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7)
- 2023(11954)
- 2022(9776)
- 2021(9137)
- 2020(7548)
- 2019(17141)
- 2018(16619)
- 2017(30573)
- 2016(17105)
- 2015(19289)
- 2014(18868)
- 2013(18607)
- 2012(17270)
- 2011(15957)
- 2010(15649)
- 2009(14382)
- 2008(14275)
- 2007(12388)
- 2006(10909)
- 2005(9701)
- 学科
- 济(69638)
- 经济(69556)
- 管理(44657)
- 业(39846)
- 方法(31878)
- 企(30187)
- 企业(30187)
- 数学(28825)
- 数学方法(28591)
- 中国(21291)
- 农(20355)
- 贸(17210)
- 贸易(17203)
- 易(16848)
- 学(16465)
- 财(16053)
- 业经(13903)
- 制(13897)
- 农业(12437)
- 银(11851)
- 银行(11790)
- 融(11705)
- 金融(11697)
- 行(11404)
- 体(10977)
- 环境(10560)
- 理论(10120)
- 地方(9736)
- 技术(9309)
- 和(8800)
- 机构
- 大学(251560)
- 学院(247425)
- 济(108610)
- 经济(106823)
- 研究(95523)
- 管理(88889)
- 理学(77388)
- 理学院(76449)
- 管理学(75030)
- 管理学院(74620)
- 中国(72906)
- 科学(59608)
- 农(54286)
- 京(54022)
- 所(50314)
- 财(46901)
- 研究所(46525)
- 农业(43506)
- 业大(42600)
- 中心(41802)
- 财经(38250)
- 江(35391)
- 经(35286)
- 经济学(35009)
- 北京(33988)
- 院(33728)
- 经济学院(31751)
- 范(31364)
- 师范(30865)
- 科学院(29789)
- 基金
- 项目(171719)
- 科学(134551)
- 基金(127794)
- 研究(117516)
- 家(116561)
- 国家(115688)
- 科学基金(96029)
- 社会(77163)
- 社会科(73287)
- 社会科学(73270)
- 基金项目(66858)
- 省(63615)
- 自然(63186)
- 自然科(61812)
- 自然科学(61782)
- 自然科学基金(60744)
- 划(56126)
- 教育(53667)
- 资助(52700)
- 编号(43649)
- 重点(39821)
- 部(39149)
- 发(36407)
- 创(35649)
- 成果(35332)
- 国家社会(34001)
- 科研(33668)
- 创新(33655)
- 计划(33420)
- 教育部(32727)
- 期刊
- 济(110942)
- 经济(110942)
- 研究(72109)
- 学报(50247)
- 中国(49122)
- 农(48278)
- 科学(43518)
- 大学(36752)
- 学学(35128)
- 财(33843)
- 农业(33129)
- 管理(31221)
- 融(23533)
- 金融(23533)
- 教育(23064)
- 经济研究(20276)
- 财经(19499)
- 业(18770)
- 技术(18008)
- 经(16927)
- 业经(16546)
- 贸(15320)
- 问题(15227)
- 世界(14338)
- 国际(13886)
- 版(13852)
- 业大(13714)
- 理论(12453)
- 农业大学(11736)
- 科技(11591)
共检索到367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文朗 罗得恩
一般认为中国的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自然灾害等供给冲击造成的,但是我们的研究表明,中期来看,需求压力的作用更为重要。这说明,即使非食品价格上涨仍是温和的,相关部门也需要对食品价格快速上涨作出政策反应。同时,我们发现,食品价格上涨尚未对非食品价格上涨造成明显的"二轮效应"。特别是,尽管食品价格上涨已经推高了中国的通货膨胀预期,但尚未成为工资上涨的决定性因素。然而从中期来看,随着工人在工资设定中议价权的增大,这种状况可能会改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小宁
本文通过分析通货膨胀构成要素,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且农产品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之间并无内在必然联系,进而预期到今后玉米、大豆和食用油价格上涨可能成为通胀压力释放的突破口。最后,对稳定农产品价格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设。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通货膨胀 表现形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冯静 苏云
保持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还能有效抑制通货膨胀。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历次波动,研究农产品价格上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提出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并探讨理性看待农产品价格上涨,预防通货膨胀前提下的宏观调控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通货膨胀 价格上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凯
食品类消费品在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中所占权重最大,而食品类中各项内容基本是由农产品与其相关联产品构成,因此分析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API)与CPI指数的关联性具有重要意义,这反映着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文章选取1978~2012年年度统计资料,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API指数和CPI指数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个价格指数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农产品价格与消费品价格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瑶
文章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分析农产品价格上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样本期内当农产品价格上涨1%时,总体物价水平将平均上涨0.29%;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确会推升总体物价水平,因而有必要监控农产品价格并建立价格波动的预警机制。变参数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不同年份农产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分清不同时期农产品价格影响通货膨胀的程度对于调控总体物价水平十分重要,将直接影响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关键词:
农产品 价格 通货膨胀 变参数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分析小组 张照新 翟雪玲 宋洪远 沈贵银 彭超 夏海龙
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上理清了农产品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然后对2000年以来主要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状况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尽管从短期看,不同时期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具体原因各异;但从长期看,流动性过剩对农产品价格具有显著影响,通货膨胀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而不是结果。而近期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与货币流动性过剩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承认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合理性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和完善货币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农产品价格 周期性波动 CPI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桂芳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时强调,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稳定价格总水平。流动性过剩、投机资金炒作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物价总水平上涨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季焜
2007年下半年至今的物价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是相对价格的上涨,它同一般意义上全面性的通货膨胀有本质的区别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物价持续上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有人预言通货膨胀时期已经到来,有人甚至预言这轮通货膨胀已日趋呈现中国经济潜在的危机和风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杜两省 周彬 段鹏飞
本文从金融市场的实际汇率、真实利率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的农业劳动力成本等角度分析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认为通货膨胀通过农民的存粮行为、投资的促进、汇率传导三种机制影响农产品价格水平;而在刘易斯转折点出现的条件下,农产品价格通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一渠道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并且影响程度持续上升。本文对这些假说进行了理论分析后使用VAR模型进行经验研究,提出需求面的因素是价格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供给面的因素是农产品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应减少金融市场的扭曲程度,提升真实利率和人民币币值以抑制通货膨胀;在供给方面应改进农业的投入和生产模式,把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技术进步结合在一起,同时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稳定国内...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克新
本文对近期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还不能断定已出现了经济过热,原材料价格上涨不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关键词:
原材料 价格 通货膨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炳生 唐仁健
农产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与宏观调控柯炳生,唐仁健1994年,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价格大幅度上升。农产品的价格变化与通货膨胀问题联系在一起,引起了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成为1994年的重大热点问题之一。1994年农产品价格变化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侯成琪 龚六堂
本文建立了一个多部门新凯恩斯模型来描述食品部门在需求价格弹性、价格粘性和供给冲击等方面的异质性,研究货币政策应该如何应对我国食品价格的较快上涨。本文的研究表明:(1)食品价格粘性较低和食品需求缺乏弹性是导致我国食品价格较快上涨的主要原因;(2)根据福利损失贡献加权法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是最优的,货币政策盯住这个最优核心通货膨胀能够显著降低外生冲击导致的福利损失;(3)食品价格在这个最优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为8.8%,这意味着不应该由于食品具有较大的支出权重而对食品价格上涨过度反应,也不应该由于食品价格具有较高的波动性而对食品价格上涨无动于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时 王振霞
本文在阐述食品价格波动特点、通货膨胀及其对低收入群体福利影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说明2006-2012年间,中国食品价格波动主要源于货币供给量的快速增长。食品价格的上涨不是通货膨胀的原因,而是通货膨胀的结果。中国食品价格管理应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不能简单依靠抑制食品价格上涨的政策来防治通货膨胀和保护低收入群体的福利。
关键词:
食品价格 VAR 低收入群体 福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树青 王婷婷 吴敬
基于1999~2011年的季度数据,运用考虑外生政策变量的多变量SVAR模型检验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并且受到流动性水平、工业产业产能、利率、市场预期、工资水平、调控政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货币因素是主要因素之一,而宏观调控政策对房价的作用最初则表现出紧缩失灵、扩张有效的态势,特别是对房价的调控,存在较长时滞,因此,必须坚持调控政策不动摇。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通货膨胀 关联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苏梽芳 王海成 郭敏
文章基于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应用半参排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食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社会人口、经济和情形性因素之后,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分组检验还发现,食品价格上涨对农村户籍和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居民幸福感影响更大;由于家庭仍然是抵御通胀风险冲击以平滑消费的重要来源,生活费用分担人数越少,食品价格上涨对幸福感影响越大;相对就业不稳定的人群,就业稳定者因为未来预期收入不确定性较小而幸福感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更小。文章认为政府应该稳定食品价格,统筹推进"菜篮子"工程,加大对弱势群体的食品价格补贴,以增强居民抗食品通胀风险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