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00)
2023(15000)
2022(12825)
2021(12173)
2020(10493)
2019(24459)
2018(24526)
2017(45322)
2016(25312)
2015(28899)
2014(29129)
2013(28474)
2012(26627)
2011(24213)
2010(24470)
2009(23182)
2008(23203)
2007(20773)
2006(18115)
2005(16751)
作者
(73189)
(61460)
(61386)
(58495)
(38987)
(29358)
(27937)
(24174)
(23256)
(22020)
(21159)
(20900)
(19906)
(19791)
(19599)
(19202)
(18322)
(18100)
(17823)
(17704)
(15700)
(15272)
(15043)
(14046)
(13871)
(13803)
(13708)
(13508)
(12520)
(12314)
学科
(102462)
经济(102333)
管理(72038)
(65892)
(54704)
企业(54704)
方法(47125)
数学(41939)
数学方法(41375)
中国(30427)
(29692)
(26937)
(25464)
(23174)
业经(20756)
(19854)
贸易(19846)
(19356)
(18407)
(18127)
银行(18088)
(17786)
财务(17729)
财务管理(17683)
(17445)
金融(17437)
(17344)
地方(17181)
农业(17006)
企业财务(16821)
机构
大学(362585)
学院(358194)
(150661)
经济(147583)
管理(132320)
研究(130511)
理学(112854)
理学院(111496)
管理学(109262)
管理学院(108597)
中国(101306)
科学(79143)
(79081)
(72734)
(67688)
(63009)
研究所(61252)
中心(58914)
财经(56251)
(54458)
业大(53732)
北京(51167)
(51138)
农业(49194)
(47411)
(47186)
经济学(46920)
师范(46676)
(42530)
经济学院(42061)
基金
项目(234832)
科学(184155)
基金(171126)
研究(169555)
(151154)
国家(149996)
科学基金(126337)
社会(107145)
社会科(101529)
社会科学(101497)
(89502)
基金项目(89055)
自然(81530)
自然科(79650)
自然科学(79626)
教育(79433)
自然科学基金(78228)
(77071)
资助(71760)
编号(67816)
成果(57306)
重点(54126)
(53252)
(49620)
课题(48394)
(47872)
教育部(45438)
科研(45430)
创新(45047)
国家社会(45036)
期刊
(166933)
经济(166933)
研究(110236)
中国(78847)
学报(60756)
(58840)
(56720)
科学(54830)
管理(49084)
大学(46228)
学学(43279)
教育(42714)
农业(37665)
(34952)
金融(34952)
技术(31330)
财经(28686)
经济研究(27424)
业经(24937)
(24716)
问题(22169)
(21191)
(19925)
统计(19188)
(18011)
国际(17843)
世界(17737)
技术经济(17433)
(16946)
理论(16499)
共检索到555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璨   康子昊   朱文清   张永亮   魏晓霞   张连刚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文简称集体林改)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集体林区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40余年来,中国政府启动了多轮集体林改,取得了较好进展。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基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典型案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集体林权研究团队的实地调研访谈案例,文章采用叙事分析法,重点梳理了2012年以来集体林改新进展,界定与分析40余年的集体林改新典型事实。研究结果显示:(1)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明确了新时代集体林改的方向与基本思路,集体林地“三权分置”与金融创新促进了适度规模经营和林业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2)40余年的集体林改典型事实表现为集体林权呈现出多样性、背景条件至关重要、经济逻辑与政治逻辑并重、频繁产权制度变迁难以形成稳定经营预期、在规模大与小之间来回摆动、制度间匹配差、长短期绩效差异明显、信息不对称严重、市场和政府边界不清等特征。文章可能的边际学术贡献为:(1)采用叙事分析法研究了2012年以来集体林改的动力机制及其新进展;(2)明确了40余年来集体林改的典型事实。在后续集体林改中,应稳步推进,增强集体林经营主体的林改成果获得感,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璨  
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农户生计等方面,中国集体林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启动了多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本文采用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的观念改变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前提,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采取功能、权力、自适应学习和同构等形式,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复演化博弈,中央政府为多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介入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呈现的间歇性均衡和多重均衡是分权多中心决策主体持续演化博弈的结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振滨  郑逸芳  林丽梅  许佳贤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多个层面对农户林业经营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之一便是林地经营规模的变动。基于福建省林权改革"一村一策"的现实基础,选取典型样本村,文章探讨了改革后农户林地经营规模的变动情况。研究发现:农户间地块数量及林地规模的变动差异较大;林地分配的不公平程度变大;林地破碎化程度小幅降低。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加大对林农的资金支持,促进林业规模经营,引导林农转变经营观念,鼓励多种形式经营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晨婕  温铁军  
以往30年集体林区三次林权改革表现了"分-合-分"循环的经验过程,所表达的主要是具有产业特性的林区业态下农户理性选择,及林区发展与外部财政金融等宏观制度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的相关性。随2007年在南方集体林区全面推进林权改革而来的情况,也再次体现了这种相关性的作用。因此,建议以既照顾农民生计又保护生态环境的"社区林业"作为集体林区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强化谈判地位的前提下形成引入外部资本规模进入的条件,实现集体林区的和谐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丽萍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集体林权制度存在交易成本极高、"搭便车"行为、"败德"行为、"少数派"侵占"多数派"利益、不能满足林农个体偏好多样性等经济缺陷,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能够克服上述经济缺陷,具有对林业经营主体进行激励与约束、将林业负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林业资源配置方式和提高配置效率等经济功能,并提出了实现其经济功能的途径:通过完善林权的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转让性和安全性使林农拥有真正的私人产权;同时取消对商品林的采伐限额制度。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莹  刘伟平  
在全面推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前期改革的实施情况和成效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依托国家林业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跟踪监测课题的调查情况,以福建省永安市为研究对象,从林地经营的投入、产出,林地的流转,林改的满意度和政策需求等方面,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研究结果发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增加了林农的林业生产收入,拓宽了林业融资渠道;同时也导致林业投入的增加,林业合作组织的出现和加强。最后指出提高永安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政策方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勇  缪光平  
通过对重庆市巴南区和铜梁县的调查表明,重庆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贯彻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明晰产权、培育林业市场、创新森林资源保护机制等方面取得可喜成效;但也存在林地流转不规范、森林资源抵押贷款制度缺失,林业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林木处置权得不到落实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健全林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体系,健全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的改革机制,支持新型农民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等7项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璨   张寒  
集体林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集体林区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2002—2022年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划分为2002—2011年和2012—2022年两个既相互关联又有明显区别的阶段:前一个阶段以集体林确权和推行家庭经营为主要特征,后一个阶段以鼓励集体林权流转以实现规模经济为特征。在构建多元主体互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8 855个跟踪农户样本和351个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样本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应与演化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决定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启动时机和核心措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政府精心设计和集体林经营主体自发适应相互作用的制度变迁;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的不协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政府政策制度、市场等动态演化步调不吻合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的动因。应强化制度的系统性和集成性,协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改革,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实现政府目标和集体林经营主体目标的耦合与协同,促进集体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战男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成本理论,分别从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潜在成本3个角度,对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本进行了探讨,构建了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本结构,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提出了减少制度成本的建议,旨在为下一步进行集体林权制度绩效的分析研究提供有益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贺东航  朱冬亮  
通过"中国林改百村跟踪观察项目"的调研监测,考察了主体阶段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及配套改革的实施绩效。截止2014年6月,87.28%林地确权到户,均山到户率67.4%;有83%受访林农认为林改"分山到户"的方式最好,同时有约60%受访林农认为"林地应该搞规模经营,单个农户不利于林地经营"。林地流转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16.5%,农户的流转意愿偏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组织化低,入社户数占样本村总户数17.2%;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出现"真空"地带。建议:制定"十三五"阶段深化集体林改战略规划;加大对林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扶持力度;建立全国统一规范联网的集体林权登记制度、现代林业经营制度、健康有序的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得桂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成为中国强林惠林政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政策执行偏差。本文认为林权改革目标难以兼顾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和林区和谐,可阶段性侧重生态良好;林改执行中存在效率优先的倾向,应瞄准于政策社会效应发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林改政策实践展现出以农民为本位的单向度改革取向,要调整为兼顾村社权利的多向度改革;林改工作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不利于林改的有效推进和质量提升,建议改由中央财政承担为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怀卫  韩立达  
路径依赖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在解决制度选择的多样性和制度演进的非绩效路径时应用到制度变迁分析之中的。本文首先对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简要评述,继而论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内容和模式,然后分析了林权改革中存在路径依赖的原因,最后提出破解路径"闭锁"的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晟之  
目前,我国的集体林地有25亿亩,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近60%。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政府先后进行了两次针对改变集体林地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变革。尤其是在最近的一次(2003年)集体林改,相比于很多其它的林业政策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各省、区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高规格参与。鉴于此,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我国宏观公共政策环境的关系,提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超越了林业领域,并成为国家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的公共政策工具。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慧敏  王爱民  
通过对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及进程的研究,分别从农户经营林业、林业经济增长和林业生态建设三方面分析并评价了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结果表明清晰的私有林业产权制度,对林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在改革中仍然存在配套措施不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有待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风田  阮荣平  孔祥智  
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回顾,对其中一些特点和规律进行了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有:首先自建国以来,我国南方集体林权制度变迁总体上表现了产权公有程度的倒U字变化的规律。产权公有化程度20世纪80年代达到了最大。在此之前,公有化程度不断加强,而在此之后,公有化程度则不断减弱。其次,自1950年以来,我国南方集体林权制度变迁是比较频繁的。但是不同的阶段其变动的特点以及频率也不尽相同。大体可以以"大跃进"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大跃进"之前,林权制度变动频率相对较小,同时明显地朝着公有化的方向发展。在"大跃进"之后,林权制度变动的频率开始进一步加大,变动方向更加不确定。再次,林权制度变迁的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