳排放密度高值主要分布在直辖市和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⑤在驱动力上,结构演替是全国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总量整体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人口数量是各地地域空间差异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哲敏  
一国居民的食物消费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如何用最小食物资源获得最大食物安全保障,最终实现国家的食物安全这一重大目标。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计量经济模型——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平滑预测法和趋势外推法中的各种预测函数,对城乡居民主要食物的人均食物消费量进行趋势预测,并就预测结果与合理膳食进行比较,提出未来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需要改进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巍  蔡学军  成龙  
为了解我国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本文基于1995-2008年的毕业博士生信息与就业情况数据,分析我国博士生就业情况与变化趋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希迁  
2014年日本食物自给率降到了39%,连创新低续的日本食物自给率引发了人们对日本农业食物供给能力的关注,人们开始怀疑日本农业是否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同时日本农业的发展前景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那么日本农业发展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本文以持续走低的日本食物自给率为切入点,深入地分析了日本食物自给率连续下降的原因,并通过对超低食物自给率的剖析梳理出了日本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希迁  
2014年日本食物自给率降到了39%,连创新低续的日本食物自给率引发了人们对日本农业食物供给能力的关注,人们开始怀疑日本农业是否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同时日本农业的发展前景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那么日本农业发展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本文以持续走低的日本食物自给率为切入点,深入地分析了日本食物自给率连续下降的原因,并通过对超低食物自给率的剖析梳理出了日本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