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2)
- 2023(13462)
- 2022(10864)
- 2021(10168)
- 2020(8579)
- 2019(19206)
- 2018(18598)
- 2017(36566)
- 2016(19149)
- 2015(21342)
- 2014(20942)
- 2013(20839)
- 2012(19277)
- 2011(17221)
- 2010(17550)
- 2009(17035)
- 2008(16647)
- 2007(14986)
- 2006(13462)
- 2005(12761)
- 学科
- 济(87161)
- 经济(87060)
- 业(86806)
- 企(77848)
- 企业(77848)
- 管理(70315)
- 方法(37337)
- 中国(31070)
- 财(30489)
- 业经(29800)
- 数学(29514)
- 数学方法(29317)
- 融(28790)
- 金融(28790)
- 农(28161)
- 银(27979)
- 银行(27979)
- 行(27041)
- 制(23680)
- 务(22140)
- 财务(22116)
- 财务管理(22086)
- 企业财务(20968)
- 农业(19930)
- 策(19243)
- 贸(18583)
- 贸易(18566)
- 易(18243)
- 技术(17235)
- 体(16053)
- 机构
- 学院(273554)
- 大学(267246)
- 济(132234)
- 经济(130037)
- 管理(112239)
- 理学(94601)
- 理学院(93813)
- 管理学(92974)
- 管理学院(92440)
- 研究(88916)
- 中国(84303)
- 财(66297)
- 京(55187)
- 财经(51290)
- 经(46779)
- 科学(44810)
- 中心(42953)
- 所(42774)
- 经济学(41882)
- 江(41096)
- 财经大学(38085)
- 农(38051)
- 经济学院(37873)
- 研究所(37759)
- 北京(35683)
- 州(32960)
- 商学(32814)
- 商学院(32511)
- 融(32052)
- 院(31533)
- 基金
- 项目(167175)
- 科学(135816)
- 研究(129406)
- 基金(126227)
- 家(105965)
- 国家(104984)
- 科学基金(93373)
- 社会(87862)
- 社会科(83602)
- 社会科学(83584)
- 基金项目(64812)
- 省(62520)
- 教育(57388)
- 自然(56387)
- 自然科(55157)
- 自然科学(55146)
- 自然科学基金(54306)
- 资助(52796)
- 划(51383)
- 编号(51015)
- 成果(41096)
- 部(39244)
- 创(38120)
- 国家社会(37379)
- 重点(36762)
- 发(36665)
- 业(36457)
- 制(35047)
- 教育部(35005)
- 性(34861)
- 期刊
- 济(149342)
- 经济(149342)
- 研究(91910)
- 中国(55174)
- 财(54122)
- 融(49869)
- 金融(49869)
- 管理(47311)
- 农(36563)
- 科学(31953)
- 学报(27916)
- 财经(26750)
- 经济研究(24954)
- 农业(24375)
- 技术(24288)
- 业经(24082)
- 大学(23581)
- 经(23064)
- 学学(22587)
- 教育(19952)
- 问题(18662)
- 贸(18008)
- 国际(16701)
- 技术经济(16465)
- 世界(16404)
- 业(15419)
- 现代(14268)
- 财会(13935)
- 理论(12944)
- 统计(12884)
共检索到436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什么样的"去杠杆"才更有益于经济的稳定和结构的调整?在当前实际利率趋高的背景下,如何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管控"去杠杆化"风险已经是当务之急。可以说,近日,央行启动"定向降准"是恰逢其时,未来决策当局应该创新手段有序推动去杠杆化。本文以非金融部门企业债务风险为视角,分析了债务风险凸显的态势及成因,指出高利率条件下去杠杆不可行,强调要正视债务风险化解的复杂性,主张以综合性金融措施,盘活存量金融资源、定向"点贷"支持实体经济来有序去杠杆。
关键词:
负债风险 去杠杆 金融调控 融资成本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陆婷
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占GDP之比在过去几年大幅提升,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隐患,它不仅使经济金融体系对外生冲击更为敏感,也显著增加了爆发债务危机的概率。这种提升的背后,是资本产出比的持续上升和企业盈利能力的不断下降。未来这两个因素倘若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单凭刺激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是无法遏制企业债对GDP比快速上升势头的,反而会使情况更加恶化。因此,有必要实施一系列提升资本效率、提高企业利润率、降低企业对债务融资依赖的改革措施,推动企业部门平稳去杠杆,以避免中国经济成为非金融企业债务过高的牺牲者。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债 金融稳定 企业去杠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文雪
非金融企业机构部门(以下简称"企业部门")资产负债核算是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金融部门、政府部门、住户(居民)部门等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一起共同构成了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全部内容,因而其核算方法的科学与否和核算数据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整个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质量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谭小芬 李源
全球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规模的快速上升,以及随之而来的潜在债务风险问题,引发了众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和担忧。这种担忧的背后,除了新兴市场国家不断恶化的宏观基本面和企业财务状况以外,全球金融环境正在由异常宽松转向紧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随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继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利率水平的不断上涨会给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带来更大债务偿还压力,特别是那些发行美元计价债务的企业。尽管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部门当前并不必然会面临债务危机,但多数新兴市场国家中非金融企业综合财务状况已接近"高破产概率"的边缘。不断上涨的宏观杠杆率以及不断恶化的企业财务状况始终是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巨大隐患。因此,有必要实施一系列措施推动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部门平稳去杠杆。
关键词:
新兴市场国家 非金融企业债务 去杠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九妮
企业要维持生产经营活动,达到持续经营与获利的目标,弥补资金缺口,必然要采取一定的方式筹集所需要的资本。负债融资是其中一种非常有效和快捷的方式。本文对企业的负债融资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分析,指出在负债融资过程中企业将面临的风险因素,以及产生这些风险的内部和外部原因。基于风险的产生,企业需要对负债融资的风险进行管理与控制。本文对于我国企业内部的负债融资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寻找目前我国企业在负债融资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理论、组织、人力、技术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说明我国负债融资风险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阐明风险管理对于企业负债融资以及企业持续经营和获利的重要性,同时探讨并提出加强负债风险...
关键词:
负债融资 风险管理 融资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婧 李世恒 陈博
本文选取2003—2020年中国上市非金融企业微观数据,考察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会通过影响中国非金融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约束程度、杠杆率和短债长用水平,进而影响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承担。中国多领域去杠杆政策措施的配合实施以及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能够缓解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不同类型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的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货币政策向紧缩调整会使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及中小规模企业的债务风险更快上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碧云 关秋
本文将金融科技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置于同一框架下分析,基于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信贷获取和生产率方面存在差异的现实背景,构建包含信贷错配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金融科技缓解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主要体现为,当存在信贷错配时,不利冲击导致总产出下降较多,而“稳增长”政策对总产出的拉动作用较小;金融科技能够降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溢价、提高中小民营企业生存率和生产效率,减轻信贷错配程度,从而缓解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因此,应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统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桂虎
非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宏观金融风险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研究宏观经济的重要方法。该文首先使用直接法、间接法、占比法等多种方法对1991-2015年中国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表进行估算,然后选取动态GMM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美国、日本、德国、中国、英国和澳大利亚非金融企业的负债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估算结果表明,1991-2015年中国非金融企业负债率的数值和日本比较接近,比美国、德国的数值范围高出很多;(2)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速和贷款利率水平对非金融企业的负债率可以起到抑制作用。该文最后,提出了政策含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桂虎
非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宏观金融风险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研究宏观经济的重要方法。该文首先使用直接法、间接法、占比法等多种方法对1991-2015年中国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表进行估算,然后选取动态GMM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美国、日本、德国、中国、英国和澳大利亚非金融企业的负债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估算结果表明,1991-2015年中国非金融企业负债率的数值和日本比较接近,比美国、德国的数值范围高出很多;(2)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速和贷款利率水平对非金融企业的负债率可以起到抑制作用。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歌骋 郭策
文章实证分析了企业金融化对非金融企业过度负债行为的影响,并探究了上述影响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企业金融化程度的增加会推动企业过度负债行为。相较而言,国有企业金融化水平增加对企业过度负债行为的促进效应更明显,而主业业绩较高的企业金融化水平的增加反而有助于抑制企业过度负债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
金融化 过度负债 投机效应 蓄水池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育森
近年来,中国家庭部门债务规模快速扩张,负债期限不断拉长,住房贷款占比不断上升,家庭部门的债务负担也随之增加。由于家庭部门债务规模快速扩张、债务期限结构趋于中长期化、债务负担增长过快、加杠杆速度过快,再加上当前我国应对家庭不良债务处置和破产的机制不健全,家庭部门债务扩张带来的潜在系统性风险趋于上升,长期而言或抑制经济持续增长。为此,建议完善家庭债务增长的约束机制,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强化对金融机构信贷行为的审慎监管;加快制定和出台家庭破产的法律法规,构建家庭部门债务危机处置机制;建立家庭部门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加强对负债结构、负债利率和负债家庭基本特征的监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育森
近年来,中国家庭部门债务规模快速扩张,负债期限不断拉长,住房贷款占比不断上升,家庭部门的债务负担也随之增加。由于家庭部门债务规模快速扩张、债务期限结构趋于中长期化、债务负担增长过快、加杠杆速度过快,再加上当前我国应对家庭不良债务处置和破产的机制不健全,家庭部门债务扩张带来的潜在系统性风险趋于上升,长期而言或抑制经济持续增长。为此,建议完善家庭债务增长的约束机制,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强化对金融机构信贷行为的审慎监管;加快制定和出台家庭破产的法律法规,构建家庭部门债务危机处置机制;建立家庭部门债务风险评估和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辛灵 王大树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去产能必然要涉及企业的债务处置,由于去产能的具体操作方式不同,去产能后企业的资产结构、组织结构和债务结构也必然要发生变化,债务风险隐患随之出现。做好去产能企业的债务风险防范要注意区分企业的金融性负债与非金融性负债,从企业的微观层面和政府的宏观层面协同采取措施,实现去产能企业债务风险的有效化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颖 伊志宏 梁菁
在我国,民营企业由于受到较强的融资约束,其投资行为更易受到限制。这种限制既可能受到企业项目风险大小的影响,也可能受到负债期限结构的影响。本文以200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在不同的项目风险下,民营企业金融负债期限结构与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当新增项目风险低于企业投资新项目之前的风险时,短期金融负债相比长期金融负债与投资支出之间具有更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当新增项目风险高于企业投资新项目之前的风险时,长期金融负债相比短期金融负债与投资支出之间具有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项目风险降低时,短期金融负债会加剧民营企业的投资不足,而当项目风险加大时,短期...
关键词:
金融负债期限结构 项目风险 民营企业投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国祥 郝晋豪
本文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数据,探究企业金融化对经营风险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货币政策对金融化与经营风险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企业金融化程度提升使其面临的经营风险加剧,且随着货币供应量的扩大,这一作用逐渐增强。对样本时期进行划分,采用金融收益作为金融化指标,得到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在货币政策宽松时期,企业金融化对经营风险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异质性检验发现:金融化对经营风险的正向影响以及货币政策的强化效应主要体现在经营者受监督程度较低、财务环境较差的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中。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会阻碍未来企业价值的提升。本文研究使用动态指标衡量金融化,并结合货币政策视角,为避免“脱实向虚”引起企业内部经营风险提升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 经营风险 货币供应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