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9)
2023(16194)
2022(14203)
2021(13601)
2020(11443)
2019(27092)
2018(27063)
2017(51696)
2016(28425)
2015(32775)
2014(33290)
2013(33045)
2012(30635)
2011(27815)
2010(27853)
2009(25719)
2008(25711)
2007(22821)
2006(19606)
2005(17624)
作者
(84540)
(70487)
(70117)
(66978)
(44932)
(33911)
(32074)
(27747)
(26689)
(25351)
(23995)
(23930)
(22434)
(22370)
(21930)
(21752)
(21693)
(20815)
(20265)
(20181)
(17528)
(17515)
(17114)
(16044)
(15882)
(15768)
(15705)
(15622)
(14337)
(14078)
学科
(117302)
经济(117174)
管理(79095)
(74734)
(61315)
企业(61315)
方法(56742)
数学(49048)
数学方法(48440)
(31561)
中国(31375)
(29153)
(27789)
业经(24475)
(23419)
贸易(23408)
(22748)
地方(21808)
(21045)
农业(20727)
理论(20490)
(19100)
(18270)
财务(18185)
财务管理(18132)
(17597)
银行(17536)
环境(17455)
企业财务(17084)
(16661)
机构
大学(416658)
学院(414077)
(166261)
经济(162576)
管理(159642)
研究(140758)
理学(137828)
理学院(136232)
管理学(133711)
管理学院(132980)
中国(106100)
(90036)
科学(89449)
(75008)
(72816)
(71129)
研究所(66472)
业大(63773)
中心(63665)
(60796)
财经(60461)
北京(57562)
农业(56046)
(54900)
(54842)
师范(54373)
经济学(50572)
(50546)
(49346)
经济学院(45680)
基金
项目(276563)
科学(214758)
研究(200650)
基金(198637)
(173561)
国家(172141)
科学基金(145970)
社会(123347)
社会科(116691)
社会科学(116660)
(107174)
基金项目(105019)
自然(95736)
自然科(93414)
自然科学(93388)
教育(92705)
自然科学基金(91692)
(90647)
资助(84017)
编号(82717)
成果(68029)
重点(62185)
(61345)
(58692)
课题(57315)
(56282)
科研(53301)
创新(52586)
大学(52018)
教育部(51968)
期刊
(181763)
经济(181763)
研究(121298)
中国(77506)
学报(68930)
(64050)
科学(61862)
(57432)
管理(55862)
大学(51189)
学学(47969)
教育(46391)
农业(44309)
技术(36493)
(32795)
金融(32795)
经济研究(29244)
财经(29135)
业经(29051)
(24912)
问题(24051)
(23653)
图书(23121)
技术经济(20868)
(20171)
理论(19937)
(19720)
科技(19068)
统计(18954)
商业(18258)
共检索到605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灵恩  成升魁  刘刚  刘晓洁  白军飞  张丹  高利伟  曹晓昌  刘尧  
作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食物浪费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目前国内外针对食物浪费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食物浪费贯穿在食物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形成因素复杂、生产目的唯一和判断标准差异明显等特征。食物浪费的定量测度、食物浪费的综合评估、食物浪费的驱动机制、食物浪费监测与调控是食物浪费研究的主要内容。实证研究、系统分析、经济学模型分析、生命周期分析和生态足迹法是食物浪费研究的主要方法。结合研究基础和社会需求,目前应着重加强对餐饮食物浪费、居民家庭食物浪费、学校食物浪费、餐厨垃圾处理以及食物浪费的政策评估等领域的研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胜根  
<正>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尤其是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确保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是时刻不能放松的战略性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和政策层面都偏重从生产层面来讨论如何确保粮食安全,聚焦增加粮食产量这一议题。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减少粮食损失和粮食浪费是另一种层面的增产,有利于保护资源和减少碳排放,也有助于粮食安全战略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我非常认同上述观点,赞同减少粮食损耗就是在打造“无形良田”,但是我想额外强调的是,不能狭隘理解新时期的粮食安全战略,而是应该基于大食物观视角来剖析上述“一增、一减”。从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IFPRI)卸任回国后,我就一直主张,要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推动传统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
关键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胜根  
<正>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尤其是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确保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是时刻不能放松的战略性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和政策层面都偏重从生产层面来讨论如何确保粮食安全,聚焦增加粮食产量这一议题。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减少粮食损失和粮食浪费是另一种层面的增产,有利于保护资源和减少碳排放,也有助于粮食安全战略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我非常认同上述观点,赞同减少粮食损耗就是在打造“无形良田”,但是我想额外强调的是,不能狭隘理解新时期的粮食安全战略,而是应该基于大食物观视角来剖析上述“一增、一减”。从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IFPRI)卸任回国后,我就一直主张,要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推动传统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
关键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祖辉  
<正>《全球粮食危机报告(2023)》显示,全球有24亿人处于中度或重度食物不安全状态。为实现全球“零饥饿”的愿景,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生产端的投入,有效提升各类食物产能和供给能力,并优化食物流通和分配环节;另一方面,还需高度重视消费端的食物浪费,减少各类食物的无端损耗,实现更加节约食物。
关键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成升魁  白军飞  金钟浩  王东阳  刘刚  高思  包景岭  李晓婷  李燃  蒋南青  鄢文静  张世钢  
食物浪费是我们长期高度关注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食物浪费并尽量减少食物浪费是研究的重点。文章认为食物浪费是一面折射社会文明的多棱镜,需要从多角度认识食物浪费产生的原因及后果,谨防减少食物浪费的努力变成更大的浪费,减少食物浪费要多管齐下,既要节约,又要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和经验,填补中国食物浪费数据空白,构建资源智慧型食物系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成升魁  白军飞  金钟浩  王东阳  刘刚  高思  包景岭  李晓婷  李燃  蒋南青  鄢文静  张世钢  
食物浪费是我们长期高度关注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食物浪费并尽量减少食物浪费是研究的重点。文章认为食物浪费是一面折射社会文明的多棱镜,需要从多角度认识食物浪费产生的原因及后果,谨防减少食物浪费的努力变成更大的浪费,减少食物浪费要多管齐下,既要节约,又要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和经验,填补中国食物浪费数据空白,构建资源智慧型食物系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盼盼  白军飞  刘晓洁  成升魁  
食物浪费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消费端是造成食物浪费的重要环节,且呈日趋严重的趋势。消费端的食物浪费主要分为家庭食物浪费和在外食物浪费;消费端的食物浪费对国家粮食安全、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均产生不同的影响;影响消费端食物浪费的重要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因素、人口特征、消费者的行为与意识等。目前对消费端食物浪费的研究多采用称重(或估算)和计量模型等方法,仍需要通过发展更合理的量化方法、建立更完整的理论模型、提出更完善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探究。此外,减少消费端食物浪费需要从政府、社会、个人等多角度出发,促使多方利益相关者形成合力应对消费端食物浪费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越  周应恒  韩一军  徐锐钊  
本文利用2009年FAO食物平衡表数据测算了我国食物浪费量,并利用相关数据和GTAP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减少食物浪费的资源效应和经济效应。测算结果显示,我国食物浪费总量为1.2亿t,相当于浪费了2.76亿亩播种面积、458.9万t施用化肥以及316.1亿m3农业用水。减少食物浪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国内耕地资源、水资源紧张问题。GTAP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谷物、水果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的消费环节浪费比例即使仅下降1个百分点,这四类农产品的进口量分别下降6.54%、8.44%、5.09%和4.33%,出口量分别增加16.2%、18.1%、9.3%和2.1%,国内价格分别下降2.46%、5.15%、2....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利伟  成升魁  曹晓昌  张丹  刘晓洁  秦奇  刘尧  王灵恩  
近年来食物损失和浪费及其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也成为保障食物安全的另一条重要途径。论文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综述了目前食物损失和浪费研究进展。结果显示,食物损失和浪费研究在国际上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方法论基础,研究工作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首先,食物损失和浪费研究在全球尺度从概念界定、研究环节到研究方法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研究结果之间难以比较;其次,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处于经济快速转型国家研究相对不足,主要集中在20世纪70—80年代,尤其是针对产后环节的损失研究较少,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以上国家和地区的案例研究;再次,加强消费行为研究,通过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来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俊帆  张子昂  
在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背景下,食物浪费现象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家庭是产生食物浪费的重要单元之一,在国家大力推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下,家庭食物浪费减量具有广泛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基于国内家庭食物浪费研究较为薄弱的现状,系统梳理国内外家庭食物浪费研究进展,对中国食物浪费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借助系统文献综述法,以家庭食物浪费“概念内涵—理论认知—技术方法—主题内容”为逻辑主线,梳理和归纳家庭食物浪费的内涵变迁及方法与理论演进。中国家庭食物浪费具有社会历史、饮食文化以及城乡分异等方面的特殊性,亟待学界开展基于中国社会、文化和制度背景下的家庭食物浪费本土化机制研究,并提出中国城市—乡村家庭食物浪费分异、饮食文化地理差异对中国家庭食物浪费影响、新时代中国家庭特征与家庭食物浪费的关系、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对中国家庭食物浪费的影响、新环境与新技术背景下的中国家庭食物浪费研究等议题展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磊   胡武阳   李剑   青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缓解食物浪费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其中由保质期标签误读造成的食物浪费不容忽视。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视角对中国现行保质期标签存在误读的问题进行分析。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和选择实验研究方法的结果表明,第一,保质期标签误读会影响消费者的丢弃行为,造成食物浪费。第二,构建保质期新用语体系可以缓解消费者产生的食物浪费现象,当把中国现行的保质期标签由“保质期”替换为“此日期后变质”时,造成食物浪费的可能性最低。第三,构建的选择实验新方法较为有效,模型分解出的丢弃意愿和保留意愿存在异质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政府和生产商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保质期标签用语体系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磊   胡武阳   李剑   青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缓解食物浪费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其中由保质期标签误读造成的食物浪费不容忽视。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视角对中国现行保质期标签存在误读的问题进行分析。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和选择实验研究方法的结果表明,第一,保质期标签误读会影响消费者的丢弃行为,造成食物浪费。第二,构建保质期新用语体系可以缓解消费者产生的食物浪费现象,当把中国现行的保质期标签由“保质期”替换为“此日期后变质”时,造成食物浪费的可能性最低。第三,构建的选择实验新方法较为有效,模型分解出的丢弃意愿和保留意愿存在异质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政府和生产商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保质期标签用语体系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廖芬  青平  侯明慧  
巨大的食物浪费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后果,阻碍社会的发展。消费者是食物浪费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减少食物浪费,就必须了解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利用961个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从食物和环境相关行为两个角度,分析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探讨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食物浪费量较大,占总食物量的16.52%。一般态度、金钱态度、环境态度、主观规范、个人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均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减少食物浪费意愿,其中,环境态度对减少浪费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食物浪费的一般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个人规范影响最小。而减少食物浪费意愿则显著负向影响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因此,为有效减少食物浪费,提出加强沟通宣传、改变消费者对食物浪费的行为态度;规范相关条例制度、强化消费者减少食物浪费的规范;同时加强相关培训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食物浪费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宗利  徐志刚  
食物浪费不仅导致食物生产和分销过程浪费大量资源,还增加垃圾处理压力和温室气体排放,挑战粮食安全。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解析了收入增长影响家庭食物浪费的数量效应和结构效应。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收入增长会显著提高居民家庭食物浪费量,食物浪费收入弹性为0.26,其中,数量效应表现为收入增长提高谷物类、蔬菜类和肉蛋奶类食物的浪费量,包括通过提高家庭食物浪费率对食物浪费量产生影响;结构效应表现为收入增长降低蔬菜类食物浪费量占比,提高肉蛋奶类食物浪费量占比,但对谷物类食物浪费量占比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收入增长与家庭食物浪费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两种方案的模拟结果均显示,2030年前我国人均食物浪费量和食物浪费总量仍会继续上升,有必要制定和实施遏制居民家庭食物浪费的具体干预措施。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收入增长对农村居民家庭食物浪费的作用更强,因此干预措施制定应着重关注农村地区家庭食物浪费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宗利  徐志刚  
食物浪费不仅导致食物生产和分销过程浪费大量资源,还增加垃圾处理压力和温室气体排放,挑战粮食安全。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解析了收入增长影响家庭食物浪费的数量效应和结构效应。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收入增长会显著提高居民家庭食物浪费量,食物浪费收入弹性为0.26,其中,数量效应表现为收入增长提高谷物类、蔬菜类和肉蛋奶类食物的浪费量,包括通过提高家庭食物浪费率对食物浪费量产生影响;结构效应表现为收入增长降低蔬菜类食物浪费量占比,提高肉蛋奶类食物浪费量占比,但对谷物类食物浪费量占比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收入增长与家庭食物浪费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两种方案的模拟结果均显示,2030年前我国人均食物浪费量和食物浪费总量仍会继续上升,有必要制定和实施遏制居民家庭食物浪费的具体干预措施。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收入增长对农村居民家庭食物浪费的作用更强,因此干预措施制定应着重关注农村地区家庭食物浪费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