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38)
2023(19492)
2022(16450)
2021(15296)
2020(12705)
2019(29107)
2018(28746)
2017(54713)
2016(29607)
2015(33202)
2014(33121)
2013(32953)
2012(30559)
2011(27774)
2010(27934)
2009(26064)
2008(25978)
2007(23089)
2006(20835)
2005(19148)
作者
(85938)
(71448)
(71058)
(67517)
(45714)
(34010)
(32301)
(27900)
(27197)
(25666)
(24562)
(24293)
(22942)
(22940)
(22273)
(21854)
(21277)
(20721)
(20536)
(20465)
(17935)
(17629)
(17129)
(16353)
(16023)
(16001)
(15935)
(15836)
(14302)
(14083)
学科
(129784)
经济(129611)
(102132)
管理(97880)
(89369)
企业(89369)
方法(52147)
数学(41925)
数学方法(41525)
(37708)
中国(37690)
(37450)
业经(35961)
(28584)
地方(28363)
农业(25783)
(24907)
财务(24831)
财务管理(24792)
(24698)
贸易(24678)
(23983)
(23790)
企业财务(23502)
技术(22523)
(22494)
理论(21411)
(21288)
银行(21244)
(20458)
机构
学院(428499)
大学(428464)
(179823)
经济(176130)
管理(168688)
研究(148856)
理学(143948)
理学院(142307)
管理学(140278)
管理学院(139475)
中国(115836)
(93440)
科学(88310)
(85525)
(74765)
(68799)
研究所(67235)
财经(66855)
中心(66365)
(64980)
(60757)
业大(60276)
北京(59991)
(56000)
师范(55520)
经济学(54063)
(54021)
农业(53432)
(51961)
财经大学(49386)
基金
项目(280177)
科学(222197)
研究(208470)
基金(204470)
(177075)
国家(175534)
科学基金(151652)
社会(133540)
社会科(126620)
社会科学(126588)
基金项目(108056)
(107863)
自然(96588)
教育(94344)
自然科(94329)
自然科学(94307)
自然科学基金(92644)
(90464)
编号(84253)
资助(83507)
成果(69074)
重点(62460)
(62446)
(62370)
(59487)
课题(58406)
国家社会(55300)
创新(55044)
教育部(53935)
(53846)
期刊
(210049)
经济(210049)
研究(135236)
中国(88931)
管理(67778)
(67618)
(64600)
学报(62626)
科学(60798)
大学(48474)
教育(47011)
学学(45466)
农业(44498)
(42267)
金融(42267)
技术(37772)
业经(34949)
财经(33679)
经济研究(33080)
(28935)
问题(27203)
(25056)
技术经济(22296)
(21823)
现代(20720)
世界(20659)
图书(20400)
科技(19998)
理论(19899)
国际(19252)
共检索到660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德瑜  邹沛思  贺灿飞  
区域新兴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地理学的关注重点。尤其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背景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区位特征备受关注。本文选取风电设备制造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05-2012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整理了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数据库,发现中国的内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大多由相关装备制造业企业投资设立,并位于投资企业所在城市;外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倾向于布局在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的城市。风电设备制造业企业的空间扩展即子公司主要集中在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和东部沿海等风力资源丰富和风电场重点建设的地区。在实证部分,利用零膨胀负二项模型探讨中国风电设备企业及其子公司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风力资源禀赋主要影响风电设备企业子公司的区位选择,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城市风电设备企业子公司个数较多;2产业基础主要影响风电设备企业母公司区位选择;3地方政府支持主要影响风电设备企业子公司的区位选择;4风力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地方政府支持同时作用时,产业基础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风电设备企业的区位选择和地方政府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制定有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伟  李颖洁  
风电装备制造业作为风电产业的上游产业,已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本文基于产业链的视角,在分析国内外风电装备制造业现状的基础上,从分工协作、交易成本及产业集聚等角度剖析了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发展滞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坚持风电国产化、加强资源整合力度、提高产业集聚程度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爱民  刘保奎  
长期以来,区域发展和城镇化战略一直是我国区域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主题,学者们提出了形式多样的观点,但将区域与城市结合进行研究,并形成精准化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城镇化发展战略还比较少见。2003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总体呈现分散发展的趋势,但部分行业集中化程度依然较高,区域分化较大,中部地区逐渐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集中区域。从城市发展来看,制造业各类型城市间差异突出,有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的趋势。各个区域对应着不同的城市发展重点,不存在共通的城市发展道路,城镇化发展必须与区域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实现区域政策、产业政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爱民  刘保奎  
长期以来,区域发展和城镇化战略一直是我国区域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主题,学者们提出了形式多样的观点,但将区域与城市结合进行研究,并形成精准化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城镇化发展战略还比较少见。2003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总体呈现分散发展的趋势,但部分行业集中化程度依然较高,区域分化较大,中部地区逐渐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集中区域。从城市发展来看,制造业各类型城市间差异突出,有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的趋势。各个区域对应着不同的城市发展重点,不存在共通的城市发展道路,城镇化发展必须与区域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实现区域政策、产业政策的精细化、多样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智强  苏竣  汝鹏  张芳  
自2001年以来,中国的风电产业发展迅速。在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在短短十年内从"引进来"逐渐发展到"走出去",其技术创新模式经历了"封闭式自主研发—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开放式自主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中国政府通过"技术储备—促进转移—扩大市场—强制学习—稳步退出"五个方面的政策推动发展的。在该过程中,技术能力、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结合的市场政策以及全球化是创新模式转变的核心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诚  刘守臣  于兆宇  
在全球疫情常态化和国际经贸形势不确定背景下,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模式、新业态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跨境电商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提供新的机会,在带动制造业升级方面的优势逐步显现。本文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角下,分析跨境电商对中国制造业升级作用机制,基于ARMA模型论证跨境电商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并获得结论:跨境电商发展对国内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具有驱动力;跨境电商通过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两个路径有效助推中国制造业升级,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和制造业升级水平均呈增长趋势;跨境电商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有效预测变量,且二者显著正相关。最后构建跨境电商促进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克莎  
本文在描述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基地与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关系,分析世界制造业中心形成、转移分散的历史进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新特点,研究中国制造业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以及相应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  王思文  
关键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志强  朱华友  
产业空间格局及其演化一直是经济地理、区域经济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合理的产业空间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十分有利。建国60年来,我国民族乐器制造业空间格局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改革开放以前,民族乐器制造业在全国大中城市分散布局,但龙头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五大城市(北京,上海,苏州,天津,广州)。这一时期的格局主要受国家计划经济政策的影响;经济转型时期(1978-1992),民族乐器企业从分散在全国大中城市走向集中,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苏州三地。这一时期,国际环境和经济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1992年后,我国民族乐器制造业逐渐从集中走向分散,基本覆盖全国,各地企业"扎堆",形成众多的产业区。这一时期,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金彦  李仙德  徐宁  
通信设备制造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近年来,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其空间格局呈现出新的特征。论文基于中国2013年规模以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数据、2014—2019年成立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负二项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新创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新创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趋向在该产业基础较好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4大城市群集聚,其中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产业集聚优势更加明显;(2)在4大城市群内部,新创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从核心地区向外围地区扩散;(3)该产业原有产业基础较弱的南昌市、红河州、郑州市、贵阳市等中西部地区,也集聚了一些新创通信设备制造龙头企业;(4)城市的知识复杂性和原有产业基础对所有类型新创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入具有正向的影响,产业关联密度有助于增加内资和大规模企业进入的机会,非相关多样化有利于外资企业和大规模企业进入,全球化和政府力量分别有助于外资企业、大规模企业进入。
[期刊] 求索  [作者] 贺正楚  潘红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于瀚辰  沈体雁  孙童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我国信息、通信和技术(ICT)设备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及各因素影响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我国ICT设备制造业空间集聚现象十分明显,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且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003—2013年我国ICT设备制造业集聚程度先降后升,呈倒"U"型分布,其发展受到FDI、劳动力、资本的影响逐年降低而科研经费支出的影响逐年升高。FDI、资本、劳动力和科研技术支出对ICT设备制造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FDI和科研经费支出的影响都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非平稳,产业越发达的地区FDI和科研经费支出影响越大;但劳动力的影响则相反,产业越发达、技术越先进的地区劳动力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越小。2003—2013年我国ICT设备制造业受到FDI、劳动力、资本的影响逐年降低而科研经费支出的影响逐年升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琼  
文章基于供给和需求双视角,梳理了“双循环”格局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制造业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加快疏通国内大循环,高水平开放助推国际经济大循环,从而加速形成强大国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局面。挖掘“双循环”格局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促进形成国内大市场的内在机制,提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五链融合”发展,加快优化制造业布局,带动制造产品质量升级。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制造总体发展大而不强、现代制造发展集而不群、产品有效供给全而不优的困境,为此研究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建议,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畅通供需循环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琼  
文章基于供给和需求双视角,梳理了“双循环”格局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制造业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加快疏通国内大循环,高水平开放助推国际经济大循环,从而加速形成强大国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局面。挖掘“双循环”格局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促进形成国内大市场的内在机制,提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五链融合”发展,加快优化制造业布局,带动制造产品质量升级。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制造总体发展大而不强、现代制造发展集而不群、产品有效供给全而不优的困境,为此研究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建议,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畅通供需循环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朝先  王宏霞  
当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不少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一些产品产量甚至比世界其他国家生产的总和还要多。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人均规模甚至不及制造业强国美日德的1/3,我国制造业发展还存在技术落后、产能过剩、资源利用效率低、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利润持续走低、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等诸多问题。未来30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从大到强"。"中国制造2025"是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转变的一次尝试和努力,是第一个专门规划。"中国制造2025"也是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产物,就其文本内容而言,可以概括为"11223410"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