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4)
2023(11107)
2022(9046)
2021(8616)
2020(7169)
2019(16527)
2018(15881)
2017(30121)
2016(16050)
2015(18339)
2014(18201)
2013(17786)
2012(16381)
2011(14982)
2010(15170)
2009(14552)
2008(13390)
2007(11909)
2006(10632)
2005(9809)
作者
(45714)
(37955)
(37830)
(36040)
(24151)
(18098)
(17132)
(14818)
(14727)
(13536)
(13097)
(12894)
(12290)
(12184)
(12093)
(11930)
(11118)
(11112)
(10915)
(10328)
(9593)
(9441)
(9047)
(8686)
(8557)
(8428)
(8426)
(7907)
(7784)
(7641)
学科
(70993)
经济(70919)
管理(44029)
(42255)
(34543)
企业(34543)
方法(33114)
数学(30479)
数学方法(30105)
中国(28286)
(28089)
金融(28082)
(25642)
银行(25623)
(24915)
(18353)
(17859)
(17245)
(15366)
贸易(15347)
(15056)
业经(13775)
地方(12714)
(12648)
(12546)
(11562)
中国金融(11537)
财务(11515)
财务管理(11500)
农业(11073)
机构
大学(229467)
学院(227653)
(106669)
经济(104833)
管理(85285)
研究(83347)
中国(72971)
理学(72789)
理学院(72050)
管理学(70725)
管理学院(70314)
(49517)
(48879)
科学(45949)
(41609)
财经(39689)
中心(39441)
研究所(37691)
(36612)
(36429)
经济学(35582)
(32168)
经济学院(32067)
北京(31608)
业大(30487)
财经大学(29976)
(29948)
农业(28666)
(27072)
(26756)
基金
项目(149747)
科学(119257)
基金(112488)
研究(109354)
(98573)
国家(97845)
科学基金(83690)
社会(72441)
社会科(69033)
社会科学(69020)
基金项目(57150)
(55086)
自然(52504)
自然科(51448)
自然科学(51433)
自然科学基金(50556)
教育(50292)
资助(48514)
(47404)
编号(41706)
(34867)
成果(34511)
重点(34043)
(32195)
国家社会(31722)
(31560)
教育部(30466)
中国(29888)
课题(29848)
创新(29676)
期刊
(111310)
经济(111310)
研究(73236)
中国(47879)
(39618)
金融(39618)
(37560)
学报(34754)
(33101)
管理(32990)
科学(32424)
大学(26953)
学学(25586)
教育(21875)
农业(21606)
财经(21326)
经济研究(20005)
技术(19134)
(18454)
业经(15269)
问题(14780)
(14684)
国际(13844)
统计(13517)
世界(13099)
(12318)
(11706)
技术经济(11491)
理论(11181)
决策(10646)
共检索到356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办兴  汪兴隆  
本文对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增长优劣进行比较的实证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出四种观点及理论支持。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对银行主导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两种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但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某些方面存在优势,因而作者认为目前中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是有效的,强行将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转变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政策可能是误导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问陶  田晔  
目前 ,我国尚缺乏成熟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因此 ,货币市场基金和其他种类的共同基金暂不能替代银行。从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出发 ,“市场主导型”模式在中国还远未成熟。作者认为 ,我国金融体系的演进方向———金融中介 (银行 )主导型模式是符合实际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耿同劲  
在渐进改革的初始阶段,为了满足政权存续的效用,国家必然设置并维持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通过国家控制的银行给低效的国有经济提供金融补贴。当国有经济的式微或大规模变革不再对国家政权的生存构成威胁时,国家维持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收益递减,而其成本则由于国有银行的败德行为而加速递增,国家就有激励放弃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将逐步弱化,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则有所增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正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逻辑起点。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青  李涛  
在研究国内外金融结构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两方面特性,对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种金融体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业经营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对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更具有防范系统风险的作用,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在监管缺失下更容易发生危机。因此,展开金融业竞争、加强法制、在合理监管体制下促进金融创新和提高金融体系运作效率是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结构的内在要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德权  刘润坤  
依据56个国家或地区2002—2017年的面板数据,基于银行和市场主导型双重视角,考量影响金融体系结构的因素。结果显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与市场(核心是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经济因素对金融体系发展程度具有基础作用,稳定的政策环境和较高的治理水平有助于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和提升市场发展程度,文化因素和法系因素主要通过调节作用影响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发展规模。鉴于此,在金融体系结构优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的作用机制;在增强金融体系韧性方面,重视构建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互促机制,充分发挥文化和法律的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仁和  郑爱明  叶庆忠  
金融机构的变迁最终取决于它们履行的功能。我国多年的金融改革为向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演进创造了条件,商业银行应利用自己的优势,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积极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形成具有混合功能的金融中介,以适应我国金融体系的演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清显  朱铭来  
在货币量化宽松背景下,世界平均M2/GDP比例的持续上升态势引起各国经济学家及货币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并被深入探讨其与经济运行态势的相互影响。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协整分析及构建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方法,利用66个国家和地区1991~2013年间的数据资料,在科学构建衡量金融体系指标的基础上,从金融体系视角考察不同金融体系结构是否对M2/GDP比例产生影响差异。在运用金融结构活动、规模等不同金融体系测度方法,使用不同计量模型改变统计过程的条件下,实证检验了不同金融体系对M2/GDP比例的影响:越趋向以银行为主导型金融体系国家,越倾向于有高的M2/GDP比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汪勇祥  应展宇  
中国应该建立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还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这是当前金融改革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对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的金融体系演变历史进行考察的基础上,从金融契约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这一问题。研究表明,经济力量是推动金融体系演变的内在原因,而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约束、影响着金融体系的具体技术安排;此外一些广义的技术因素,如信息收集技术、处理技术等从外部对金融体系的现实演进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德旭  张雪兰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求金融体系强化“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金融经济共生共荣”三大理念,同时具备“政治性、人民性、安全性、效益性、创新性、开放性”六大特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尼古拉斯·拉迪  钟科  
中国金融体系的效率低下,对生产领域和金融部门自身带来了深刻的消极影响,现在的金融改革方案在财政上具有不可持续性,发展商业信用文化十分必要,但现有政策对商业信用文化的形成具有破坏作用。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前景,本文基于不同的假定提出了各种可能的未来情境,以支持其基本判断,即中国金融改革的成功必须以商业信用文化的发展形成和与此有关的政府财政的可持续性为前提,而后两者在政策上是被忽视和错判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扬  
发端于美国,如今仍在蔓延和深化的全球金融危机,再次暴露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且再次凸显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处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边缘"地带上的亚洲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傅琳  
自农村金融改革以来,各项改革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果,然而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融资困难与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主要借助政府的力量而推行的,具有非常强烈的外生依赖性,内生性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不佳。在本文中,笔者从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组织的内生化发展状况入手,总结阻碍其发展的有关因素,并提出促进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组织内生化发展的有关策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龙西安  朱正罡  
金融体系在现代经济的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沟通居民储蓄与公司部门和在厂商之间分配投资资金,允许厂商和居民分担风险。然而,不同的国家却有不同的金融体系。据此,一批重量级的金融经济学家对此都非常重视,并提出了不同的框架、模型进行解释。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鹏  魏蓉蓉  甘静  
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发展,使国际社会清晰认识到世界金融动荡的根源在于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这同时也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桎梏。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应充分利用世界大多数国家强烈呼吁改革当前金融体系,化危为机,改变在现行金融体系下的困境,通过必要的策略性选择,实现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成功破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童藤  
借鉴碳金融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碳金融发展实践,本文探讨我国碳金融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碳金融体系建设的战略路径:从碳金融制度的规范与治理着手,建立全方位的碳金融服务体系,以"碳信贷、碳证券、碳保险"等金融工具为支撑,在碳金融发展过程中把握机遇,适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