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2)
- 2023(10402)
- 2022(8752)
- 2021(8085)
- 2020(6824)
- 2019(16085)
- 2018(15569)
- 2017(30005)
- 2016(16047)
- 2015(18782)
- 2014(18890)
- 2013(19243)
- 2012(18434)
- 2011(17087)
- 2010(17161)
- 2009(16333)
- 2008(16228)
- 2007(14694)
- 2006(12999)
- 2005(12140)
- 学科
- 济(96387)
- 经济(96319)
- 管理(42975)
- 业(39934)
- 方法(38237)
- 数学(34653)
- 数学方法(34469)
- 企(30594)
- 企业(30594)
- 中国(24034)
- 农(20245)
- 地方(19952)
- 贸(17639)
- 贸易(17628)
- 财(17616)
- 易(17104)
- 学(16911)
- 业经(16033)
- 制(15205)
- 融(13921)
- 金融(13919)
- 地方经济(13502)
- 银(13322)
- 银行(13302)
- 农业(13057)
- 行(12859)
- 环境(12370)
- 和(11818)
- 体(10913)
- 发(10314)
- 机构
- 大学(254876)
- 学院(251132)
- 济(125686)
- 经济(123560)
- 研究(94750)
- 管理(93213)
- 理学(79211)
- 理学院(78299)
- 管理学(77271)
- 管理学院(76781)
- 中国(74186)
- 财(54249)
- 京(53917)
- 科学(52680)
- 所(48548)
- 研究所(43769)
- 财经(43593)
- 经济学(41926)
- 中心(41894)
- 农(40196)
- 经(39669)
- 经济学院(37701)
- 江(36569)
- 北京(35045)
- 业大(33286)
- 院(32885)
- 财经大学(32281)
- 农业(31614)
- 范(31306)
- 师范(31062)
- 基金
- 项目(156738)
- 科学(123914)
- 基金(117095)
- 研究(114686)
- 家(101602)
- 国家(100854)
- 科学基金(85424)
- 社会(76842)
- 社会科(73006)
- 社会科学(72983)
- 基金项目(60712)
- 省(56959)
- 自然(52208)
- 教育(51396)
- 自然科(51014)
- 自然科学(50995)
- 自然科学基金(50144)
- 资助(49259)
- 划(48859)
- 编号(44028)
- 部(37092)
- 成果(36504)
- 重点(35489)
- 发(35344)
- 国家社会(33425)
- 教育部(32174)
- 中国(32047)
- 创(31654)
- 课题(30582)
- 人文(30511)
- 期刊
- 济(142444)
- 经济(142444)
- 研究(82024)
- 中国(47772)
- 财(41343)
- 学报(36536)
- 农(36388)
- 科学(34970)
- 管理(34197)
- 大学(27711)
- 融(27503)
- 金融(27503)
- 学学(26221)
- 经济研究(24722)
- 农业(24324)
- 财经(23677)
- 技术(20655)
- 经(20582)
- 问题(19214)
- 业经(19160)
- 教育(18647)
- 贸(17986)
- 国际(16177)
- 世界(15943)
- 技术经济(15159)
- 统计(13990)
- 业(13871)
- 理论(12180)
- 经济问题(12016)
- 商业(11873)
共检索到389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晓郁
一段时期以来,“非市场经济地位”一词屡屡见诸报端,一些学者甚至将“入市”与“入世”相提并论。面对来自不同方向的不同声音,必须理性地分析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文章从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性质入手,分析了非市场经济地位与反倾销的关系,从而提出要采取战略上重视、战术上轻视的对策主张,使我们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掌握主动。
关键词:
非市场经济地位 性质 反倾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芳 邹俊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的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重要原因是,我国在“入世”15年内应对反倾销时仍将受到“非市场经济地位”制约。本文以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为研究对象,参照国际上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界定,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反倾销 非市场经济 替代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庭东
本文对当前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由来及国内学者对有关该问题实质的探讨作了梳理,提出“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实质不仅仅是一个贸易壁垒这样的技术层面的问题,也不单纯是一个国际政治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中国和平崛起、世界经济格局大转变的战略问题。其实质是在中国经济崛起、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形成过程中,发达国家为促使中国经济建立与其相容的竞争规则,进而构建新的世界经济协调机制的战略博弈。最后,本文就中国面临的“非市场经济地位”这一挑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双双
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a)款(ii)规定,在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确定可比价格时,中国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以第三国价格作为确定倾销的正常价值。同时第15条也做出规定,该歧视性条款将在中国入世15年后废除。一种观点认为这一规定意味着中国将在2016年底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认可。然而近年来围绕中国在2016年底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国内外又掀起了争论。本文在考察中国入世条款中"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由来的基础上,梳理近年来的主要争论,并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歧视性反倾销条款对中国经贸的影响,最后针对部分国家拒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提出中国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WTO 非市场经济地位 反倾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亚洲 马广奇
在全球反倾销调查中,中国在2016年底之前已经被调查过21次,是全球被调查最多的国家,并且10次进行全球反补贴调查。近几年,经济方面学者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年的一些情况,激烈地讨论中国在欧美国家中占据的经济地位,很多学者认为中国之所以一直被列入全球反倾销调查国家的名单中,是因为中国一直处于劣势地位,进而影响中国商品出口销量。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成立,因为没有任何调查数据显示市场经济地位影响出口贸易销量。因此,本文通过研究一些实际案例,分析经济地位是否影响出口贸易销量,并制定相关政策帮助中国能够占据优势地位。
关键词:
WTO 非市场经济地位 出口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贺艳
作为较成功的转型经济体,中国至今仍被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但是,《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d)款明确规定,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待遇应于入世后15年终止。2016年12月11日之后,中国即将步入"后非市场经济时代"。届时,第15条(d)款对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将产生怎样的法律影响,面对美欧等国坚持否定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态度,我们又应采取何种策略以应对,这些问题都需要全面深入研究,因为未雨绸缪方能有备而无患。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屠新泉 李帅帅
美国在反倾销实践中一直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并在对华反倾销中使用"替代国"成本计算方法。国内外学者均认为这种替代国做法会对反倾销税率和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由于难以将非市场经济地位这一因素单独剥离出来,目前仍然缺乏对非市场经济地位到底对中国遭受反倾销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有多大影响的量化分析。因此,文章尝试以对华反倾销最多且一直使用替代国做法的美国为例,筛选出在同一案例中同时涉及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反倾销案例,通过比较中国和市场经济国家的同一出口产品被征收不同反倾销税率的情况以及这些反倾销税对我国对美出口的影响,从而尽可能准确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因素如何导致中国企业在美国反倾销中遭受歧视以及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对美出口,以此直观衡量其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涛
非市场经济地位已成为外国对华反倾销的重要因素,给我国的外贸经济造成了直接的损失。非市场经济地位具有模糊性和矛盾性,我们既不能对其置之不理,也不能将争取市场经济地位视为解决全部贸易摩擦的唯一法宝。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我国应当在WTO体制内外,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和企业的作用,通过贸易、经济和政治等途径应对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
关键词:
非市场经济地位 政府 企业 对策 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中美
中国已成为每年遭受反倾销调查数目最多的国家。在反倾销调查中,中国企业一般被适用非市场经济的歧视规则,这一规则使得中国产品更容易被确认为倾销并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在自由贸易观点与贸易保护观点并存的情况下,中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处于摩擦的中心。中国目前要做的是改变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中的被动地位,从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争取更公平的贸易环境。
关键词:
对华反倾销 市场经济地位 规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石士钧
我国入世时接受“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条款”,主要是WTO的相关规定在四个方面大大制约了我国在具体谈判中的回旋余地。国内对该条款作了影响甚大的误读或曲解,它对我国出口的羁绊作用被过分夸大,而它为防止被滥用所采取的手段和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却被忽略或低估。围绕如何正确对待该条款的问题,还可从中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灏
本文对反倾销领域的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进行了解读,并以美国商务部于1995年1月到2010年6月期间终裁的85起对华反倾销案件为研究样本,统计了这些案件的普遍税率和单独税率,共计1175个裁决结果,采用关联分析方法针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对反倾销裁决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对美国商务部肯定性裁决结果无显著影响,但对反倾销税率高低的裁决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秀荣
非市场经济地位已成为我国企业应诉国外反倾销调查的核心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案例讨论了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一些相关概念、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的实质性影响和中国入世议定书中相关规定的出台考虑 ,最后提出了我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建议。
关键词:
非市场经济国家 非市场经济地位 反倾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世春 叶全良
我国入世后对外贸易面临新的棘手问题,其中“非市场经济地位”使我国成为国际反倾销最大受害国。这种状况不能继续下去,必须采取针锋相对的对策措施解决它。本文从“入世议定书”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入手,分析它与对华反倾销的关联性,阐明对华反倾销对我国出口贸易乃至国民经济的危害及其不良影响,探讨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各种途径与方法,研究对华反倾销调查中替代国选择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
非市场经济 反倾销 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许丛琳
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是在反倾销案中屡屡败诉的重要原因,也成为一些国家针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时最常用的武器。本文从“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一概念及在反倾销中的作用入手,分析了“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给我国外贸造成的危害、我国的市场经济程度以及积极应对措施等问题。
关键词:
非市场经济国家 出口 反倾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