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02)
2023(4948)
2022(3973)
2021(3947)
2020(3326)
2019(7758)
2018(7478)
2017(13816)
2016(7489)
2015(8708)
2014(8270)
2013(8319)
2012(7813)
2011(7337)
2010(7107)
2009(6564)
2008(6306)
2007(5325)
2006(4707)
2005(4524)
作者
(20108)
(16829)
(16753)
(16169)
(10795)
(8066)
(7613)
(6676)
(6580)
(6033)
(5727)
(5573)
(5569)
(5424)
(5267)
(5213)
(5120)
(4866)
(4835)
(4496)
(4322)
(4035)
(4029)
(3846)
(3814)
(3775)
(3752)
(3403)
(3384)
(3315)
学科
(35629)
经济(35599)
管理(16643)
方法(16372)
(15828)
中国(15484)
数学(15346)
数学方法(15287)
(10810)
企业(10810)
(9973)
贸易(9966)
(9853)
(8602)
(7380)
(6442)
(6157)
银行(6146)
(6010)
关系(5876)
(5843)
金融(5843)
(5812)
农业(5650)
业经(5563)
(5252)
(5126)
环境(4982)
(4564)
出口(4562)
机构
大学(108577)
学院(104189)
(56479)
经济(55851)
研究(44594)
管理(37120)
中国(35826)
理学(31789)
理学院(31405)
管理学(31074)
管理学院(30862)
(24187)
(23612)
科学(23477)
(22237)
研究所(20413)
经济学(20087)
财经(19097)
中心(18832)
经济学院(18163)
(17871)
北京(16220)
(15756)
(15728)
财经大学(14505)
科学院(14052)
(13104)
(13063)
师范(13017)
研究中心(12902)
基金
项目(69265)
科学(55797)
基金(54273)
研究(51005)
(48270)
国家(47962)
科学基金(40202)
社会(35874)
社会科(34191)
社会科学(34187)
基金项目(27295)
自然(23838)
自然科(23360)
自然科学(23351)
资助(23037)
自然科学基金(23010)
教育(22887)
(21809)
(20313)
中国(18234)
编号(18030)
(17827)
国家社会(17032)
重点(16034)
教育部(15619)
成果(15343)
(15225)
(14122)
人文(14080)
大学(13929)
期刊
(57529)
经济(57529)
研究(36381)
中国(23396)
(16977)
科学(15945)
学报(15935)
管理(14733)
(14336)
大学(12700)
学学(11769)
经济研究(11273)
(11108)
金融(11108)
财经(10499)
农业(10101)
(10017)
教育(9845)
(9265)
国际(9243)
世界(9208)
问题(8269)
技术(7463)
(6874)
业经(6085)
技术经济(5372)
统计(5125)
经济问题(4850)
资源(4646)
(4561)
共检索到164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蔡昉  
新冠肺炎疫情对生产和消费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对中国劳动力市场造成冲击,从而导致周期性失业现象。与此同时,短期冲击的背后也蕴藏长期的结构性因素。中国人口即将进入负增长时代,将会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对经济增长产生进一步制约。一方面,经济增长动能转向创新驱动,可能加剧就业创造与就业破坏之间的不对称、人力资本供需的不平衡,使结构性、摩擦性因素为主的自然失业率趋于提高;另一方面,就业不充分和质量偏低不利于劳动者报酬的合理提高,也会从需求侧妨碍经济增长潜力的充分发挥。从劳动者群体的异质性和易于分化的特征出发,更有针对性地扶助各类就业群体,把短期失业治理与长期挖掘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潜力相结合,应该成为积极就业政策的优先目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俞乔  
过去一百多年世界经济史的启示是:各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是经济全球化,以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为基础的金融市场全球化则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自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作为全局性公共产品,多是人类设计的产物,以30年左右为一个周期,就会出现大的问题,需要进行调整或重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罗传银  
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是通过产业结构而影响到就业结构,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存大批量的改善),也只有通过就业结构转换才能表现出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Peter W A West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史蒂芬·罗奇  
中国同时改变了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历史。在短短的30年内,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从经济崩溃的边缘走了回来,并且重新站在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培林  
本文认为,在中国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双重转变过程中,中国面对的最大难题也从温饱问题转为就业问题。在二元经济结构下,乡村经济的工业化和城市经济的某些后工业化趋向,对就业造成双重冲击,而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劳动力市场又是断裂的和残缺的。经济增长的放缓、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和资本的替代、劳动力供给的持续增长、工资刚性、退休人员的谋职以及加入WTO后的影响,都将使就业政策面临更为艰难的选择。作者认为,面对就业的挑战,中国应把就业作为重要的经济社会目标,在建立和完善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中,积极发展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产业,采取更加灵活和多样的就业形式,加大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投入,把竞争机制引入公用产业;同时,政府要建立健全规避就业风险的主导机制,并适应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建立起以社区为主体的对就业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鸿儒  
中国农业银行恢复全国机构十周年了。我作为复建后的第一批领导班子成员,回顾十年来的变化,感触很多,不能——论及,只想讲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面对新的挑战,即如何在整顿经济中,通过深化改革,治理通货膨胀。这是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转折,关系到改革的成败、经济的稳定。我们要想在面临的挑战中能够取得主动权,必须做到情况明,预测准,政策措施得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振国  许刚  佘之祥  
分析研究了当前我国乡村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的挑战性问题 ,如乡村非农化进程停滞 ,城乡差异扩大带来的问题等 ;尤其是乡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危及到农业生产环境的安全和城乡居民的生存基础的情况 ,指出 2 1世纪中国乡村发展相当迫切而艰巨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框架下 ,提出了长期性管理策略 ,即类型管理、目标管理、乡村制度性投入的管理模式 ,并考虑了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与保障问题 ;随后针对乡村发展管理 ,构想了实施对策 :即 ,1)积极推进城市化 ,缩减乡村人口总量 ;2 )开展农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3)推进乡村产业的科技创新步伐 ;4 )强化生态环境观念 ,实行空间开发管制、尤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左秀芬  
加入WTO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民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对财会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进行研究和探讨,以适应WTO的国际大环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凯  
世贸组织坎昆会议谈判破裂的原因在于,在谈判领域大幅度扩张、关注问题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现有程序和规则没有在关注发展和开放市场之间、在提高决策效率和公平对待每个成员的要求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余佩珍   汪励  
自1989年中东欧国家剧变以来,西方国家特别是欧盟对中东欧的政治、经济政策做了大幅度调整,欧盟最后还决定接受中东欧国家要求加入欧盟的申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楚天舒  徐洪涛  
公司收购尤其是敌意收购是公司控制权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对公司治理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敌意收购不与公司管理层发生直接关系,最易于引起管理层的反对,管理层通常会采取反收购措施阻碍敌意收购的实现。如何判断反收购措施的合法性就成为收购立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各国和地区的收购立法均明确其反收购的立法政策,并对具体反收购措施的合法性作出规定。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明  
从2014年第2季度至今,中国开始面临短期资本持续外流的新局面。本文从国际收支表数据与银行跨境收付数据这两种视角分析了短期资本外流状况,发现本轮短期资本外流由本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共同主导,而本国居民又由企业部门而非家庭部门主导。造成本轮短期资本外流的主要因素包括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预期的形成、中美经济增速以及中美利差的收窄、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程度的下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下行以及中国政府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加快等。本文的估算表明,未来在不利情景下,中国面临的短期资本流出的规模可能达到5.13万亿美元,显著超过中国外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谢茂拾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第二产业就业步入新的波动周期,过去一直推行的依靠投资、国际贸易和劳动要素投入等拉动就业增长的路径此时遇到巨大障碍。推动第二产业就业的进一步增长,一是要调整第二产业投资结构,优化第二产业的行业就业结构,提升第二产业中新兴行业吸纳人力资源的驱动力;二是要调整第二产业区域布局,优化第二产业区域就业结构,提升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吸纳人力资源的驱动力;三是要调整国家资源配置政策,优化第二产业所有制就业结构,提升第二产业中民营企业吸纳人力资源的驱动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丽萍  
1.劳动力资源市场发展滞后。劳动力资源市场是一种专门为劳动者资源进行交易而提供的平台,这种交易平台在西方社会的发展程度较高。劳动力资源的供需双方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劳动力资源市场上进行交易。这种方式在我国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当前还是以一些劳动中介为主,这些中介往往是一些小型的民营企业,其资源整合能力较低无法为就业者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目前我国劳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