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90)
2023(19136)
2022(16220)
2021(15326)
2020(13128)
2019(30091)
2018(29972)
2017(55298)
2016(30624)
2015(35475)
2014(35480)
2013(34346)
2012(31926)
2011(28884)
2010(29250)
2009(27115)
2008(27312)
2007(24825)
2006(21549)
2005(19402)
作者
(88332)
(73910)
(73764)
(70476)
(47184)
(35381)
(33804)
(28759)
(28299)
(26964)
(25344)
(25057)
(23856)
(23399)
(23173)
(22886)
(22515)
(21842)
(21503)
(21479)
(18692)
(18173)
(17980)
(16999)
(16727)
(16633)
(16537)
(16532)
(15179)
(14816)
学科
(119290)
经济(119134)
管理(87111)
(78533)
(64457)
企业(64457)
方法(53432)
数学(46479)
数学方法(45832)
中国(36685)
(33354)
(33270)
(26747)
业经(26330)
(25370)
(23567)
贸易(23551)
(22909)
地方(22767)
农业(21568)
理论(21110)
(20262)
(20198)
财务(20186)
银行(20142)
财务管理(20125)
(19257)
(19233)
金融(19227)
企业财务(19047)
机构
大学(438826)
学院(432036)
(173110)
经济(169313)
管理(159252)
研究(149226)
理学(135827)
理学院(134174)
管理学(131336)
管理学院(130508)
中国(113730)
(94817)
科学(91163)
(83236)
(76122)
(73751)
中心(69368)
研究所(68590)
(68149)
财经(64952)
业大(64271)
(60359)
北京(60135)
师范(59744)
(58935)
农业(57808)
(53661)
(53636)
经济学(53607)
经济学院(48198)
基金
项目(283363)
科学(222049)
研究(208950)
基金(203783)
(178005)
国家(176487)
科学基金(150267)
社会(130359)
社会科(123345)
社会科学(123308)
(110763)
基金项目(106680)
教育(99869)
自然(96670)
自然科(94450)
自然科学(94417)
(93920)
自然科学基金(92751)
编号(85681)
资助(84477)
成果(73152)
重点(64807)
(63557)
课题(61067)
(60100)
(58837)
大学(55501)
创新(54953)
科研(54641)
教育部(54501)
期刊
(192980)
经济(192980)
研究(132074)
中国(97813)
学报(71535)
(67563)
(66840)
科学(62823)
教育(62791)
管理(59727)
大学(55273)
学学(50030)
农业(45289)
(39682)
金融(39682)
技术(39551)
财经(32773)
经济研究(30856)
业经(29852)
(28280)
图书(27493)
问题(25188)
(25150)
(22456)
(22055)
统计(21098)
技术经济(20469)
书馆(20013)
图书馆(20013)
世界(19561)
共检索到668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俞蕖  
随着全球人才竞争加剧和人才流动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吸引和集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籍学者已经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有关调查数据,对中国顶尖大学的全职外籍学者群体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中国顶尖大学的外籍学者集聚发展势头良好,但存在集聚规模小、区域不均衡、工作年限短、流动率高等问题。同时,中国顶尖大学的外籍学者集聚发展处于逐步转型过程中,外部政策环境尚不成熟和大学自身治理的局限性制约了外籍学者的集聚进程,亟需国家和大学共同努力加快打破困境,更好地吸引和集聚全球优秀学术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季小天  彭小宝  刘继安  赵文华  
大科学时代来临,科技创新模式开始转向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有组织科研模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科研创新团队成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重中之重。从师承效应、培养机制、科研目标设置、构成结构、考核晋升机制、学术流动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等七个方面对当代物理学领域3个顶尖团队进行具体案例阐述,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一流科研创新团队的发展机制模型,形成可供其他团队借鉴的经验,以期对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打造更多一流科研创新团队有所裨益。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华  王艺蒙  刘进  
【目的/意义】世界一流大学的统筹推进需要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状况进行比较。【设计/方法】以中美两国研究型高校本科学生学习投入状况为例,通过构建学业挑战、同伴学习、教学经验、校园环境四个维度和十个指标观测发现,二者在多元交流和学习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等。【结论/发现】因此,构建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模式、搭建以合作互动为目标的沟通交流平台和建立以学术提升为支撑的学习服务系统,则构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学习投入视角下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思考方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涂阳军  陈来  
将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和C9与5个顶尖大学群在世界大学排名18个指标上的得分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1)C9与加拿大U15和德国Ec11大体处于同一位次,较接近英国RG24和澳大利亚Go8,但与美国Ivy8差距极大,"双一流"建设高校与5个顶尖大学群差距极大。(2)"双一流"建设高校和C9在2个指标上优势明显且优势在扩大,分别在5个和8个指标上有所进步,分别在10个和7个指标上有所下降,在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教师上仍未获得突破。(3)两者在论文数和社会服务方面显现出极强优势,但在《自然》和《科学》发文以及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校友指标上得分较低且增速较缓,两者的科研影响力仍较弱,国际化程度仍较低。文末针对国家与顶尖大学群的决策层提出了三点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莫蕾钰  洪成文  
基于InCItes数据,选取3所美国顶尖公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与我国大陆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整体、专业及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学术环境、主要合著者及资助机构的指标来揭示真实差距及差距形成的原因。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大陆顶尖大学与美国顶尖公立大学在整体实力与分学科实力上还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应正视差距,充满自信。在今后建设中需培育绝对优势学科;构建学科差异化激励机制;加强与实力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改良基金绩效评估与激励。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段美珍  初景利  张冬荣  冯占英  
对智慧图书馆建设现状进行评估有利于推动实践工作的完善与发展。文章基于前期构建的智慧图书馆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馆员、基础设施、管理和服务4个维度对其智慧图书馆建设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当前国内智慧图书馆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但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智慧化建设成熟度普遍较高。国内智慧图书馆建设可以从4个方面推进:馆员队伍方面,持续优化人才结构和人才建设制度,强化图书馆员技术能力与技术素养的培养;基础设施方面,关注关键技术在图书馆的部署,构建阶段化发展路径并分阶段实施推进;智慧管理方面,优化配置经费的使用效益,建立符合智慧图书馆长远发展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多措并举补足图书馆的人力和技术短板;智慧服务层面,通过加快新型服务能力和服务内容建设,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构建全方位、深层次的服务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耿有权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需要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做指导。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越有战略性和实践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动就越有动力源泉。社会各界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正在向更广泛更深刻的层面发展。其特征表现为,呈现多学科研究态势,研究思路越来越中国化,从外延研究向内涵研究倾斜,战略策略研究渐成气候。基本走势是向更加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方向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照旭  李玲玲  蔡三发  
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日本实施了一系列举措。2014年正式启动的"全球顶尖大学计划"是日本正在实施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性资助项目。入选的13所"顶级型"A类大学以跻身世界百强名校为目标,从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管理体制、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构建国际通用人才培养体系、健全科研管理机制等多个维度规划落实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目标,并在2018年首次中期评估中取得良好成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永华  伍宸  朱雪莉  
对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和帝国理工学院5所英美顶尖大学的战略规划进行分析后发现,世界一流大学为保持既有竞争力,在制定战略时会做出高瞻远瞩的战略承诺,并拥有兼具共性与个性的战略选择,同时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周全、具体的战略行动。战略承诺、战略选择与战略行动三者有机结合,各司其职而形成一个集价值坚守与实践导向的开放循环系统。英美顶尖大学的基本经验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制定战略规划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姜晓曦  冷熠  
我国出版物呈缴制度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出版物呈缴相关政策法规较多,但缺乏出版物呈缴相关的法律;呈缴客体逐渐扩展,新兴的数字出版物一直未纳入呈缴范围;处罚条例越来越严厉,但迄今尚无出版单位因此受到相应的处罚,等等。作为出版物法定缴存机构的国家图书馆对纸质出版物呈缴接收量逐年递增,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得到了社会公众和相关机构的认可,但是数字出版物呈缴工作却不乐观。我国数字出版物呈缴工作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管理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等,我国数字出版物呈缴制度的建立应从这几方面考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琴  丁化  
随着资本市场对我国经济影响日渐增强,研究股市财富效应并创造有利条件让其发挥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意义重大。先从消费函数角度解释股市财富效应,再对2001年至今的股市财富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分析了制约我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因素,并总结了相应改善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申超  杨梦丽  
对我国4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呈现以下特点:建设目标表述模糊性与精准性并存;总体规划注重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学科前沿领域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一流学科建设以学科评估榜单前列学科为主,应用学科多于基础学科,自然科学多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一流交叉学科群建设以榜单前列学科与未进入榜单前列学科间的交叉、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间的交叉及自然科学内部的交叉为主;具体措施强调多方面措施的协调配合,但尤其注重科研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伟  张茂聪  
通过选取我国6所高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的省际政策文本,发现高校的一流大学建设呈现出典型的"工程化"建设、以学科建设思维为统领、改革与建设并驱等共性特征。此外,在建设投入力度、创新实施力度上高校间存有显著差异。基于建设文本的综合分析,高校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主体,应着重在防范政策负效应,消融政策壁垒以及构建多元考评机制等方面寻求更大的突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建鑫  
世界一流大学以拥有若干门一流学科为标志,而一流学科的形成往往以恰切的学科布局和发展战略为前提。基于学科功能和属性的分类标准,以10所全球顶尖年轻大学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学科分布结构、发展模式、特色战略和绩效特征四个方面,反映年轻顶尖大学在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学术战略。研究表明,年轻大学有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学术上的跨越式发展,但前提是具有适切的学科布局及战略选择;促成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并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更可能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学术制度的创新是大学走向卓越的永恒理念;后发型国家切勿盲目模仿成功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婧怡  石宏伟  袁润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建设不利的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找出了制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发展的瓶颈,提出了联动评估、以评促建、统一思想认识,有效改善建设环境的瓶颈破解思路。同时针对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建设的主要问题,提出以学科退休教授为馆员主体,以学科建设绩效为奖励补充的学科馆员制建设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