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11)
- 2023(6903)
- 2022(5710)
- 2021(5261)
- 2020(4276)
- 2019(9650)
- 2018(9378)
- 2017(17889)
- 2016(9134)
- 2015(10663)
- 2014(10440)
- 2013(10692)
- 2012(10438)
- 2011(9910)
- 2010(9734)
- 2009(9264)
- 2008(8870)
- 2007(7935)
- 2006(7495)
- 2005(6831)
- 学科
- 济(69664)
- 经济(69514)
- 方法(23651)
- 管理(23033)
- 数学(19843)
- 数学方法(19793)
- 业(18813)
- 中国(18079)
- 地方(15728)
- 企(14772)
- 企业(14772)
- 业经(12474)
- 农(12277)
- 地方经济(12119)
- 贸(11036)
- 贸易(11029)
- 学(10843)
- 易(10741)
- 和(9443)
- 制(8961)
- 环境(8922)
- 财(8911)
- 发(8225)
- 关系(8155)
- 融(8149)
- 金融(8148)
- 农业(7813)
- 银(7543)
- 银行(7543)
- 行(7431)
- 机构
- 大学(149106)
- 学院(145391)
- 济(83018)
- 经济(81949)
- 研究(59994)
- 管理(52595)
- 中国(46186)
- 理学(44793)
- 理学院(44264)
- 管理学(43837)
- 管理学院(43553)
- 财(34123)
- 京(31371)
- 科学(30489)
- 所(29542)
- 经济学(28932)
- 财经(27571)
- 研究所(26636)
- 经济学院(25828)
- 经(25273)
- 中心(24964)
- 北京(20835)
- 院(20709)
- 财经大学(20480)
- 江(19587)
- 社会(19007)
- 范(18631)
- 科学院(18558)
- 师范(18552)
- 农(18067)
- 基金
- 项目(90482)
- 科学(73387)
- 基金(70275)
- 研究(68467)
- 家(60480)
- 国家(60052)
- 社会(51412)
- 科学基金(51219)
- 社会科(47838)
- 社会科学(47825)
- 基金项目(35656)
- 省(30050)
- 教育(29873)
- 资助(29284)
- 自然(28511)
- 自然科(27866)
- 自然科学(27859)
- 自然科学基金(27424)
- 划(26333)
- 编号(24324)
- 国家社会(23106)
- 部(22754)
- 中国(22142)
- 发(21223)
- 成果(20650)
- 重点(20604)
- 教育部(20270)
- 人文(19116)
- 济(19002)
- 经济(18844)
共检索到233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国桢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史学界对沿海区域社会经济史和海洋行业部门史的关怀日益增强,产生了一大批宏篇巨制,其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期,为探讨中国面向海洋,走向世界,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史经验教训,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曾少聪
由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海洋与环境学院和厦门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厦门海洋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1月15日至17日在厦门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德国、意大利、法国、菲律宾等国家,以及国内和台...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肖昱 戴浴宇
近年来,受全球史思潮影响,国内外不论是治世界史还是中国史的学者都开始倡导对中国乃至亚洲海洋文明史的书写,海洋史研究已具有全球转向之势。(1)而以厦门为个案,在海洋史的框架下深入探讨闽南海洋贸易与地方社会经济关系的学者,当首推新加坡的吴振强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荣休教授吴振强1939年生于马来亚吉隆坡,曾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取得硕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新天
定海湾沉船考古是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初创期的一项重要工作,训练了我国最早的两批水下考古专业人员,为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是中国水下考古的摇篮。赵嘉斌、吴春明主编的《福建连江定海湾沉船考古》是一本大16开本466页的大部头考古报告,由科学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以定海湾沉船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支平
在1987年广东深圳召开的国际清代区域社会经济学术讨论会上,许多学者大力倡导推进中国的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提出了许多很有意义的研究构想。毫无疑问,这次会议对于促进我国的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十年来,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论著大量涌现,不仅在研究领域上有很大拓展,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一定的突破。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史和人类学研究的兴起,往往与区域经济史的研究相互促动,使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滨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晓炜
高寿仙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明清史专家,现任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学术著述丰富。2006年高寿仙教授出版了《明代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就自己对于明代农业经济及农村社会的认识,进行了系统论述,并且在"学术回顾与理论反思"部分收录了阅读明清社会经济史名家傅衣凌、黄宗智、李伯重诸先生以及日本学者相关论著的心得札记,饶有启示意义。近来,他又出版了《嘤其鸣——明清社会经济论评》(人民出版社2019年11月,以下简称《嘤其鸣》)一书,对明清社会经济史以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冰
《苏州地区社会经济史》及《江南绸丝史研究》评介刘冰自唐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后,江南地区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都走在其他地区的前面,一直是国家的重赋地区,所以长期以来始终为中外史学工作者所瞩目,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可谓...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国桢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自一九八二年创刊,迄今已整整十个年头了。这十年,是中国大地发生巨大变革、面貌一新的十年,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蓬勃发展、成果累累的十年。如果说十年以前,中国社会经济史学还没有一块稳定的出版阵地的话,如今已拥有南方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和北方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两家综合性的刊物,《平淮》、《海交史研究》、《中国农史》、《农业考古》、《盐业史研究》等多家部门经济史的刊物,还有一些学术杂志开辟了中国经济史研究专栏,一些大学或学术研究机关出版经济史的论丛或集刊、丛书,各地出版社也对出版经济史论著注以更大的兴趣,一批有份量的经济史论著纷纷面世。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中国社会...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洪钰琳 何子沐
2021年是傅衣凌先生诞辰110周年。傅衣凌先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在当代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0年前,傅衣凌先生被遴选为新中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专门史),也是在这一年,他倡导创办《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专业期刊。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傅先生的远见卓识。为纪念傅衣凌先生创建和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卓越贡献,并推进这一领域的学术深耕,
关键词:
傅衣凌 社会经济史学 经济史研究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日根
中国社会经济史,顾名思义就是要将社会与经济相互结合,研究经济制度要与研究经济制度的形成、运行与变化相结合(要自下而上,也要自上而下)。研究理性行为要与研究非理性行为相结合。一、应加强对社会与经济的结合的研究。简单的GDP衡量肯定是有偏颇的,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指标是综合性的,既有经济性的指标如GDP等,也包括人的寿命、幸福指数等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易海涛
从社会经济结构来看,在三年困难时期之后的上海确实有大量城市中小学生无法在城市得到安置,就当时而言,这无疑是上海巨大的城市人口"负担"。因此,上海需要将这些"多余"的城市人口妥善地输送出去。最终,上海确定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安置上海城市青年的主要安置地。这一安置地的选择,经过相关地方政府之间多方协作与博弈之后才得以确定,加之中央政府的最终敲定,知识青年、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安置系统。在安置地的选择过程中,整个安置系统协调之后的预期目标无疑是希望将城市人口"负担"转化为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力,以实现效益最大化。这既是知青输出地的"推力"与知青安置地的"拉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正是上海青年支援新疆的重要缘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泉民
20世纪前半期,为挽救行将崩溃的农村经济,国民政府推行了以乡村合作运动为中心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促使了合作社大量快速设立。但是合作社发展受到了来自于财政金融体制的制约,根源在于政府有效制度供给能力不足及制度建设协调性缺失。实际上,同时作用于乡村的各种制度共同组成了社会的"制度系统"(如与合作社相关的行政、财政金融、土地等制度),制度间耦合关系决定了任何一项制度都必须与其他制度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此外,制度供给还要与政府的"社会动员"相结合,以形成政府力量与乡村民众之间的"共振"。否则,社会经济变迁极有可能会陷入"头重脚轻"的困境。
关键词:
制度供给 乡村合作运动 制度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