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0)
2023(10862)
2022(9358)
2021(9016)
2020(7682)
2019(17938)
2018(17676)
2017(34092)
2016(18872)
2015(21816)
2014(21758)
2013(21820)
2012(21017)
2011(19187)
2010(19332)
2009(18085)
2008(18337)
2007(16756)
2006(14640)
2005(13494)
作者
(55983)
(46911)
(46848)
(45068)
(30184)
(22457)
(21443)
(18255)
(17770)
(16985)
(16232)
(15568)
(15299)
(15221)
(15009)
(14613)
(14354)
(13948)
(13582)
(13535)
(11872)
(11666)
(11448)
(10763)
(10638)
(10631)
(10476)
(10418)
(9648)
(9503)
学科
(81451)
经济(81304)
管理(51349)
(51107)
(39545)
企业(39545)
方法(36300)
数学(32462)
数学方法(32142)
中国(24967)
(24891)
(20502)
(19096)
贸易(19088)
(18657)
(16650)
(16239)
业经(15785)
农业(15726)
地方(15353)
(14130)
(13437)
银行(13404)
(12913)
(12219)
金融(12217)
(12188)
环境(11625)
(11449)
财务(11386)
机构
大学(279515)
学院(278103)
(124242)
经济(121811)
管理(103997)
研究(103900)
理学(88480)
理学院(87422)
管理学(86033)
管理学院(85484)
中国(79784)
科学(61527)
(60487)
(56164)
(54009)
(50901)
研究所(49024)
中心(46686)
财经(44075)
(42229)
业大(40786)
农业(40113)
(40109)
北京(39047)
经济学(38802)
(36797)
(36572)
师范(36225)
经济学院(35023)
(33006)
基金
项目(177920)
科学(139297)
研究(130313)
基金(129529)
(113382)
国家(112479)
科学基金(94406)
社会(82775)
社会科(78376)
社会科学(78355)
基金项目(66890)
(66828)
自然(59788)
教育(59673)
自然科(58338)
自然科学(58317)
(57713)
自然科学基金(57342)
资助(55248)
编号(52412)
成果(44493)
(41216)
重点(40680)
(39538)
课题(37133)
(35933)
教育部(34987)
国家社会(34649)
科研(34178)
中国(34035)
期刊
(138157)
经济(138157)
研究(85943)
中国(55947)
(46750)
学报(43843)
(42512)
科学(40726)
管理(37667)
大学(32903)
农业(31785)
学学(30899)
(28312)
金融(28312)
教育(28257)
技术(23195)
经济研究(23091)
财经(22293)
业经(21142)
(19249)
问题(18738)
(18157)
(17935)
国际(16135)
世界(15841)
技术经济(14408)
统计(13352)
(13065)
图书(12808)
理论(12779)
共检索到427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国景  陈永福  焦月  韩昕儒  
在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继续转型升级以及人口呈刚性增长的背景下,未来中国食物消费增长有潜力有空间。利用2000—2016年国家统计局和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在分析中国食物与营养供给的基础上,测算中国食物与营养自给率,并分析中美贸易摩擦新背景下对食物安全供给的影响,提出保障中国食物需求的策略。研究发现,中国绝大部分食物的自给程度处于较高水平,食物自给的短板主要在油籽。入世以来,中国热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自给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对比各个国家的热量自给率发现中国热量自给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中美贸易摩擦新背景下中国大豆和高粱供给会受到一定影响。未来保障食物安全需要注重粮食生产,保障口粮绝对安全;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升竞争力;在开放视角下确保食物适度进口,推进进口市场多元化;加强食物浪费管理,倡导健康营养的膳食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元红  
本文基于大食物概念和考虑库存影响的新估算方法考察了中国食物自给状况。研究发现,中国食物总体自给程度目前仍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本世纪以来已经明显进入下降通道。不过,自给率下降较多的主要是植物油及油料作物等产品,谷物和其他大宗食物依然能够保证基本自给。本文认为,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费升级、本国农业低效率高成本以及缺乏国际竞争力,是导致食物自给率下降的基本因素,而优先保障口粮供应的粮食安全战略则影响着食物自给的结构性变化。研究还发现,一旦粮食生产出现持续减产,中国食物自给率将会快速下降。但是,只关注粮食增产也不一定能阻止食物自给率下滑,其他多种市场、政策和制度因素也会影响中国食物自给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熊学振  杨春  
饲料粮安全问题是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很重要的一方面,国民食物营养消费结构特征决定我们应当把饲料粮安全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基于不同方法测算了饲料粮的生产规模、需求规模和自给水平,在测算生产规模时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在测算需求规模时对理论需求量、实际消费量分别分析,并将进口畜产品折算为饲料粮的间接需求。研究发现,中国饲料粮生产规模与需求规模均呈明显增长,直接系数法测得的饲料粮产量由2001年的15 842.28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27 416.72万吨,直接需求增至30 915.98万吨,间接需求增至1 594.37万吨,产能增长驱动需求自给能力提升但进口增加促使消费自给水平下降。总体来看,中国饲料粮已经从供给不足变为"高位供给、高位进口"并存的局面,应当特别关注饲料粮的结构性供给不足问题。最后,本文从转变思想观念、权衡进口结构、调整畜种结构、拓展进口渠道、强化市场监管方面给出保障策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鹏  谭向勇  王玉斌  
本文在阐述粮食安全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食物保障的概念,并通过构建剩余供给能力(ASS)指标,对当前中国食物保障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当前食物保障水平较高,粮食短缺不是口粮短缺,而主要是间接粮食消费需求增长加之近年来的粮食产量走低引起的饲料粮短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对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和食物保障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政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绍洪,李荣生  
在未来的 30年中 ,中国的人口将继续增长 ,至 2 0 30年达到峰值 1 6亿 ,净增 3亿左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均食物需求的量与质越来越高。届时中国食物的保障能力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国到 2 0 30年 ,满足上述食物需求量 ,食物主要来自耕地的生产潜力和非耕地的食物替代生产两方面。在政策非常强有力、一切从保护耕地出发、严格控制耕地占用和维持动态平衡的条件下 ,到 2 0 30年 ,中国耕地面积可保持 1 31× 1 0 6 hm2。而中国到 2 0 1 0年、 2 0 30年年人均需求粮食分别为 42 0 kg和460 kg,这两个基期年分别需求粮食总量为 5 796× 1 0 8kg和 7360× 1 0 8kg。研究认为 2 0 1 0年、 2 0 30年中国耕地动态变化后食物保障能力分别在 93%和 87%。非耕地资源食物替代是补充食物生产和缓解耕地压力的重要途径。 2 0 30年其食物替代能力可达到 90 0 0 0×1 0 3t,其中草业 3380 0× 1 0 3t,木本粮油 1 70 0 0× 1 0 3t,水域 2 5 82 0× 1 0 3t,野生生物 1 340 0× 1 0 3t,非耕地的事物替代能力达到约 1 0 %。中国食物生产与发展的四个保证 ,一是有效的保护耕地政策 ,二是科学技术进步与科技投入 ,三是构建食物生产体系与保障体系 ,四是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技术与措施。粮食需求分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慕华  
基于营养源视角,运用灰色关联方法考量中国食物自给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961—2013年中国综合食物自给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000-2005年呈现明显的倒"U"形变化。从其结构而言,产品间差异较大;就其影响因素而言,生产、消费、贸易环节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各有差异。测算显示,根据目前的生产布局,到2020年除谷物、糖料、蔬菜作物的自给率上升外,大豆、油料、肉类自给率将持续下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谷树忠  
食物保障是西藏社会性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问题之一。分析表明 ,西藏食物保障度及目标因食物种类而异。尽管粮食总产及单产均持续增长 ,但结构性短缺问题难以解决 ,粮食保障不应过分强调自给率目标 ;肉类中羊肉自给 ,但猪肉基本依靠内地 ;蔬菜保障存在生产不稳定问题 ,如何提高生产的稳定性是问题的关键。对居民营养摄入量及结构的分析表明 ,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及来源结构有较大差异 ,城镇居民食物消费与内地差异不大 ,而乡村居民的食物消费呈现极显著的本地化特征 ;分析还表明 ,城乡居民生活支出中有一半以上用于食物 ,表明收入和生活水平还不高 ,特别要关注低收入居民的食物问题。为此 ,粮食不应继续作为食物保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青  潘建伟  袁学国  
食物安全是各国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核心政策目标之一。如何解决由人口增长引起的食物需求增加并支持城市工业化 ,这是中国 2 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界定了中国食物安全内涵 ,选择粮食总产量波动指数、食物自给率、粮食储备率、按人口平均的食物产量和低收入阶层的食物保障水平等五个指标对中国的食物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并提出了实现我国食物安全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封志明  史登峰  
文章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结合弹性系数分析探讨了中国食物消费的变动趋势,并估算了1978年~2001年中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水平。在估算中,提出了利用食物消费支出和营养素摄入之间的关联来订正营养素摄取量估算值的方法。研究发现,城乡居民间接粮食消费持续增长,已经替代直接粮食消费成为粮食总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正向动植物并重的方向发展;参照2010年中国营养发展总体目标,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摄入热量均已达到要求,但是城镇居民蛋白质摄入尚欠,脂肪摄入量超标较多,食物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居民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都偏低,食物消费水平和膳食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希迁  
2014年日本食物自给率降到了39%,连创新低续的日本食物自给率引发了人们对日本农业食物供给能力的关注,人们开始怀疑日本农业是否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同时日本农业的发展前景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那么日本农业发展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本文以持续走低的日本食物自给率为切入点,深入地分析了日本食物自给率连续下降的原因,并通过对超低食物自给率的剖析梳理出了日本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秀玉  刘平方  韩笑  
食物自给率反映一国国民食物(农产品)与牲畜谷物性饲料消费量由国内供给(国内生产)量可以满足的程度。日本谷物自给率在世界范围内可以说是处于极低水平,供给热量自给率近年维持在40%左右。日本食物自给率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日本国民食物消费的西方化与日本国内农业生产变化两种趋势引起的。本文通过对日本食物自给率变化与特征的分析,剖析日本国民食物消费的变化特征与日本国内食物供给的变化特征,分析确认日本农业生产变化对于食物自给率的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希迁  
2014年日本食物自给率降到了39%,连创新低续的日本食物自给率引发了人们对日本农业食物供给能力的关注,人们开始怀疑日本农业是否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同时日本农业的发展前景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那么日本农业发展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本文以持续走低的日本食物自给率为切入点,深入地分析了日本食物自给率连续下降的原因,并通过对超低食物自给率的剖析梳理出了日本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尼玛扎西  
对西藏食物保障的自然资源相对优势研究表明 ,光能、生物、旅游资源是西藏食物保障的突出相对优势。这些资源具有独特、再生和易于持续开发利用等突出特点 ;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开发利用优势 ,但是 ,与经济落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目前开发乏力 ,开发利用将带来后续管理与环境保护的沉重负担 ;耕地、草地与森林资源既具有明显的优势 ,又有突出的劣势 ,主要表现为数量的优势与质量的劣势。西藏未来食物保障 ,取决于如何将这些资源的相对优势有效组合、综合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彦开   赵渺希   吉瑞   师浩辰  
受极端天气、公共卫生和俄乌战争等重大突发事件影响,维育食物系统的稳定成为保障城市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议题。利用食品企业公共交易数据构建耦合地理空间的食物供应网络,并结合网络分析方法,探究珠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食物供应网络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评估了风险传播视角下区域食物供应网络的“动态”韧性表现,并识别影响网络稳定的关键性节点。研究发现:珠三角形成了以广佛、深圳为核心的多中心食物供应组织结构和城市自环结构,多中心避险能力较高;区域食物供应具有空间邻近性和来源多样性的特征,交易总量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蓄意攻击相比随机攻击能显著降低食物供应网络的韧性,度中心性排名前15的节点是引发级联效应并导致网络性能严重下降的关键性节点。基于上述结果,从深化国内外生产网络合作、强化食物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格局等方面提出了保障区域食物供应稳定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良国  李宁辉  杨建仓  
近几年 ,我国粮食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暂时性出现了缺口 ,但利用库存和市场调节 ,基本达到了粮食的产需平衡。而未来几年我国粮食的产需关系在总体上仍可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 ,粮食生产已进入一个新的恢复性增长时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