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82)
2023(20349)
2022(17445)
2021(16314)
2020(13834)
2019(32026)
2018(31538)
2017(59856)
2016(32766)
2015(37331)
2014(37306)
2013(37003)
2012(34267)
2011(30994)
2010(30915)
2009(28821)
2008(28665)
2007(25271)
2006(21998)
2005(19801)
作者
(96238)
(80547)
(79926)
(76365)
(51083)
(38554)
(36437)
(31488)
(30536)
(28754)
(27255)
(27249)
(25544)
(25528)
(24942)
(24872)
(24241)
(23770)
(23133)
(23109)
(19912)
(19891)
(19500)
(18226)
(17980)
(17870)
(17842)
(17794)
(16285)
(15913)
学科
(133369)
经济(133196)
管理(98233)
(91118)
(75690)
企业(75690)
方法(62397)
数学(54521)
数学方法(53838)
(37412)
中国(36728)
(36199)
业经(29188)
(28635)
(28489)
(25833)
贸易(25815)
(25092)
地方(24589)
农业(23760)
(23414)
财务(23323)
财务管理(23268)
企业财务(22071)
(21855)
银行(21788)
理论(21325)
(20852)
金融(20846)
(20715)
机构
大学(476038)
学院(472113)
(192674)
经济(188602)
管理(183455)
研究(161415)
理学(158337)
理学院(156554)
管理学(153741)
管理学院(152886)
中国(122396)
(101874)
科学(99526)
(90797)
(81938)
(80508)
研究所(74413)
中心(73588)
财经(72062)
业大(71555)
(69661)
(65470)
北京(64654)
农业(63425)
(61363)
师范(60729)
经济学(58744)
(58307)
(55580)
财经大学(53530)
基金
项目(318757)
科学(249820)
基金(231962)
研究(230399)
(203202)
国家(201577)
科学基金(172123)
社会(145283)
社会科(137720)
社会科学(137685)
(123167)
基金项目(122051)
自然(112447)
自然科(109804)
自然科学(109774)
自然科学基金(107807)
教育(106421)
(104234)
资助(96730)
编号(93040)
成果(76277)
重点(71722)
(71124)
(67159)
(65365)
课题(64449)
科研(61259)
创新(61184)
教育部(60753)
国家社会(60176)
期刊
(208535)
经济(208535)
研究(139459)
中国(91906)
学报(77619)
(72857)
(71477)
科学(70076)
管理(67062)
大学(58609)
学学(55113)
教育(50742)
农业(49901)
(41915)
金融(41915)
技术(41183)
财经(35729)
经济研究(33555)
业经(32790)
(30497)
问题(27308)
(26979)
(23086)
图书(23079)
技术经济(22900)
(22609)
理论(22498)
统计(22411)
科技(21541)
世界(20276)
共检索到698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畅  张浩  安玉发  
本文从食品供应链角度出发,将食品供应链从农田到餐桌划分为5个环节11个步骤,并将发生在供应链各环节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按本质原因分为4大类12小类,进而建立食品质量安全SC-RC判别与定位矩阵。系统分析中国2001—2010年发生的1460个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借助食品质量安全SC-RC判别与定位矩阵实证分析中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薄弱环节与本质原因。通过矩阵模型交叉分析,精确定位了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的4个关键控制点:深加工环节要素施用量不当、深加工环节人员环境不卫生、深加工环节包装不当、农产品初加工环节要素施用量不当。针对已定位的关键控制点提出了中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可山  张丽彤  樊奇奇  
在食品网购交易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开始逐渐关注网购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从供应链视角可将网购食品供应链划分为5个环节,将发生在供应链各环节的网购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划分为14类,对2009—2017年发生的387个网购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件建立SC-RC判别与定位矩阵,并利用Borda序值法改进的风险矩阵法对关键控制点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定位网购食品质量安全的6个关键控制点,据此应采取规范措施,以有效保证网购食品的质量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修湖  
中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包括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近几年来,国家相继组织实施了“一个计划、两项工程”工作,即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目的是确保城乡消费者能够吃上安全放心的“菜篮子”产品;两个工程:一是“三绿工程”——通过开展绿色消费、绿色通道、绿色市场确保食品流通业的质量安全,一是“食品放心工程”——重点是抓好食品源头污染治理和市场准入两个环节,使食品安全状况得到改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红霞  安玉发  
食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难以辨别食品质量,食品市场的逆向选择长期存在。本文通过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从理论上验证了生产高质量食品的企业可以通过传递强质量信号实现与生产低质量食品企业之间的分离,同时得出了分离均衡的实现条件;然后结合问卷调研的结果进一步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不同质量信号的认可程度;最后在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导企业进行有效的质量信号传递的一些参考性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唐爱慧  陶冶  冯开文  
食品质量安全作为民生之本始,终为各个历史时期所重视。新中国成立之后,各种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从顶层规范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不断向好。同时以媒体为代表的社会第三方力量积极参与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弥补法律监管的盲点,与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相适应。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整体呈现出不断改善的态势。本文主要以历史资料和期刊论文为依据,对这一趋势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和总结。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素云  
以2011—2014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食品类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构建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指数和内部控制指数一级指标作为企业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和风险要素的衡量指标,研究上市公司风险控制机制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实证发现,企业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质量越好,食品质量安全水平越高,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会显著影响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继鹏  
重点控制食品供应链上能消除或将食品安全危害降低到可接受程度的关键控制点,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复杂食品安全风险对治理资源的巨大需求与有限规制资源之间的矛盾。本文在划分关键控制点层次的基础上,采用危害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收集风险数据,使用风险矩阵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并且根据食品供应链的组织特征加以优化,提出了一种具有科学实用价值的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定位模式。通过严密控制关键控制点上的风险因素,能够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雨生  乔娟  
文章构建了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监管中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利益主体的现实行为与监管效率之间的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启军  
文章首先对企业社会责任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对中国食品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表现和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食品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表现影响深远,企业社会责任是食品企业进行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中国食品企业应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穆玉军  
食品质量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负责的系统工程,政府督导、部门监管、企业自律、消费者监督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菲菲  何坪华  闵锐  
食品安全事件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信任程度是影响食品消费量回升的重要因素。采用最优尺度模型,以武汉市433份消费者的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研究消费者对液态奶安全性信任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政府、企业、奶站的信任及液态奶对家庭的重要程度、年龄、家庭月总收入等对消费者信任有正的显著影响,而易感人群、品牌、文化程度和家庭月食品支出等则对消费者信任有负的显著影响;信息知晓程度和消费者对奶农的信任对消费者信任没有显著影响。政府要提高消费者对液态奶安全性的信任还必须从增强消费者对政府、企业和奶站的信任度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红霞  
网购环境存在着较传统市场环境下更为严重的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由此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更加突出。本文通过构建网购市场中食品质量安全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分析网络食品卖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号传递博弈过程和均衡条件,并结合消费者问卷调查的结果探讨了网购市场中16个不同质量安全信号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质量信号传递机制能够实现优质食品和劣质食品的分离,提高劣质食品卖家传递质量信号的成本、增大劣质食品被发现的概率、加大对消费者损失的补偿和处罚力度,有利于促进分离均衡的实现。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红霞  
网购环境存在着较传统市场环境下更为严重的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由此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更加突出。本文通过构建网购市场中食品质量安全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分析网络食品卖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号传递博弈过程和均衡条件,并结合消费者问卷调查的结果探讨了网购市场中16个不同质量安全信号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质量信号传递机制能够实现优质食品和劣质食品的分离,提高劣质食品卖家传递质量信号的成本、增大劣质食品被发现的概率、加大对消费者损失的补偿和处罚力度,有利于促进分离均衡的实现。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中亮  朱亚兵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是市场化改革条件下政府监管不到位、企业行为扭曲、社会中介机构缺失共同作用的结果。究其原因,是改革转型过程中食品质量安全的控制权被留置在公共域,相关权利界定不清所致。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管,需要明确界定食品质量安全的控制权,将其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分清不同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对食品质量监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文章通过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制度背景的分析析,结结合市场化和企业改革现状现状,从从企业控制权、政府监管模式的变迁与食品质量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有效监管的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宗德  马霞  
本文主要介绍了法国家禽质量认证系统。它的红色质量认证标志系统将本地上游生产者(饲料厂、孵化场、种鸡场)和下游生产者(屠宰场、分销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度综合有效的流通网络,向消费者提供明显不同于工业产品的家禽。由于在内在质量、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的生产实践和产品形象方面的不同,红色标志产品与工业产品的差别是显著的。红色质量认证标志系统持续了35年,发展成一个非常有效的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相结合的认证架构,为中国食品质量和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