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4)
2023(6517)
2022(5252)
2021(4955)
2020(3940)
2019(8998)
2018(8527)
2017(15902)
2016(8389)
2015(9415)
2014(9196)
2013(9243)
2012(8671)
2011(8134)
2010(7811)
2009(7160)
2008(6983)
2007(5844)
2006(5196)
2005(4770)
作者
(23405)
(19737)
(19591)
(18654)
(12305)
(9296)
(8817)
(7676)
(7591)
(6881)
(6585)
(6527)
(6361)
(6239)
(6201)
(6125)
(5957)
(5544)
(5541)
(5360)
(4896)
(4699)
(4572)
(4386)
(4379)
(4321)
(4176)
(3931)
(3898)
(3837)
学科
(44294)
经济(44263)
管理(20341)
方法(18064)
数学(17142)
数学方法(16988)
(16273)
中国(14768)
(11324)
企业(11324)
地方(10525)
(9952)
贸易(9947)
(9763)
(9555)
环境(7328)
(7282)
地方经济(7175)
(6933)
(6672)
业经(6668)
(6539)
金融(6538)
(6426)
银行(6421)
(6292)
关系(6290)
农业(6152)
(6056)
(5779)
机构
大学(124531)
学院(122002)
(62545)
经济(61715)
研究(49691)
管理(44354)
中国(39018)
理学(38370)
理学院(37879)
管理学(37362)
管理学院(37135)
科学(27762)
(26856)
(25130)
(24370)
研究所(22464)
经济学(21602)
中心(21348)
财经(20713)
经济学院(19492)
(19279)
(18018)
北京(17676)
(17125)
(16232)
师范(16130)
科学院(15781)
财经大学(15667)
(15301)
业大(15030)
基金
项目(85262)
科学(69040)
基金(65653)
研究(62147)
(58089)
国家(57735)
科学基金(49125)
社会(43694)
社会科(41733)
社会科学(41723)
基金项目(33532)
自然(29553)
(29165)
自然科(28899)
自然科学(28892)
自然科学基金(28405)
教育(27535)
资助(27208)
(26195)
编号(22310)
(20665)
中国(20331)
国家社会(20227)
(19884)
重点(19771)
成果(17990)
教育部(17878)
(17220)
发展(16718)
人文(16702)
期刊
(64288)
经济(64288)
研究(39612)
中国(23427)
科学(18144)
学报(17725)
(16903)
管理(16578)
(15407)
大学(13946)
学学(13192)
经济研究(12370)
农业(11177)
(11137)
金融(11137)
财经(10690)
(9763)
教育(9755)
技术(9635)
(9389)
世界(8898)
国际(8786)
问题(8785)
业经(7796)
资源(7225)
(6802)
统计(6430)
技术经济(6281)
(5554)
经济问题(5302)
共检索到182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军  
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还存在较大的区域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整体能源发展水平的提高。本文以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为基本依据,通过对非可再生能源区域优化配置问题进行理论解释并展开经验分析,探讨了中国非可再生能源区域优化配置的内在规律和现实可能性。本文还结合中国非可再生能源区域优化配置的要求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晓丹  闫静静  毕鲁光  
文章应用中国31个省市地区2006~2012年间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实施情况和产业发展数据,以基于实施时间和激励强度差异的区域政策解构为手段,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有效性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中国各区域可再生能源政策存在着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各地可再生能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因素的影响;在可再生能源政策有效性方面,费用分摊和标杆上网电价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费用分摊是目前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有效措施,且这一结果随时间变化显著。文章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从精细化与长效化两个方面提出了未来政策改进的意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金华  陈军  段平忠  
本文归纳了影响中国石油、煤炭、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有效供给的因素,并建立了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影响中国非可再生能源有效供给的综合影响因子。在对中国非可再生能源有效供给的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本文强调了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非可再生能源有效供给体系,重视非可再生能源生产领域的技术进步和确保非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可持续性在中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贞  张希良  
文章通过系统分析,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系统应具有的功能,明确系统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并且对系统的数据库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系统中所有的图表及视图,得到系统的E-R图,并由此建立数据库。通过详细设计,将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细分,从而得出目标系统的模块结构图,此外对每个模块进行详细的说明,设计出程序的"蓝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孟思琦  孙仁金  刘绪康  
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市场化改革的日益重视,学术界也加快了对可再生能源市场化定价机制的研究步伐。在阐述中国可再生能源电价机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当前中国可再生能源电价机制的发展现状及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进而制定了符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动态交易机制,并用算例验证了机制的可行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虹  董亮  段红霞  
中国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5%的目标需要科学的规划,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有合理的比例配置。为此,本文根据"自底向上"的建模方法构建了中国可再生能源综合评价与结构优化模型(REAO模型),模型集成两个模块:第一,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可再生能源综合评价模块,从经济、技术、资源和环境四个方面设置核心指标,各级指标最终耦合为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指数从而实现对不同可再生能源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优先级排序;第二,基于综合评价结果与线性规划模型,构建优化模块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配额权重进行优化配置。实证结果显示,受成本、技术、资源和二氧化碳排放等条件约束,在2020年可再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华  
本文综述了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分类、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障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瑛  李晓兵  扈海波  孔平涛  张东宏  李俊峰  王忠颖  时璟丽  
可再生能源资源具有的可再生性和清洁性,使其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能源建设发展方向。根据可再生能源的特殊自然属性,建立了包括:资源监测指标、设备指标、经济评价指标、环境评价指标的一套稳定、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并依照此体系开发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地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GeomediaProfessional平台,基于Client/Server模式,是第一个全国范围的可再生能源资源GIS,它实现了对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中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四种能源资源的空间、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动态监测。同时,利用GIS特有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资源开发评估模型,为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蔡海霞  程晓林  
在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的测算中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影响,构建了非期望产出的不可分混合DEA模型,测算了各省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和节能减排潜力。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值为0.813,在2016年以前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之后基本保持平稳;可再生能源对提高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的贡献率为9.3%,但随着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的快速增加,其对提高能源效率的作用不断减弱;各省能源效率差异明显,东部省份如北京、上海、江苏、海南等能效最高,西南和西北省份的能效最低;中国30个省份的平均化石能源节约潜力为30.7%,可再生能源节约潜力为8.3%。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溯战  
民间资本是中国可再生能源法效率价值的实现条件,但国有资本垄断阻碍了可再生能源领域民间资本的充分发展。尽管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主要是电)的国有资本垄断可区分为发电领域的进入限制、输电服务购买限制、输电和配电领域的进入限制,但整体而言,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国有资本垄断的实质是准行政垄断。政府理念转型是可再生能源领域民间资本准入法制变革的路径依赖。只有借助法律制度,政府理念才能转化为可再生能源领域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的公平竞争的保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杰  赵君博  翟东升  
基于改进的LDA主题模型算法,以微藻生物燃料、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电池以及潮汐能发电四领域常见可再生能源专利为研究对象,分析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态势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萌芽期、缓慢增长期和高速发展期,现正处于下降阶段,其间太阳能及风能占据主导地位;四领域可再生能源专利均具备战略意义的技术主题且领先国家(地区)各不相同;四领域可再生能源均可实现向电能转化且多种能源联合发电越来越受重视;各国(地区)与能源基础建设、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相关主题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更易获得政府政策支持。基于研究结果,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覃欣  仲苏亮  扶柠柠  徐晓敏  
针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遇到的问题,本文探究了其原因,提出在制定能源政策时,尤其是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需要重点处理的几个关系,并就如何优化可再生能源发展生态,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庆全  李爽  夏青  
利用ARDL模型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和能源碳排放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消费作为被解释变量时可再生能源消费、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消费对能源碳排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且长期弹性是0.51,而短期内影响关系不显著;而且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存在可再生能源消费到能源碳排放的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陶建格  薛惠锋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约束矛盾的有效途径。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是指经利用消耗后可以不断得到补充、"再生"的能源。这类能源有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潮汐能等,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科学地开发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缓解能源约束和环境压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本文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的能源约束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指出化石能源面临枯竭,不足以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事实;针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庆全  李爽  夏青  
利用ARDL模型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和能源碳排放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消费作为被解释变量时可再生能源消费、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消费对能源碳排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且长期弹性是0.51,而短期内影响关系不显著;而且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存在可再生能源消费到能源碳排放的单向因果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