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4)
- 2023(9103)
- 2022(7316)
- 2021(6907)
- 2020(5730)
- 2019(13373)
- 2018(12569)
- 2017(23880)
- 2016(12273)
- 2015(14120)
- 2014(13643)
- 2013(13770)
- 2012(12982)
- 2011(11971)
- 2010(11884)
- 2009(11585)
- 2008(10699)
- 2007(9452)
- 2006(8583)
- 2005(8275)
- 学科
- 济(57419)
- 经济(57366)
- 业(34061)
- 管理(32860)
- 融(28085)
- 金融(28085)
- 企(27300)
- 企业(27300)
- 中国(25918)
- 银(25210)
- 银行(25188)
- 方法(24682)
- 行(24526)
- 数学(22665)
- 数学方法(22558)
- 财(15928)
- 制(15299)
- 贸(14019)
- 贸易(14001)
- 农(13872)
- 易(13766)
- 中国金融(11552)
- 业经(11326)
- 务(10402)
- 财务(10387)
- 财务管理(10372)
- 地方(10169)
- 企业财务(10046)
- 学(9923)
- 体(9730)
- 机构
- 大学(183182)
- 学院(178356)
- 济(90707)
- 经济(89287)
- 研究(70923)
- 中国(64496)
- 管理(64230)
- 理学(54127)
- 理学院(53568)
- 管理学(52933)
- 管理学院(52627)
- 财(41677)
- 京(39630)
- 科学(37942)
- 所(35881)
- 中心(33405)
- 财经(33367)
- 研究所(32475)
- 经济学(31757)
- 经(30759)
- 农(30088)
- 经济学院(28653)
- 北京(26095)
- 财经大学(25448)
- 院(25123)
- 融(25101)
- 江(24887)
- 金融(24717)
- 农业(23826)
- 业大(23064)
- 基金
- 项目(114348)
- 科学(90946)
- 基金(87871)
- 研究(82370)
- 家(77897)
- 国家(77358)
- 科学基金(65166)
- 社会(56428)
- 社会科(53804)
- 社会科学(53792)
- 基金项目(44489)
- 自然(40285)
- 省(39422)
- 自然科(39417)
- 自然科学(39402)
- 自然科学基金(38792)
- 资助(37783)
- 教育(36264)
- 划(35043)
- 编号(29681)
- 部(27475)
- 重点(26473)
- 国家社会(25697)
- 中国(25501)
- 发(25452)
- 成果(25080)
- 创(24378)
- 教育部(23966)
- 创新(23041)
- 大学(22248)
共检索到290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国世平 起英平
中国需要审慎开放金融和资本市场国世平,起英平进入90年代,国际投资者进入我国市场的层次和重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进入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行业,金融和资本市场已成为投资开拓者关注的新目标。我国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未来政策取向成为理论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日龙 郝国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金融成为新的金融业态已被人们认可。同时,依数据安全托起美好数字生活也迫在眉睫。数字金融摆脱了实体金融网点的束缚、发挥了长尾效应、降低了风险评估难度,对未来金融业发展和资本市场安全带来了重大变革。数字金融与资本市场的构成有区别又相互交织,同时又具有共通的价值内核。要重视数字金融发展和资本市场安全,健全数字金融监管体系,实现数字金融监管全覆盖、实现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双赢、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加强数字金融诚信建设,树立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构建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发展中国特色数字金融与资本市场,以有效配置资源为目标、发展法定数字货币、建设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完善数字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推动数字金融会计基本准则建设、提升会计处理透明度、发挥会计信息在监管中的作用;培养数字金融人才,做好总体规划、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国际化人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晓求
大国经济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大国金融,而资本市场处于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构建具有全球财富管理功能的国际金融中心,开放与国际化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与成熟的资本市场之间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开放程度和国际化程度较低。因此,中国资本市场需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重点是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调整;必须让国际资本有序进入中国资本市场进行投资,不断提高国际投资者的投资比例,以期构建与大国金融相匹配的资本市场。
关键词:
大国金融 中国资本市场 金融体系 国际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义杰 李丹
文章从资本报酬率、波动率、国际市场间相依性、投资多元化、政策风险的影响等角度出发,采用带虚拟变量的单变量GARCH-t模型及DCC-GARCH模型,捕捉到中国资本市场随着金融市场改革开放所表现出的报酬率增加、波动不变、与国际市场相关系数增加、受政策波动影响下降等在其他新兴市场改革期间普遍存在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提出了自由化过程中我国资本市场应该注意的若干政策性意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栋
随着中国参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实现同国际资本市场的充分接轨融合,势必需要在金融改革上进一步深化,在资本市场开放进一步革新。存托凭证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衍生工具,能有效解决金融资源分配不足,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文章从目前中国存托凭证的发展现状、运行机制、设立发行中国存托凭证的时代背景因素为前提来浅要分析对当今金融领域改革以及开放资本市场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存托凭证 金融改革 资本市场开放
[期刊] 改革
[作者]
章和杰
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平均收益率较低 ,非系统风险较高 ,系统风险位于世界首位 ,单位收益率风险较高 ,开放度最低的市场。故中国的资本市场对分散投资的外国投资者而言 ,不具有投资价值。若仓促开放中国的资本市场 ,将导致国内资本外流 ,国际游资流入 ,加剧股市的波动 ,增加股市的风险 ,诱发金融危机
关键词:
开放 资本市场 金融危机 研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彦峰
一、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提高资本市场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保驾护航。在2018年4月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大幅放宽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市场准入,央行行长易纲随后在分论坛上阐述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在金融供给
关键词:
金融市场开放 投资者 风险防范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根发
要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其资本市场一定要开放。资本市场一开放,将对该国的金融安全产生威胁。资本市场开放使国家减弱了对汇率、利率的调节能力。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人民币汇率稳定,证券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但目前,我国在资本市场抗冲击能力上仍存在不少问题。要提高资本市场抗冲击能力,就要选择有限制的直接开放模式。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 资本市场 金融安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贤环 姚荣荣
本文以我国"沪港通"和"深港通"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选择2010—2018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PSM-DID方法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结果发现,"沪港通""深港通"制度的实施能够显著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通过增加企业信息透明度、提高企业外部监督治理、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主业投资等渠道,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管理层代理问题较少、媒体监督较强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开放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效应更加显著。本文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开放、深化和完善互联互通机制、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及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晓晶
2002年11月7日,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一定规定和限制下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账户投资境内证券市场。 一、国际新兴市场开放的历史回顾 QFII制度是一种有限度地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过渡性制度,并非是国际通行的作法,是少数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由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被标准普尔公司列为新兴市场的国家和地区,货币没有完全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资本市场不完善,外资大规模地介入有可能对其金融市场乃至整体经济带来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益 齐亮
本文选取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泰国、阿根廷等7个国家 (地区 )作为研究的对象 ,从宏观经济运行、证券市场发展规模等宏观层面对其资本市场开放前后所发生的变化进行了一系列的比较研究。本文认为 ,一国 (地区 )资本市场开放的条件是:开放前3年GDP增长率的方差在2以下;实际证券化率达到30 %以上。同时 ,应采用渐进式的开放模式。对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开放问题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从总体上看 ,中国资本市场目前还不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在对外开放前要首先解决3个问题:所有的股份能够流通 ,提高实际证券化率 ,形成市场定价机制;在市场准入上实现对内开放 ,运用市场机制推动中国证券业的优化整...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国际比较 中国的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登新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最后一个"堡垒",它与资本管制放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展息息相关。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既是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成果,也是展现大国自信与大国胸怀的必然选择。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企业"走出去",通过境外资本市场IPO或发行DR进行外币融资,与此同时,我们还在沪深交易所推出了专供境外投资者参与的B股市场,分别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童勇 林洵子
市场时机选择是真实公司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我国上市公司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时机选择行为,但与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还具有较多的人为控制和行政因素,上市公司在发行市场时机选择上的空间还相对较小。今后,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上市公司数量将越来越多,增发、配股、可转债等再融资行为越来越频繁,我国上市公司市场时机选择行为也必将更为普遍。
关键词:
市场时机 资本结构 行为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