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50)
2023(8401)
2022(7072)
2021(6688)
2020(5550)
2019(12687)
2018(12479)
2017(23326)
2016(12708)
2015(14667)
2014(14351)
2013(14311)
2012(13631)
2011(12644)
2010(12577)
2009(12001)
2008(12169)
2007(10707)
2006(9588)
2005(9029)
作者
(36827)
(31023)
(30954)
(29486)
(19847)
(14607)
(13887)
(11889)
(11797)
(11047)
(10950)
(10488)
(10155)
(10140)
(10094)
(9543)
(9171)
(9035)
(9020)
(8693)
(8105)
(7554)
(7487)
(7168)
(7063)
(7017)
(6844)
(6643)
(6178)
(6178)
学科
(53753)
经济(53659)
管理(40340)
(34672)
(27929)
企业(27929)
方法(22311)
数学(19673)
数学方法(19497)
中国(17944)
(15698)
(15635)
(14960)
(12736)
贸易(12729)
(12522)
业经(11566)
(10944)
(10931)
(10632)
银行(10615)
(10264)
(10067)
金融(10064)
环境(9289)
体制(9207)
农业(9135)
(8556)
财务(8537)
财务管理(8513)
机构
大学(195217)
学院(189846)
(89201)
经济(87775)
研究(73643)
管理(69478)
理学(59295)
理学院(58578)
管理学(57769)
中国(57744)
管理学院(57396)
(42523)
(42136)
科学(41094)
(37247)
研究所(33715)
财经(33336)
中心(31711)
(31660)
(30573)
经济学(29599)
(27933)
北京(27086)
经济学院(26537)
(26105)
业大(25481)
财经大学(25006)
农业(24855)
(24414)
师范(24184)
基金
项目(123944)
科学(99396)
基金(94532)
研究(91166)
(83398)
国家(82806)
科学基金(69952)
社会(61869)
社会科(58787)
社会科学(58776)
基金项目(48726)
(43190)
自然(43070)
自然科(42081)
自然科学(42064)
自然科学基金(41387)
教育(41365)
资助(38897)
(38407)
编号(33956)
(30452)
成果(29677)
重点(28781)
(28665)
国家社会(27744)
中国(27145)
教育部(26419)
(26240)
(25466)
人文(24439)
期刊
(98643)
经济(98643)
研究(62215)
中国(41017)
(33135)
(29680)
学报(29594)
科学(29048)
管理(27580)
大学(23128)
学学(21801)
农业(20387)
(19564)
金融(19564)
财经(17888)
教育(17815)
经济研究(16359)
(15482)
技术(14358)
问题(13471)
(13354)
世界(12967)
业经(12793)
国际(12128)
(11535)
(9375)
技术经济(9011)
现代(8309)
理论(8233)
经济问题(8109)
共检索到296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彩霞  
近年来大型企业频频成为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角,该现象有悖于声誉机制、资产专用性等经济学常识。食品安全规制处于中国大的制度变迁环境中,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内的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其政治目标、经济目标必将对区域内各项经济活动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本文从地方政府角度审视中国食品安全规制"悖论"。本文以实证的方式证明了地方政府与食品安全规制悖论的关联性,并在深层次上对食品安全规制悖论进行了解读:财政分权下的政企合谋是导致食品安全规制悖论的关键原因,资本、公众、政府失衡的权力制衡模式使食品安全规制悖论得以持续,制度掩饰因素为食品安全规制低效率提供借口。最后,提出了破解食品安全规制悖论的制度措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怀  赵万里  
中国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治化的监管方式,这种监管方式大多时候视制度于不顾,部门管理者往往仅凭个人的意志行事。搭便车、政府规制俘虏、滥用职权、相互推诿形成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不良路径依赖。要改变这种不良的路径依赖,必须转变食品安全的监管方式,即由人治的监管方式向制度规制转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怀  赵万里  
制度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存在着效率递减的规律,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就会出现危机,进而产生制度变迁。中国食品安全规制制度在频繁的食品安全事故中经历了相继的制度变迁。在制度变迁中,体现了制度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制度功能应建立在完善的制度体系下,食品安全规制不是单靠某一法律所能解决的。制约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是监管制度、激励制度和法律制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安丰东  
本文利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市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食品生产商和规制者的博弈行为,博弈的均衡结果是规制者和厂商进行合谋,进而使得食品市场的信用环境遭到破坏,消费者的权益受损。声誉模型作为非正式制度安排有助于解决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论文在此分析的逻辑框架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力  孙良嫒  
尽管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众多,但食品安全问题本质上是经济问题,仍无法脱离基本的供需矛盾。本文从有效需要的角度出发,以消费认知和政府规制为两条主线对相关前沿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将其纳入到一个基本的供需分析框架中。通过文献研究发现,频发食品安全事件是粗放型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产物,而消费认知的偏误以及政府规制的合理程度对食品安全市场的有效供给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政策制定与制度安排不能仅着眼于对供给的约束,如何提振有效需求则更有利于监管资源的优化和规制效果。对于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目前仍主要停留在一种概述性、工具性的研究阶段或某一领域的经验性研究,关于食品安全经济的内在价值和深度机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冬林  齐文浩  
本文的目的是确定食品安全规制强度的增加对生产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利用中国食品工业1993~2011年的面板数据来测量食品工业生产率的变化。首先通过聚类分析识别出食品工业生产率变化的几个阶段与现实中食品规制强度的变化阶段基本相符,然后对食品工业的TFP进行分解来分析规制强度对生产率的影响,最后研究结论发现食品安全规制强度增加可以提高生产率,然而当规制加强到一定程度后,如果继续增加规制的强度,则会使生产效率降低。食品行业生产率随规制强度增加表现为倒U形变化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杨  李成贵  
一、背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质量安全①状况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必将进入一个新的结构升级时期,食品供求方式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食品增长方式将从单一追求数量增长转变为追求食品质量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亘  李向阳  刘昭阁  
本文以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的风险交流机制为研究对象,从顶层设计视角探究其持续完善路径。首先,识别新《食品安全法》下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顶层框架及其对机制建设的影响,界定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设的基本问题;其次,基于"前因—行为—后果"模型,刻画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概念,构建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概念模型;最后,结合风险交流内涵,提出持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风险交流机制的顶层设计框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亘  李向阳  刘昭阁  
本文以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的风险交流机制为研究对象,从顶层设计视角探究其持续完善路径。首先,识别新《食品安全法》下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顶层框架及其对机制建设的影响,界定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设的基本问题;其次,基于"前因—行为—后果"模型,刻画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概念,构建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概念模型;最后,结合风险交流内涵,提出持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风险交流机制的顶层设计框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文艺  程启智  旷锦云  
在经济体制转型、政府职能转型和全球化语境及国际管制变革潮流的推动下,中国食品安全管制的制度变迁呈现以下规律:管制重心从经济性管制走向社会性管制;管制理念从食品卫生走向食品安全;管制法规从以《食品卫生法》等为代表的部门主导型法规体系走向以《食品安全法》为标志的基本法法规体系;管制机构从分散管制走向综合管制和集中管制,现阶段正处于从分散管制模式向综合管制模式转变的进程中。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志刚  黄棋  陈岳  
本文从全面介绍2006年美国"毒菠菜"事件发生的始末入手,分析其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凸显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缺位,进一步从市场失灵角度分析政府已有的措施未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到一些该事件对中国当前农产品安全的启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小梅  卢玲玲  
本文引入食品安全管制的收益成本模型分析食品安全管制效率问题,并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从收益成本角度分析中国食品安全管制的效率。根据中国食品安全管制的现状,提出提高中国食品安全管制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兴志  胡艳芳  
中国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直接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诸多漏洞,亟待完善。从政府监管的角度看,食品监管环节存在"中央监管机构——地方监管机构"以及"地方监管机构——食品企业"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内在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各级监管机构与食品企业各方利益不对等。基于激励相容理论,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应该从明确各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加大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等方面着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倩  何坪华  
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的建立,为治理食品安全乱象提供新视野。经济、社会和技术构成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运行的基础,法律、制度和市场形成其运行环境。通过对制度本身及外部条件的分析,本文从理论设计、执行条件及执行力度等方面总结中国黑名单制度的执行困境:理论设计不完善;执行条件上存在法律依据不充分、制度建设不健全、技术体系不成熟和市场集中度不高,惩罚力度不大,执行效果不佳。笔者提出诸如完善理论设计,加快建立信用法和信用信息数据库等建议以保障黑名单制度的有效运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倩  何坪华  
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的建立,为治理食品安全乱象提供新视野。经济、社会和技术构成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运行的基础,法律、制度和市场形成其运行环境。通过对制度本身及外部条件的分析,本文从理论设计、执行条件及执行力度等方面总结中国黑名单制度的执行困境:理论设计不完善;执行条件上存在法律依据不充分、制度建设不健全、技术体系不成熟和市场集中度不高,惩罚力度不大,执行效果不佳。笔者提出诸如完善理论设计,加快建立信用法和信用信息数据库等建议以保障黑名单制度的有效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