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11)
2023(13726)
2022(11423)
2021(10625)
2020(9190)
2019(21195)
2018(20828)
2017(39612)
2016(21559)
2015(24556)
2014(24745)
2013(24816)
2012(23161)
2011(20890)
2010(21108)
2009(20113)
2008(20589)
2007(18711)
2006(16311)
2005(15101)
作者
(63076)
(52686)
(52547)
(50238)
(33927)
(25258)
(24241)
(20587)
(19986)
(19077)
(18101)
(17670)
(17107)
(16750)
(16607)
(16210)
(15907)
(15740)
(15466)
(15031)
(13066)
(13058)
(12938)
(12022)
(11919)
(11825)
(11798)
(11755)
(10674)
(10578)
学科
(98538)
经济(98422)
(87647)
(76554)
企业(76554)
管理(73788)
方法(46342)
数学(37566)
数学方法(37293)
(31008)
(30313)
业经(28566)
中国(27630)
(22353)
财务(22323)
财务管理(22275)
(21893)
企业财务(21061)
农业(20997)
(20291)
贸易(20278)
(19786)
技术(18035)
(17406)
银行(17376)
(17352)
理论(16875)
(16548)
(16217)
(15437)
机构
学院(321554)
大学(318414)
(142678)
经济(140025)
管理(125943)
理学(106790)
研究(106047)
理学院(105709)
管理学(104247)
管理学院(103632)
中国(89165)
(68175)
(67395)
科学(61432)
(54682)
(54156)
财经(53822)
(49742)
中心(49233)
(48872)
研究所(48494)
经济学(44557)
业大(44336)
北京(43179)
农业(43064)
经济学院(40424)
财经大学(39659)
(39344)
(37395)
(37364)
基金
项目(200148)
科学(158269)
研究(148166)
基金(147068)
(126774)
国家(125652)
科学基金(108503)
社会(96000)
社会科(90983)
社会科学(90960)
(77039)
基金项目(76916)
自然(68621)
教育(67147)
自然科(67060)
自然科学(67040)
自然科学基金(65955)
(64054)
资助(61324)
编号(59364)
成果(47810)
(45768)
重点(44639)
(43812)
(43054)
(41879)
课题(40482)
创新(40326)
国家社会(40311)
教育部(39435)
期刊
(162054)
经济(162054)
研究(99630)
中国(63703)
(57029)
(50653)
管理(49196)
学报(44989)
科学(43519)
(35929)
金融(35929)
大学(34397)
农业(34062)
学学(32464)
技术(29327)
教育(27690)
财经(27628)
业经(26562)
经济研究(26001)
(23834)
(21389)
问题(21217)
技术经济(19199)
(19139)
世界(17149)
国际(16912)
财会(16333)
统计(15914)
现代(15330)
商业(15233)
共检索到493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丽珍  李秀芳  郭思文  
针对当前国内关于非寿险业承保利润周期原因的分歧,本文立足于中国保险业现状,通过对真实GDP、HHI、重大法规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等进行回归分析,综合考察我国非寿险业承保利润的变化。研究发现,经济周期是造成承保利润周期的主要原因,我国市场结构变化的加速与监管制度的阶段性实施,也对承保利润的周期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三明  吴洪  
承保周期,指财产保险与责任保险的保费、保险利润、承保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遵循某种规律发生升高、降低的变化。造成承保周期的原因大体可以归结为三点,即保险供需的失衡、经济的震荡、经济周期的影响。通过与亚洲其他国家以及发达国家承保周期现象的比较,可以为我国非寿险市场的周期性利润波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吴杰  粟芳  
基于1999-2013年季度数据,利用CF滤波法、"三元组"检验法和多元回归比较保险周期与承保周期的关系与差异。结果表明:两者的周期长度、对称性等结构性特征均有差异,保险周期存在明显的深度型非对称性,而承保周期较规整。二者的运行波动具有明显的联动性,保险周期与滞后一期的承保周期相逆,且均受到不同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剔除外部因素的影响后,保险周期的振幅缩小,承保周期却明显左移,两者都更加对称、更加同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心愉  李杰  
本文采用CF滤波法对我国1980年至2008年的非寿险市场承保赔付率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非寿险市场存在着承保周期现象,周期长度为4~5年不等。在进一步对我国承保周期形成机制的分析中,本文验证了制度冲击假说和经济周期假说对解释我国承保周期现象的适用性,并得出非理性定价假说和承保力约束假说对我国承保周期现象的解释力不充分的结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波  史安娜  
承保周期是非寿险市场特有的现象,突出表现为承保利润的周期性变化。本文分析了承保周期现象的一般特征及原因,并收集了22年的相关年度数据,用二阶自回归模型来检验国内是否存在承保周期现象。研究表明,我国非寿险市场的承保周期规律尚未显露;在主要险种中,机动车辆保险的承保周期约为6年,目前车险市场承保能力仍然不足,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本江  黄明珍  陈晓红  
文章利用我国2001—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对我国非寿险承保周期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检验,运用CF滤波法对非寿险的承保周期进行测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非寿险确实存在承保周期现象,周期长度为2~4年不等;验证了理性预期/制度干预假说、非理性预期假说、宏观经济周期假说,市场竞争假说的解释力不充分;不同区域受到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更能促进保费的增加。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荣幸  陈月  杨汇潮  
采用HP滤波法对我国1999年~2011年季度非寿险市场承保赔付率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存在3~5年的非寿险承保利润周期现象。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方法证明经济周期对承保利润率周期有显著影响,进而采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考查经济周期对承保周期的具体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经济变量波动共同解释作用达到22%,远远超过了其他干扰项带来的影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玉东  孙湜溪  
运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经济周期视野对我国寿险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探讨。首先,对寿险业发展的宏观脉络进行了分析,认为寿险业的产品特征具有较强的亲周期性,通过HP滤波进行趋势周期分解后证实寿险业的周期性波动幅度比产险业显著。其次,对寿险业发展的当前态势进行了分析,维持了寿险业长期趋势向好的总体判断,但认为经济周期对寿险业的负面冲击效应较大,短期内寿险业难以恢复高增长态势。最后,对寿险业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认为准确定位、改善监管和优化环境是促进寿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杰  粟芳  
基于保险周期与承保周期的不同含义,利用1985~2012年的样本数据,本文利用CF滤波法计算了非寿险三大险种的保险周期与承保周期,并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比较了影响不同险种保险周期与承保周期的不同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不同险种的保险周期基本一致,都为4至8年左右,也基本同时达到波峰或波谷;不同险种保险周期的影响因素也基本相同,主要受GDP、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同险种的承保周期具有很大的差异,不但承保周期的长度差异很大,而且也并非同时达到波峰或波谷;不同险种承保周期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其中机动车辆保险的承保周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而其他险种则除受赔款支出影响之外,其他因素的影...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杰  赵桂芹  
本文基于偿付能力资本监管的视角,采用2004~2013年我国财产险公司的险种承保数据,以定价风险为例,利用t Copula方法和线性相关方法计算财产保险公司承保险种间的风险分散效应,并比较了两种方法下风险分散程度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财产保险业险种间的分散效应大小与度量风险时选取的置信水平相关,且在不同年份是不同的;t Copula方法下的平均分散效应在20.12%左右,小于利用线性相关方法测算出的分散效应。考虑到我国非寿险业务险种间风险存在尾部相关性,建议我国在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建设中,对第一支柱下定价风险的量化资本要求采用t Copula方法测算风险分散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尚颖  贾士彬  
本文选取2007—2017年间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运用熵权法构建承保端风险评价指标,并引入0—1权重矩阵和地理权重矩阵进行空间面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寿险业承保端风险不存在β收敛,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是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资金贬值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同时受人口死亡率、寿险业务结构、寿险业务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建议从寿险业自身做起,控制业务发展速度、优化业务结构,适时进行调整。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艾珂  
寿险公司的利差损风险直接影响着寿险公司的稳健经营及长期发展。我国寿险业利差损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寿险业经营战略不明确、产品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不匹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资产负债的不匹配。要想有效地化解利差损风险,就要从资产负债匹配的角度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完善投资组合管理,使利差损降低到最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培孝  
中保寿险业的发展资源探析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武汉市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培孝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自分业经营,就以振兴民族寿险业的新姿进入“九五”发展阶段。有专文指出,我国“九五”时期寿险保费收入将达60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年平均增长30.5%,其中个...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孙少岩  逯家英  
日本寿险业在世纪之交发生了巨大衰退,高额利差损是导致数家保险公司破产的重要原因。在当前预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寿险公司应认真反思日本寿险业的衰退原因,以推进资金运用体制改革为核心,改进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形成机制,并抓住新型城镇化这一有利契机,合理发展投资型和普通型产品,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收益,积极应对外资挑战,减少高额利差损的产生,建立起现代寿险服务业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