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68)
- 2023(17311)
- 2022(14779)
- 2021(13919)
- 2020(11731)
- 2019(26852)
- 2018(26574)
- 2017(49951)
- 2016(27586)
- 2015(31083)
- 2014(30741)
- 2013(30375)
- 2012(28095)
- 2011(25407)
- 2010(24900)
- 2009(22835)
- 2008(21960)
- 2007(18880)
- 2006(16462)
- 2005(14256)
- 学科
- 济(106224)
- 经济(106102)
- 管理(74472)
- 业(68878)
- 企(54683)
- 企业(54683)
- 方法(47445)
- 数学(41612)
- 数学方法(41200)
- 农(31184)
- 中国(30548)
- 财(25403)
- 学(25174)
- 业经(23377)
- 地方(22723)
- 贸(21558)
- 贸易(21547)
- 易(20962)
- 农业(20812)
- 制(20434)
- 环境(17202)
- 理论(16792)
- 技术(16759)
- 和(16344)
- 银(16245)
- 银行(16168)
- 融(15678)
- 金融(15669)
- 行(15482)
- 体(15164)
- 机构
- 大学(387303)
- 学院(384478)
- 济(152916)
- 经济(149723)
- 管理(147481)
- 研究(136969)
- 理学(128262)
- 理学院(126721)
- 管理学(124476)
- 管理学院(123808)
- 中国(100834)
- 科学(88277)
- 京(83509)
- 农(74527)
- 所(70215)
- 财(66461)
- 研究所(64912)
- 业大(64459)
- 中心(61371)
- 农业(58993)
- 江(55378)
- 财经(53930)
- 北京(52478)
- 范(51437)
- 师范(50806)
- 院(49453)
- 经(49294)
- 经济学(45862)
- 州(44456)
- 科学院(41449)
- 基金
- 项目(272154)
- 科学(211700)
- 基金(196447)
- 研究(193335)
- 家(174990)
- 国家(173560)
- 科学基金(146360)
- 社会(121037)
- 社会科(114501)
- 社会科学(114469)
- 省(106503)
- 基金项目(104847)
- 自然(96897)
- 自然科(94615)
- 自然科学(94582)
- 自然科学基金(92863)
- 划(90245)
- 教育(88174)
- 资助(80220)
- 编号(77560)
- 成果(62369)
- 重点(61625)
- 部(59555)
- 发(58186)
- 创(56363)
- 课题(54044)
- 创新(52742)
- 科研(52462)
- 计划(51027)
- 教育部(50075)
- 期刊
- 济(163306)
- 经济(163306)
- 研究(110518)
- 中国(75340)
- 学报(71644)
- 农(67641)
- 科学(62551)
- 大学(52737)
- 管理(51574)
- 学学(49754)
- 财(48548)
- 农业(46704)
- 教育(42580)
- 技术(31210)
- 融(29886)
- 金融(29886)
- 业经(26885)
- 经济研究(26815)
- 财经(25615)
- 业(24966)
- 经(22004)
- 问题(21795)
- 图书(20243)
- 科技(20054)
- 版(19988)
- 业大(19167)
- 资源(18393)
- 贸(17673)
- 技术经济(17274)
- 理论(16992)
共检索到557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培锋 黄和亮
农户是集体林生产经营的主体,而农户的感知产权安全又是直接作用于集体林业的经营行为。文章利用福建省10个县(市)的农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集体林产权安全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为村干部、是否拥有林权证和林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等变量,对集体林产权安全感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林地面积和村林权证发放年限两个变量却对集体林产权安全感知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主要林区与非主要林区农户产权安全感知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林区的农户对集体林产权安全感知越高。
关键词:
集体林 产权安全感知 影响因素 福建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黄培锋 卢素兰 黄和亮
基于福建省10个县(市)5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林地产权安全对农户林地生产经营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产权安全性是影响农户林地生产经营投入的重要因素。产权安全性越高,农户对林地投入的水平越高。拥有林权证的农户在林地上会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本,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而签订林地承包合同对农户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为此,应进一步强调明晰产权,稳定林地经营承包关系,修改相关法律,明确后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内涵及法律关系,充分了解农户对集体林产权的安全感知,有效地保护林农的合法权益,从
关键词:
产权安全性 劳动力 资本 林地投入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欣慰 陈金华 张镒 高威
以福建省仙游九鲤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例,结合实地考查、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主要考察游客对旅游过程中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环节的感知,并从景区管理方面及自然因素方面对影响游客对水利风景区的安全感知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游客安全感知的因素,依据这些因素对如何提高游客对景区的安全感知进行相关讨论,以提高游客的安全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九鲤湖风景区作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其在水利旅游方面的安全问题并不是很突出;九鲤湖游客安全意识不高,自我安全防范能力较低;游客对九鲤湖水利风景区的总体安全满意度一般;在影响游客安全感知的因素中,景区安全管理问题表现的更为强烈;政府和景区管委会应该加强合作,转变...
关键词:
安全感知 游客 水利风景区 九鲤湖风景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霄 张敏新
本文对福建省建瓯市叶坊村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集体林产权安排的制度变迁及农民相应的认知和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本文认为,应该对我国现行的集体林产权制度做深刻反省,在尊重社区(农民)愿望和利益的基础上,寻求本土化的产权安排模式。
关键词:
产权安排 林权结构 社会参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祥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邹永广 郑向敏
安全感是旅游目的地安全状况的"晴雨表",是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最基本需求。文章通过文献回顾、案例分析和在线网络点评数据挖掘,归纳出游客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对来泉州游客的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出游客安全感的5个影响公因子:治安状况、旅游环境、服务内容、地域文化和感知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游客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对游客的影响程度,采用K-means均值快速聚类法,将游客划分为平衡型、谨慎型和冒险型3类;采用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游客安全感的5个公因子与安全期望的相关关系,其中,感知信息、旅游环境、治安状况、服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静晗 李静静 张悦东
[目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涉及亿万村民利益的重大制度创新,村民满意度是衡量改革绩效的主要标尺。研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对提高村民满意度、提升改革绩效、深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福建省农村固定观察点830份调研问卷数据,应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析村民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利用ISM模型进一步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与层级结构。[结果](1)有序Logit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社会关系、家庭收入水平、公平感知、政策认知和村民参与对村民满意度产生了显著影响。(2)ISM模型分析发现,公平感知和政策认知是表层直接因素,村民参与是中层间接因素,社会关系、家庭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是深层根源因素。[结论] 为提升村民对改革的满意度,应加强改革宣导,拓宽参与渠道,建立反馈机制,积极推动村民参与改革、提升村民的公平感知和政策认知水平,同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财产性收入以增强村民获得感。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培锋 卢素兰 黄和亮
基于福建省50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ⅣProbit模型和Ⅳ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产权安全感知对林地是否流转和林地流转面积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产权安全感知变量对农户林地转入可能性和林地转入面积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是否为村干部变量对林地是否转入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村到乡镇的距离变量对林地是否转入和林地转入面积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为了促进林地规范有序流转,应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林地所有权,稳定农户的承包经营关系,强化农户林地流转合同意识,保护农户在林地流转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产权安全感知 林地流转 影响 福建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小军 谢屹 王立群 温亚利
森林经营问题在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得到重视。以福建省邵武市和尤溪县作为研究区域,通过156个农户样本数据,分析农户造林、砍杂、施肥和管护4方面的森林经营行为现状;基于利润最大化理论,选择Probit模型,分析家庭、林地、非林生产、林业生产、制度因素5方面17个变量对农户森林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造林、砍杂、施肥和管护4类森林经营活动的参与性分别为64.1%、36.5%、33.3%和46.2%;造林行为受户主受教育水平、户主是否主要从事农林业超过10年、用材林比重、林改前是否进行过造林、家庭耕地面积、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的影响显著;砍杂行为受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是否距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应春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竹业经济发展方兴未艾 ,竹业已成为南方许多农村地区的支柱产业。但是 ,由于山权、林权还处在不断调整中 ,各地仍然纠纷不断。本文通过对福建省三明市竹林产权制度的分析认为 ,在现有的产权制度安排中 ,由于竹林产权界定不完全、产权主体的权责不一致以及产权要素划分过于简单等原因 ,竹林产权严重残缺 ,尤其是明晰产权、尊重农民意愿、保障竹农利益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直接影响了竹林经营绩效的提高。因此 ,产权界定、产权明晰依然是竹林资源发展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竹林资源 产权界定 产权要素 经营绩效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洁 刘伟平
通过分析影响林农造林行为的因素,基于福建南部5个县250户农户的调查结果,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收入、林地条件、主要树种、林业生产风险偏好对影响林农造林行为有显著关系,由此提出要推进林改配套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等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改 林农 造林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烨欣 甘翠丽 李文 周鹭岚 范水生 毛丽玉
[目的]休闲乡村的发展是推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并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有效途径。目前学界在省域层面检验休闲乡村示范点分布及成因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空间格局并探索其影响因素,验证示范点选址合理性的同时揭示空间分布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省休闲乡村发展的优化路径与建议,为休闲乡村的深入推进与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方法]文章在利用Arcgis10.7的基础上,采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值等参数,从空间分布形态、区域分布差异、空间分布密度3方面对福建省2014-2020年142个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并运用Moran’s I 指数、地理联系率与缓冲区分析等指标和方法剖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空间分布呈集聚性和不均衡性特征。(2)示范点在不同设区市和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存在差异。在福建9个设区市中,逾55%的示范点集中分布在福州、泉州、三明、宁德4市。在闽东南西北中5大地理区域内,闽南地区分布最为密集,闽东地区次之,闽中地区最少。(3)示范点空间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形成厦门北部1个高密度中心,厦门西南部——漳州东北部1个次高密度中心。(4)示范点分布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双重影响。地形地貌是自然因素核心要素,人文因素关键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基础、交通区位、旅游资源禀赋和客源市场规模。[结论]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能够立足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休闲乡村建设应立足自身条件,遵循阶段性发展规律,着重考量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往建设最适宜区去选址与布局;进一步说,福建省及同类地区在未来发展中应立足自身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依托当地农业发展基础,抓住社会经济发展机遇,发挥各地区位优势和示范区溢出效应,从而推动休闲乡村空间布局优化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臻 沈月琴 林建华
从介绍南方集体林区产权改革背景出发,选取龙游县溪口村作为案例点,通过参与式诊断和设计,对当地集体林区产权改革效果和过程进行分析,并利用因子分析得出影响集体林区产权改革的诸多因素:包括宏观上的国家社会经济制度、宏观背景的变化因素以及微观上的农户林业生产、自身素质以及林地经营意愿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完善林业法律体系,规范政府行为;引导农户合作经营,实现规模效应和规范管理山林流转,突出配套服务等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范胜龙 张莉 曾在森 黄炎和 林翔程
研究目的:对2016年福建省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缓解城市人地矛盾,保护耕地资源。研究方法: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计算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通过障碍度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从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看,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2)开发区区龄、开发区至县(市)中心距离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不存在明显规律。研究结论:经济发达地区影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第三产业比重、社会商品零售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次发达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城镇化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欠发达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石洪景
由城市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问题日益突出,并对空气质量及生态环境构成一定的威胁。本文通过对福州市城区的实地问卷调查,运用描述统计、单因素方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居民的低碳消费行为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城市居民实施低碳消费的行为倾向处于中等略偏上的水平,反映出调控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重要性;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于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反映出低碳消费并没有"专属区",具有明显的社会共性特征;而"价值观"、"关注度"、"行政性政策"、"操作能力"、"社会规范"5个变量对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反映出心理因素、法规政策及外部因素等会对低碳消费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民参与新农保意愿和行为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林产加工企业向农户提供贸易信贷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福建省73家林产加工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生态源地识别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以福建省福清市为例
专业化茶区产业集群集体效率评价研究——以福建省安溪县专业化茶区为例
旅游型海岛公众对争议性重大事件影响的感知研究——以福建省东山岛为例
基于DNDC的茶园土壤碳素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
“分山到户”或“共有产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社会—生态关键变量互动分析——以福建省5个案例村为例
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