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02)
2023(10506)
2022(8898)
2021(8389)
2020(7175)
2019(16775)
2018(16386)
2017(31735)
2016(17303)
2015(19776)
2014(19752)
2013(20048)
2012(18928)
2011(17207)
2010(17065)
2009(15924)
2008(16081)
2007(14370)
2006(12278)
2005(11378)
作者
(51634)
(43509)
(43440)
(41680)
(27670)
(20957)
(19826)
(16828)
(16388)
(15309)
(15012)
(14406)
(14057)
(13897)
(13833)
(13567)
(13081)
(12838)
(12617)
(12454)
(10827)
(10749)
(10625)
(9926)
(9818)
(9810)
(9663)
(9357)
(8808)
(8801)
学科
(78186)
经济(78116)
(45582)
管理(45381)
方法(38539)
数学(35109)
数学方法(34836)
(33769)
企业(33769)
中国(23058)
(22201)
(18419)
(17551)
贸易(17546)
(17180)
(15877)
农业(14646)
业经(14259)
(14156)
(12266)
银行(12235)
地方(12102)
(11829)
金融(11827)
(11746)
(10973)
财务(10950)
财务管理(10922)
(10683)
环境(10654)
机构
大学(260844)
学院(256714)
(118374)
经济(116358)
研究(95388)
管理(95280)
理学(82350)
理学院(81376)
管理学(80088)
管理学院(79596)
中国(72873)
科学(57137)
(55537)
(51173)
(49635)
(48836)
研究所(45432)
中心(42513)
财经(41786)
业大(39600)
经济学(38983)
农业(38867)
(38338)
(36648)
经济学院(35336)
北京(35311)
(33480)
(32317)
师范(31972)
财经大学(31375)
基金
项目(171024)
科学(134815)
基金(127876)
研究(121326)
(113425)
国家(112606)
科学基金(94718)
社会(79822)
社会科(75861)
社会科学(75841)
基金项目(66371)
(62663)
自然(60651)
自然科(59286)
自然科学(59265)
自然科学基金(58286)
教育(55048)
(54597)
资助(53911)
编号(46308)
(40109)
重点(39105)
成果(37961)
(36907)
国家社会(35013)
(34759)
教育部(34134)
科研(33471)
中国(33422)
创新(32826)
期刊
(122814)
经济(122814)
研究(75989)
中国(49960)
(43849)
学报(43832)
科学(39960)
(38894)
管理(33230)
大学(32677)
学学(31018)
农业(30171)
(23235)
金融(23235)
财经(21535)
经济研究(21413)
教育(21326)
技术(20623)
(18678)
业经(17665)
(17547)
问题(17227)
(16090)
世界(14715)
技术经济(13873)
国际(13850)
统计(13472)
(12801)
理论(11661)
(11556)
共检索到379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柯福艳  王秀清  
本文在分析我国食品加工业劳动生产率区域性差异的基础上 ,利用变异系数β和收敛的方法 ,对 1 993— 2 0 0 1年我国不同省间食品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收敛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1 993— 1 996年我国各省劳动生产率差距在扩大 ,而 1 996— 2 0 0 1年的差距在缩小 ,1 993— 2 0 0 1年整个过程来看劳动生产率差距也在缩小。并且通过分析认为 2 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企业改革政策是造成我国食品加工业劳动生产率收敛的主要原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丹丹  
在中国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变化在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用2001-2016年中国工业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分省份-行业数据,考察不同企业所有制类型的工业经济变动特征,并实证分析劳动生产率收敛趋势,比较和分析其收敛差异。研究发现,中国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均存在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非国有经济的收敛驱动了整体经济的收敛。国有企业由于市场竞争不充分、缺乏创新激励等,劳动生产率的收敛速度要慢于非国有产权企业的。而私营企业能更好的与本土实际相结合,充分匹配适宜的技术,收敛速度要优于外商和港澳台企业。为实现经济发展均衡,政府需继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重视私营企业的发展优势,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创新环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丹丹  张倩肖  
在测算和分析中国工业1999-2014年间整体、分区域和分行业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长率的基础上,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研究发现:中国工业整体劳动生产率呈绝对收敛特征;分区域看,中国四大区域均呈绝对收敛特征,东北地区收敛速度最快,中部和西部地区次之,沿海地区收敛速度最慢;分行业看,绝大多数工业行业都表现出收敛特征,且技术密集型行业比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收敛速度快。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帆  石磊  
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指数方法实证研究了1978~2006年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文简称"省份")劳动生产率的收敛性问题。结果显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表现出东部领先背景下的有限收敛,劳动生产率绝对值则表现出东部占优条件下的相对发散,这种格局在1993年之后有相对增强态势。劳动生产率增长可分解为纯生产率效应、鲍默效应和丹尼森效应,各省份劳动生产率增长主要是依靠纯生产率效应驱动的,这种状况在1993年之后得以强化。各省份劳动生产率增长中丹尼森效应贡献度较小,这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转的交易成本较高有关,而纯生产率效应的贡献最大,这...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竞博  高瑗  
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收敛呈现出显著的区域性和阶段性,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劳动生产率收敛程度和收敛速度由于各自的资源禀赋差异而截然不同。全国总体和东、中、西部的劳动生产率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发散趋势,但是最终都呈现出σ收敛趋势。在束紧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全国的劳动生产率以每年0.83%的速度显著收敛,东部是所有地区中劳动生产率收敛速度最快的地区,具有绝对β收敛现象;在放宽初始经济环境的条件下,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均在1%水平下显著收敛,西部地区在1991-2015年之间,不具有条件β收敛现象,分阶段的收敛性和收敛速度也完全低于其他地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丹丹  张倩肖  
基于中国跨区域和跨行业劳动生产率收敛异质性的基础上,考察当地政策因素、R&D投入强度和员工技能水平对跨区域和跨行业劳动生产率收敛性的驱动影响。结果表明,分区域来看,政府在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和工资增长方面的经济政策可以促进区域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收敛;分行业来看,R&D投入促进了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收敛,而员工的技术水平对行业劳动生产率收敛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这与低员工技术水平投入的行业更容易利用其落后优势和从技术溢出效应中获益有关。因此,为了缩小地区工业差异和提高工业行业发展效率,政府应该在基础设施建设、最低工资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丹丹  张倩肖  
基于中国跨区域和跨行业劳动生产率收敛异质性的基础上,考察当地政策因素、R&D投入强度和员工技能水平对跨区域和跨行业劳动生产率收敛性的驱动影响。结果表明,分区域来看,政府在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和工资增长方面的经济政策可以促进区域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收敛;分行业来看,R&D投入促进了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收敛,而员工的技术水平对行业劳动生产率收敛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这与低员工技术水平投入的行业更容易利用其落后优势和从技术溢出效应中获益有关。因此,为了缩小地区工业差异和提高工业行业发展效率,政府应该在基础设施建设、最低工资制度执行的监管和提升科学技术水平等方面做出努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毅蓉  袁伦渠  
本文基于1985-2010年期间我国大陆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泰尔指数和σ收敛性检验分析了我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我国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总体(省际)差异不断缩小,但主要是由于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带区域内部差异的不断缩小所引起,而三大经济带之间的收敛效应未能显现。本文认为,近年来我国产业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促进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但是劳动力资源分配的地区差异仍然明显。构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提高城乡劳动力素质和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将有助于各地区劳动生产率平衡发展和促进就业人口的非农化进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媛  应瑞瑶  杨向阳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服务业增长质量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使用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1978~2006年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现状,并采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方法考察了其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呈稳定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则基本无差异,且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2)在分别考虑了截距项、时间趋势、时间特殊效应、省份特殊效应、省份时间效应与序列相关等因素的影响后,我国各省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内部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均存在条件性β收敛。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丹丹  
基于1999—2015年中国工业省份-行业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人力资本对区域劳动生产率收敛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加速了区域劳动生产率的收敛,不同人力资本分布差异对不同区域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作用不同,这种推动作用是由行业的技能特征实现的。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沿海区域,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层次的人口作用显著为正。对于东北和中部,初中层次的人力资本水平作用要明显大于高层次人口,对于西部区域,三种层次的人力资本均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可以实施差别化的人力资本提升等策略来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富华  李国平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的份额变化分析方法,把工业作为整体细分地区,分析了我国经济转型期各地区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差异原因。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总体来说,大部分地区的工业劳动生产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通过结构细分,各地区之间的增长又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互联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文举  张亚云  
基于DEA的经济增长核算思路,将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所引致的三个部分。1998~2008年间我国大陆31省的经验分析表明:(1)我国工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着技术无效率;(2)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提高,技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对此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技术进步的贡献最大;(3)我国省际工业劳动生产率差距呈收敛趋势,其中省际资本深化差异具有促进作用,而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的省际差异则阻碍了劳动生产率水平差距的缩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亚云  杨文举  
运用基于DEA的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将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分解成由技术效率的变化、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所引致的三大部分,并运用反事实劳动生产率差异分析法分析2003—2007年我国39个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差异的演变及原因。结果表明:(1)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整体上有所提高,技术效率的变化和技术进步对此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技术进步的贡献较为显著;(2)工业行业间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的作用,而技术效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差距的扩大。为促进我国工业经济协调发展,应不断加大落后行业的资本投资,并改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丹丹  
基于2001~2017年中国工业分企业所有制-分地区-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相对劳动生产率和变异系数指标对全国和分区域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商和港澳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和收敛性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其进行计量检验。结果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三类所有制结构的劳动生产率均呈现显著的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但是收敛速度呈现差异。其中,私营企业收敛速度最快,外商和港澳台企业次之,国有企业收敛速度最慢。分区域来看,东北和西部收敛速度相对较快,中部次之,而沿海三类所有制结构的劳动生产率收敛速度均较慢。因此,政府应进一步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完善市场竞争等方面努力,有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所有制结构的收敛,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的收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旭川  
劳动生产率和就业是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本文运用CES生产函数说明了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理论联系。通过运用VAR方法和1978-2006年间的数据,检验了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经验研究显示,技术进步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的重要因素。从短期来看,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是负的,但从长期来看,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是正的。这说明,中国选择了一种适于就业增长的技术进步方式。中国应坚持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的协调增长,采用适合于中国现实经济的技术,并选择适当的技术进步速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