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8)
- 2023(13644)
- 2022(11711)
- 2021(10907)
- 2020(9354)
- 2019(21603)
- 2018(21521)
- 2017(41221)
- 2016(22480)
- 2015(26005)
- 2014(26075)
- 2013(26134)
- 2012(24867)
- 2011(22679)
- 2010(22796)
- 2009(21651)
- 2008(21808)
- 2007(19894)
- 2006(17616)
- 2005(16520)
- 学科
- 济(99147)
- 经济(99021)
- 管理(67868)
- 业(66457)
- 企(53088)
- 企业(53088)
- 方法(41686)
- 数学(36039)
- 数学方法(35678)
- 中国(29123)
- 农(28836)
- 财(27356)
- 制(24250)
- 贸(22937)
- 贸易(22929)
- 易(22412)
- 业经(22038)
- 农业(18808)
- 学(18640)
- 地方(18271)
- 技术(18226)
- 银(17862)
- 银行(17823)
- 融(17238)
- 金融(17232)
- 行(17059)
- 体(16198)
- 务(15565)
- 财务(15516)
- 财务管理(15468)
- 机构
- 大学(336928)
- 学院(334918)
- 济(149372)
- 经济(146417)
- 管理(125330)
- 研究(121235)
- 理学(106092)
- 理学院(104877)
- 管理学(103339)
- 管理学院(102680)
- 中国(94575)
- 京(72393)
- 财(70266)
- 科学(69855)
- 所(62739)
- 研究所(56245)
- 农(56111)
- 中心(55069)
- 财经(54551)
- 江(51573)
- 经(49368)
- 经济学(47121)
- 北京(46981)
- 业大(46639)
- 农业(43795)
- 范(42992)
- 院(42653)
- 师范(42607)
- 经济学院(42496)
- 州(40615)
- 基金
- 项目(211438)
- 科学(166174)
- 研究(157479)
- 基金(153456)
- 家(133331)
- 国家(132261)
- 科学基金(111917)
- 社会(101157)
- 社会科(96036)
- 社会科学(96009)
- 省(80880)
- 基金项目(80136)
- 教育(71750)
- 自然(69249)
- 划(68486)
- 自然科(67596)
- 自然科学(67577)
- 自然科学基金(66406)
- 资助(63667)
- 编号(63178)
- 成果(53266)
- 部(48757)
- 重点(48270)
- 发(46985)
- 课题(44414)
- 创(44356)
- 制(42760)
- 国家社会(42603)
- 教育部(41860)
- 创新(41640)
- 期刊
- 济(170725)
- 经济(170725)
- 研究(106712)
- 中国(70638)
- 财(55560)
- 农(52533)
- 学报(50275)
- 管理(47348)
- 科学(47254)
- 大学(38310)
- 学学(35822)
- 农业(35365)
- 融(35122)
- 金融(35122)
- 教育(35095)
- 技术(30484)
- 财经(28159)
- 经济研究(27870)
- 业经(26235)
- 经(24390)
- 问题(23274)
- 贸(22081)
- 国际(20499)
- 业(19505)
- 技术经济(18455)
- 世界(18270)
- 理论(15855)
- 统计(15474)
- 版(15397)
- 科技(15051)
共检索到524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芳 苏竣
清洁能源技术国际转移是全球环境治理的关键内容。本文对中国风电制造产业国际技术转移的内在机制和规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完善我国风电制造产业国际技术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风电制造 技术转移 发展中国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宏伟
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我国更深层次地融入国际经济循环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必须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时机,积极地、有选择地承接我国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逐步向外转移部分产业,以推动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面临着消费市场变化、资源与要素约束、环境约束、企业约束等一系列新问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我国制造业更快、更深地参与国际产业转移。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中国制造业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学勤 王克 邹骥
根据技术转移过程中技术受方的性质,将中国风机制造技术转移分为"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资企业"三种模式。通过技术转移的层次、技术先进程度、技术转移的规模、技术转移的速度,对三种模式下技术转移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通过技术转移,中国风机制造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但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情况仍没有改变。中资企业的技术转移模式在转移技术的层次、技术转移规模和技术转移速度上,都要优于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模式,对中国风机制造技术进步的作用更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在中资企业模式下,在引进技术的同时,积极消化吸收,并重视与外国企业开展联合研发,才能最终获得创新能力。这也应当成为中国...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寇明龙 孙慧 门柯平
本文基于202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TiVA数据库,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及全球价值链分解法,测算国际产业转移规模,研究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制造业GVC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产业输入和输出均与制造业GVC地位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弱化了国际产业输入与制造业GVC地位的倒U型关系,后向参与度强化了国际产业输入与制造业GVC地位的倒U型关系,而全球价值链前向、后向参与度对国际产业输出没有显著的调节效应;中间产品比最终产品国际产业转移与制造业GVC地位的倒U型曲线更平缓;国际产业输入和输出协同会促使其与制造业GVC地位的倒U型曲线较基准回归结果更陡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兴华
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国制造的供应链危机逐步显现。从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角度对中国制造的供应链危机进行解释,并针对价值链存在的问题,分别从价值链的增值空间、集群的溢出效应和知识产权优势三个方面对加强价值链管理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
价值链 产业转移 国际分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有为 张向阳
近十多年来,国际制造业和服务业在转移过程中的关联性日益增强。从协同关系视角看,国际制造业与服务业转移正从非协同阶段向协同阶段演进。本文着重研究了国际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向中国转移过程中的协同关系及表现形态,并分析了协同关系出现的主要原因和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智强 苏竣 汝鹏 张芳
自2001年以来,中国的风电产业发展迅速。在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在短短十年内从"引进来"逐渐发展到"走出去",其技术创新模式经历了"封闭式自主研发—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开放式自主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中国政府通过"技术储备—促进转移—扩大市场—强制学习—稳步退出"五个方面的政策推动发展的。在该过程中,技术能力、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结合的市场政策以及全球化是创新模式转变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
新兴产业 创新模式 风电政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弋 任若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雪
20世纪以来,已经有不少外国学者对国际产业转移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些理论或观点。文中先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进行回顾,然后综述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最后对该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建平
目前,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地区之间分布不均衡、投资产业结构集中、承接产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等特征。今后,应大力开展区域协作,推动东中西产业链一体化;坚持技术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大力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不断完善我国产业体系,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发展;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吸引力;科学统筹规划,走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玉 乔敏健 张彦红
考察国际产业转移对全球价值链地位影响的一般规律对于发展中国家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OECD-Ti VA(2021)数据库,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1995—2018年中国和东盟国家产业转移规模,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检验国际产业转移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和东盟国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呈倒“U”型关系,目前大部分制造业未跨越拐点,处于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适度区间”,经多种稳健性检验后倒“U”形关系依然成立;(2)技术创新在两者间的调节效应显著,会弱化两者间的倒“U”型关系,促使国际产业转移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影响的倒“U”型曲线较基准回归结果更平缓;(3)扩展分析发现,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会弱化国际产业转移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倒“U”型关系,而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则会强化这种“低端锁定”效应;(4)最终产品国际产业转移与制造业GVC地位倒“U”型曲线较中间产品国际产业转移更陡峭。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伟 李颖洁
风电装备制造业作为风电产业的上游产业,已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本文基于产业链的视角,在分析国内外风电装备制造业现状的基础上,从分工协作、交易成本及产业集聚等角度剖析了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发展滞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坚持风电国产化、加强资源整合力度、提高产业集聚程度等。
关键词:
风电装备制造业 产业链 发展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洪饶云 郑林 胡新
区域产业转移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迅速产物,是产业由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经济行为和过程,如何承接产业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以中部欠发达省份江西省为例,在选取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得到江西省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采用产业梯度系数分析得出未来江西省具有优势竞争的产业。最后结合江西省的产业现状和资源优势,得出未来产业转移的趋势分析,并根据分析提出相应的面对产业转移的对策和结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海洋
中国承接制造业国际转移已经历时30余年,目前,中国制造业已呈现出向外转移的趋势。本文通过综合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找出制造业在国际间转移的决定条件。除了劳动力价格和劳动力供应这一核心条件外,劳动力素质、劳动效率和区位优势也对制造业的转移有重要的决定作用。根据这些条件,本文对可能承接中国制造业的部分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国制造业会向哪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转移的判断。中国和这些国家、地区相比既有优势,又存在着劣势。对此,中国必须扬长避短,保持自己的产业优势,防止制造业过快转移,以确保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
关键词:
制造业转移 劳动力价格 目的地 优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普雁翔
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区域转移的巨大变化,本文探讨了制造业区域转移的作用机理,并基于19个两位数制造业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输成本对制造业选择邻近市场的区位具有重要意义,出口导向战略、国内需求不足以及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凸现了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推动了制造业区域转移;随着制造业逐步集聚,集聚经济外部性也发挥了相当作用,经验证据支持马歇尔外部性和波特外部性的积极影响,雅各布外部性的证据则较弱;由于富有弹性的劳动力供给,工资调整并没有对制造业集聚产生抑制作用。此外,地区间市场化差异也对制造业区域转移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
对外贸易 运输成本 集聚经济 制造业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